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定向攻克试题(含详解).docx
-
资源ID:28194617
资源大小:168.8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定向攻克试题(含详解).docx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对一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小华列出了方差的计算公式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样本容量是5B样本的中位数是4C样本的平均数是3.8D样本的众数是42、一组数据1、2、2、3中,加入数字2,组成一组新的数据,对比前后两组数据,变化的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3、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如表记录了四名短道速滑选手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s2甲乙丙丁平均数(单位:秒)52m5250方差s2(单位:秒2)4.5n12.517.5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乙选手是这四名选手中成绩最好且发挥最稳定的运动员,则m、n的值可以是()Am50,n4Bm50,n18Cm54,n4Dm54,n184、小明在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如果按如图所示的权重计算总评得分,那么小明该学期的总评得分为( )姓名平时期中期末总评小明909085A86分B87分C88分D89分5、为了解学生假期每天帮忙家长做家务活动情况,学校团委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线上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频数直方图(不完整,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并且知道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根据提供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共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B抽取学生中每天做家务时间的中位数落在4060分钟这一组;C如果全校有800名学生,那么每天做家务时间超过1小时的大约有300人;D扇形统计图中020分钟这一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0°;6、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 )A只有1个B有2个C没有D不确定7、某校航模兴趣小组共有50位同学,他们的年龄分布如表:年龄/岁13141516人数523由于表格污损,15和16岁人数不清,则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可以确定的是()A平均数、众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D中位数、方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样本7,7,6,5,4的众数是2B样本2,2,3,4,5,6的中位数是4C样本39,41,45,45不存在众数D5,4,5,7,5的众数和中位数相等9、一组数据分别为a,b,c,d,e,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加上同一个大于0的常数,得到一组新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下列统计量与原数据相比,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A中位数B方差C平均数D众数10、一组数据:1,3,3,4,5,它们的极差是( )A2B3C4D5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每人射击5次,所得平均环数相等,其中甲所得环数的方差为2.1,乙的方差是1,那么成绩较稳定的是_(填“甲”或“乙”)2、5月1日至7日,某市每日最高气温如图所示,则中位数是 _3、下表中记录了甲、乙两名运动员跳远选拔赛成绩(单位:cm)的平均数和方差要从中选择一名运动员参加决赛,最合适的运动员是_甲乙平均数368320方差2.55.64、若多项式5x217x12可因式分解成(xa)(bxc),其中a、b、c均为整数,则a,b,c的中位数是_5、若一组数据85、x、80、90、95的平均数为85,则x的值为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鞋厂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尺码情况,对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20名男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1)写出这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2、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差”,“平均差”也能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平均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1)分别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平均差”,并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这两组数据的稳定性; 甲:9,11,8,12,7,13,6,14,10,10乙:8,9,10,11,7,12,9,11,10,13(2)分别计算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并根据计算结果比较这两组数据的稳定性3、某校春季运动会计划从七年级三个班中评选一个精神文明队,评比内容包括:“开幕式得分”,“纪律卫生”和“投稿及播稿情况”三项(得分均为整数分),三个班的各项得分(不完整)如图所示(1)“开幕式”三个班得分的中位数是 ;“纪律卫生”三个班得分的众数是 ;(2)根据大会组委会的规定:“开幕式”,“纪律卫生”,“投稿及播稿情况”三项按4:4:2的比例确定总成绩,总成绩高的当选精神文明队,已知七年级一班的总成绩为79分请计算七年级二班的总成绩;若七年级三班当选精神文明队,请求出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最少得分?4、国家应急管理部、司法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普法办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于今年10月18日开赛某校学生处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展了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并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竞赛成绩用x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Ax<70,B70x<80,C80x<90,D90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C等级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86, 87, 83, 88, 84, 88, 86, 89, 89, 85八年级D等级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92, 95, 98, 98, 98, 98, 98, 100, 100, 100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满分率七年级91bc25%八年级918798m%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表中a,b,c,m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的知识竞赛,哪个年级的成绩更好,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3)该校七年级的1800名学生和八年级的24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知识竞赛,若成绩在90分(包含90分)以上为优秀,请你估计两个年级此次参加知识竞赛优秀的总人数5、某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中学组有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甲789710109101010乙10879810109109(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 