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

    • 资源ID:28181626       资源大小:147.5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金银铜牌B陶瓷餐具C塑料水瓶D纯棉毛巾2、下列生活、生产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为了讲究卫生不用洗菜的水冲厕所B将废弃塑料袋及时烧掉C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不低于26D为抗击病虫害,农业生产中应加大农药使用量3、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A“可燃冰”容易保存B甲烷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可燃冰”其实就是一种气体D“可燃冰”是纯净物4、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点燃某液体,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液体为酒精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大拇指发出尖锐爆鸣声试管中CH4不纯C将CO 通入灼热的CuO 粉末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可利用 CO 的可燃性来炼铜D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质量减少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ABBCCDD5、包头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下列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是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6、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B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C下班时关闭用电器,减少能源损耗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B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避免温室效应C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CO2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优8、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A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D利用太阳能发电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10、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完全燃烧共有的现象是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的是_。(填字母序号)A风力发电B火力发电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1)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字母)ABCD.水的净化: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主要成分为KA1(SO4)n,n的值为_。(3)“吸附池”中常用_(填物质名称)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废水处理:(4)废水中氨氮(以NH3形式存在)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在溶解的同时发生反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常用次氯酸(HC1O除去废水中的NH3(反应原理为:NH3+3HCIO =N2+3H2O+3HCl )。3、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回答:(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3)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4)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6)炭雕以活性炭为原料,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_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7)洗涤灵能洗去盘子上的油渍,原理是洗涤灵对食用油有_作用,它能增强乳浊液的_性。4、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填名称)。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填字母标号)。(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模拟分离液态空气条件)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2所示。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填序号)。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5、2021年12月24日,长沙6号线试运行。地铁作为一种快捷、准确、风雨无阻的公益性交通工具,不仅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还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1)地铁电路多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性。(2)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3)出行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地铁体现了“低碳生活”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_(填序号)。节约用电 发展火力发电 垃圾分类回收 露天焚烧垃圾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造成空气的污染(_)2、腈纶、涤纶、蚕丝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_)3、羊毛、棉花、塑料、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_)4、涤纶属于合成纤维(_)5、用于食品袋的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市冬天取暖主要以煤为燃料。已知原煤中含硫1%,若燃烧1000 t这样的原煤可以产生二氧化硫_t,这些原煤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成硫酸( SH2SO4),可生产0.05%的硫酸溶液_t,通过以上信息你得到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_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1)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用 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2)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已知: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反应前质量 充分反应后质量装置+稀硫酸(足量)锌样品装置+剩余物质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4、甲烷(C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5、化石燃料的燃烧、硫酸的生产都会产生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会形成酸雨,使农作物、建筑物等遭到破坏。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SO2的最高浓度进行了限定,其中一级标准为0.15mg/L。(1)通过测定雨水的_可粗略判断其是否为酸雨。(2)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工业废气中的SO2的含量(反应原理为SO2+I2+2H2O=H2SO4+2HI),步骤如下:步骤1 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I2),加入少量碘化钾,加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步骤2 取5mL上述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淀粉试液,溶液变蓝(淀粉遇碘单质呈蓝色)。步骤3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然后缓缓向外拉活塞,每次抽取的该工业废气样品为80mL,当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时(废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反应),共抽取100次。步骤2中,5mL溶液中溶有碘单质_mg,步骤3中缓缓向外拉活塞,“缓缓”的目的是_。计算该废气中SO2含量,并判断是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请写出计算过程)。_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峰地区极寒缺氧,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_。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1)猜想_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2)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3)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的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_。(4)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区分H2、CO、CH4三种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方案):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滴入少量_振荡,观察现象。(现象与结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_该气体是H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烧杯内壁不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CO烧杯内壁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_(反思与评价):为了实验能安全顺利的进行,点燃三种气体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为了讲究卫生不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浪费水资源,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B、燃烧废弃塑料袋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C、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不低于26,节约能源,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D、为抗击病虫害,农业生产中应加大农药使用量,污染水体,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故选C。3、B【详解】A、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不易保存,错误;B、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正确;C、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错误;D、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错误。故选B。4、B【详解】A、点燃某液体,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该液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并且具有可燃性的液体可以是石油、汽油等,不一定是酒精,故不正确;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甲烷中含有空气,即甲烷不纯,故正确;C、将CO 通入灼热的CuO 粉末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不正确;D、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故选B。【点睛】5、B【详解】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故选项B符合题意;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天气发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有利于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详解】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属于绿色发展,正确。