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专项训练试卷(无超纲带解析).docx
-
资源ID:28172881
资源大小:4.43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专项训练试卷(无超纲带解析).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A塑料吸盘压在光滑墙上能挂衣服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抽水机能把水从井里抽上来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2、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面积为1cm2的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如图所示,橡皮膜相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为10NC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为12.5cmD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2.5cm3、如图是冰壶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A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压力B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C滑行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D滑行脚的鞋底能增大压强4、我省不少地方建有风力发电站,绿色环保无污染。若同时需在山上建一种简约却不易被吹飞的休息站,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作用。下列哪个休息站的形状符合要求()ABCD5、下列生活中的事例,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水位计B注射器C船闸D茶壶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现将它们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成立的是()A剩余部分的底面积B剩余部分的体积C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D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8、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则()A一定小于B一定大于C可能大于D可能小于9、如图的书包,为了减小书包对学生肩部的伤害,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书包背带做细B书包背带做宽C增加书包的重量D双肩背包变成单肩背包10、如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 。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c液体,且c0.5B,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ABCDL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今年年底通过我区的渝贵铁路即将开通,綦江东站也正在加紧建设中。小明随爸爸一起坐工程车路过该站台时,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同时他看见工人在站台上沿轨道线划设安全线,是防止由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2、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可使用_测物体的体积。与“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比较,两者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有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以利用图像法来处理数据。如图所示是研究某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该结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存在着_关系。(选填“定性”或“定量”)3、当用微型探测器进行水下探测时,它在水面下2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_帕。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受到水的压强将 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一般拦河大坝都筑成 _形状正是应用了液体压强的上述规律。(最后一空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4、著名的 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的大小与 _、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将 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所示,当人用抽气机把塑料瓶、铁皮桶等容器中的空气抽掉一部分时,塑料瓶、铁皮桶被压扁变形,这是由于_作用的缘故。_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大气压存在而且是很大的。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_,他使用水银来做这个实验是因为水银的_大。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小王同学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米2,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104帕。求:小王同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小王同学背着2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中央,桌面面积为0.9m2。求:(水=1.0×103kg/m3)(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A点的压强。3、底面积为1×102米2的薄壁轻质容器置于水平面上,内盛有1.5千克的水,水的深度为0.1米。(1)求水的体积V水。(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3)求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容。4、夏季盘锦市市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5t,水罐容积为5m3,装满水后,罐内底部水深1.5m处有一喷水口的面积为10cm2,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水=1.0×103kg/m3)。求(1)该车最多能装多少吨水;(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5、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其形象如图所示。在某街头的一座“冰墩墩”(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千克,密度为千克/米,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求其:(1)体积V。(2)地面的压强p。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测量工具的名称是_,若在它面板上标有“3kg/0.1g”字样,其中“3kg”表示_。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_,用它可以“探究_与哪些因素有关”。2、(1)在用海绵、压力小桌、钩码等器材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有关的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反映出来的。这种在探究物理问题时常用的表现方法,我们称之为_法;(2)将压力小桌分别正放在水平放置的海绵和水平桌面上时,其表面形变明显不同,这时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大小_小桌对桌面的压强;(3)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时候,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水倒入侧壁开孔的容器中时,会看到水以如图所示的情形喷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a、液体对_有压强。b、液体的压强随_增大而变大。-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塑料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A不符合题意;B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纸片之所以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也就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C用抽水机将水从井里抽上来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2、D【详解】A橡皮膜相平说明橡皮膜上面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橡皮膜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根据pgh可知,橡皮膜下面水的压强大于酒精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橡皮膜上下方液体压强之和,所以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A错误;B左侧上面水对橡皮膜的压强p水gh水1.0×103kg/m3×10N/kg×0.1m1000Pa因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等于水对橡皮膜压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也为1000Pa,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FpS1000Pa×1×10-4m20.1N故B错误;C根据pgh知,可以算出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但不知道橡皮膜下面酒精的高度,不能判断出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故C错误;D根据gh知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又因为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10cm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12.5cm10cm2.5cm故D正确。故选D。