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定向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28184704
资源大小:2.71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最新强化训练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定向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内装满水)的一端,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最先听到的响声是()A沿空气传来的B沿水传来的C沿铁管传来的D不知温度,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这是把两种声音输入同一示波器后,所显示的波型,有关这两种声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这两种声音的音调不同B这两种声音的响度不同C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D这两种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都相同3、吉他是一种常见的乐器,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得到不同的()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4、伴随着火箭的轰鸣,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一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轰鸣”主要是指声音的()A响度大B音调高C频率高D振幅小5、以下是对于乐器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古筝是由弦振动发出声音,琴弦越粗,音调越高B乙图中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能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C丙图中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D丁图中8个相同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从左至右音调越来越低6、下图是人和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小慧家购买的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槽的部分发出的声波用于清洗碗筷等物品。关于这种声波,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声波能在水中传播B这种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C这种洗碗机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D这种声波让所有人都可以听见,听起来很刺耳7、一个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钢管,在钢管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A1次B2次C3次D听不到声音8、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曲高和寡”中的“曲高”是指音调高B声呐是利用次声波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的C“超声波”的速度总是大于“次声波”的速度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阳江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10、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B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C超声波总是比次声波传播得快D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演奏编钟时,美妙的音乐是由于编钟_产生的;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同一个编钟,能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2、联欢会上,李欣同学表演了小提琴独奏。琴弦 _产生的琴声。通过 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到大家耳里,琴声是以 _的形式传播的。3、小明搞社会实践活动,在医院看到了很多现象,并联系到物理知识。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主要利用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手术室悬挂着灭菌灯发出淡紫色的光,这种淡紫色的光_(选填“是”或“不是”)紫外线;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声音的_,以免影响他人。4、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_产生。声呐是利用_来传递信息。(两空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2)如果一艘静止的轮船的声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遇到暗礁后接收到返回的波,共经历了10s。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_?(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5、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响度相同的是_(填“甲”、“乙”、“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_不同。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一位男孩面对一座峭壁发出喊声,一会儿他听到了回声。他从腕上的电子表看到,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共经历了0.5s的时间,则峭壁离男孩之地约有多远?(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回声定位的知识后,在学校操场百米平直赛道上测试电动平衡车的速度;如图所示,刘瑞同学驾驶平衡车对着测速仪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测速仪向平衡车发出两次短促的信号,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的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4.1s。(v声 =340m/s)求:(1)平衡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2)平衡车在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通过的距离;(3)平衡车的速度。3、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悬崖,他向悬崖大喊一声,经过8秒听到回声: (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离悬崖多远?(2)若汽艇以米/秒的速度正对悬崖驶去,他喊时离悬崖多远?4、渔民渔船上使用的声呐能用于探测海底地形或者导航,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每秒1500米。(1)如果声呐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2×107次,发声的频率是多少Hz?(2)渔船静止在某处海面,声呐竖直向下发出声信号,1.6秒后接收到回声,该处海水深度是多少米?5、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空气温度是15,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是14.21s,则运动员实际成绩是多长时间?(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请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有关琴弦条件。控制条件编号琴弦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铜601.0尼龙丝401.0钢500.3尼龙丝601.0钢500.5猜想1: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粗细有关系。猜想2: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系。猜想3: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度有关系。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验证猜想1,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为了验证猜想2,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为了验证猜想3,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4)此实验的探究方法叫做 _。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下表(图表)列出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1,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_不变,改变琴弦的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法。所以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的两根琴弦进行探究;(2)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进行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_(选填“1”“2”或“3”),选用编号为CE的琴弦进行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_(选填“1”“2”或“3”)。