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章节测试试题(含详解).docx
-
资源ID:28160656
资源大小:231.5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章节测试试题(含详解).docx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章节测试(2021-2022浙教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总分:_题号一二三得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为了了解青海湖自然保护区中白天鹅的分布数量,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捕捉了40只白天鹅做记号后,放飞在大自然保护区里,过一段时间后又捕捉了40只白天鹅,发现里面有5只白天鹅有记号,试推断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里有白天鹅()A40只B1600只C200只D320只2、某班学生在颁奖大会上得知该班获得奖励的情况如下表:已知该班共有27人获得奖励(每位同学均可获得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多项奖励),其中只获得两项奖励的有13人,那么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可能获得的奖励为( )A3项B4项C5项D6项3、如图分别是某班全体学生上学时乘车、步行、骑车人数的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都不完整),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班总人数为50B步行人数为30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D骑车人数占20%4、如图,下面是甲乙两位党员使用“学习强国APP”在一天中各项目学习时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对两人各自学习“文章”的时间占一天总学习时间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大B甲比乙小C甲和乙一样大D甲和乙无法比较5、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小刚先从湖里捞出了10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湖里去经过一段时间,带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小刚又从湖里捞出200条鱼,如果其中15条有标记,那么估计湖里有鱼( )A1333条B3000条C300条D1500条6、九年级一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 A、B、C、D、E 五个小组,把各小组 人数分布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则 D 小组的人数是( )A10 人Bl1 人C12 人D15 人7、如图是某班甲、乙、丙三位同学最近5次数学成绩及其所在班级相应平均分的折线统计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的数学成绩高于班级平均分,且成绩比较稳定B乙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平均分附近波动,且比丙好C丙的数学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但成绩逐次提高D就甲、乙、丙三个人而言,乙的数学成绩最不稳8、下列调查中:检测保定的空气质量;了解奔跑吧,兄弟节日收视率的情况;保证“神舟9号“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调查某班5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了解一沓钞票中有没有假钞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BCD9、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个体是()A500名学生B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C50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10、下列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某公司招聘人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B调查一批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C为保证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D对乘坐某次航班的乘客进行安全检查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为了考察我市5000名七年级学生数学知识与能力测试的成绩,从中抽取100份试卷进行分析,那么样本容量是_2、年末,我国完成了第次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采取的调查方式是_(填“全面调查”“抽样调查”)3、已知一个样本容量为50,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比为2:3:4:1,那么第四组的频数是_4、为了了解我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区200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表:视力4.7以下4.74.84.94.9以上人数3941334047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市160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是 _5、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调查(填“全面”或“抽样”)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甲、乙两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情况如图所示哪家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较快?2、王叔叔准备买一台彩电,他从报纸上得知上季度甲型号的彩电销售量比乙型号彩电销售量略高于是他决定买甲型号彩电可是,到了商店以后,他观察了,发现有3人买了乙型号彩电,只有1人买了甲型号的彩电他想一定是报纸弄错了,于是也买了乙型号彩电你认为一定是报纸弄错了吗?3、某部门统计了某地1000名18周岁以上的成年男子的身高,得到如下数据:身高/cm频数身高/cm频数小于1506175180180150155231801851101551606518519047160165130190195151651702031952003170175218根据上述数据,绘制频数直方图4、为了秉承“弘扬剪纸非遗文化,增强校园文化底蕴”的宗旨,某校邀请剪纸艺术工作室开设剪纸小课堂并举行剪纸比赛,比赛结束后从中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剪纸比赛成绩x,收集数据如下:成绩(分)人数(人)655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成绩这一段的人数占被抽取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2)若本次共有260名学生参加比赛,请估计剪纸比赛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5、下面是A,B两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后反弹高度的统计图(1)比较两个球反弹高度的变化情况,哪个球的弹性大?(2)如果两个球下落的起始高度继续增加,那么你认为A球的反弹高度会继续增加吗?B球呢?(3)分别比较A球、B球的反弹高度和起始高度,你认为反弹高度会超过起始高度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先根据样本求出有记号的白天鹅所占的百分比,再用40除以这个百分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只),答:青海湖自然保护区里有白天鹅320只;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关键是熟记总体平均数约等于样本平均数2、C【分析】获奖人次共计17+3+1+5+2+1+12+2+1=44人次,减去只获两项奖的13人计13×2=26人次,则剩下44-13×2=18人次,27-13=14人,这14人中有只获一次奖的,有获三次以上奖的【详解】解:根据题意,要使“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获奖最多,则让剩下的14人中的一人获奖最多,其余14-1=13人获奖最少,只获一项奖励,则获奖最多的人获奖项目为18-13=5项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3、B【分析】根据乘车人数是25人,而乘车人数所占的比例是50%,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含义即可求得步行的人数,以及骑车人数所占的比例【详解】A、总人数是:25÷50%=50(人),故A正确;B、步行的人数是:50×30%=15(人),故B错误;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倍数是:50%÷20%=2.5,故C正确;D、骑车人数所占的比例是:1-50%-30%=20%,故D正确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4、A【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乙党员学习文章时间的百分比是20%,再由条形统计图求出甲党员学习文章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即可【详解】由扇形统计图可知,乙党员学习文章时间的百分比是20%,由条形统计图求出甲党员学习文章的百分比是15÷(15+30+10+5)25%,所以甲党员的百分比比乙党员的百分比大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5、A【分析】在样本中“捕捞200条鱼,发现其中15条有标记”,即可求得有标记的所占比例,而这一比例也适用于整体,据此即可解答【详解】设湖中有x条鱼,则:15:200=100:x解得:x=1333(条)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即可6、C【分析】从条形统计图可看出 