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浮力定向攻克试题(含解析).docx
-
资源ID:28173772
资源大小:3.50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浮力定向攻克试题(含解析).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浮力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自制密度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清按照教材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将其放入密度为0.9g/cm3的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是为了增大在测量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使读数更方便B若要A或B位置标示刻度0.9,则应该标示在A位置C若刻度A、B和刻度1.0都相差0.1g/cm3,则A、B距刻度1.0是等距的D若该密度计测某两种液体密度,液面正好在A、B位置,则密度计处于A刻度的那种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2、以下实验中,在进行多次实验时,无需用到不同液体的是()A验证阿基米德原理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C测定液体的密度D研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4、如图信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升空的热气球B航行的“辽宁号”C遨游的“天宫二号”D下潜的“蛟龙号”5、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一定不受浮力的是()AABBCCDD6、两个相同的量筒内装有甲、乙 不同的液体,将同一支密度计放入两液体中,静止后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B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D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7、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8、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其密度分别为:甲0.85克/厘米³;乙1.05克/厘米³;丙1.25克/厘米³。现将它们放在密度为1.05克/厘米³的液体中,则乙物体可能处于图中液体的位置是( )A1B3C2和3D2、3和49、小球漂浮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质量为0.2千克。若该小球漂浮在水中,则排开水的质量()A一定大于0.2千克B可能小于0.2千克C一定等于0.2千克D一定小于0.2千克10、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 )A311克B237克C318克D326克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 “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彩球温度计“是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_。(2)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的环境温度大致范围为_,此时B小球受到的浮力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_。2、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如下图所示)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其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其次要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要海水产生2.94106帕的压强即可生成;最后要有充足的气源。在温度、压强、气源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就会生成。(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_。(2)若要在0的海底生成可燃冰,海水的深度至少要_米(设海水密度为1.0103千克/立方米)。(3)如图所示,海底有一块体积为0.1米3且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的可燃冰A,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_牛。3、一体积为80cm3的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则此物块在水中的状态是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且此物体的密度为_kg/m3;若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则此物块在酒精中的状态是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静止后会有_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4、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是1.96N,若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47N,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改变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物体所受的浮力_。5、底面积为10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_m3;物体B的密度_kg/m3。(g=10N/kg)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现有质量为270克的铝球悬浮于水中,求:(1)球受到的浮力应是多少?(2)球的体积应是多少?(3)球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铝2.7×103千克/米3 )2、科技小组的同学用方形泡沫塑料A、三角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如图所示,总重为4N,A底部与浮子B用细绳通过滑轮相连。水位上升时,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B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cm,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浮子B重0.5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g取10N/kg)求:(1)泡沫塑料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2)航标灯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3)细绳对浮子B向下的拉力是多大?(4)泡沫塑料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时,浮子B的体积为多大?3、如图所示容器放在桌面上,下半部分是边长为0.3m的正方体,上半部分是边长为0.2m的正方体,容器的质量为3.5kg,容器内盛满密度是0.8×103kg/m3的液体,求:(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4、如图所示,足够大圆柱形空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A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原长为L0;弹簧上端连有底面积为S0、高为h0的小圆柱形容器B,制成容器B的材料密度为,它竖直压在弹簧上且不与A容器壁接触,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往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已知:弹簧所受弹力F与其长度的变化量L的关系式为FkL,k为已知常量;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且始终在弹性限度内。请你计算并分析:(水的密度为,不计弹簧的体积)(1)小容器B的质量;(2)向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3)当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还是压缩状态或保持原长不变?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水路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两条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N/kg,水=1.0×103kg/m3)(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2)该战车在水面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约为多大?(3)在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所处深度是1.5m,则该处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图片并分析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物体底面所受压强将逐渐_;(2)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并增大所处深度时,浮力将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3)比较两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4)比较_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5)为了观察物体逐渐放入水中时浮力的变化情况,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要_缓慢向下放,使物体处于_状态;(6)此实验中物体的重力为_N,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N;(7)通过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密度为_kg/m3。