(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丽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只填字母代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本题中,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最小,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声音在铁中传播的时间最短,故甲同学最先听到的响声是沿铁管传来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两种声音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故A错误;B由图知,这两种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B错误;C由图知,这两种声音的波形不同,故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D两种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而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3、A【详解】弦乐器中的音调大小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程度有关,拨动粗细不同的弦是为了得到不同的音调,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4、A【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轰鸣”主要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5、C【详解】A古筝是由弦振动发出声音,琴弦越粗,琴弦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故A错误;B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的振幅相同,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相同,故B错误;C鼓面振动产生声音,会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形成声波,故C正确;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其质量不同,水和瓶子的质量越大,敲击时振动频率越低,所以从左至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D错误。故选C。6、D【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能够洗碗,即能够对外做功,所以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知的声波,不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人听不见。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C【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一根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钢管,在另一端听到的第一声是从钢管传来的,第二声是从水传来的,第三声是从空气传来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A“曲高和寡”中的“曲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即声音的振动频率高,故A正确;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即利用超声波的反射确定鱼群的位置和海水的深度,故B错误;C“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而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可以阻碍噪声的传播,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9、B【详解】A声音在真空不能传播,太空中宇航员通话主要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音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C阳江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错误;D不同乐器的发声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响度是描述声音大小的,故D错误。故选B。10、A【详解】A将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之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之为超声波,故A正确;B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超过人耳的听觉范围,人听不见,故B错误;C通常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340m/s;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声音的特性无关,次声波、超声波都是声音,故传播速度样快,故C错误;D超声波和次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振动 响度 音调 【详解】1当演奏员用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23同一个编钟,质地相同,所以打击编钟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但由于编钟的大小不同,因此用相同的力敲打不同的铜钟时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也不同;而在敲击同一个编钟时,随着敲击力度的大小变化,编钟的振幅大小发生改变,则声音的响度也会相应的改变。2、振动 气体 声波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是琴弦振动产生琴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根据题意知道,琴声是通过气体传到人耳中的。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所以,琴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3、信息 超声波 不是 响度 【详解】1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情况,此时声是传递的信息。2B超主要利用探头发射脉冲超声进入人体各层组织界面后,产生反射脉冲电信号,在监视屏幕上来诊断疾病。3紫外线在可见紫色光之外的不可见光,人眼看不到,所以看见的淡紫色光线不是紫外线。4 “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以免影响他人休息,音量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4、次声波 超声波 7500m 【详解】(1)1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振动频率都较低,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2声呐发射的声波的频率较高,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2)3设暗礁到船的距离为s,由题意可知,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被接收,传播的距离为2s,传播时间为t=10s,故可知超声波传播s距离需要的时间为故暗礁到船的距离为s=v声t0=1500m/s×5s=7500m5、甲乙 甲丙 音色 【详解】12图1中,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3图2中的波形是不同的,所以图2中两种声音音色不同。三、计算题1、85m【详解】解:声音由男孩传播到峭壁的传播时间为所以峭壁离男孩之地的距离为svt340m/s×0.25s85m答:峭壁离男孩之地约有85m。2、(1)102m;(2)34m;(3)8.5m/s【详解】解:(1)平衡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为(2)平衡车第二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为平衡车在两次接受信号间隔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3)平衡车在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运动所用时间为则平衡车的速度为答:(1)平衡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到测速仪距离是102m;(2)平衡车在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通过的距离是34m;(3)平衡车的速度是8.5m/s。3、(1)1360m;(2)1408m【详解】解:(1)声音传播到悬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即t=×8s=4s由v=得,汽艇到悬崖的距离s=vt=340m/s×4s=1360m(2)从喊话到听见回声汽艇行驶的路程为s汽艇=v汽艇t'=12m/s×8s=96m声音通过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8s=2720m则喊话时离崖壁的距离s'=×(s声+s汽艇)=×(2720m+96m)=1408m答:(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离悬崖1360m;(2)若汽艇以 12 米/秒的速度正对悬崖驶去,他喊时离悬崖1408m。4、(1)2×105Hz;(2)1200m【详解】解:(1)发声的频率(2)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由可得,此处海的深度s=vt=1500m/s×0.8s=1200m答:(1)发声的频率是2×105Hz;(2)该处海水深度是1200m。5、14.50s【详解】解:枪声传播至终点所需要的时间运动员的实际成绩tt1+t声14.21s+0.29s14.50s答: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14.50s。四、实验探究1、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为了验证猜想1,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选择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2为了验证猜想2,既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选择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3为了验证猜想3,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长度不同,选择和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4)4每次探究都是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研究弦的音调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2、材料 横截面积 控制变量 AB 3 2 CABD 【详解】(1)1234为了验证猜想1,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所以保证琴弦的长短和材料不变,改变横截面积,这种方法为控制变量法。显然AB两组长短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研究。(2)5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进行探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材料的关系,即验证猜想3。6选用编号为CE的琴弦进行探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长度的关系,即验证猜想2。(3)7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提出问题(或猜想)、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为C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