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章节练习练习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28156507       资源大小:122.1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章节练习练习题(无超纲).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行为与爱护植被、绿化环境不相符的是( )A纸张回收利用B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C大力提倡种草植树D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消化系统组成的是()A肝脏B咽C小肠D喉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采摘玫瑰时手被刺扎到会立即缩回,这一反射的3位于脊髓B打预防针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这一反射的3在大脑皮层C若此图表示“看见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则5代表唾液腺D若此图表示“谈论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则1代表鼓膜4、小刚同学阑尾炎手术后,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医生建议他适当多摄入()A蔬菜B水果C蛋、奶 、鱼D粗粮5、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的出生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B精子和卵细胞在中结合形成受精卵C“试管婴儿”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D胎儿只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6、以下列举的科学家中首先运用实验法进行生物学研究的是( )A林奈B达尔文C哈维D拉马克7、升入初中后,班级里的男同学出现了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现象,下列激素与此有关的是( )A生长激素B雄性激素C雌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8、感冒出现咽部炎症时,可能引起中耳炎。细菌是通过()进入中耳的。A耳蜗B外耳道C前庭D咽鼓管9、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利用大小相同且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健康幼鼠30只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组别ABC幼鼠数量10只10只10只操作方法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定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定期饲喂等量生长激素实验结果增重30增重20增重20注: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组和B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B组和C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对幼鼠生长无影响CA组和C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只能通过饲喂起效D饲喂生长激素失效的原因可能是在肝脏内被分解10、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膀胱 大肠 肺 小肠 皮肤 肾脏ABCD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内分泌腺_导管(填“有”或“没有”),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管A是_。(2)血管B的管腔很细小,有些部位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为_血管。(3)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血管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3、在输液时,用橡皮筋扎住人的上臂,在橡皮筋下方(远心端)暴起一条条的青筋属于下图中的_血管(填字母),下图中表示动脉血管的是_(填字母),C是_血管,它的特点有_、_。4、人体通过_和_来协调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5、剧烈运动后,被汗水浸湿的农服如不及时清洗,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由于汗液中除了含有水、无机盐以外,还含有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人排泄的途径主要有排便、出汗和呼出气体。(_)2、将种子进行燃烧,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白色灰烬是无机物。(_)3、如图是人的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表示精子,是男性生殖细胞。(_)(2)表示子宫 ,是胚胎发育的场所。(_)(3)表示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_)(4)表示受精作用,受精的场所是阴道。(_)4、食物中的无机盐是烹饪过程中加入的食盐。(_)5、人体排尿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所以我们要大量喝水,多排尿。()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以小刚同学为首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毫升唾液A2毫升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与1号试管起_作用。(2)分析1号和2号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_,原因是_;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_。(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_。(5)以上实验说明: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性消化,又能进行_性消化。2、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毫升唾液A2毫升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填试管编号)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_(变/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3、下图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1)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再向C中滴入稀碘液,C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2)将三支试管震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浴热十分钟,C试管的变化是_。(3)再过十分钟后,向A、B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A试管的变化是_,B试管内的现象是_。(4)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与B试管_。4、图l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_。(2)做此实验时使用_(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3)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 2是 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_。血管3的类型是 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绿化是指栽植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的活动,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意识。【详解】A纸张回收利用 ,能减少森林的砍伐,不符合题意。B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能节约纸张,减少树木的砍伐,不符合题意。C大力提倡种草植树 ,能增加植被,绿化环境,不符合题意。D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加速森林的砍伐,降低森林覆盖率,符合题意。故选D。2、D【分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和肠腺,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肝脏属于消化腺,咽和小肠属于消化道,都属于消化系统;而喉属于呼吸系统。故D符合题意。3、D【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部分。【详解】A采摘玫瑰时手被刺扎到会立即缩回,是简单反射,控制中枢在脊髓,正确。B打预防针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是大脑控制的复杂反射,控制中枢在大脑皮层,正确。C“看见酸梅流口水”的反射弧:1视网膜、2传入神经、3大脑视觉中枢、4传出神经、5唾液腺,正确。D谈论酸梅流口水,这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射,当耳朵听到谈论酸梅就流口水,这是语言刺激了感受器耳蜗,错误。故选D。4、C【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大病初愈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较多;粗粮中含维生素B1丰富。故选C。5、B【分析】图中:是卵巢,输卵管,是子宫,是阴道。【详解】A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婴儿出生,A错误。B卵细胞从卵巢排出后大约经810分钟就进入输卵管,经输卵管伞部到达输卵管和峡部的连接点处,并停留在壶腹部。如碰到精子即在此受精形成受精卵。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B正确。C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试管婴儿”是一种有性繁殖技术,C错误。D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人体胚胎发育初期和后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和母体,D错误。故选B。6、C【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血液循环是英国科学家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详解】在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法的科学家是英国人哈维,他发现了血液循环,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7、B【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错误。B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固醇类物质),具有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声音变粗和喉结突出等)的作用,B正确。C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在女性表现为:乳房隆起、骨盆变得宽大等,C错误。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D错误。故选B。