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强化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定向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资源ID:28186092
资源大小:29.8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强化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定向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定向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可能导致感染蛔虫病的行为是( )A喜欢喝生水B饭前便后洗手C喝白开水D杀死粪便中的虫卵2、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A吃饭时应该避免暴饮暴食B为节省时间,吃饭时要狼吞虎咽C食物中含糖的成分要多D青少年应多吃肥肉等高脂肪物质3、2020年流行全球的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通过血液、性传播B通过饲养、投喂动物传播C通过蚊虫、蜱螨叮咬传播D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4、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焚烧的是()A海洛因B大麻C外国香烟D鸦片5、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B引起菌痢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C发霉的花生含有黄曲霉,可晒后再食用D艾滋病是由细菌引起的6、下列传染病中由细菌引起的是( )A菌痢B流感C新冠肺炎D艾滋病7、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HIV)B艾滋病毒是一种免疫缺陷病C艾滋病毒寄生在人体淋巴细胞中D艾滋病毒是细菌的一种8、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正确的是()A俗话说“便宜无好药”B处方药是指患重病时,到医院购买的药物C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以确保用药安全D家庭小药箱由常用药物和手术器械组成9、皮肤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侵入。这一过程属于( )A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B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C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D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10、艾滋病被称为“超级癌症”,是因为艾滋病的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的( )A内分泌系统B神经系统C免疫系统D循环系统第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溺水是导致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溺水导致新鲜的空气无法进入_,造成人体缺氧。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理其口鼻,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为_。2、为了预防天花病毒,人们接种了牛痘疫苗,接种后人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 蛋白质称为 _,而引起人体产生的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_,人们把这种免疫 称为_免疫。3、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_、_、_。酒精中毒分为_和_烟雾中成分明显有害的有_、_、_等。毒品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_、_、_。4、哥哥患有新冠肺炎,不久发现弟弟也患上了新冠肺炎,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_,弟弟在患病前是_,患病后又成了_;对新冠病人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_,对新冠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进行消毒,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_,对新冠病人周围健康的人进行接种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_。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填抗原、抗体),疫苗发挥作用属于_免疫。5、 “新冠肺炎”和流感的传播途径相似,主要是_、_和接触传播。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是要早_、早诊断和早治疗。6、_ 和 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_和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7、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全速推进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和使用,我国的研发工作走在世界前列。下表是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平均分成A、B组进行的疫苗实验,请依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A组注射新冠肺炎疫苗20天后注射等量新冠肺炎病毒正常生活B组不注射新冠肺炎疫苗20天后注射等量新冠肺炎病毒全部死亡(1)每组选择多只小白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2)选取的小白鼠要求是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状态基本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_。(3)注射了新冠肺炎疫苗的A组小鼠再注射新冠肺炎病毒后能正常生活,说明该组小鼠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获得了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4)能使A组小鼠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是_细胞。(5)有同学提出在疫苗紧缺的情况下,可利用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对小白鼠进行实验,进而使小鼠产生对新冠肺炎有效的抵抗力,大多数同学不认同。不认同的理由是抗体具有_。8、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_、_、_、_、_。医学研究表明,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除了_和_因素外,还包括_。9、健康包括_、_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是健康的新概念。10、进行心脏复苏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在操作中,先做_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_)2、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叫传染病。(_)3、只要体检结果没有异常,就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标准。(_)4、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属于特异性免疫。 (_)5、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是当代主要的疾病。(_)6、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抢救时,每做一次人工呼吸,就要做一次心脏挤压。(_)7、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_)8、国际上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_)9、饮酒过量的人,肝硬化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_)10、乙型肝炎、贫血、腮腺炎、小儿麻痹症都属于传染病。(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喝白开水、饭前便后洗手、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等做法不会感染蛔虫病;喝生水可能会感染蛔虫病,A正确。故选A。2、A【分析】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人每天摄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三餐分配要合理,不偏食、不挑食,食不过量。【详解】A青少年的合理营养。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每天均衡吃五类食物;不偏食、不挑食;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所以吃饭时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利于健康,正确。B吃饭时狼吞虎咽,会损伤胃肠,不利于健康,错误。C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食物中含糖的成分过多,容易得糖尿病,不利于健康,错误。D脂肪在人体内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多吃含高脂肪的食物,不但会使人发胖,还使人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对健康不利,错误。故选A。3、D【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详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病原体寄生在呼吸道粘膜和肺。故选D。4、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毒知识可以从林则徐禁毒的内容方面来解答。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详解】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故D 符合题意。故选D。5、A【分析】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引起该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细菌,据此答题。【详解】A酵母菌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故为单细胞真菌说法正确,A正确。B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痢疾杆菌能使人患细菌性痢疾,引起该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细菌,B错误。C发霉的花生含有黄曲霉,会致癌,晒后也不能食用,C错误。D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D错误。故选A。6、A【分析】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菌痢是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A正确。B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B错误。C新冠肺炎是由一种特殊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高危性肺部感染,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C错误。D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D错误。故选A。7、D【分析】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详解】A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HIV),A正确。B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B正确。C艾滋病毒无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正确。D艾滋病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故选D。8、C【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详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错误。