B、使用一次性碗筷,会加大树木的砍伐,不属于绿色发展,错误。C、下班时关闭用电器,减少能源损耗,属于绿色发展,正确。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属于绿色发展,正确。故选:B。7、D【详解】A、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错误。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用天然气作燃料不能避免温室效应,错误。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错误。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优,正确。故选:D。8、C【详解】A、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错误;D、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答案:C。9、C【详解】A、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会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不是理想的燃料;B、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汽车尾气中含由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不是理想的燃料;C、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是理想的燃料;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相对氢气而言,不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C。10、B【详解】酒精、煤、天然气都是可燃物,燃烧放热,有发光现象,中都含有碳元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但酒精中不含硫元素燃烧后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答案:B。二、填空题1、(1)石油(2)(3)A【分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风力发电,风能转化为电能,无污染,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符合题意;B、火力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电力技术,不符合题意。故选A。2、(1)B(2)2(3)活性炭(4)化合反应【分析】(1)A、该图标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符合题意;C、该图标是“中国环境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是“中国节能认证”,不符合题意。故选B;(2)KAl(SO4)n中钾元素显+1价,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3)+(-2)n=0,n=2;(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池”中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3、(1)不可再生(2)沸点(3)CO(4)纯度(5)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吸附(7) 乳化 稳定 【分析】(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故填:沸点;(3)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就不能与氧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而中毒,所以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故填:CO;(4)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填:纯度;(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故填: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故填:吸附;(7)洗涤灵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它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故填:乳化;稳定。4、(1)混合物(2) 氮分子#氮气分子 C (3) 燃着的木条熄灭 液氧 (4)氢气2(5)BC【解析】(1)已知空气中含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故空气属于混合物。(2)由题可知,两个氮原子组成的分子是氮气分子;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则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3)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占21%,所以其主要成分是液氧。(4))如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I中氮气与单质甲反应生成氨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则甲为氢气;(5)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并不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错误。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乙醇燃烧不会产生氮的氧化物,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正确。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碳排放和汽车尾气,保护环境。正确。故为:BC。5、(1)导电(2)隔绝氧气和水(3)【解析】(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良好的导电性,故填导电;(2)铁生锈需要接触氧气和水。车身喷漆,通过隔绝水和氧气的方式来防锈,故填隔绝氧气和水;(3)中节约用电符合低碳理念;中发展火力发电,燃烧煤的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不符合低碳理念;中垃圾分类,资源综合利用,符合低碳理念;中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浮尘等空气污染物,故此说法不正确。【点睛】2、错误【详解】蚕丝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错误。3、错误【详解】羊毛和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塑料、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4、正确【详解】合成纤维是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聚合而成,主要纤维材料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氨纶等,故正确。5、正确【详解】聚乙烯无毒,可用作食品袋,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四、计算题1、(1)20 (2)6.125×105(3)酸雨会给人类生活和生态带来严重危窖(如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金属建筑物、破坏森林、酸化土壤等);使用脱硫煤;开发新能源代替现有的化石燃料等。【详解】解:1000t原煤含硫:1000t×1%=10t设10t硫可以产生二氧化硫xS+O2 SO232          6410t        x x=20t设10t硫可生成硫酸y2S+3O2+2H2O=2H2SO464           19610t          y y=30.625t设30.625t硫酸可产生0.005%的硫酸溶液ZZ×0.005%=30.625tZ= 612500t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酸雨会给人类生活和生态带来严重危害(如酸雨能腐蚀建筑物、毁坏树木、污染水体等);使用脱硫煤能防止酸雨的产生,开发新能源能防止环境污染等。2、(1)高锰酸钾(2)4NH3·H2O+2SO2+O2=2(NH4)2SO4+2H2O或2NH3·H2O+2SO2+O2=2NH4HSO428kg【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煤、石油、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2)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NH3·H2O+2SO2+O2=2(NH4)2SO4+2H2O或2NH3·H2O+2SO2+O2=2NH4HSO4根据化学方程式:2CaCO3 +O2 +2SO2 高温2CaSO4+2CO2中SO2与CaCO3的质量关系,即可计算出CaCO3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质量解:设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2CaCO3 +O2 +2SO2 高温2CaSO4+2CO2200 12890%x 16kg200128=90%x16kgx=28kg答: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28kg才能将其中的二氧化硫完全吸收考点:3、(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342.10g+20.00g-361.70g=0.40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0g。(2)设锌单质的质量为x。解得:x=13.00g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为答: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为65%。【详解】见答案。4、解:设需要甲烷的质量为x解得:x=8g答: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8g。【分析】根据题目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详解】见答案。【点睛】5、(1)pH值(2)6.35(3)使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碘单质充分反应(4)解:设该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xx=1.6mg故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0.15mg/L故没有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详解】(1)酸雨的pH5.6,故通过测定雨水的pH值可粗略判断其是否为酸雨;(2)步骤2中,设5mL溶液中溶有碘单质的质量为x,则:, x=6.35mg;步骤3中缓缓向外拉活塞,“缓缓”的目的是:使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碘单质充分反应;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NaOH、Ca(OH)2 二 有气泡产生 氨气 携带便捷、安全 【分析】【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思与拓展】氯化铵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不同能源,优缺点不同。【详解】【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 (OH) 2,则猜想二则可能是:NaOH、Ca (OH)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 (OH) 2=CaCO3+2NaOH。【实验验证】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无明显现象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的现象,说明没有氢氧化钙,即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的现象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氨气,因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便捷、安全,因为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故答案为:NaOH、Ca (OH) 2;Na2CO3+Ca (OH) 2=CaCO3+2NaOH;二;有气泡产生;氨气;携带便捷、安全。【点睛】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2、澄清石灰水 烧杯内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CH4 验纯(或检验气体的纯度) 【详解】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现象与结论:烧杯内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氢气;烧杯内壁不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一氧化碳;烧杯内壁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甲烷;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思与评价: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三种气体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验纯,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