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精选).docx
-
资源ID:28182800
资源大小:198.6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精选).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读取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2、下列清洗方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砂纸清除铁钉表面的锈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发水洗头D用盐酸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3、除杂和鉴别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溶解、蒸发结晶B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C检验CO2中混有HCl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AABBCCDD4、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稀盐酸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正好相同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金是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B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C金和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可用铁桶盛装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在空气中加热铝片,铝片立即熔化并剧烈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7、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B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pH小于7C三甲基一氯硅分子由3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硅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D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都是带电粒子,则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9、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试管中CH4不纯C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变质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为氢气AABBCCDD10、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C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D表面打磨过的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1)图中M应为_类物质。(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_(3)写出一个盐酸与碱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为_;通过分析可知,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_(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_反应生成H2O的过程。2、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会有一层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是_,形成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膜可用_除去,3、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2)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写出微粒的符号)。4、利用图示装置验证分子的性质。(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二中,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_。观察到的现象是_。(3)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都能证明_。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璀璨夺目的钻石,成分是_。(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3)检验家里的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用_。(4)包装香烟、糖果的银白色金属是铝或锡,体现了该金属具有良好的_性。(5)小明发现,生活中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请你帮小明解释: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6)同学们喜爱吃的“自热火锅”,发热包的主要物质是生石灰,加入水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自热火锅”的发热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2)图二点C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_种。(3)计算恰好中和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品的标签如图所示。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6片。试计算,患者按此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g?(计算结果精确至0.01)3、某兴趣小组用10克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克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_。(2)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常温下,在20g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当碱液滴加至20g,硫酸钡沉淀达到最大值;当碱液加至60g时,溶液pH=7。求:(1)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5、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 35%48%),某兴趣小组欲验证一化工厂生产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了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1)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加水(密度为1gmL1)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采集该化工厂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20g,向其中滴入所配制的盐酸,当溶液的pH=7时,消耗盐酸100g,判断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碱石灰是常见的干燥剂,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浓硫酸也是常见的干燥剂,能吸收水,但是不吸收二氧化碳。(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一步反应和吸收均进行完全。(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进行实验,步骤如下: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打开活塞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关闭活塞K,点燃酒精灯,使碱式碳酸铜固体完全分解;停止加热,同时打开活塞K,通入空气系恢复到室温;再次分别称量装置C、D的质量。装置C的质量/g装置D的质量/g步骤mn步骤xy(实验分析)(1)装置A的作用为_,装置C的作用为_。(2)装置B内剩余固体为_,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为_。小组同学继续探究装置B内剩余固体的性质,查阅资料发现剩余固体可以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得到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和气体产物。(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猜想紫红色金属单质为铜,气体产物可能为含碳元素的氧化物。猜想1:产物为铜和一氧化碳;猜想2:产物为铜和二氧化碳;猜想3:产物为_。(设计方案)两人查找了资料:CO的特征反应是CO能使某种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变蓝。