A 的具体人数,从扇形图找到所占的百分比,可求出总人数,然后结合 D所占的百分比求得 D小组的人数【详解】总人数=50(人), D 小组的人数=50×=12(人),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找到必要的信息进行解题是关键.7、D【分析】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详解】解:A甲的数学成绩高于班级平均分,且成绩比较稳定,正确;B乙的数学成绩在班级平均分附近波动,且比丙好,正确;C丙的数学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但成绩逐次提高,正确D就甲、乙、丙三个人而言,丙的数学成绩最不稳,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是折线统计图,要通过坐标轴以及图例等读懂本图,根据图中所示的数量解决问题8、B【详解】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可知:可进行抽样调查,可进行全面调查,故选B.9、D【分析】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调查的对象,据此判定即可【详解】在这次调查中,个体是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调查中个体的定义,掌握理解个体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0、B【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特点即可求解.【详解】解:A、某公司招聘人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适合采用全面调查;B、调查一批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C、为保证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适合采用全面调查;D、对乘坐某次航班的乘客进行安全检查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调查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二、填空题1、100【分析】直接利用样本容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从中抽取100份试卷进行分析,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2、全面调查【分析】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判断即可【详解】解:为了全面的、可靠的得到我国人口信息,所以国家统计局采取的调查方式是全面调查,故答案为:全面调查【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通过普查可以直接得到较为全面、可靠的信息,但花费的时间较长,耗费大,且一些调查项目并不适合普查其一,调查者能力有限,不能进行普查,其二,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其三,有些被调查的对象无法进行普查3、故答案为:0. 【点睛】本题考查从统计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统计表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945【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比为2:3:4:1,则指各组频数之比为2:3:4:1,据此即可求出第四组的频数【详解】解: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比为2:3:4:1,样本容量为50,第四组的频数为50×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关键是要知道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个长方形的高之比即为各组频数之比4、9600【分析】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详解】解:估计该市16000名初中学生视力不低于4.8的人数为:16000×9600(名),故答案为:96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来说,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这时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5、抽样【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定义可直接得到答案【详解】解: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定义,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这种调查方式叫抽样调查三、解答题1、甲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理由见解析【分析】结合折线统计图,分别求出甲、乙两公司近年销售收入各自的增长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甲公司近年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理由: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甲公司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50万元,2010年约为90万元,则从20062010年甲公司增长了90-50=40万元;乙公司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50万元,2010年约为70万元,则从20062010年乙公司增长了70-50=20万元则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是甲【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不能认为一定是报纸弄错,见解析【分析】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广泛性,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据此即可回答【详解】解:不能认为一定是报纸弄错了因为对一个季度销售量的统计结果比在一个商场观察的统计结果更可靠人数太少,不具有广泛性【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广泛性,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样本太少时,就不具有广泛性,调查结果就不准确3、见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数据绘制对应的统计图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4、(1);(2)182人.【分析】(1)由题意根据图表得出成绩这一段的人数,进而除以抽取总人数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先得出抽取的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并得出其所占百分比,进而乘以260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根据图表可得成绩这一段的人数为:6人,所以成绩这一段的人数占被抽取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故答案为:;(2)根据图表可得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为:(人),所以剪纸比赛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为:(人).答:剪纸比赛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有182人【点睛】本题考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熟练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1)A球的弹性大;(2)根据统计图预测,A球可能会继续增加,而B球可能不会;(3)不会超过起始高度【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A球每次反弹的高度都比B球高,由此即可得到答案;(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A球的反弹高度变化趋势还非常明显,而B球的反弹高度变化趋势趋于平缓,由此即可判断;(3)从折线统计图可知,反弹的高度是不会超过下路的起始高度的【详解】解:(1)比较两个球反弹高度的变化情况可知,A球每次反弹的高度都比B球高,所以A球的弹性大;(2)根据统计图预测,A球可能会继续增加,而B球可能不会;(3)从统计图上看,反弹高度一直低于起始高度,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不会超过起始高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读懂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