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为了探究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可以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相等的三段,分别测出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判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跑步全程中的速度是( )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先增大后减小2 . 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声音就伴随在我们周围下面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如果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声音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3 . 下列关于参照物说法正确的是A要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必须首先选定一个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对于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判断的结果可能不同D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4 . 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三个数值为6.52dm、65.20cm、652.0mm,则最小分度值相同的尺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都不相同5 . 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6 . “聪聪,该吃饭了!”听见声音,正在做作业的聪聪不用抬头看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喊他,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7 .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A一定都不相等B不一定都相等C一定都相等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8 . 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6cm25.45cm25.46cm,则此物体长应是( )A25.44cmB25.45cmC25.46cmD25. 47cm9 . 某同学利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cm、12.46cm、12.4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12.46cmB12.453cmC12.5cmD12.45cm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大二、多选题11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A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t=4s时甲的路程为60mDt=4s时乙的路程为48m12 . 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13 . 以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课桌高约80cmB人的正常体温约37C人步行的速度约3.1 m/s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600 g14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都相同C由v=s/t得知,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用t/ s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t/ s越小,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B“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C“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 D“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三、填空题16 . 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上不同的按键的_不同,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出,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17 . 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会使测量值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_能。18 . 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特征,“轻声细语”主要是描述声音的_特征。19 . 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各题:如图中刻度尺的读数为_ 厘米;如图中秒表读数为_四、实验题20 .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沈毅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在“研究充油玻璃管中气泡运动规律”的活动中,如图甲所示,小宇等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A在内径为1 cm、长为50 cm的玻璃管AB中注满油,管内留一个小气泡B在玻璃管的最下端(B)用橡皮筋做上标志作为零位置,然后从零位置向上,每隔10 cm用橡皮筋做上一个标志C先将玻璃管翻转,使气泡停在B端,然后迅速将玻璃管翻转并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气泡在零位置时,揿下秒表,依次读出气泡通过10 cm、20 cm、30 cm、40 cm位置的时刻根据实验方案,思考回答问题(1)请你对该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评估,说明该方案存在什么缺陷?_(2)小宇同学修正缺陷之后,重新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用描点法在图乙中画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_;请你归纳出油中气泡的运动规律为:_21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此实验说明_。(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理由是_。五、计算题22 . 已知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30分(1)AB两地相距多远?(2)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3 . 在高速公路上,轿车司机上午8:00整在高速公路甲地看见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30,问:(1)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是否能够继续以此速度前行?(2)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乙地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到达贵阳?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多选题1、2、3、4、5、三、填空题1、2、3、4、四、实验题1、2、五、计算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