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定向练习试题(精选).docx

    • 资源ID:28183398       资源大小:353.9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定向练习试题(精选).docx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探究铁钉生锈是否有氧气参与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ABBCCDD2、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A空气组成(体积分数) B溶液之间的关系C物质的微观构成D原子结构3、下列物质为无色液体的是A高锰酸钾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空气4、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蔗糖C食盐D味精5、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X为CO2B不溶性固体乙为 SiO2,C图中向固体甲中加水放出热量D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可矿泉水B冰水混合物C碘酒D生理盐水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B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Ct1时,a、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等于65g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有关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AABBCCDD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10、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浑浊的液体过滤后仍然浑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粗盐提纯的产率偏低:溶解粗盐的水量可能过少D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CO2,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稀盐酸可能已反应完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小岗分别试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a只用冷水 b只用热水 c在冷水中加人几滴洗涤剂 d在热水中加入几滴洗涤剂(1)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_(填序号)。(2)以上对比实验说明温度越_(填“高”或“低”)洗涤效果越好。(3)洗涤剂对油污有_作用。小岗认为汽油也能去除油污,但去污的原理与洗涤剂的不同。汽油可以_油污。2、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一)回答下列问题(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2)40时,将50gKNO3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3)60时,向10g水中加入 Xg KNO3固体形成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二所示。、X的数值是_。、60时形成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降温过程中,在60、40、20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A50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40时,1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KNO3C20时,若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变D溶液从60降到20析出的固体比在60时恒温蒸发90g水析出的固体多、实验结束后,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不能回收到 XgKNO3固体,理由是_。3、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M点表示的含义是_。(2)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3)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最好采用_的方法提纯甲。4、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3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337.037.3硝酸钾20.945.885.5110(1)图中能表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选填“A”或“B”),P点表示的含义是_。(2)据表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_之间。(3)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g。(4)60时,用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配制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_m2(填或“>”、“<”“=”)。5、走进晒盐厂(1)用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获得食盐氯化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2)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3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33737.3硝酸钾20.945.885.5110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硝酸钾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_(填“A“或“B”)。30时,将5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继续加热至60,下列各量一定变大的是_(填字母序号)。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除去粗盐中的沙子实验,实验结束后称量所得的精盐,产率偏高,其可能原因是称量精盐质量时,左物右码放反(用游码)(_)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_)3、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的质量会减少(_)4、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称取氯化钠时,指针向右偏,调节游码至天平平衡(_)5、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Cl溶液,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下图是我县某校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溶液时的实验操作留影。请你也参与到实验中来。(1)计算需要水的体积为_mL。(2)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不变”)。(3)溶解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4)若使10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通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增加蔗糖,蒸发水。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法并计算出具体数值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实验室用6.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该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2)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3)所用稀盐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3、黄铜是铜锌合金,耐腐蚀,许多仿金饰品就是用它来制作的。称取40.0g黄铜样品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没有气泡产生为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过程图示如下:计算:(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首次出现在人群中的一种全新病原体,目前对其所知仍然十分有限,通过对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分析,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如下,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很敏感,56持续加热30分钟,以及使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都可以有效的灭活病毒。另外,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液也可有效的灭活病毒,不过氯己定不能灭活该病毒。现嘉祥县第四中学每天需要喷洒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乙酸的消毒液,以许光皓,高晗,张明宇,晁子昂,李广杰,岳腾飞,孔凡泰,山耀凯,张潇益,朱振瀚组成的兴趣小组圆满完成任务。请你完成下面的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kg。(2)要配制1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5、将含杂质的铁样品7g放入盛有121.6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刚好完全反应(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28.4g。(已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_。(2)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学习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 约为5.6。(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实验设计与操作)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体积)。(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实验时,需先将如图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物质丙装置中溶液丁装置中溶液pH5.606.50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4)实验中,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结论与反思)(5)由实验结果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时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_(写一点即可)。(6)学习小组另取2.5g大理石粉末,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共消耗了20g 7.3%的稀盐酸,则该大理石粉末的纯度为_(杂质不与盐酸反应)。2、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进行研究。(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生氧气的质量远高于理论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_(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2)浓度为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有消炎、防感染扩散等作用。若用10g1%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0.05%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蒸馏水_mL(水的密度是1g/mL)。