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中固体由_B中黄色试纸变篮C中_有Cu生成有_生成有CO2生成(反思与评价)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铜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胶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安全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查阅材料)硫酸钠的水溶液呈中性(提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制定计划)阳阳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烧杯中慢慢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刚好变色;娇娇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最后向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酚酞溶液。(收集证据)阳阳同学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过程中,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指示剂不考虑)_;娇娇同学实验中观察到溶液一直呈现无色。(交流评价)实验结束后,阳阳同学认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且所得溶液为中性;娇娇同学认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所得溶液为中性。请评价阳阳同学和娇娇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并谈谈你的理由:_。3、实验室中,小阳同学用一定量生石灰处理含有盐酸的废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现邀请大家对该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提出问题)小阳同学处理废液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猜想与假设)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溶质为CaCl2猜想溶质为CaCl2和HCl猜想溶质为_(实验探究)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取适量无色溶液进行探究。组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小组同学相互评价第1组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第1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因为_。第2组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_,第2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第3组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能一次性确定哪一个猜想成立,且操作简便。则第3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_。(实验总结)综合上述实验探究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小阳同学处理的废液还不合格,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等,所以需将废液进一步处理后再排放。(拓展提升)含有盐酸的废液除了可以用生石灰处理外,还可以从下列试剂中选择适量_(填字母代号)处理达标后排放。a木炭 b熟石灰 c大理石4、某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氧化铜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1)探究氧化铜与酸、碱的反应小组同学按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无明显现象,试管B中氧化铜溶解,且_。由此得出结论:氧化铜不与氢氧化溶液反应,可与稀硫酸反应,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2)探究反应后的废液处理及所得滤液的成分小组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将实验1中反应后的废液混合,发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待烧杯中反应充分,过滤,得滤渣和无色滤液。(1)操作中生成的蓝色沉淀是_。(2)操作的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3)最终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一定含有硫酸钠;一定不含硫酸,他们的理由是_。(实验3)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硫酸钠外,还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铜中的哪一种?(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不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小红认为:溶液没有明显的蓝色,所以应该不含硫酸铜。小刚不同意小红的观点,他的理由是_。为进一步证明溶液中除硫酸钠外,到底是含有氢氧化钠,还是硫酸铜,小组同学遇到了困难,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证明。你的实验方案是: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_。5、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猜想2:氯水中的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现象A)猜想1不成立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实验结论II)_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现象A为_;实验结论II为_;实验操作_(反思)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点燃酒精灯时应使用火柴或打火机,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不符合题意;B、闻气体气味时不能凑到瓶口,应该用手轻轻煽动,不符合题意;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用砂纸清除铁钉表面的锈是物理方法除锈,不是乳化,错误;B、用汽油清洗油污是一个溶解过程,错误;C、用洗发水洗头是洗发乳乳化油污形成乳浊液的过程,正确;D、用盐酸清除水垢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新物质,不是乳化,错误。故选C。3、D【详解】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A错误;B、用pH试纸测酸碱度的正确操作为: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盐酸均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C错误;D、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故可以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故D正确。故选D。4、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酸碱反应的溶液pH变化曲线。【详解】A、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故是将稀盐酸滴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B、根据图象可知,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横坐标表示加入盐酸的量,故正确;C、从图象可以看出,A点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故错误;D、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所加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熟练分析图像所对应的反应环境,并能分析各段变化的溶液溶质情况。5、D【详解】A、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器表面的锈为氧化铁,稀盐酸可与其反应,所以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金和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波尔多液是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而成的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铁和硫酸铜可发生置换反应,不可用铁桶盛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加热时碳酸分解,使溶液变为紫色(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故A错误;B、铝的熔点为660,在空气中加热铝片,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其熔点高于铝,故熔化而不滴落,不会剧烈燃烧,故B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没有生成黑色固体,故C错误;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描述正确,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A、三甲基一氯硅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因此应密封防水。故A正确;B、三甲基一氯硅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因此pH小于7 。故B正确;C、1个三甲基一氯硅分子由3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硅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故C错误;D、三甲基一氯硅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避免接触氧化剂和中和产生的酸。