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专项练习试题(精选).docx
-
资源ID:28189590
资源大小:980.81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专项练习试题(精选).docx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四章三角形专项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那么以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2),B(a,0),C(m,n)()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当时,点C的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是( )ABCD3、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是( )A65°B65°或80°C50°或80°D50°或65°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和3cm,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6cmB5cmC3cmD1cm5、如图,在中,AD、AE分别是边BC上的中线与高,CD的长为5,则的面积为( )A8B10C20D406、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则它的周长为( )ABCD或7、三个等边三角形的摆放位置如图所示,若,则的度数为ABCD8、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点A在DF的延长线上,DBAC90°,E30°,C45°,若BC/DA,则ABF的度数为()A15°B20°C25°D30°9、下列所给的各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11,13B5,12,7C5,5,11D5,12,1310、如图,在和中,连接,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平分;平分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3)、(4,0)、(0,0),AB=5,点P为x轴上一点,若使得ABP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点P的坐标除点(,0)外,还可以是_2、如图,在中,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若,点C是BE中点,则_°3、如图,BE平分交AD于点E,连接CE,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则的度数为_4、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如图所示的6×6网格,点A,B,C,D,E,F,G,H都在格点上其中到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是_5、如图,在ABC中,ABAC在AB、AC上分别截取AP,AQ,使APAQ再分别以点P,Q为圆心,以大于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内交于点R,作射线AR,交BC于点D若BC6,则BD的长为_三、解答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50分)1、如图,在中,AD平分,于点E求证:2、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BE与CD交于点F,求和的度数3、如图,在等腰ABC和等腰ADE中,ABAC,ADAE,BACDAE且C、E、D三点共线,作AMCD于M若BD5,DE4,求CM4、如图,E为AB上一点,BDAC,ABBD,ACBE求证:BCDE5、如图,在中,点D是内一点,连接CD,过点C作且,连接AD,BE求证:6、已知:如图,ABCDCB,12求证ABDC7、直线l经过点A,在直线l上方,(1)如图1,过点B,C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求证:(2)如图2,D,A,E三点在直线l上,若(为任意锐角或钝角),猜想线段DE、BD、CE有何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3)如图3,过点B作直线l上的垂线,垂足为F,点D是BF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D,作,使得,连结DE,CE直线l与CE交于点G求证:G是CE的中点8、如图,是的中线,分别过点、作及其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1)求证:;(2)若的面积为8,的面积为6,求的面积9、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10、在等腰中,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等腰,使,点D,E在直线AC两旁,连接CE(1)如图1,当时,直接写出BC与CE的位置关系;(2)如图2,当时,过点A作于点F,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用等式表示线段BD,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的个数【详解】解:c的范围是:53c5+3,即2c8c是奇数,c3或5或7,有3个值则对应的三角形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2、B【分析】过点作轴于,由“”可证,可得,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点作轴于,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在和中,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画图及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3、D【分析】可以是底角,也可以是顶角,分情况讨论即可【详解】当角为底角时,底角就是,当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底角为,因此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或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4、C【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详解】解:设第三边长为x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3-2x3+2,解得:1x5,只有C选项在范围内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5、C【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出CB的长为10,再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AD是边BC上的中线,CD的长为5,CB=2CD=10,的面积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和面积公式,解题关键是明确中线的性质求出底边长6、D【分析】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和,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详解】解:当4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5,4、5、5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当4为腰时,其它两边为4和5,4、4、5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或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7、A【分析】利用三个平角的和减去中间三角形的内角和,再减去三个的角即可【详解】解:,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8、A【分析】先求出EFD=60°,ABC=45°,由BCAD,得到EFD=FBC=60°,则ABF=FBC-ABC=15°【详解】解:DBAC90°,E30°,C45°,EFD=60°,ABC=45°,BCAD,EFD=FBC=60°,ABF=FBC-ABC=1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平行线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判断选择即可【详解】2+11=13,A不符合题意;5+7=12,B不符合题意;5+5=1011,C不符合题意;5+12=1713,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对每个结论推理论证即可【详解】又,故正确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有则故正确作于,于,如图所示:则°,在和中,在和中,平分故正确假设平分则即由知又为对顶角在和中,即AB=AC又故假设不符,故不平分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共有3个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灵活的选择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