在量取蒸馏水时,若俯视读数,则会导致高锰酸钾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_(选填“大于”或“小于”)0.05%。(3)经查阅资料得知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实验: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不同的溶液中18小时,现象如下表。编号实验25mL、0.1%KMnO4溶液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铜片质量实验前0.54g0.54g0.54g0.54g实验后0.54g0.52g0.54g0.43g(解释与结论)通过对比实验和,得出的结论是_。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编号为_。该实验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选项中两只试管中溶剂和溶质都不同,有两个变量,无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左侧试管内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右侧试管内铁钉与水接触,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有氧气参与,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对于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密闭容器中,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A、空气中体积分数的含量: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成分占0.03%,模型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饱和溶液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模型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模型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原子核在原子内,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电子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模型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A、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液体,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为无色液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液体,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空气是气体,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4、A【详解】A、花生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B、蔗糖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食盐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味精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A。5、D【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气体X是二氧化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不溶性固体乙为 SiO2,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图中向固体甲中加水,水和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操作I是把不溶性固体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滤操作,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B【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矿物质离子,属于溶液;B、冰水混合物只由水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C、碘酒中的溶质为单质碘,溶剂为酒精,属于溶液;D、生理盐水,为氯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溶液;故选B。【点睛】7、C【详解】A、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25g,10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a的质量为25g,此时溶液与溶质之比为5:1,所以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0g物质a,故A错误;B、t2降温至t1,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的质量分数不变;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t1时b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故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B错误;C、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二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t2时b的溶解度为25g,即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b的质量是12.5g,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溶质部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A、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下降,说明装置中的气体体积膨胀,且瓶中没有生成气体,则该现象是瓶中气体受热导致的,进而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选项正确;B、碳酸钠与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散到空气中,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减少,托盘天平向右偏转,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C、左侧试管中的铁钉能够接触水与氧气,右侧的铁钉只能够接触水,一段时间后,左侧铁钉生锈,而右侧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选项正确;D、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品红分别加入的50mL的冷水与热水中,发现品红在热水中扩散较快,在冷水中扩散较慢,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有影响,选项正确。故选B。9、C【详解】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质是能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0、A【详解】A、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是正确操作,不是滤液浑浊的原因,错误;B、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正确;C、溶解粗盐的水量可能过少,导致部分食盐没有溶解,造成损失,正确;D、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CO2,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稀盐酸可能已反应完,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1、(1)d(2)高(3) 乳化 溶解 【解析】(1)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直接用冷水清洗餐具,油污很难清洗掉;用热水可以清洗掉少量油污;冷水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分子运动速率较慢,乳化较慢,清洗效率不高;热水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分子运动速率较快,乳化更快、更彻底,洗涤最干净。故选d。(2)热水中加入洗涤剂,洗涤最干净,说明温度越高,洗涤效果越好。故填:高。(3)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油污,而不聚集,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油污。而汽油可以将油污溶解,然后在水流作用下除去油污。故: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能够溶解油污。2、(1)31.6g(2)1:2(3) 35.46 饱和 abc C 实验结束后水中还溶解有KNO3 【解析】(1)由图一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2)40时,KNO3的溶解度为63.9g,即4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3.9g的KNO3,将50gKNO3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为50g,溶剂为100g,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50g:100g=1:2;(3)、分析图二可知,60时,向10g水中加入 Xg KNO3固体形成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32.3g,20KNO3的溶解度为31.6g,即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的KNO3,20时有固体析出,则此时10g水中溶解了3.16g的KNO3,故开始加入KNO3的质量为3.16g+32.3g=35.46g,X=35.46;、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即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0g的KNO3,6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g的KNO3,将35.46gKNO3固体加入到10g水中,有固体剩余,故60时形成是KNO3的饱和溶液;、通过分析可知,该溶液降温过程中,在60、40、20时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成正比,故60、40、20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A.由上述分析可知,50时,溶液为饱和溶液;B.40时,1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KNO3的质量=;C.20时,溶液为饱和状态,若再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也只能再溶解31.6g的KNO3,溶液仍然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D.没有溶液质量,无法比较溶液从60降到20析出的固体与在60时恒温蒸发90g水析出固体的多少;故选C。、实验结束后,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可以回收一部分KNO3固体,但不能回收到 XgKNO3固体,因为降温后水中仍然溶解有KNO3。3、(1)在t2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65(3)乙>甲>丙(4)冷却热饱和溶液【分析】(1)M点是溶解度曲线甲、丙的交点。表示在t2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5g=65g。