(g10N/kg)2、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请根据图中的情境填写实验报告(部分)空格中的内容。实验目的:定量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_之间的关系;实验数据:(1)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牛;(2)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_厘米;(3)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是_牛。-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金属丝作为配重,这样做目的是为了降低重心,让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液体中,故A错误;B密度计放入水中或放入植物油时都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密度计的重力,即因为植物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浸在水中、植物油中时所以密度计放在植物油中,液面的位置在水密度值刻度线的上方,即刻度0.9应该在A点,故B正确;C由 ,可得变形得:,A点的深度为,B点的深度为 ,刻度为1.0的深度为,则 A点到1.0刻度的间距为B点到1.0刻度的间距为hA>hB,故C错误;D密度计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吸管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重力不改变,则浮力也不变,故D错误。故选B。2、C【详解】A阿基米德原理是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关系,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更换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实验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研究,故B不符合题意;C测定液体的密度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无需更换液体,故C符合题意;D研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为了总结出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变化规律,需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多次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B由图像可知,当h4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不变,此时物体在空气中,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重力GF9N。当h8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不变,此时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则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9N5N4N故B错误;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F浮液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4×104m3400cm3故A错误;C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则物体的密度故C正确;D物体刚浸没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零,由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可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向上F浮+F向下F浮4N故D错误。故选C。4、C【详解】A升空的热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热气球之所以上升,就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A不符合题意;B航行的“辽宁号”,能浮在海水面上,就是因为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不符合题意;C太空中没有空气,故遨游的“天宫二号”不受浮力,故C符合题意;D下潜的“蛟龙号”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D由图可知,水对A、D物体上、下表面都产生了压力差,故A、D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故AD不符合题意;BB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B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故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C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C物体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向上的压力差,故C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故选C。6、A【详解】AB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因为F浮液gV排相同,所以液体的密度甲乙,故A正确,B错误;CD因为密度计漂浮,所以F浮=G,即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故CD错误。故选A。7、B【详解】A设该材料的密度为,空心球的密度为,则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 , 该材料的密度大于空心球的密度,不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B因为所以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B正确;CD小球在甲液体里漂浮,受到的浮力 -小球在乙液体里下沉,受到的浮力-由得即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大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故CD错误。故选B。8、D【详解】由题意知甲0.85g/cm3液1.05g/cm3故甲物体一定漂浮,其应该处于位置1。乙1.05g/cm3液1.05g/cm3两者密度相等,故乙物体应该悬浮,其应该处于位置2或3或4(当4对容器底没有压力时),故D正确,故ABC错误。故选D。9、C【详解】小球漂浮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质量为0.2千克,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的重力小球漂浮在水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排开水的重力小球排开水的质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0、A【详解】由甲图可得即由乙图可得即由以上两式可得由密度公式可得,铁块乙的质量故选A。二、填空题1、变小 2224 相等 【详解】(1)1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液体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知: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液体密度减小,根据F浮液gV排可知小球所受浮力变小。(2)23由图可知:B小球与D小球都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由于B、D小球的体积相等,所以B小球与D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液gV排可知,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即FBFD;若环境温度超过这个玻璃球上标示的温度,则该玻璃球会下沉。当前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即22的小球下沉,此时环境温度高于22摄氏度;温度24、26、28的小球上浮,说明此时的温度要低于24,所以此时环境的温度大致范围为:2224。2、甲烷和水 300 0 【详解】(1)1根据题意可知,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2)2因为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4106帕的压强即可生成,所以可燃冰形成的气压为p2.94×106Pa根据pgh得海水的深度(3)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当可燃冰的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时,F向上0,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0。