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定向训练试题.docx
-
资源ID:28199293
资源大小:561.1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必考点解析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定向训练试题.docx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定向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2、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绳会问四周散升,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塑料绳下端()A带上同种电荷B带上异种电荷C分子相互吸引D分子相互排斥3、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液体很难被压缩;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ABCD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不动B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腊梅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密度很大的固体物质的分子间是没有间隙的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吸引,由此可判断()A小球一定带负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正电D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6、下列关于微小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物体的分子可以停止运动B分子很小,但我们凭肉眼还是可以分辨出它们C铁块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D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理学先驱哥白尼的成就的是()A量子力学B提出“相对论”C提出“日心说”D构建了运动学三大定律8、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D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9、下列物质结构图正确的是()ABCD10、由图中信息得到结论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 B异种电荷相斥C检验物体带什么电 D橡胶棒是导体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 _,具有 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时头发丝带上了 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2、(1)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_。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与头发摩擦过的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了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_(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的方向_(选填“从梳子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梳子”);(2)二极管是电子电路的重要元件,电路符号为“”,它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它的“+”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为零,可视为_(选填“短路”或“断路”);当电流从它的“”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为无限大,可视为二极管_。(选填“短路”或“断路”)。如图 所示,灯L1和L2的连接方式是_(选填“串联”或“并联”),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的发光情况应是:_。3、在抗击新冠病毒期间,老师告诉我们:要正确使用酒精消毒剂。做手部卫生时,首选酒精,因为酒精_(填物态变化名称)快,不到一分钟,手就干净干爽了;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喷洒消毒,原因是衣物之间容易发生_现象,产生电火花,容易引燃酒精。4、如题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A带正电的原因是它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验电器A两金属箔张开的原因是_。如图乙所示,用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_(选填“向左”或“向右”)。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_电子而带_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箱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_而张开。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那么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若将1cm3的水分子平均分给世界上所有的人(全世界人口60亿),每人可得到多少个水分子?以上数据说明分子有何特点?2、假如一湖面的面积是96km2, 现要在这湖面上铺上一层单个分子直径厚的薄油层,请估算下需多少体积的油?3、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4、如图所示,AB是一根长为1.6m、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A端用绳子系着拴在地面上,在距O点40cm处放一质量为1kg的铅球,杠杆于平衡状态,g取10N/kg求:(1)绳子的拉力是多大?(2)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则铅球到达离O点多远时绳子会断?5、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C不符合题意;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碎纸屑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不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2、A【详解】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绳会问四周散升,是因为塑料细丝在与手摩擦的过程中带了电,塑料细丝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一切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因此蒸发越快,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酒精与水混合后,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存在间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进入对方,总体积变小,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有一定的体积和分子间存在斥力,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细菌不是分子,故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静电现象,故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选C。4、C【详解】A水结冰后,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故B错误;C我们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由于梅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扩散现象,故C正确;D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存都在间隙,故D错误。故选C。5、D【详解】由摩擦起电的原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电子带负电,根据带电体的特征,带电体有吸引较小物体的特点,所以轻质小球可能不带电;又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电子带负电,与其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正电,即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的做热运动,不能停止运动,故A错误;B分子很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故B错误;C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所以铁块难以被压缩,故C错误;D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金属能够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根据物理学史,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了日心体系,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即甲带负电荷;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A【详解】AD原子由处于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故A正确,D错误;BC原子核及电子是原子的构成部分,且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BC错误。故选A。10、A【详解】A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故A正确;B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C验电器只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物体带何种电荷,故C错误;D说明金属棒是导体,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 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解析】【详解】12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电扇的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3“怒发冲冠”的景象是由于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带上同种电荷,头发丝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结果。2、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 排斥 从金属球到梳子 短路 断路 并联 L1发光,L2不发光【解析】【详解】(1)1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由于摩擦而带上了电荷,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23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4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则在摩擦过程中,头发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梳子上,梳子带负电。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梳子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球上,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到梳子。(2)5电流从正极出发向上流经二极管的“+”极,二极管的电阻为零,所以处于短路状态。6电流从正极出发向下流经二极管的“”极,此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所以处于断路状态。7由电路图可知,两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电源的两端,电路中有两条电流路径,所以它们是并联的。8当闭合开关S后,根据电流方向判断二极管的通断情况,下面支路没有接通,灯泡L2不亮,上面的支路接通,所以灯泡L1亮。3、 蒸发 静电【解析】【详解】1酒精是液体,涂抹到手上,会很快蒸发变成气态酒精。2衣物之间由于相互摩擦容易发生摩擦起电现象,也就是静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后,会引起酒精燃烧。4、 失去 两金属箔片因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向右【解析】【详解】1金属导体本身不显电性,验电器带正电是因为其金属导体失去电子。2验电器A两金属箔张开的原因是两金属箔片因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验电器A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而验电器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自由电子由B向A移动;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向右。5、 得到 负 排斥【解析】【详解】12毛皮与橡胶棒在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会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会失去电子带等量的正电。3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上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三、计算题1、3×10-26kg 5.6×1012个 分子的体积很小,数目很多【解析】【详解】(1)1cm3的水质量为: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2)全世界人口60亿,每人可得到的分子数为:;(3)1cm3的水中含有3.34×1022个水分子,可以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数目很多;通过第一问计算可知,分子的质量很小;2、9.6×103m3【解析】【分析】求油层的体积,除了面积还要知道油层的厚度,即分子的直径,因此用湖的面积乘以分子的直径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详解】油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湖面的面积是;根据得,需要油的体积为:3、3.3×1010m.【解析】【分析】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计算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知道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详解】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知道油膜的面积为S=3m2,则汽油分子的直径为:4、(1)5N (2)0.64m【解析】【详解】分析:开始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应正好使杠杆满足平衡条件,则可求得铅球到达离O点多远; 解答:(1)AB是1.6m,中点为O,所以AO为0.8m, 在距O点40cm处放一质量为1kg的铅球,杠杆于平衡状态,,所以,可得出F=5N;(2)若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N,应正好使杠杆满足平衡条件,即,所以故答案为(1)5N (2)0.64m【点睛】本题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重点要把握小球滚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找准力臂是关键5、【解析】【详解】光的速度,所需要的时间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 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