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28172805
资源大小:60.22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A.蔬菜类品种丰富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C.城市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依据“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临安作为都城,经济十分繁荣,城市商业发展很快,“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属于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A.神曲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D正确;神曲是意大利诗人的代表作,A排除;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BC排除;故选D。3.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设置丞相【答案】A【解析】题干史料“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对中国的统治,在地方,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建立分封制,实行由中央直接关系的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为了促进全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BC两项不合题意;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掌管行政。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4. 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这种行为A.破坏了自然环境B.造成了人口问题C.导致了普遍饥荒D.引发了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反映了人类为追求自身的享受而无限地向大自然索取,这将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5.德国沃尔夫评价巨著时说:“(它)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等,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巨著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物种起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正确;天工开物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科技巨作,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对我国的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但不涉及到天文学, A错误;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代表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也不涉及到天文学,B错误;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材料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C。6.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自然条件优越C.经济实力较强D.对外交往密切【答案】C【解析】随着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南宋时期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此地经济实力的增强,促使当地文化的兴盛,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明显增多。C符合题意。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导致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排除A和B。材料中属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与对外交往没有关系,排除D。故选C。7.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这主要是由于其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SHZY工业化建设【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结合所学知识,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SHZY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D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5年底已经取消,排除A;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的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排除C。故选D。8.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A.女史箴图B.兰亭集序C.水经注D.洛神赋图【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B符合题意;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作品,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达官贵人的需要C.城市商业繁荣D.海外贸易的兴盛【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瓦子,这是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0.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C.设立太学D.独尊儒术【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A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排除;汉武帝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C排除;为实行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排除;故选A。11.民遥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符合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故选B。12.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A.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C.从1937年9月起,40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答案】C【解析】历史事实就是不加任何解释,定义的阐述一个历史事件。据此可知,C项只是阐述一个历史事件,没有进行评论,C符合题意;A、B和D项阐述历史事件中均进行了评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特点,A、B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B.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为严禁鸦片,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命令外1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带来环境的变化 使妇女社会角色改变A.B.C.D.【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升人民文化水平、带来环境污染、使妇女社会角色走向了生产一线。故符合的是。故选B项。15.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A.武汉长江大桥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鞍山钢铁公司D.沈阳第一机床厂【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我国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这是”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往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6.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故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故A符合题意;商朝、周朝、秦朝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影响主要表现在A.发展了商业经济B.调和了民族关系C.造就了文治局面D.活跃了市民生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故选:C。18.文献是解读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A.汉漠拉比法典古代巴比伦B.天方夜谭古代印度C.查士丁尼法典古代希腊D.荷马史诗古代罗马【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漠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符合题意;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B项不符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的成就,C项不符合题意;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9.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效仿西方掀起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故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0.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故D符合题意;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完成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1.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A.印刷技术的进步B.国家力量的支持C.商品经济的繁荣D.科举制度的完善【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叙述了古代中国重要的药学典籍的颁布发行情况。可见,历朝统治者对于药学的发展都较为重视,支持药学典籍的出版。因而可见古代药学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药学发展与国家力量支持的关系,不是因为印刷术的进步,排除A;商品经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均与材料中国家支持药学发展的信息不符合,排除C和D。故选B。22.元朝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行省制是元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全国共设10个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所以D项符合题意;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所以A不符合题意;在地方上,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未改,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项。23.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A.君臣关系融洽B.反对铺张浪费C.君主专制加强D.饮酒之风盛行【答案】C【解析】考点: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解题思路:概括材料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C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A错误;反对铺张浪费、饮酒之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BD错误。综上故选C。24.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5.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日本晁衡(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下列与诗中人物一样,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中的鉴真东渡的影响等知识点,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故选:C。26.文艺复兴时期通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A.达·芬奇神曲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C.但丁蒙娜丽莎D.达尔文最后的晚餐【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故选B;神曲是但丁的作品,达芬奇的作品是蒙娜丽莎,排除AC;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作品,达尔文的作品是物种起源,排除D。27.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我国古代文化成就与其地位对应错误的是A.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B.齐民要术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C.天工开物“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红楼梦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贾思勰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写成齐民要术一书,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以及畜牧、捕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强调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在还在应用。B错误,符合题意;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A正确,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正确,不符合题意;红楼梦是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8.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A.木器B.彩色陶器C.石器D.炭化稻谷【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要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最可取的证据是历史遗址、遗迹,这是可以通过考古发掘验证的第一手资料。