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同步练习练习题(含详解).docx
-
资源ID:28203021
资源大小:249.7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同步练习练习题(含详解).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儿童缺少锌元素易患佝偻病B人体缺少铁元素易患贫血症C人体中碘元素过量会引起甲状腺疾病D人体缺少钙元素容易骨质疏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冻伤B当喝了冰镇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C鉴别羊毛纤维,可以取样点燃,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D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热量变化,如硝酸铵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3、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青少年缺硒这种微量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B2019 世界能源大会把核能作为含碳能源重要替代品,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DAC 法能够实现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该法可缓解全球严重的温室效应D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4、鉴别棉线、羊毛线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入NaOHB加入稀硫酸C观察颜色D在火焰上灼烧5、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B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6、下列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塑料饭盒B青铜雕塑C真皮沙发D玻璃灯罩7、柳州螺蛳粉风靡全国,成为柳州的一张名片。螺蛳粉的成分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米粉B酸笋C腐竹D青菜8、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 生活中的物质B 安全常识C 元素与人体健康D 日常生活经验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饮水机滤芯的吸附剂主要成分是活性炭进入陌生溶洞前应先做灯火试验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缺铁易引起贫血缺碘易患甲状腺疾病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防止煤气(CO)中毒用灼烧后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与棉纱线AABBCCDD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多乘公交车,少坐私家车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D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以防锈10、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合金B塑料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沼气都含有_。(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作用。(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作用,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5)人体缺钙易患疾病是_(用序号填写)骨质疏松贫血2、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化学上通常用一些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粒子等,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2)2个氖原子_;(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4)能进入人体血液中的亚铁离子_;(5)三个氢氧根离子:_;(6)农村大力推广使用的沼气(又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7)氧化镁中,镁显正二价:_。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硅原子_;(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_;(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4、 “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1)人体缺乏碘元素易引起甲状腺肿大,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碘的原子序数是53碘元素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2)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其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_、油脂和无机盐;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的功能。(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填“食醋”或“食盐水”)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扬州东站随连镇高速铁路已经正式开通。高铁连接导线的电刷多采用石墨板,利用的优点有_(填字母)。A良好的导电性 B耐高温 C不易氧化修建铁路需要大量钢铁。a工程技术人员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的缝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锈迹,原因是铁和_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大米、番茄和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每 100 g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蛋白质/g脂肪/g糖类/g矿物质/mg维生素 C/mg钙磷铁大米6.70.9787136一0.05番茄0.60.328370.411牛奶3.13.56120900.11上表中的钙、磷、铁指的是_(填字母)。A原子 B单质 C元素人体若缺少_元素(填元素符号),则可能易患佝偻病,上表中富含该元素的食品是_。(3)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水。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填字母)A泥土 B食用油 C高锰酸钾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填字母)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新药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1)左旋氧氟沙星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精确到0.1)。(3)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_g。(4)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_的化学性质。2、一名青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天约需钙。若每天从食物中得到钙,其余由钙片补充,则每天要吃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5%的钙片_。3、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MgN4O5,完成下列各题:(1)叶绿素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一个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个。(3)叶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4、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相对分子质量为 14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 F 属于 (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2)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多少g(结果保留整数)。5、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品牌纯牛奶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认真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填一种即可)。(2)Ca10(PO4)6(OH)2由 种元素组成。(3)一盒牛奶含钙至少多少g?(精确到0.01)(4)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6g钙,而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要喝多少盒牛奶?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盐城的城市建设可谓是日新月异,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中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填序号),一般铜导线外面包有聚乙烯绝缘层,聚乙烯属于_材料。A 铁锅 B 铜导线 C 铝箔 D 铁锤(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须做的防护是_(要求一种方法即可)。