分;(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3)如果要从两个队中选择一对参加市级比赛,你认为安排哪个队更容易获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先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得出样本数据,从而可得样本的容量,再根据中位数(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与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的定义、平均数的计算公式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由方差的计算公式得:这组样本数据为,则样本的容量是5,选项A正确;样本的中位数是4,选项B正确;样本的平均数是,选项C正确;样本的众数是3和4,选项D错误;故选:D【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公式等知识点,依据方差的计算公式正确得出样本数据是解题关键2、D【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处在最中间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方差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与它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原来的平均数为,加入数字2之后的平均数为,平均数没有发生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原数据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为2和2,原数据的中位数为2,把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2、2、3,处在最中间的数是2,新数据的中位数为2,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原数据中2出现的次数最多,原数据的众数为2,新数据中2出现的次数最多,新数据的众数为2,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原数据的方差为,新数据的方差为,方差发生了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知相关定义3、A【解析】【分析】根据乙选手是这四名选手中成绩最好且发挥最稳定的运动员,可得到乙选手的成绩的平均数最大,方差最小,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乙选手是这四名选手中成绩最好的,所以乙选手的成绩的平均数最小,又因为乙选手发挥最稳定,所以乙选手成绩的方差最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理解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4、B【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小明该学期的总评得分=分故选项B【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公式是解题关键5、D【解析】【分析】由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且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有7人,可得抽查总人数,即可判断A选项;通过总人数减去其他各组人数,得到6080分钟的人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最中间的数为中位数)即可判断B选项;由图中数据可得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然后用学校总人数乘以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占抽查人数的比例即可判断C选项;根据扇形统计图圆心角得计算方法:乘以该组人数所占抽查总人数得比例即可判断D选项【详解】解:80100分钟占所抽查学生的17.5%,且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有7人,抽查总人数为:,A选项正确;6080分钟的人数为:人,先对数据排序后可得:最中间的数在第20,21之间,中位数落在6080分钟这一组,故B选项正确;从图中可得,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为:人,估算全校人数中每天超过1小时的人数为:人,故C选项正确;020分钟这一组有4人,扇形统计图中这一组的圆心角为:,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题目主要考查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及估算满足条件的总人数,中位数,扇形统计图圆心角的计算等,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是解题关键6、A【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求法: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处于中间的数据即为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取中间的数据,由此可求解【详解】解: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只有一个;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一共有50人,中位数是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25、26位两个数的平均数,而13岁的有5人,14岁的有23人,因此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25、26位两个数都是14岁,因此中位数是14岁,不会受15岁,16岁人数的影响;因为14岁有23人,而13岁的有5人,15岁、16岁共有22人,因此众数是14岁;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应用统计量解决实际问题,正确掌握众数的定义,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分析】根据众数定义和中位数定义对各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判定即可【详解】A. 样本7,7,6,5,4的重复次数最多的数是7,所以众数是7,故选项A不正确;B. 样本2,2,3,4,5,6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3和4,所以中位数是,故选项B不正确;C. 样本39,41,45,45重复次数最多的数字是45,故选项C不正确;D. 5,4,5,7,5,将数据重新排序为4,5,5,5,7,重复次数最多的众数是5和中位数为5,所以众数和中位数相等,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掌握众数与中位数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或中间位置上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解题关键9、B【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及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详解】解:一组数据a,b,c,d,e的每一个数都加上同一数m(m0),则新数据am,bm,em的平均数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增加m,数值发生了变化则众数和中位数也发生改变,方差描述的是它的离散程度,数据整体都加m,但是它的离散程度不变,即方差不变;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量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意义与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10、C【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计算即可;【详解】极差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极差的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乙【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方差小的更稳定【详解】平均环数相等,其中甲所得环数的方差为2.1,乙的方差是1,成绩较稳定的是乙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27【解析】【