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28183580
资源大小:274.5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图是分离与提纯海水的流程: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通常在苦卤中加入熟石灰制取氢氧化镁B粗盐提纯为较纯净的食盐晶体的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C常用于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过滤法等D海水中的食盐用途广泛,例如侯德榜利用食盐为原料制得了纯碱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容易熔化C不能用铁桶来盛放硫酸铜溶液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易起反应而损坏铁桶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与下图相符的是A铜锌合金中加入稀盐酸B锌中加入稀硫酸制取氢气C二氧化锰粉末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稀盐酸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部分产物已省略)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5、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月季花变色B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叶脉书签C自制汽水D活性炭净水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CaO(CaCO3)高温充分煅烧BCuCl2溶液(Fe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DKCl(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7、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质量的煤隔绝空气加强热B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C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向等质量的Mg、A1、Fe粉末中加入过量的10%稀盐酸8、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白磷燃烧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B向银白色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银白色固体是金属镁C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人CuSO4溶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汞柱上升受热时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AABBCCDD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K2SO4稀HCl、NaClBNaCl、NaNO3、Na2CO3、Ba(NO3)2CK2SO4、Na2CO3、NaCl、Ba(NO3)2D稀HNO3、BaCl2、MgSO4、NaOH10、下列选项中的甲、乙两种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A甲:Fe2O3 乙:H2SO4B甲:CO2 乙:NaOHC甲:HCl乙:Ca(OH)2D甲:H2SO4 乙:Ba(NO3)2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中所示装置做有关CO2气体性质的实验.(1)A中往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水振荡后,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是_.(2)B所示实验,、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棉球,、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对比说明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对比观察到的现象是_.(3)D图中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其试液滴入烧瓶,振荡烧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4)以上实验,只体现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_(填序号).2、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物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碳酸氢钠 碳酸钠 硫酸钡 硬铝 碳酸钡(1)可用于制造飞机的是_;(2)可用于制造玻璃的是_;(3)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4)医疗上可用作钡餐原料的是_。3、铬(Cr)(g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1)铬桶可用盛装AlCl3溶液,却不能盛装稀硫酸,说明金属活动性Cr_Al(选填“>”或“<”)。(2)根据下述信息,不能证明Zn和Cr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的是_(填序号)。AZn、Cr、稀硫酸BCr、ZnSO4溶液CCu、ZnSO4溶液、CrSO4溶液(3)写出铬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探究金属的性质。(1)如图1,给铜片左端加热一段时间,铜片右端放置的红磷发生了燃烧,说明铜片具有的性质是_。(2)如图2,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_;(3)如图3,能发生反应的是_(填“A”或“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5、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1)图1中为了验证性质,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色。(2)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3)图1中盐酸的性质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_、_。(5)图3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_。(6)不同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症(_)2、植株矮小,可以通过施加氮肥解决(_)3、碳酸钠用于制肥皂(_)4、食盐做调味剂(_)5、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 “笃行”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方案如下:方案A:方案B:(1)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方案_(填“A”,或“B”)更合理,请分析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_。(写出一条即可)(2)小组同学利用合理的方案,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只含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100g,将该100g混合溶液放于烧杯中,然后取40g氢氧化钠溶液,分4次加入到盛有100g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10101010烧杯中生成沉淀的总质量/g0.491.471.961.96请计算:100g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_g。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步骤,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一颗生锈的铁钉产生了兴趣,经称量,生锈的铁钉重7.2克(假设其成分只有Fe和Fe2O3,不含其它杂质),把该铁钉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反应结束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_。(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3)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3、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3)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4、实验室中有一瓶因存放不当而变质的固体氢氧化钠,某同学为测定其变质情况,取25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60g过量的稀盐酸,得到280.6g溶液。请计算:(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2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5、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的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下图所示:反应原理为。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浴室喷头长时间使用会有白色固体附着,俗称水垢。这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还含有可溶性的碳酸氢镁(Mg(HCO3)2),它们受热时都会产生难溶性的固体化合物、气体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药品均足量)(提出猜想)猜想1:产生的难溶性固体可能是CaCO3猜想2: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CO、CO2(实验探究)(1)请你设计实验,帮助该组同学确定难溶物的成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难溶物是CaCO3(2)该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继续探究气体的成分。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则碳酸氢钙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是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若加热分解碳酸氢钙另外还生成一种氧化物,则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讨论交流)(4)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MgCO3和Mg(OH)2三种成分,三种物质加热后均能生成两种氧化物。小组同学提出探究水垢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另取质量为20g的水垢试样,放入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测得二氧化碳9.6g,残留固体10.04g。