(3)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根据实验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_。(4)苗苗同学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浅绿色,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_(填序号)。A 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 B 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C 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CuSO4D 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2、在生活生产中,铁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认识铁元素及含铁物质(1)人体缺铁会导致_(选填序号)。A佝偻病 B贫血症 C甲状腺疾病(2)铁与铬(Cr)、镍(Ni)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_。(选填序号)A合金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3)冬季取暖人们常用到暖宝宝,其热量来源于铁的缓慢氧化。已知暖宝宝的主要成分为铁粉、炭粉和少量氯化钠,暖宝宝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铁粉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氯化钠的作用是_。(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探究硫酸亚铁铵晶体(NH4)aFeb(SO4)c·xH2O)(俗称摩尔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78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并设计实验测定其组成的流程如下:资料:硫酸亚铁铵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4)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_7(填“>”、“=”“<”):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操作中使用乙醇汽油洗涤可以快速晾干。这样做的优点是_。A、避免用水洗涤所造成的晶体损耗B、酒精易挥发,可低温晾干晶体C、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三)硫酸亚铁铵晶体成分的定量探究兴趣小组称取此晶体样品78.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硫酸亚铁铵晶体在200完全失去结晶水,剩余物在500完全分解为氧化铁、SO2、SO3、NH3和H2O。1400后铁的某氧化物能续继分解。(6)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7)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防止倒吸和_。(8)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B和C中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测得装置A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温度/室温200500B装置/g200.00221.6255.60C装置/g100.00100.00m根据图示数据,m=_;硫酸亚铁铵晶体中,a:b:c=_。若该实验过程中装置D的作用是_。写出B点的化学式_。写出E到F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 “红绿灯”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靛蓝胭脂红(C16H8N2Na2O8S2)、氢氧化钠、葡萄糖的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出现由绿色红色黄色的逐渐转变;充分振荡黄色溶液,溶液又会出现由黄色红色绿色的逐渐转变。颜色随静置和振荡多次交替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查阅资料).靛蓝胭脂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pH<11.4溶液中呈蓝色,pH在11.413时呈绿色,静置时与葡萄糖逐步反应而发生颜色变化。.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1)混合液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填一种)。(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实验振荡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进行如下探究:(猜想).溶液中溶入CO2;.溶液中溶入O2;.溶液中溶入_(填化学式)。(实验设计)小红同学利用图2装置,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到混合液颜色的变化为:黄色红色绿色,由此_(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正确,原因是_。小明同学对猜想I进行再探究,向上述图2装置内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后,并未观察到溶液由黄色红色绿色的变化,反而观察到溶液最终变为蓝色,请写使溶液变为蓝色的化学方程式_。(3)兴趣小组同学在静置混合液时,发现不同组的变色时间各不相同,他们又对影响混合液变色时间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在大试管中分别加入下表中试剂(所用溶液密度差异忽略不计),充分混合后,溶液为绿色。静置,观察并记录:实验序号0.1%靛蓝胭脂红溶液体积/mL2%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18%葡萄糖溶液体积/mL水体积/mL温度/变色时间/s绿红红黄合计a107010102017881259b1070101040222143c207010x40212748由a、b两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b、c两组实验是探究靛蓝胭脂红浓度对变色时间的影响,则x =_。(4)图1所示的实验循环多次后,溶液颜色最终为绿色的原因是_。4、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定质量的蔗糖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蔗糖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生成什么气体?(猜想与假设)猜想H2O、CO2;猜想CO、H2O、CO2;猜想_。(查阅资料)无色硫酸铜遇水变蓝色。(实验探究)将一定质量蔗糖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反应后将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C、D、E(夹持仪器省略)。(实验记录)A装置无水硫酸铜变蓝色,B、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实验结论)猜想_(填“”、“”、“”或“”)正确。(反思评价)(1)实验时,先将氮气通入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再通入燃烧产物,加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2)C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拓展)(1)蔗糖富含营养素是_;(2)氧气的质量不同,蔗糖燃烧的产物不同。34.2g蔗糖(C22H22O11)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为m,则m的取值范围为_。5、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袋是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某种食品包装塑料袋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做出猜想)猜想甲: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猜想乙:该塑料袋是聚氯乙烯制成的;(查阅文献)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实验探究)该小组设计上述组合装置图,进行实验:(1)在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成蓝色,由此可判断塑料袋制作材料中含有_元素。(2)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3)D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猜想_(选“甲”或“乙”)是正确的。(应用拓展)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排放的尾气进行处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6)塑料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塑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 所有的塑料制品都可用来盛装食品 B 用就地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塑料C 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D 热固性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儿童缺少钙元素易患佝偻病,佝偻病不是因缺锌造成的,故选项错误;B、人体缺少铁元素易患贫血症(缺铁性贫血),故选项正确;C、 人体中碘元素过量会引起甲状腺疾病,故选项正确;D、成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故选A 【点睛】2、B【详解】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冻伤,选项说法正确。B.当喝了冰镇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因为人体的温度高于汽水温度,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选项说法错误。C.