3、C【详解】AB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但不能减小压力,故AB不符合题意;CD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减小摩擦力,但不能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详解】A“上平下凸”,横风吹过该结构时,其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下方流速大,压强小,使其受到向下的压强、压力差,从而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A符合题意;B房子设计成图B所示的圆顶,尽管容易清除积雪,但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等于向下的压力,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B不符合题意;C房子设计成图C所示的圆顶,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上下表面水平,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等于向下的压力,不能避免被强横风吹得移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详解】A水位计和锅炉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构成一个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B注射器是利用大气压吸取液体的,故B符合题意;C船闸若是打开上游阀门,让上游与闸室底部连通构成连通器,或者打开下游阀门,让闸室与下游连通,构成连通器,利用连通器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茶壶是茶嘴与壶身的底部相连通,上端开口构成的连通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书包和肩膀的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使肩膀感到舒服,故B不符合题意;C斧刃磨得很锋利,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符合题意;D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铁轨和路基的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AC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hg,因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和高度不变,所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均等于原来各自对地面的压强),则两者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均为0,故C不符合题意;因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且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所以,由F=pS可知,剩余部分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故A不符合题意;B因甲剩余部分的底面积小,但高度大,所以由V=Sh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可能相等,故B符合题意D因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且由图知甲的底面积较大,所以,由F=pS可知,截取前甲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又因截取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AC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故经整理可得将若在它们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均截去各自的一半,则对地面的压强为因为故故AC错误;BD截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由于,则故B正确;D错误。故选B。9、B【详解】AD书包背带做细、双肩背包变成单肩背包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会增大书包对学生肩部的伤害,故AD不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做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会减小书包对学生肩部的伤害,故B符合题意;C增加书包的重量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从而增大压强,会增大书包对学生肩部的伤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详解】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柱,由液体压强公式,平衡时BgLAg(L0.5L)化简得 A2B 设C液体的深度为h,左右液面相平时BgLAg(Lh)+Cgh 又已知 C0.5B 将代入得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运动 小 【详解】1小明随爸爸一起坐工程车路过该站台时,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与站台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2当列车进入车站时,由于列车快速行驶,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加快,人和列车之间空气压强减小,人外侧空气流动不变,压强不变,并且人外侧压强大于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人容易被这个压强差推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2、量筒 相同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定量 【详解】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2“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多次实验目的都是找到普遍规律,它们的目的是相同的。3由图像可知,深度增大几倍,对应的液体压强增大几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可以得到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4由图可知,液体压强和对应深度的比值为保持不变,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存在着定量关系。3、1.96×104 变大 上窄下宽 【详解】1微型探测器受到水的压强2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由于所处的深度增加,根据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3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为了使大坝能承受更大的压强,防止大坝被水压冲毁,拦河大坝应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4、马德堡半球 海拔高度 不变 【详解】1马德堡半球实验将球里面的空气抽出后,球外面的大气压大于球里面的气压,球很难被拉开,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关系;随着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减小,因此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小。3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大气压值是不受实验器材而影响的,故用水和水银实验理论上结果相同。5、大气压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密度 【详解】1当人用抽气机把塑料瓶、铁皮桶等容器中的空气抽掉一部分时,由于大气有压强,所以会把塑料瓶、铁皮桶压扁变形。2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是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3托里拆利是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他使用水银来做这个实验是因为水银的密度大。三、计算题1、600N;3.1×104Pa【详解】解:由p可得,小王同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pS3×104Pa×2×10-2m2600N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小王同学背着2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F+G书600N+20N620N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3.1104Pa答:小王同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600N;小王同学背着20牛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1×104Pa。2、(1)6000Pa;(2)6500Pa【详解】解:(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总=(m容+m水)g=(1kg+5kg)×10N/kg=6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hA=100cm-35cm=65cm=0.65m水对A点的压强pA=水ghA=1.0×103kg/m3×10N/kg×0.65m=6500Pa答:(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0Pa;(2)水对A点的压强为6500Pa。3、(1)1×10-3m3;(2)10N;(3)1.5×103Pa【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水的体积(2)由知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由 知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p容答:(1)水的体积是1×10-3m3;(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0N;(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1.5×103Pa。4、(1)5t;(2)2×105Pa;(3)15N【详解】解:(1)水的最大质量m水=水V水=1.0×103kg/m3×5m3=5×103kg=5t(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总g=(5×103kg+5×103kg)×10N/kg=1×105N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3)水对罐底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3×10N/kg×1.5m=1.5×104Pa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F压=p水S喷水口=1.5×104Pa×10×10-4m2=15N答:(1)该车最多能装5吨水;(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是2×105Pa;(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是15N。5、(1)2m3;2.94×104Pa【详解】(1)由知道,“冰墩墩”的体积(2)由知道,“冰墩墩”的重力G=mg=3.0×103kg×9.8N/kg=2.94×104N由 知道,对地面的压强答:(1)体积是2m3;(2)地面的压强是2.94×104Pa。四、实验探究1、电子天平 天平的测量范围为03千克 U形管压强计 液体内部压强 【详解】12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上图中的测量工具名称是电子天平,若在它面板上标有“3kg/0.1g”字样,其中“3kg”表示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为3kg。34U型管压强计可显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由下图知,将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不同深度中进行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2、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等于 侧壁 深度 【详解】(1)12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在用海绵、压力小桌、钩码等器材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有关的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出来的。这种在探究物理问题时常用的表现方法,我们称之为转换法。(2)3将压力小桌分别正放在水平放置的海绵和水平桌面上时,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因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这时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等于小桌对桌面的压强。(3)45由图可知,将水倒入侧壁开孔的容器中时,会看到水以如图所示的情形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深度越大,液体射出的距离越远,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