结合以上数据,确定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_。2、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CrAlCuAlCrCuAlCuCr(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_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_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回答问题)(1)完成上述表格中的空白。(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3)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苦卤中含有Mg2+,向其中加入熟石灰后可制得氢氧化镁,说法正确;B、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可以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说法正确;C、常用于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蒸发法,过滤只会除去不溶性杂质而不会除去可溶性的杂质,所以过滤法不会淡化海水,说法错误;D、海水中的食盐用途广泛,例如侯德榜利用食盐为原料制得了纯碱,说法正确;答案:C。2、B【详解】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周围被闻到,正确;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容易参加反应,错误;C、不能用铁桶来盛放硫酸铜溶液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易起反应而损坏铁桶,正确;D、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B。3、A【详解】A、铜锌合金中加入稀盐酸,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固体质量会减少,当锌反应完后,固体质量不变且不为0,A符合题意;B、锌中加入稀硫酸制取氢气,固体质量不断减少至0,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粉末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不变,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稀盐酸,固体质量不断减少至0,D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详解】A.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有机物,正确;B. 碳与氧气(不足)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水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错误;C.碳酸钙加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D.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氢气燃烧又生成水,正确。故选B。5、D【详解】A、月季花中含色素,遇酸或碱变色,是因为色素与酸或碱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氢氧化钠溶液制叶脉书签是利用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属于化学变化;C、用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是原料中的小苏打和柠檬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6、B【详解】A、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加热,使得碳酸钙高温分解形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使气体逸出即可得到纯净的氧化钙,故A正确;B、氯化铜溶液中混有氯化亚铁,加入铁粉后氯化铜被消耗生成氯化亚铁,不能达到目的,故B错误;C、氧气中混有水蒸气,可通过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使其干燥,故C正确;D、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入水后溶解、过滤,可分离出二氧化锰,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钾,故D正确;故选B。7、C【详解】A、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质量的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错误;B、锰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无变化,但由于有氧气逸出,固体的质量不断变小,锰的质量分数会不断的变大;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是先上升后不变,该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故B错误;C、燃烧红磷放出热量,压强增大,待装置冷却消耗氧气,压强减小,图像正确;故C正确;D、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铝>铁,活动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氢气的质量,观看斜率,斜率越大,反应的越快;由于等质量的Mg,Al,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由大到小的是 Al>Mg>Fe;故D项错误;故选:C。8、B【详解】A、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氧气,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向银白色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银白色固体为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不能证明是金属镁,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人CuSO4溶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说明铝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能够证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汞柱上升,说明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9、D【详解】A、该选项中的四种物质,其溶液颜色均为无色透明,且相互之间无法发生具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故A错误;B、该选项中,硝酸钡虽然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但是后续操作中,无法准确区分出氯化钠和硝酸钠、碳酸钠和硝酸钡,故B错误;C、该选项中,硝酸钡能与硫酸钾和碳酸钠反应,且均生成白色沉淀,但是后续操作中无法分辨出硫酸钾和碳酸钠,故C错误;D、该选项中,硫酸镁能够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且还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这样就可以确定出稀硝酸和硫酸镁了,再将稀硝酸分别加入到上述沉淀中,其中,硫酸钡沉淀不与稀硝酸反应,而氢氧化镁能和稀硝酸反应,这样就可以确定出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了,故D正确;故选D。10、D【详解】A、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生成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生成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生成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生成物是盐和酸,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1)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2) H2CO3 中棉球比中棉球先变红 (3) 气球鼓起来,烧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4)C【解析】(1)A中往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适量水振荡后,矿泉水瓶变瘪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矿泉水瓶压瘪,故填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2)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湿润的棉球,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中观察到棉球变红,棉球不变红,则对比说明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其化学式为H2CO3,故填H2CO3;实验中观察到棉球都变红,但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入二氧化碳后,棉球先接触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中棉球比中棉球先变红,故填中棉球比中棉球先变红。(3)D图中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澄清石灰水落入烧杯中,其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同时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减少,观察到气球鼓起来,烧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气球鼓起来,烧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烧瓶中气球鼓起来,烧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4)图中实验,只有C装置只能体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物理性质,其余的装置既能够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填C。2、(1)(2)(3)(4)【分析】(1)硬铝质轻、硬度大、抗腐蚀性强,所以用于制造飞机,故填:;(2)碳酸钠与石英反应可用于制造玻璃,故填:;(3)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4)硫酸钡固体难溶于盐酸,医疗上可用作钡餐原料的是硫酸钡,故填:。3、(1)<(2)C(3)Cr+H2SO4=CrSO4+H2【解析】(1)根据题意,铬桶可用盛装AlCl3溶液,却不能盛装稀硫酸,说明铬不能将铝从铝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金属活动性铬弱于铝,故填;(2)根据题意,铬不能盛装稀硫酸,说明铬和酸反应产生氢气,铬的活动性强于氢。A、锌、铬均能和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且金属活动性锌铝铬,产生气泡速度锌快于铬,现象不相同,可以区分;B、铬放入硫酸锌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铬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锌,可以区分;C、铜放入硫酸锌和硫酸亚铬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活泼性弱于锌和铬,但是锌和铬的强弱顺序不能判断,故C错误。