而河姆渡原始居民有了原始农耕,主要种植的作物是水稻,能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所以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炭化稻谷,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9.德国沃尔夫评价巨著时说:“(它)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等,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巨著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物种起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正确;天工开物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科技巨作,对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对我国的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但不涉及到天文学, A错误;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代表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也不涉及到天文学,B错误;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材料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C。30.古希腊哲学成就实出,涌现出许多哲学家。其中,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是A.德谟克利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所以A项符合题意;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著有理想国,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1. 1942年7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A.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D.使德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1942年7月”“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可知,这场战役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B符合题意;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的是莫斯科保卫战,A排除;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是意大利投降,C排除;使德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的是中途岛海战,D排除。故选B。32.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埃及创造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儒略历D.帕特农神庙【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儒略历是罗马共和国的文明成果,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文明成果,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3.宋真宗曾赋劝学:“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密前读。”这反映出宋代选拔人才主要依据A.科举成绩B.道德表现C.门第高低D.血缘亲疏【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男人如果想实现生平最大的志向,就得勤快地抱着六经在窗前读。由此可知,宋代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是科举成绩。A正确;科举采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以才能作为选拔的标准,因此BCD错误。综上故选A。34.民遥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符合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故选B。35.不同类型的资料具有不同的证史价值。下列资料中,对了解澳门历史史证价值最大的是A.电视剧澳门的故事B.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C.小说澳门历史演义D.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答案】B【解析】档案“20世纪上半叶澳门档案”属于了解澳门历史的一手史料,可信度高,故选B;电视剧澳门的故事、小说澳门历史演义是艺术地再现澳门历史,可信度较低,排除AC;口述史“澳门口述历史丛书”难免有遗漏,主观色彩浓厚,排除D。故选B。36.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以少胜多”“前秦”“东晋”,结合所学可知,东晋与前秦之间于公元383年进行了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维护了南方社会的稳定,所以D符合题意。A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交战双方是项羽与秦军;B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双方是曹操与袁绍,C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双方是孙刘联军与曹操。【点拨】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多,了解它们各自的交战双方及特点有利于此类题的解答。37.爱因斯坦在纪念某位伟大人物时说:“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这位伟大人物是A.牛顿B.哥白尼C.法拉第D.爱迪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38.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A.林肯B.杰斐逊C.华盛顿D.罗斯福【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黑人奴隶”是解题关键。南北战争期间,为了挽回北方军节节失利的严峻形势,林肯于1862年签署并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故选项A符合题意;杰斐逊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施行新政,挽救了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39.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A.齐民要术李时珍B.天工开物贾思想C.本草纲目宋应星D.农政全书徐光启【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A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B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C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是徐光启,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0.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下列选项中,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是A.珍妮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改良D.电动机的发明【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内燃机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两者均来源于石油,因此,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动力是人力,故A不符合题意;蒸汽机的改良促进了煤炭业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电动机的发明,为电力的广泛使用开辟了道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1.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A.曹操建立魏国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C.诸葛亮发明翻车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这是大陆和交流的最早记载,因此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相吻合的是B,B项符合题意;A项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排除;C项翻车是三国曹魏马钧发明,排除;D项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排除。故选B。42.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755763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C项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3.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A.遗迹遗物B.甲骨文字C.青铜铭文D.史书记载【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尚未产生文字,因此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主要是通过遗迹遗物,A正确;甲骨文字、青铜铭文当时还没出现,BC错误;文字尚未产生,史书更无从出现,D错误。综上故选A。44.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答案】A【解析】“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说明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A符合题意;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大国争雄,排除BCD。故选A。45.詹姆士是一位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最可能是因为A.珍妮机的发明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后,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火车、轮船的出现改善了交通运输情况,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轮船、飞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46.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陶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天然火的运用、打制石器的使用、群居生活出现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7.全面建设SHZY时期,“他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这讴歌的是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雷锋是沈阳军区某部运输连班长,他在平凡岗位上,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刻苦钻技术,干一行爱一行;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处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1962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两弹元勋”,B项是“铁人”,D项是“党的好战士”。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48.东汉末年,因疫病流行而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于撰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A.扁鹘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符合题意;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医生,A不符合题意;华佗发明“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C不符合题意;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D不符合题意。故选B。49.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A.秦朝B.汉朝人C.唐朝D.明朝【答案】C【解析】考查点:大化改新。解题思路:根据关键词“646年”、“孝德天皇”、“中国化”可知这场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组织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走上了封建主义的道路。C正确;ABD不合史实,ABD错误。综上故选C。50.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该法案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51.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光武中兴是东汉时期,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因为A.适宜航行、交通便利B.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C.环境优美、风景秀丽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故D符合题意;适宜航行、交通便利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A;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C。故选D。53.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开辟丝绸之路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这是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故D符合题意;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A不符合题意;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故B不符合题意;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54.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D.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A选项符合题意;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不是蒸汽机的直接作用,属于干扰项。B选项不符合题意;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