故D正确。故选:C。8、B【详解】A、离子都是带电粒子,但带电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质子,不符合题意;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符合题意;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氨气分子,质子数均为10,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详解】A、将AgNO3溶液和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项错误;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试管中CH4不纯,选项正确;C、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因为盐酸使用量不足,可能氢氧化钠将稀盐酸完全反应,无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应选用过量稀盐酸进行验证,选项错误;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证明无色气体中含有氢元素,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可能是甲烷等,选项错误。故选B。10、B【详解】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此选项错误;C、镁条金属活动性强,和盐酸反应剧烈,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且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亚铁是浅绿色的,此选项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1、(1)盐(2)Zn(合理即可)(3) HCl+NaOH=NaCl+H2O(合理即可) H+ OH- 【解析】(1)酸的通性是:(1)跟指示剂反应;(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3)跟金属氧化物反应;(4)跟某些盐反应;(5)跟碱起中和反应 盐酸可与五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图中M应为其中的盐类物质;(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和盐酸反应,常用的有铝、镁、锌、铁等;(3)盐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酸碱中和的实质就是H+OH-=H2O。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的过程。2、碳酸钙3 Ca(OH)2+CO2=CaCO3+H2O 稀盐酸 【详解】长期盛石灰水的容器内壁上常附有一层白膜,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 (OH) 2=CaCO3+H2O,碳酸钙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所以可以用盐酸除去。3、(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或H+OH-=H2O(2)Zn、Cu2+【解析】(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或H+OH-=H2O;(2)由图B可知,反应为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原子变成锌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硫酸根离子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微粒是Zn、Cu2+,故填:Zn、Cu2+。4、(1)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2)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由右向左依次变红 (3)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氨分子不断地运动,从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右侧酚酞溶液中,与其中的水接触形成呈碱性的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观察到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故填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2)胶头滴管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填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氨分子从脱脂棉中运动出来向试管中扩散,与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中的水接触形成呈碱性的氨水使酚酞变红,随着氨分子从右向左向试管中扩散,观察到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由右向左依次变红,故填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由右向左依次变红。(3)实验一中无色酚酞变红,是因为左侧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中的缘故,实验二滤纸条上滴有酚酞溶液处由右向左依次变红是因为氨分子从右向左向试管中不断扩散,则实验一和实验二都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5、(1)金刚石(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3)肥皂水(4)延展(5)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被进一步氧化(6)【分析】(1)璀璨夺目的钻石,成分是金刚石,化学式为:C;(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氧气接触,也不容易起变化;(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4)包装香烟、糖果的银白色金属是铝或锡,体现了该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5)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6)“自热火锅”的发热原理是生石灰,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计算题1、(1)Na+(2)两(3)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x=1.17g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恰好中和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925%。【分析】(1)从A到B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说明该过程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阳离子为:Na+;(2)图二C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此时稀盐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两种;(3)见答案。2、解:设理论上可中和HCl的质量为x,则有答:理论上可中和HCl的质量为1.10g。【详解】见答案。3、(1)MgO+ H2SO4 =MgSO4 + H2O(2)解:设镁元素的质量为x由Mg+H2SO4=MgSO4+H2 MgO+ H2SO4 =Mg SO4 + H2O得:答: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分析】(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克时,不产生氢气是因为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 H2SO4 =Mg SO4 + H2O;(2)见答案。4、(1)加入20g氢氧化钡时,硫酸钡沉淀达到最大值,说明硫酸完全反应;设原混合物中硫酸的质量为 x。 x=1.96g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当pH=7时,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的量是60g-20g=40g设溶液中溶质 BaCl2的质量为 y。y=8.32g答: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当 pH=7 时溶液中的溶质 BaCl2为 8.32g【分析】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先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盐酸后和氢氧化钡反应。(1)见答案;(2)见答案。5、(1)160(2)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40%介于35%到48%答:电解槽中NaOH溶液达到高浓度标准。【分析】(1)用37%的浓盐酸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由于水的密度为1gmL-1,所以体积为 160mL。(2)详见答案。四、实验探究1、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氧化铜#CuO (x-m)g#xg-mg 铜、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由黑色变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 液体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详解】实验分析:(1)由于碱式碳酸铜分解产物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装置A的作用为: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以免对实验造成干扰;浓硫酸也是常见的干燥剂,能吸收水,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故填: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2) 由于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装置B内剩余固体为氧化铜;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能吸收水,所以浓硫酸增加的重量即生成水的重量,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为:(x m)g,故填:氧化铜(或CuO);(x-m)g(或xg-mg)。