3、漂浮 0.95×103 沉底 64 【详解】1假设此物块浸没于水中,则V排=V物,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水V排g=1.0×103kg/m3×80×10-6×10N/kg=0.8N物块放入水中实际受到的浮力F浮=m排g=76×10-3kg×10N/kg=0.76N0.8N因此,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处于漂浮状态。2物快漂浮时,它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即G=F浮=0.76N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物块的质量为已知物块的体积为80cm3,则物块的密度为3因为物体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物体在酒精中会沉底。4由可知,物体静止时排开酒精的质量m酒精酒精V物0.8×103kg/m3×80×106m364×103kg64g4、0.49 不变 【详解】1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物体的重力,则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改变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变。5、3×10-4 1.5×103 【详解】1由图甲可知,A漂浮在水面上,由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木块A受到的浮力为F浮A=GA=3N由F浮=水gV排可知,木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2由图乙可知,AB一起悬浮在水中,由物体浮沉条件可知,AB受到的浮力为F浮AB=GA+GB=3N+6N=9N由F浮=水gV排可得,AB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总体积为因AB完全浸入水中,故可知物体B的体积为VB=V总-VA=9×10-4m3-5×10-4m3=4×10-4m3由G=mg可得,物体B的质量为故物体B的密度为三、计算题1、(1)2.7N;(2)2.7×104m3;(3)1.7×104m3【详解】解:(1)因为铝球悬浮于水中,所以铝球受到的浮力F浮Gmg0.27kg×10N/kg2.7N(2)由知道因为铝球悬浮于水中,所以铝球的体积VV排2.7×104m3(3)由知道,铝球中铝的体积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铝2.7×104m32.7×104m31.7×104m3答:(1)球受到的浮力应是2.7N;(2)球的体积应是2.7×104m3;(3)球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7×104m3。2、(1)500Pa;(2)5N;(3)1N;(4)0.00015m3【详解】解:(1)A底部所处的深度为受到的压强为(2)A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即故所受浮力为(3)A受到3个力的作用,即A的重力G、A受到的浮力F浮、A受到绳子的拉力F;且3个力的关系为故A受到拉力为由于A底部与浮子B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相连,故细绳对B的拉力为(4)对于B,受到3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即重力GB、F浮B、拉力F;三力关系为故B受到的浮力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变形可得,B的体积为答:(1)泡沫塑料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500Pa;(2)航标灯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5N;(3)细绳对浮子B向下的拉力是1N;(4)泡沫塑料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时,浮子B的体积为。3、(1)4000Pa;360N;(2)315N;3500Pa【详解】解:(1)容器底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容器底面积为容器底受到的液体的压力(2)液体体积为液体重力为容器重力为桌面受到的压力为桌面受到的压强为答:(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4000Pa、360N;(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315N、3500Pa。4、(1)(2)(3)见解析【详解】解:(1)未加水前,容器B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弹力的表达式为,容器B压缩弹簧(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则;所以,;则(2)往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弹簧对容器B向下的拉力最大,容器B受到的浮力也达到最大;此时容器B排开水的体积:,最大浮力弹簧的最大拉力:;根据容器B受力平衡可得即所以,此时弹簧的伸长量(3)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时,即:容器B浸没在水中,则而;所以,比较可知:当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当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时,弹簧保持原长;答:(1)小容器B的质量为;(2)向空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弹簧的伸长量达到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3)当继续向容器A中加水,直至弹簧的变化量不再改变时,当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当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时,弹簧保持原长。5、(1)2.2×105 N ;5.5×104Pa;(2)2.2×105 N;(3)1.5×104 Pa【详解】解:(1)战车的质量m=22t=2.2×104kg战车的重力G=mg=2.2×104kg×10 N/kg=2.2×105 N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2.2×105 N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5.5×104Pa(2)因为战车在水面漂浮,所以战车所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浮= G = 2.2×105 N(3)战车受到水的压强p=水gh=1.0×103 kg/m3×10 N/kg×1.5m=1.5×104 Pa答:(1)该战车在天安门长安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2.2×105 N,压强是5.5×104Pa;(2)该战车在水面上航行时,所受的浮力约为2.2×105 N;(3)在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所处深度是1.5m,则该处受到的水的压强是1.5×104 Pa。四、实验探究1、变大 不变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匀速 平衡 4 0.4 4×103 【详解】(1)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下底面在水中的深度增加,根据p=gh可知,物体底面所受压强变大。(2)2增大物体所处深度,但水的密度、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3)3比较两图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可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4)4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则应比较两图。(5)5 6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物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提着物体要匀速、缓慢向下放,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6)7由图知,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对物体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即G4N。8由图知,物体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拉力为3.6N,所以此时物体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7)9物体的质量由F浮水gV排,而浸没时V排=V,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为2、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 300 2.94 【详解】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所以实验目的:定量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之间的关系。(1)2由图可知物体放入水中之前,所受重力为G=4.2N,物体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1.2N,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G-F示=4.2N-1.2N=3N(2)3物体放入水中前,水的体积为V1=100ml,物体浸没水中后水的体积为V2=400ml,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2-V1=400ml-100ml=300ml=300cm3=3×10-4m3(3)4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G=mg=水V排g=1.0×103kg/m3×3×10-4m3×9.8N/kg=2.9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