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2819935
资源大小:14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一二总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最新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A. B. C. D. 2.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此举是基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优秀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2018年5月25日,阿富汗国家宝藏在河南郑州博物馆展出。据此完成下列题。3.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说:“在阿富汗国立博物馆的大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一句铭文,文化存,国家生。一字一句都表现着我们无论如何都会保护我们文化遗产的决心!”对于“文化存,国家生”,以下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关系国运兴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A.B. C. D. 4.有观众这样表达自己的观感:“通过参观这个展览,我了解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对阿富汗国家宝藏的颠沛窘境感同身受,也增强了保护中国国家宝藏的意识。”这体现文化生活的道理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是自发学习的过程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 B. C. D. 5.如图漫画变与不变,变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变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依据是()。A. 文化塑造人,落后文化会阻碍经济发展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D.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6.“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为安徽桐城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客现场感受“让人三尺又何妨”的谦、和、忍、让气氛。这启示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让传统建筑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物质载体必须立足发展经济的社会实践采取群众喜闻乐观的表现形式A. B. C. D. 7.一提起中华文化,人们会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王羲之的书法;一提起意大利民族文化,人们会想到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绘画。由此可见,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经典。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经典()。有利于传播和发展大众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可以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A. B. C. D. 8.袁枚续诗品尚识中有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鹤: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续写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 B. C. D. 9.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回答11-12题。古琴音乐()。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认得精神力量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 B. C. D. 10.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人质量时代。这意味着()。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 11.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猴年春晚创新性的融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如华阴老腔、云南彝族的海菜腔和跳菜舞等,并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巧妙地与不同风格的流行歌曲相结合,让全球观众能够欣赏并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此举()。有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是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让人们潜移默化的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保持一致A. B. C. D. 12.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潮,一浪接一浪。近年来,华韵尚德在德国购买电视时段播出中国节目、凤凰传媒创中国出版业最大跨国并购案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国文化。这表明()。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助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 B. C. D. 13.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MSN、QQ、微信等方式总有一种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传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现代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 1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 B. C. D. 15.“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涌莫愁。”莫愁村位于“世界长寿之乡”湖北钟祥,是湖北首个可以深度体验“地道乡土民俗、浪漫荆楚民艺、多元文化风情”的旅游目的地,各色非物质文化饮食老店、民间小吃传承大家、传统老式作坊和荆楚地方戏曲演艺等汇集于极具荆楚韵味的古市集和老街巷,为游客带来寻觅乡愁、回归本真的别样旅游体验。这表明()。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对古市老街等乡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 16.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建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A.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B. 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C.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D.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17.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A. B. C. D. 18.有位作家对孩子讲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工作的能力,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尊严,你就有成就感。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段话是强调()。A. 良好的文化修养优化人的生活态度B. 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定功能C. 用功读书就能提高人的成就感和尊严感D. 用功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19.一些现代歌曲从古典诗歌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婉约、隽永的韵味在流行乐坛中独具魅力。“菊花台”、“青花瓷”、“兰亭序”等歌曲纷纷登上热门歌曲排行榜的前列。这表明()。A. 文化传承是文化复古的过程B. 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C. 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20.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后来又推出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和2015年版。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不断衍变。它周围的人们对战争、危机和变革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它的设计,塑造了它的基因;它浸染了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过往的五套人民币最终拼接起了一个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材料主要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一定的文化受一定的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 21.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该书从文化角度阐释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 22.大年初三,央视2017年戏曲春节晚会播出“戏曲广播体操”,迅即走红网络。一些学校已计划由它取代学生们的课间操,“戏曲体操”可谓既锻炼了身体,又普及了戏曲知识,受到热捧。这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是()。积极倡导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在博采众长中推出融汇多种特质的新文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善于弘扬时代新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至关重要A. B. C. D. 23.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是2015年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墓中文物能够揭示西汉昭宣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由材料可知()。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一定的文化可反映时代经济政治 出土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根源A.B. C. D. 24.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25.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中秋节,许多东南亚国家也将这一天作为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中国唐代向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不断的移民。这反映了(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中国人移居境外,入乡随俗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0分)26.2018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推广全民阅读。 材料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阅读。阅读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运用“文化的特点”与“文化对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全民阅读的重要性。(12分)材料二 阅读是一种力量,能够抚平浮躁的心,滋润求知的眼;阅读是一种改变,改变有限的视野,改变人生的格局。各地各部门推出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学校组织“书香充满校园读书成为时尚”为主题的朗读活动,颂读经典、接力誊录、共享好书、诗词大赛,让校园浸润着一缕缕人文馨香;世界读书日暨重庆读书月活动品牌项目“行走的图书”走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西安北站牵头建设的“高铁书屋”面向全体旅客免费开放,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世界读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12分)27.2018年2月,中国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后,立刻得到广泛好评和关注。 材料一:节目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也力争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激发了大众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歌曲的创作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也树立了文化自信、涵养了心灵,材料二: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不仅有艺术名家,也有后起之秀,还有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他们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通过鉴赏团成员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将经典和流行有机结合在一起,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央视播出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积极影响。(18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8分)高新二中2019至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BAAB6-10 CDBCD11-15 BDDCC16-20 DBBDA21-25 CBDAD二、材料题26.(1)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阅读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能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阅读有利于提高民族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各种读书日活动给人们创造热爱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读书活动提升人的素养,形成正确价值观。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读书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环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7.(1)文化塑造人生。央视播出经典咏流传节目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公民综合素质,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2)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立足学生实际,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烹调和美食能体味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也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故当选;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选:B。2.B【解析】符合题意,“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说明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不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符合题意,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是因为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合题意,说法也不正确,优秀文化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选:B。3.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竞争力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在阿富汗国立博物馆的大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一句铭文,文化存,国家生。一字一句都表现着我们无论如何都会保护我们文化遗产的决心!”