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详解】解: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3,25,26,27,30,33,33,最中间的数是27,则中位数是27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熟练掌握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解题的关键3、甲【解析】【分析】首先比较平均数,平均数相同时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参加【详解】解:甲的平均数比乙的平均数大,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最合适的运动员是甲故答案为:甲【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4、4【解析】【分析】首先利用十字交乘法将5x2+17x-12因式分解,继而求得a,b,c的值【详解】利用十字交乘法将5x2+17x-12因式分解,可得:5x2+17x-12=(x+4)(5x-3)=(xa)(bxc),的中位数是4a,b,c的中位数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以及中位数,掌握十字相乘法是正确分解因式的前提,确定a、b、c的值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5、75【解析】【分析】只要运用求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出【详解】由题意知,(85+x+80+90+95)=85,解得x=75故填7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概念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平均数为39.1码,中位数为39码,众数为40码;(2)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众数【分析】(1)根据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分析40出现的次数最多为众数,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2)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使用的人数,即众数【详解】解:(1)平均数(37×338×439×440×741×142×1)÷2039.1观察图表可知:有7人的鞋号为40,人数最多,即众数是40;中位数是第10、11人的平均数,(39+39)÷239,故答案为:平均数为39.1码,中位数为39码,众数为40码;(2)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使用的人数,即众数,故答案为:鞋厂最感兴趣的是众数【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数正确理解中位数、众数及平均数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T甲=2,T乙=1.4,乙组数据更稳定;(2)=6,=3,乙组数据更稳定【分析】(1)先求出甲乙两组的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差公式求出甲乙两组的平均差,再比较大小即可;(2)根据方差公式求甲乙两组的方差,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乙组数据更稳定;(2),乙组数据更稳定【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新定义平均差,方差,掌握平均数,新定义平均差,方差是解题关键3、(1)85;85;(2)七年级二班的总成绩为80;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最少得分是51分【分析】(1)将三个班“开幕式”和“纪律卫生”列出来,从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即可;(2)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出七年级三班的得分即可;设七年级三班“投稿及播稿情况”的得分为x,因为三班的成绩要比二班的高,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与二班的成绩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1)“开幕式”三个班得分分别为:85,75,90,故中位数为85;“纪律卫生”三个班得分分别为:70,85,85,故众数为85;(2)(分),故七年级二班的总成绩为:80分;设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得分为x分,若七年级三班当选精神文明对,则七年级三班的总成绩应比七年级二班精神文明成绩要高,则,解得,x为整数,x最低为51,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最少得分为51分【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对定义的理解4、(1)a=10,b=89,c=100,m=7.5;(2)七年级的成绩更好,理由见解析;(3)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约为873人【分析】(1)用七年级C等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C等所占比例,再用单位“1”分别减去B、C、D所占比例即可得出a的值;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b的值;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可得c的值;用满分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m的值;(2)根据中位数,满分率解答即可;(3)总人数乘以90分(包含90分)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即可【详解】解:(1)七年级C等有10人,C等所占比例为×100%25%,a%=1-20%-45%-25%=10%,a=10,七年级A等有:40×10%=4(人),B等有:40×20%=8(人),把七年级所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从低到高排列,排在最中间的是第20名和第21名的成绩,分别是89,89,中位数b=89;七年级满分人数为:40×25%=10(人),众数c=100;八年级满分率为:×100%7.5%,m=7.5;(2)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七年级的中位数、众数和满分率都过于八年级,所以七年级的成绩更好;(3)1800×45%+250××100%873(人),答: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约为873人【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点,熟悉掌握相关知识点是正确解答的关键5、(1)9.5,10;(2)9;(3)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所以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分析】(1)先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得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可得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9.5分,再由乙队成绩中10出现的次数最多,可得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2)利用乙队成绩的总和除以10,即可求解;(3)分别两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即可求解【详解】解:(1)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8、9、9、10、10、10、10、10,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中1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2)乙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3)甲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甲队成绩的方差为乙队成绩的方差为,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方差做决策,熟练掌握一组数据中位于正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平均数等于数据的总和除以个数;方差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