8、D【分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详解】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得了咽炎如不及时治疗,病菌就有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故选D。9、A【分析】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详解】A取20只大小相同且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健康等分为A、B两组,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定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组与B组,除注射生长激素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A组和B组两组实验能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A组增重30,B组增重20,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正确。BB组定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定期饲喂等量生长激素,B组和C组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错误。C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幼鼠增重30;C组定期饲喂等量生长激素,幼鼠增重20,增重不明显。因此,对比A组和C组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起效,错误。D生长激素是一 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在胃里被消化分解成多肽,在小肠中会被分解成氨基酸而失效,错误。故选A。10、C【分析】排泄的途径有三种,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详解】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血液流经肺后,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会减少,血液流经皮肤后,形成了汗液,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故选C。二、填空题1、没有【分析】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详解】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2、(1)动脉(2)毛细(3)静脉瓣【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图中由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1)血管A是动脉,动脉是由心脏内的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液速度最快。(2)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腔极小,仅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因此,血管B的管腔很细小,有些部位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为毛细血管。(3)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管腔较大,管壁薄,血液速度慢,弹性小,在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血液不能倒流。因此,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血管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3、B A 毛细血管 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详解】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输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最小的血管。所以,根据血流方向可以判断,题图中A是动脉血管,B是静脉血管,C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静脉血管。C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4、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 【详解】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5、尿素【详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故剧烈运动后,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如不及时清洗,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由于汗液中除了含有水、无机盐以外,还含有尿素。三、判断题1、错误【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详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排出粪便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本题错误。2、正确【分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详解】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我们通常把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故本题正确。3、(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分析】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叫作受精,图中是精子,是卵巢,是受精卵,是受精。(1)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故本题正确。(2)是产生卵细胞的结构,是卵巢,因此本题错误。(3)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故本题正确。(4)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故本题错误。4、错误【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食物中含很多人体所需的无机盐,例如,牛奶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动物肝脏中含丰富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所以,食物中的无机盐不是烹饪过程中加入的食盐,而是组成食物的一部分,故题干说法错误。5、错误【分析】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终产物是指含氮废物(如尿素、尿酸等)、二氧化碳、代谢中产生的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泄有三条途径:人体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同时也排出了少量水分;出汗也是一种排泄方式,可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出汗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详解】多喝水可以形成更多的尿液,将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排尿排出体外,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但是大量喝水,会造成肾脏的负担,对身体不利。故题干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1) 2毫升清水 对照 (2) 不变蓝 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 变蓝 (3)1和3(4)麦芽糖(5) 物理#化学 化学#理物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1)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毫升清水,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分析1号和2号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色,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色;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变蓝,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3)“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搅拌,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和3,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小肠内才能吸收进入血液。(5)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是物质没有发生质量的变化,而化学性消化是指一种物质转变为另外一种新的物质。因此,以上实验说明: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物理性消化,又能进行化学性消化。2、(1)2毫升清水(2)1和3(3) 不变 唾液淀粉酶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与2、1与3,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3、(1)变蓝色(2)蓝色逐渐消失(3) 变蓝色 不变蓝色 (4)进行对照【分析】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对照实验A与B;设置C试管的目的也是为了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该实验利用了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1)在唾液还没有起作用的情况下,向C中滴入稀碘液,淀粉遇碘变蓝,C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变蓝色。(2)将三支试管震荡的目的是让唾液与淀粉糊充分混合,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水浴是模拟口腔内的温度;在此条件下,C试管中的淀粉逐渐被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由此C试管中的蓝色会逐渐消失。(3)冷却后,向A、B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A试管的变化是变蓝色,因为A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B试管内的现象是不变蓝色,因为B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即淀粉被唾液消化了。(4)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与B试管进行对照。4、(1)保证鱼的呼吸(保证鱼是活的)(2)低(3) 毛细 红细胞单行通过 静脉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故1是动脉血管,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血管。(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图中3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静脉。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章节练习练习题(无超纲).doc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