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执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B错误。C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了解药物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C正确。D家庭小药箱除了备有某些家庭成员特殊需要的药物外,还有一些常用药物,不包括手术器械,D错误。故选C。9、B【分析】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艾滋病的危害,可借助于查阅相关的资料,思考解答。【详解】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侵入人体之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抵抗力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发症。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通过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性接触、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都有可能传播HIV,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所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所以C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肺泡 每分钟1618次 【详解】青少年儿童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造成溺水,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导致新鲜的空气无法进入肺泡,窒息死亡。人工呼吸过程中,将病人头侧向一方,清理口腔内异物。人工呼吸时每分钟的吹气次数大概是1618次 。2、抗体 抗原 特异性 【详解】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免疫学角度属于抗原,故牛痘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给人体注射牛痘疫苗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3、吸烟 酗酒 吸毒 急性 慢性 尼古丁 烟焦油 一氧化碳 大麻 可卡因 冰毒 【分析】吸烟、酗酒、吸毒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大,特别是人们对吸烟、酗酒的危害认识不足;吸烟、酗酒的人数逐年怎多,年龄呈下降趋势,在公共场合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吸毒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详解】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吸烟、酗酒、吸毒。其中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酒精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吸烟时,烟雾中成分明显有害的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而毒品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大麻、可卡因、冰毒。4、哥哥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特异性 【分析】(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2)传染源是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如饮食,空气,土壤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可见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哥哥。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弟弟在患病前是易感人群,患病后又成了传染源。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隔离新冠肺炎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对新冠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新冠病人周围健康的人进行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性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所以疫苗相当于抗原。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只针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后天形成的防御屏障,叫做特异性免疫。5、飞沫 空气 发现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详解】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经过的途径。“新冠肺炎”和流感的传播途径相似,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因此空气、飞沫等是传播途径。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样才能控制疫情的蔓延。6、皮肤 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分析】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的特点是:生来就有的,无针对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特点是:后天形成的,具有针对性,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7、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控制单一变量 特异性 淋巴 专一性 【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因为数量少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每组选择多只小白鼠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2)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选取小白鼠的要求是选取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的小白鼠,目的控制单一变量。(3)注射了新冠肺炎疫苗的A组小鼠再注射新冠肺炎病毒后能正常生活,说明该组小鼠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冠肺炎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是获得了特异性免疫能力。(4)刺激A组小鼠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是淋巴细胞。(5)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不认同的理由是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只对埃博拉病毒起作用,不能杀灭新冠肺炎病毒。抗体具有专一性。【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抗原、抗体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8、动脉硬化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肌炎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 先天性 人们的生活方式 【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现代入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发就是改、动、保。【详解】心血管疾病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营养过剩,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长期酗酒和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医学研究表明,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9、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详解】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10、30【详解】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比如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突然出现停止呼吸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让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进行心脏复苏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在操作中,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三、判断题1、正确【详解】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故题干说法正确。2、错误【分析】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详解】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叫传染病,因此题干说法错误。【点睛】明确传染病的概念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错误【详解】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即体检结果正常。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故题干说法错误。4、正确【详解】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题干观点正确。5、正确【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详解】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故此题说法正确。6、错误【详解】人体正常情况下,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1220次,每分钟心脏跳动60100次;即心率是呼吸频率的45倍。因此,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抢救病人时,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四至五次心脏挤压。做人工呼吸及心脏挤压的次数应与平静状态的次数一致,才能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复。题干说法错误。7、错误【分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详解】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综上所述,题干观点错误。8、正确【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详解】在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故正确。【点睛】牢记“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9、正确【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据此解答。【详解】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生殖质量的下降,持续饮酒过量会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发生“酒精依赖综合症”,使脑组织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导致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的异常,题干说法正确。【点睛】掌握吸烟、酗酒、吸毒的害处,结合题意解答。10、错误【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据此回答。【详解】乙型肝炎、腮腺炎、小儿麻痹症属于传染病。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引起,不是传染病。所以说法错误。【点睛】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