故选C。(3)铬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硫酸亚铬,方程式为4、(1)导热性(2)Cu(3) B Cu+2AgNO3=Cu(NO3)2+2Ag 置换反应 【解析】(1)给铜片左端加热一段时间,铜片右端放置的红磷发生了燃烧,说明铜将左侧的热量传递到右侧红磷处,表明铜片具有导热性,故填导热性。(2)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速率越快,产生的气泡越大,反之,金属的活动性越弱,与酸反应的速率越慢,甚至不反应,由图可知,四种金属与盐酸接触后,Cu表面没有气泡出现,说明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Cu,故填Cu。(3)用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则铜能够与硝酸银反应,即能发生反应的是B,故填B;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2AgNO3=Cu(NO3)2+2Ag;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5、(1)红(2)碱(3)(4) 复分解反应 OH- H H2O (5) Mg和H Mg2和H2 (6)两种酸中的阴离子不同(或酸根离子不同)【解析】(1)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红色,石蕊遇酸变红;(2)酸的性质有使指示剂变色、和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和盐、和碱反应;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碱;(3)盐酸可用于消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4)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NaOHHCl=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氯化氢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氯离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图中A、B、C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或化学式依次为:OH、H、H2O;(5)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图3是二者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Mg和H,产生的新微粒是:Mg2和H2;(6)不同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原因是:两种酸中的阴离子不同(或酸根离子不同)。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太强,腐蚀性大,一般不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症,通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所以错误。2、错误【详解】植株矮小,不只是缺乏氮元素,还可能缺乏磷元素,所以只通过施加氮肥可能无法解决,该说法错误,故填:错误。3、错误【详解】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氢氧化钠广泛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业,错误。【点睛】4、正确【详解】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防腐剂,故说法正确。5、正确【详解】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说法正确。四、计算题1、(1) A 方案B生成了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或硫酸的利用率较低 (2) 解:设100g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答:100g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3.2g。 解:由图表可知,每消耗10.0g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1.47g-0.49g=0.98g设10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100%=8%答: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 【解析】(1)A中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B中使用浓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同时生成污染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硫元素流失;故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方案A更合理;另一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方案B生成了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或硫酸的利用率较低。(2)加入氢氧化钠首先和稀硫酸反应、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由实验可知每消耗10.0g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1.47g-0.49g=0.98g,第次在增加10.0gNaOH溶液沉淀增加的质量为1.96g-1.47g=0.49g,说明此时硫酸铜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已过量。而第次加入的10.0gNaOH溶液,只有部分与硫酸铜反应,另一部分与酸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1.96g;过程见答案。2、(1)0.2g(2)设生成0.2g的氢气,消耗铁的质量为x,稀硫酸的质量为y。,解得x=5.6g,y=9.8g根据图像分析可知,稀硫酸和单质铁反应时消耗的质量为130g-30g=100g,故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钉中Fe2O3的质量为:7.2g-5.6g=1.6g,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答: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22.2%。【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结束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0.2g;(2)见答案;(3)见答案。3、(1)(2)(3)80%【解析】(1)锌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填:。(2)生成氢气质量100g+100g-199.6g=0.4g,解设锌的质量为x。 ,故,故填:。(3),x=13g,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7%=80%,故填:80%。4、(1)解: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5g+260g280.6g=4.4g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x=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42.4%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42.4%。【解析】(1)见答案(2)见答案5、解: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x。x=4g×100%=8%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详解】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二氧化碳CO2 Ca(HCO3)2CaCO3+H2O+C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20g-9.6g-10.04g=0.36g;解:设生成0.36g水需要分解的Mg(OH)2的质量为x x=1.16g则试样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100%=5.8%;答:试样中Mg(OH)2的质量分数为5.8%。 【详解】(1)实验结论为:难溶物是CaCO3;加入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会观察到右气泡生成,故填:稀盐酸;有气泡生成。(2)加热 A 装置,一段时间后,B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操作;在 a 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一氧化碳和氢气; 装置B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3)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那么加热分解碳酸氢钙另外还生成一种氧化物为水,则碳酸氢钙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4)根据题意可知,CaCO3、MgCO3和Mg(OH)2三种物质受热分解除了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外,还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水是由Mg(OH)2分解生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20g-9.6g-10.04g=0.36g;过程见答案。2、无明显现象 铝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Al、Cr、Cu 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详解】实验过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后面,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则实验二中无现象;实验三中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说明铝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和酸反应,越靠前,反应越剧烈,由实验可知,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r、Cu。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无明显现象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铝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Al、Cr、Cu。(2)金属长期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则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3)实验一所发生反应为铬和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