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训练.docx
-
资源ID:28196195
资源大小:322.3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训练.docx
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训练(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 , 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2、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 )A、采用正确测量方法 B、只要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C、只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D、既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又多次求其平均值3、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漂流,当竹筏顺流行驶时,小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河岸 B、小华 C、河岸边的树 D、迎面驶来的竹筏4、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两岸的山 C河中的水 D轻舟上的人5、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远6、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小车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7cm/s B. 8cm/s C. 9cm/s D. 10cm/s7、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A物理书的长是2.25 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C茶杯的高度是9.5 C黑板的宽是1.288、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9、小明家距学校2.4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自行车车胎被扎破了,他只好停下来找修车师傅修车,补胎用了8min20s,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4.8m/s. B. 5m/s. C. 2.4m/s. D. 4.8km/h10、甲、乙两位同学并排走在直路上。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踣边的树 B从身边驶过的汽车C迎面走来的同学 D乙同学11、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 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C. 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12、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河岸上的树 B河岸; C小明; D迎面驶来的船.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C. 龟兔赛跑中乌龟获胜,说明赛程中它的平均速度更大D. 刻舟求剑故事中楚国人没找到剑是因为他不懂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道理1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C.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 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15、在4×400米接力赛跑中,每个接力点都有一段接力区。在前一个运动员接近接力区时,下一棒的运动员总是提前跑动起来准备接棒,这是为了:A使前一个运动员提高速度,下一-棒的运动员在前面领跑B使两人相对静止,便于传递接力棒C让下一棒的运动员提前热身D提高运动的观赏性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民航飞机运载旅客从跑道上起飞,以_为参照物,旅客是运动的;以_为参照物,旅客是静止的。2、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18所用的时间是 h。3、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从图象可知, 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 m。 4、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行驶,可以表述为此汽车每秒钟行驶_ m,若汽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了10 min,则行驶的距离为_ km. 5、单位换算:8.5m cm; 36000nm km 15cm3 m3。6、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下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_cm,钢管壁的厚度是_mm。7、亚丁湾中国舰队护航途中,补给舰对驱、护舰进行综合补给。该过程中,若以补给舰为参照物,则驱、护舰是 的。8、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9.15 m,球速可达到108 km/h,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 s。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要 (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间。9、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球的运动。 10、百米跨栏比赛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跨栏是_的,以刘翔为参照物,跨栏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图中物体B的长度是_cm。2、在长度测量的实验中:(1)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 和 。(2)刻度尺在测量中摆放时,零刻度要对准 、尺的位置要 。(3)在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4)当所用的刻度尺的零刻度有磨损,而其它部分没有损坏的情况下,刻度尺依然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但应该怎样做?3、有一段40cm长的细铜丝,你能想办法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吗?写出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器材:_ 实验步骤:_ 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 AB 段的路程 SAB= cm,如果测得时间 tAB=1.6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测量小车从 A 点出发到达 B 点所花费的时间,如果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所测 AB 段 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 。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 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 理由是: 。5、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D 3、答案:B4、答案:B5、答案:C6、答案:C7、答案:C8、答案:A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B二、填空题1、答案:地面 飞机2、答案:0.53、答案:甲;604、答案:快慢 20 125、答案:850 3.6×10-8 1.5×10-5 6、答案:1.30,2.97、答案:静止8、答案:0.3 小于9、答案:甲;乙;甲10、答案:静止、运动三、实验探究1、答案:2.222.262、答案:(1)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2)物体起点 与物体紧贴;(3)垂直;(4)从其它任一刻度起进行测量。3、答案:器材:园铅笔;刻度尺 实验步骤:略4、答案:(1)40.0;25.0 (2)小 (3)小(4)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5、答案:a.用卷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L;b.推车从家到学校,数出自行车前轮转动的圈数n;c.路程s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