猜想与假设:含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猜想1:产物为铜和一氧化碳;猜想2:产物为铜和二氧化碳;所以猜想3:产物为铜、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填:铜、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设计方案:中加热黑色固体,有红色的铜生成,故可观察到A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由于CO能使某种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变蓝,B中黄色试纸变蓝,因此有一氧化碳生成;用澄清石灰水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结论为有二氧化碳生成,故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由黑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或CO。反思与评价:先停止加热,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因此,若没有B安全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液体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填:液体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2、溶液先变红后变为无色 阳阳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中性的硫酸钠;娇娇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稀硫酸过量或者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都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无法说明二者是否发生反应。 【详解】收集证据:因为无色酚酞遇碱性变红色,遇酸性和中性不变色,在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用滴管向烧杯中慢慢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生成硫酸钠溶液显中性,溶液变为无色,故阳阳同学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变为无色;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交流评价:阳阳同学的实验结论正确,娇娇同学的实验结论错误。因为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遇酸不变色,阳阳同学在碱中加入无色酚酞变红,逐渐加入稀硫酸中和的过程中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溶液也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且所得溶液为中性;娇娇同学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最后向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一直呈现无色,可能恰好反应或酸已过量,故无法说明二者是否发生反应。3、CaCl2 和Ca(OH)2 因为猜想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是无色。所以仅从溶液仍无色,无法确定猜想就一定成立。 先有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或) 石蕊溶液 bc 【猜想与假设】该实验是确定处理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操作是将CaO加入盐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关系有三种:CaO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CaCl2;CaO少量,溶质为CaCl2和HCl;剩余一种猜想为CaO过量,此时HCl已反应完,过量的CaO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所以猜想溶质为CaCl2和Ca(OH)2,故填:CaCl2和Ca(OH)2。【实验探究】第1组:酚酞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因为若猜想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是无色。所以仅从溶液仍无色,无法确定猜想就一定成立。故填:因为猜想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是无色,所以仅从溶液仍无色,无法确定猜想就一定成立。第2组:根据实验结论得知,无色溶液的溶质为CaCl2和HCl,因此在加入碳酸钠后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可观察到产生气泡,由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为足量,碳酸钠还会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故观察到的现象为先产生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的反应有:碳酸钠后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钠还会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采用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中性不变色,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色,所以能一次性确定哪一个猜想成立,故填:先有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或 );石蕊溶液。【拓展提升】选择除盐酸的试剂时,只要可以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物无污染即可。a、木炭不与盐酸反应,不可使用;b、氢氧化钙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污染,可以使用;c、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无污染,可以使用;故填:bc。4、溶液呈蓝色 氢氧化铜Cu(OH)2 没有用璃棒引流 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若有硫酸,则氢氧化铜会和硫酸反应而溶解(合理即可) 若硫酸铜浓度很小,则可能观察不到溶液呈蓝色 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滤液中含有NaOH(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有硫酸铜) 【详解】实验1: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CuSO4和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实验2:(1)A试管中有NaOH,B试管中有生成的CuSO4,两者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2)过滤时应用玻璃捧引流,防止液体洒出。(3) 将实验1中反应后的废液混合,发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滤渣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存在滤渣则不存在稀硫酸,且溶液中一定存在生成的硫酸钠。实验3:实验中如果硫酸铜溶液浓度很小,溶液也没有明显的蓝色,故即使溶液没有明显的蓝色,也可能存在少量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实验方案可以为: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滤液中含有NaOH(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有硫酸铜)。5、Cl2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把品红试纸伸入稀盐酸中 先变红后褪色 【详解】【猜想】氯水是指氯气溶于水,有物理变化过程,即氯气溶解在水中,又有化学变化过程,即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由此可以说明氯水中有水、氯气、次氯酸、盐酸四种物质,结合其他三个猜想即可知猜想2的内容为:Cl2。【实验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猜想1不成立,说明水不能使品红褪色,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没有褪色;实验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没有褪色,所以该实验结论是猜想2不成立;实验的目的要证明猜想3是否成立,所以该操作为: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反思】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氯水中含有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可使红色褪去,故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色后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