可知,要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知道这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一个元素是边)对应相等,这样就可以利用题目中的已知边角迅速、准确地确定要补充的边角,有目的地完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从而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二、填空题1、(,0)、(,0)、(9,0)【分析】先表示出PB=|a-4|,PB2=a2+9,AB=5,再分三种情况当PB=AB时当PA=PB时,当PA=AB时,讨论计算即可【详解】设P(a,0),A(0,3),B(4,0),PB=|a-4|,PA2=a2+9,AB=5,ABP是等腰三角形,当PB=AB时,|a-4|=5,a=-1或9,P(-1,0)或(9,0),当PA=PB时,(a-4)2=a2+9,a=,P(,0),当PA=AB时,a2+9=25,a=4(舍)或a=-4,P(-4,0)即: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0)、(-4,0)、(9,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规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和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2、67.5°【分析】连接AE,先得出BAC=BAE,再根据,得出BAC=22.5°,最后得出结果【详解】解:连接AE,点C是BE中点,BC=CE,ACB=90°,ACBE,AB=AE, BAC=BAE,DEAB,ADE=90°,AED=DAE=45°,BAC=BAE=22.5°,B=90°-BAC=67.5°故答案为:67.5°【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3、80°【分析】先根据,得出,可证ADBC,再证BAD=BCD,得出AEB=F,然后证ABC=2CBE=2F,得出ADC=2F,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出CED=180°-EDC-ECD=180°-2F-3F=180°-5F,根据平角得出AEB+CED=180°-BEC=180°-80°=100°,列方程F+180°-5F=100°求出F=20°即可【详解】解:,ABC+BCD=180°,ADBC,BAD+ADC=180°,BAF+F=180°,ADC+BCD=180°,BAD=BCD,BAF=BAD+DAF,BAF+AEB=180°,AEB=F,ADBC,CBE=AEB,BE平分,ABC=2CBE=2F,ADC=2F,在CED中,CED=180°-EDC-ECD=180°-2F-3F=180°-5F,AEB+CED=180°-BEC=180°-80°=100°,F+180°-5F=100°,解得F=20°,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角,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定义,平角,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证出ADC=2F4、E【分析】到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是对角线的交点,连接对角线,直接判断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连接BD、AC、GA、GB、GC、GD,到四边形ABCD四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是,该点为对角线的交点,根据图形可知,对角线交点为E,故答案为:E【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是通过连接辅助线,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点的位置5、3【分析】根据题意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D=BC,进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题可得,AR平分BAC,又AB=AC,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BD=BC=×6=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作图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解答题1、证明见解析.【分析】延长CE交AB于F,求出AECAEF,FAECAE,根据ASA证FAECAE,推出ACEAF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AFCBECD,代入即可【详解】证明:延长CE交AB于F,CEAD,AECAEF,AD平分BAC,FAECAE,在FAE和CAE中, ,FAECAE(ASA),ACEAFC,AFCBECD,ACEBEC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是作辅助线后求出AFCACE2、87°,4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准确识图,理清角之间的关系,准确进行计算3、CM7【分析】根据题意由“SAS”可证AECADB,可得BD=C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M=ME=2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BACDAE,BACBAEDAEBAE,BADCAE,在AEC和ADB中,AECADB(SAS),又BD5,CEBD5,ADAE,AMCD,DE4,CMCE+EM5+27【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详解】证明:, 在和中,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5、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角的和差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证出,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详解】证明:,在和中,【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6、见解析【分析】由“ASA”可证ABODCO,可得结论【详解】证明:如图,记的交点为 ABCDCB,12,又OBCABC1,OCBDCB2,OBCOCB,OBOC,在ABO和DCO中,ABODCO(ASA),ABD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本题的关键7、(1)见解析;(2)猜想:,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先证明和,再根据证明即可;(2)根据AAS证明得,进一步可得出结论;(3)分别过点C、E作,同(1)可证,得出CM=EN,证明得,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1)证明:,在与中,(2)猜想:,在与中,(3)分别过点C、E作,同(1)可证, 在与中,G为CE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的定义、角的互余关系,证得ABDCAE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1)见解析(2)的面积为20【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证明即可(2)分别根据和的面积,用CF表示AF、DF,通过,得到,用CF表示出AE的长,最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1)(1)解:由题意可知: 是的中线 在与中 (2)解:的面积为8,的面积为6,即 ,即 由(1)可知:,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根据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利用其性质,证明对应边相等,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见解析【分析】过A作AFBC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F=CF,DF=EF,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证明:如图,过A作AFBC于F,AB=AC,AD=AE,BF=CF,DF=EF,BF-DF=CF-EF,BD=CE【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10、(1)(2)或,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B=ACB=45°,证明BADCAE,得到ACE=B=45°,求出BCE=ACB+ACE=90°,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作图即可,证明得到,推出延长EF到点G,使,证明,推出由此得到同理可证(1)解:,B=ACB=45°,即BAD=CAE,BADCAE,ACE=B=45°,BCE=ACB+ACE=90°,;(2)解:如图,补全图形;证明:,又,延长EF到点G,使,如图,同理可证【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分类思想解题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