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专项测评练习题(精选).docx
-
资源ID:28194577
资源大小:608.7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专项测评练习题(精选).doc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专项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将更剧烈B升高相同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D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2、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A体积B质量C比热容D内能3、下列事例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一块0的冰放阳光下熔化成水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c/J·(kg·)1水4.2×103煤油2.1×103沙石约0.92×103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水和沙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质量、温度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5、工人师傅在用铣床切割金属时会不时往铣刀上洒些水,针对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洒水给铣刀降温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小的特点B切割时金属会升温,内能的改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C切割时铣刀会升温,内能的改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D金属上的水会升温,内能的改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6、用一个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A1:2B1:4C1:1D4:17、寒冷的冬天,裸露在衣服外的手掌冷,小闽同学通过下列方法使手掌变热,其中通过做功方式增加手掌内能的是()A双手互搓使手掌变热B烤火使手掌变热C用热水洗手使手掌变热D捂热水袋使手掌变热8、质量相同的两个金属块,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9:4B4:9C1:1D3:29、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10、 “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小宁走在江滨道上,远远就闻到桂花香味,这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题图甲所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这是用_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曲线1表示的是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若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5.04×104J,水的质量为_kg()。2、如图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_(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比热容大的特点,曲线B表示的是_(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3、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填“引力”或“斥力”);水结冰后,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填“引力”或“斥力”);往冰块上滴一滴墨水,发现冰块被染黑了,说明_。4、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_、原子构成的,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选填“大”或“小”)。5、如图所示,农户将稻谷摊在稻谷场上晾晒,晾晒过程是通过_的方式使稻谷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2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了10,如果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的2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可再升高多少?(不计热损失,热水和冷水的比热容相同,写出计算过程)2、一质量是3kg、初温为590的铁块,当温度降到30时放出了7.56×105J的热量,则:(1)计算出铁的比热容;(2)餐馆里有一道美食叫“铁板牛肉”,将2kg的铁板加热到130,再将九成熟的牛肉片盛放在铁板上,等铁板温度降了60时,牛肉片已十成熟了,求铁板在此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3、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36,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水=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4、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对水加热的简易装置。水箱的四壁和底部均用隔热材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为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其面积可达以上。现水箱内装有质量为的水,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水未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请计算:这段时间内水吸收了多少焦耳的热量?5、小明的爸爸从商店买回一只电磁炉,并赠送一只可放在上面加热的水壶。相关信息如下:求:(1)该水壶最多可以盛多少kg的水?(2)通常情况下,将一满壶水从20加热至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XX牌水壶质量0.8kg容量2.5L材料铝-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详解】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将更剧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因不知道质量大小,故无法判断吸热的多少,故B错误,符合题意;C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可能小,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详解】A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B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冰化成水比热容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冰化成水吸收热量,所以内能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解析】【详解】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后变得烫手,汤勺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内能减小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虽然温度没变,但是状态变了,固态变为液态,此过程要吸热,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和大气层摩擦生热,使表面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详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B由可知,物体降低的温度还与质量有关,质量未知不能比较降低的温度,故B错误;C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质量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故C错误;D由可知,水和煤油的质量、吸收热量相等,由于煤油的比热容小,温度升高较多,故D正确。故选D。5、D【解析】【详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冷却效果最好,洒水给铣刀降温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错误;BC切割时金属会升温,要克服铣刀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改变铣刀和金属的内能,故BC错误;D洒水后水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水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其内能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D。6、A【解析】【详解】如图为该物体(晶体)的熔化图象,从图象可知,AB段为固态,CD段为液态,物体在熔化前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AB段温度升高CD段温度升高则升高温度之比为:2:1因CD段的加热时间等于AB段的加热时间,所以AB段和CD段物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均相同时,比热容之比与升高温度成反比,所以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A【解析】【详解】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烤火时,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用热水洗手,手感到温暖,热水的内能转移给了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热水的内能转移给了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根据可知,两个金属块升高的温度之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B【解析】【详解】由于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详解】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是因为桂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飘入人鼻孔中,被人所感知,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热传递 热牛奶 1.5 【详解】123用水来冷却热牛奶,水温度低,牛奶温度高,两者之间有温度差可以进行热传递,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用水来冷却牛奶,热牛奶的温度是逐渐降低的,所以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1;A点温度为18,它是牛奶和水混合后的共同温度;由可知水的质量为2、大 沿海 【详解】12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最高与最低气温差比曲线B所示的城市大;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温度变化值比较小,所以曲线B表示的是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3、斥力 引力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详解】1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水结冰后,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往冰块上滴一滴墨水,发现冰块被染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分子 小 【详解】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2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所以液体分子的距离比气体的小。5、热传递【详解】农户将稻谷摊在稻谷场上晾晒的过程中,稻谷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使稻谷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是稻谷内能增加。三、计算题1、10【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t,冷水温上升了t,则热水的温度下降了t热-(t冷+t)=t热-t冷-t=t-t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20,则热水的温度下降了t-20,由于不计热损失,有Q吸=Q放从而可知cm0(t-20)=cm×20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为m0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10,则热水的温度下降了t-20-10=t-30,Q吸=Q放从而可知cm0(t-30)=c(m+m0)×10则-得10×cm0=20×cm-10×cm-10×cm0解得m=2m0代入式可得t=60假设我们将全部热水一次性注入,冷水温度上升了t,则热水的温度下降了60-t,则由热平衡方程可知4m0c(60-t)=mct把m=2m0代入后解得t=40则再注入2杯水后,水温还会上升40-20-10=10答:冷水温度可再升高10。2、(1)0.45×103J/(kg·);(2)5.4×104J【解析】【详解】解:(1)由Q放=cm(t0-t)得铁的比热容为(2)铁板在此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Q放1=cm(t0-t)=0.45×103J/(kg)×2kg×60=5.4×104J答:(1)铁的比热容是0.45×103J/(kg·);(2)铁板在此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是 5.4×104J。3、(1)3.36×105J;(2)36【解析】【详解】解:(1)合金钢刀具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所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t=836,则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的热量Q合吸=c合金钢m合金钢(t-t0)=0.42×103J/(kg·)×1kg×(836-36)=3.36×105J(2)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却,最后刀具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设为t,根据热平衡方程得到Q水吸=Q合放即c水m水(t-t0)=c合金钢m合金钢(t-t)代入数据可得4.2×103J/(kg·)×5kg×(t-20)=0.42×103J/(kg·)×1kg×(836-t)解得t=36答:(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3.36×105J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36。4、【解析】【分析】【详解】解:这段时间内水吸收了的热量为答:这段时间内水吸收了的热量为。5、(1)2.5kg;(2)8.4×105J【解析】【详解】解:(1)该水壶最多可以盛水的体积V2.5L2.5dm32.5×103m3水的质量mV1.0×103kg/m3×2.5×103m32.5kg(2)水吸收热量Q吸cm(tt0)4.2×103J/(kg)×2.5kg×(10020)8.4×105J答:(1)该水壶最多可以盛2.5kg的水。(2)通常情况下,将一满壶水从20加热至100需要吸收8.4×105J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