(3)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降温后溶液有溶质析出,仍为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温后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t2溶解度乙>甲=丙,所以降温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同温度、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4)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较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几乎不变,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4、(1) A t1时A、B(或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1030(3) 不饱和 69.1 (4)【解析】(1)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溶解度曲线中氯化钠为A,硝酸钾为B;P点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在t1时的交点,故P点表示t1时A、B(或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可知10时,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解度,2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硝酸钾溶解度,故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1030;(3)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可知6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即在60时,100g水中加入11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溶液恰好饱和,现在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1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0.9g,即在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9g硝酸钾,原溶液中有90g硝酸钾,在10时只能溶解20.9g硝酸钾,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90g-20.9g=69.1g;(4)60时,由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可知用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配制两种饱和溶液,氯化钠需要水的量大于硝酸钾需要水的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故溶解后氯化钠溶液质量m1大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m2。5、(1)蒸发结晶(2) 小于 A 饱和 ACD 【分析】(1)从海水中提取获得食盐氯化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2)由表中数据可知,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图中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A;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该温度下,将5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只能溶解45.8g,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60,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该温度下,50g硝酸钾能全部溶解于100g水中,故溶质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溶剂质量不变。故选ACD。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 称量精盐的质量时,左物右码放反时,记录数据为物质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示数,导致测得精盐的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错误。2、正确【分析】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不能溶解即为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详解】因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说明了倒出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3、错误【详解】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固体的质量不会减少,故错误。4、错误【详解】称取氯化钠时,指针向右偏,说明药品质量偏少,应继续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错误。5、错误【详解】俯视读数时,读数偏大,实际量得液体体积会小于所需要的量,所以会导致6%的氯化钠溶液时被量少,加入同样的水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该说法错误。四、计算题1、(1)90(2)偏大(3)烧杯、玻璃棒(4)设加入蔗糖晶体的质量为x,则:100g×10%+x=(100+x)×20%,x=12.5g;设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y,则:100g×10%=(100g-y)×20%,y=50g。【解析】(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需要蔗糖的质量为:100g×10%=10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水的体积为:90g÷1.0g/mL=90mL;(2)若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量取的水的量偏少,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3)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4)见答案;见答案。2、(1)5.0g克(2)解:设生成气体的质量为xx=2.2g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3)解:设该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yy=5%答:该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解析】(1)实验室用6.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则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 ,故填5.0g;(2)见答案。(3)见答案。3、(1)0.4(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x19.6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差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40.0g+98.0g-27.0g-110.6g=0.4g;(2)列化学方程式,利用氢气的质量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再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过程见答案。【点睛】4、(1)0.5(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100kg×0. 5%=x×10%解得x=5kg答: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5kg。【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1)溶液质量为100k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 5%,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则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0kg×0. 5%=0.5kg;(2)见答案。5、(1)0.2g(2)设生成0. 2g氢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x=7.3g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解析】(1)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即放出氢气的质量为:121.6g+7g-128.4g=0. 2g;(2)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 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K1处的导管口,小木条火焰熄灭 小于 偏小 能 用热水收集(或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解:设该大理石粉末的纯度为xx=80%答:该大理石粉末的纯度为80%。 【详解】实验设计与操作:(1)甲装置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K1处的导管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排尽;(3)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 约为5.6。实际测得丙装置中溶液,pH为5.6,丁装置中溶液,pH为6.5,故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小于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4)盐酸具有挥发性,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若没有乙装置,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则测出的溶液pH 会偏小;结论与反思:(5)由以上分析可知,二氧化碳虽然溶于水,但是溶于水的量较少,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如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可用热水收集,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可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6)见答案。2、 或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或高锰酸钾固体中含有水分) 190 大于 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 、 【详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生氧气的质量远高于理论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或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或高锰酸钾固体中含有水分)。(2)若用10g1%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0.05%的高锰酸钾溶液,设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10g×1%=(10g+x)×0.05%,x=190g,合190mL。在量取蒸馏水时,若俯视读数,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则会导致高锰酸钾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05%。(3)经查阅资料得知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实验: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不同的溶液中18小时,现象如下表。解释与结论:实验和对比,中多了高锰酸钾,通过对比实验和,得出的结论是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验证高锰酸钾、硫酸单独存在以及同时存在的实验,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编号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5个,钾原子都是2个,锰原子都是2个,硫原子都是8个,反应前氢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反应前氧原子是40个,反应后应该是40个,其中8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定向练习试题(精选).doc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