对于“文化存,国家生”,以下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关系国运兴衰,故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双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故排除;文化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故排除。故选A。4.A【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题意。“通过参观这个展览,我了解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对阿富汗国家宝藏的颠沛窘境感同身受,也增强了保护中国国家宝藏的意识。”这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故符合题意;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排除。故选A。5.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题意。漫画变与不变,变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变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陋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依据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B正确;ACD观点本身正确,但都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依据,故排除ACD。故选B。6.C【解析】符合题意,歌曲六尺巷为安徽桐城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客现场感受“让人三尺又何妨”的谦、和、忍、让气氛,这启示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观的表现形式;说法错误,“让传统建筑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物质载体”,说法不合实际; 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必须立足发展经济的社会实践。故选C。7.D【解析】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经典有利于继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非强调发展大众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各民族的文化经典属于优秀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故应选;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经典,这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结合时代特征,也没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错误,排除。 8.B【解析】题中诗句的意思是说,学习就像拉开的弓弩,才能就像箭头,还要用见识来引导,射出去的箭才能击中鹄(达成目标),短短16字中,用一个比喻讲了学习、才能和见识的关系,因此这要求当代广大青年,要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要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故符合题意;颠倒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关系,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故排除。故选B。9.【答案】C【解析】古琴音乐并不是因为其古老性,成就其世界性,故错误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说明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认得精神力量,故正确古琴音乐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故错误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说明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故正确10.【答案】D【解析】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符合题意,“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人质量时代”,这意味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说法错误,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故选:D。11.【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春晚只是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方式之一,并不是重要途径,故排除;各民族文化由于经济政治的因素不同,具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此举不会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保持一致,故排除;融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有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有利于让人们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故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D【解析】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以物质为载体,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 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强调文化发展; 符合题意,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能够通过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国文化则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故选:D。13.【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的影响、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材料强调不同时代,由于科技进步人们道别的方式变化,道别中抒发别情,说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传统习俗,故排除;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排除。故选D。14.【答案】C【解析】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涉及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符合题意,材料中“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表述错误,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正确的科学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符合题意,“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选C。15.【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抓住材料中心是解题的关键。莫愁村是湖北首个可以深度体验“地道乡土民俗、浪漫荆楚民艺、多元文化风情”的旅游目的地,各色非物质文化饮食老店、民间小吃传承大家、传统老式作坊和荆楚地方戏曲演艺等汇集于极具荆楚韵味的古市集和老街巷,为游客带来寻觅乡愁、回归本真的别样旅游体验,这表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对古市老街等乡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故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的产生和力量,故不符合题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故错误。故选C。16.D【解析】A观点错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而不是抵制农村通俗文化,故排除;B观点错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故排除;C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发展文化产业,故排除;D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题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故选D。17.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核心语句“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可以做出以下推断:该委员会的做法缘于人民大众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因而选项符合题意,应选;大众传媒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造力的源泉。因此,选项观点错误,不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而不是凝聚力的保证。因此选项表述错误,不选;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选项正确;故选B。18.B【解析】材料中作家强调的是功读书对的意义,读书主要是靠学校教育发挥其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不符合题意,没有抓住材料的主旨是强调读书即学校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B符合题意,故当选;C不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化;D不符合题意,用功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故选B。19.D【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材料中,一些现代歌曲从古典诗歌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婉约、隽永的韵味在流行乐坛中独具魅力,说明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D正确;文化传承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文化复古的过程,A错误;文化创新要求我们进行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但是不能说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B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错误。故选D。20.A【解析】符合题意,“人民币周围的人们对战争、危机和变革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它的设计,塑造了它的基因;它浸染了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过往的五套人民币最终拼接起了一个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材料主要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一定的文化受一定的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故选A。 21.C【解析】符合题意,“从文化角度阐释和传播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选;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排除;符合题意,“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的典故追根溯源,又对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当选;不符合题意,题中材料不表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排除。故选C。22.B【解析】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戏曲体操”可谓既锻炼了身体,又普及了戏曲知识,受到热捧,启示我们要积极倡导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至关重要;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弘扬时代新风的内容。故选B23.D【解析】不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物质活动对文化活动的重要性;符合题意,“墓中文物能够揭示西汉昭宣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状况”体现了文化可以反映时代经济政治;说法错误,汉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符合题意,海昏侯墓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被发现得益于人们的挖掘工作,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根源。故选D。 24. 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要求找不正确的选项。材料讲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人怎样怎样,这是文化对人的影响,BCD都正确,而A的说法既不是文化的影响,表述还有错误,因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选A。25.D【解析】由题意“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中国唐代向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不断的移民”表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26.(1)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阅读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能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阅读有利于提高民族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各种读书日活动给人们创造热爱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读书活动提升人的素养,形成正确价值观。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读书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环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析】(1)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作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此题要求运用“文化的特点”与“文化对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属于影响意义类主观题。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并且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等角度回答即可。(2)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认真分析材料和设问,以从中获取答题的相关信息。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世界读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属于影响类试题。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考查方向,学生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作用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说明。27.(1)文化塑造人生。央视播出经典咏流传节目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公民综合素质,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2)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立足学生实际,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解析】(1)此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传播、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央视播出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生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调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即可。具体可从以下角度:文化塑造人生。央视播出经典咏流传节目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公民综合素质,树立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2)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生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调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即可。具体可从以下角度: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立足学生实际,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