鉴别羊毛纤维,羊毛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可以取样点燃,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伴随热量变化,如硝酸铵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导致温度降低,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3、C【详解】A、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生长迟缓,不符合题意;B、2019 世界能源大会把核能作为含碳能源重要替代品,核电站把核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C、DAC 法能够实现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该法可缓解全球严重的温室效应,符合题意;D、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混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鉴别棉线、羊毛线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火焰上灼烧,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灼烧后会有烧焦羽毛气味;棉线灼烧后会有烧纸的气味。故选:D5、B【详解】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A错。B:研制并使用可降解塑料能缓解白色污染。B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人类应该合理地开发利用。C错。D:长期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呈酸性,但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D错。综上所述:选择B。6、B【详解】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B、青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C、真皮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A、米粉中富含淀粉,故A不符合题意;B、酸笋富含维生素,故B不符合题意;C、腐竹是豆制品,属于高蛋白质食物,故C符合题意;D、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8、B【详解】A由于石墨质软,是深灰色,在纸上刻画会留下痕迹,可用作铅笔芯,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饮水机滤芯的吸附剂,正确;故A正确;B溶洞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陌生溶洞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正确;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倒入水中,错误;故B错误;C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须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会引起贫血,正确;缺碘易患甲状腺疾病,正确;故C正确;D一氧化碳有剧毒无色无误,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防止煤气(CO)中毒,正确;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故D正确。故选B。9、C【详解】A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应该不使用或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A合理。B: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我们应多乘公交车,少坐私家车。B合理。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撒沙土灭火。C错。D: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所以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可以防锈。D合理。综上所述:选择C。【点睛】10、A【详解】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聚合物;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A。二、填空题1、(1)甲烷4(2)隔绝氧气(3)乳化(4)吸附(5)【分析】(1)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含有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沼气的成分是甲烷,所以都含有甲烷(CH4)。(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隔绝氧气使可燃物熄灭,故填隔绝氧气。(3)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的小液滴随水流走,达到清洗目的,所以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5)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症,故选。2、(1)N2(2)2Ne(3)Al(4)Fe2+(5)3OH-(6)CH4(7)【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N2。(2)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2Ne。(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元素,故填:Al。(4)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故填:Fe2+。(5)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填:3OH-。(6)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CH4。(7)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故填:。3、(1)2Si(2)O(3)Fe3O4(4)【解析】(1)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2Si。(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填:Fe3O4。(4)氧化铝中铝元素+3价,故填:。4、(1)(2) 糖类 延展性 CaO+H2O=Ca(OH)2 (3)乳化(4)食醋【解析】(1)纯净物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故错误;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53代表的是碘的原子序数,故正确;蔬菜、瓜果中富含维生素,而碘主要存在海产品中,故错误;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126. 9表示的是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故正确。故选:;(2)米饭富含糖类;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能和醋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而都不和食盐发生反应,故填:食醋。5、(1) ABC 氧气、水(缺一不可) (2) C Ca 牛奶 (3) C A 【解析】(1)高铁连接导线的电刷多采用石墨板,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耐高温和不易氧化的性质,故填ABC;a、铝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b、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会生成铁锈,因此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锈迹,原因是铁和氧气、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表中的钙、磷、铁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指的是元素,故填C;人体缺少钙元素,可能会导致患有佝偻病,根据表格可知,上述食品中富含钙元素的食品是牛奶;(3)A、泥土不可溶,加入水中会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B、油加入水中会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加入水中会形成高锰酸钾溶液,符合题意;故选C。A、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能够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A。三、计算题1、(1)有机物(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8(4)见光易分解(或易发生化学变化)【分析】(1)左旋氧氟沙星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2)见答案;(3)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0.2g×2×7=2.8g;(4)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需避光保存,可能具有见光易分解的化学性质。2、【解析】【详解】根据:葡萄糖酸钙的质量=钙片的质量×钙片中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葡萄糖酸钙的质量×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设需要钙片的质量为,则列式为:,解得。答:每天须吃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5%的钙片2.53g。故填2.53【点睛】该题不难,关键是找准以上一系列的关系,知道以上一系列的公式.此题重在练习元素的守恒,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做题关键是掌握混合物、纯净物、以及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公式。3、(1)5;有机物;(2)137;(3)33:4【详解】(1)由化学式C55H72MgN4O5可知,叶绿素是由C、H、Mg、N、O共5种元素组成;叶绿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2)由化学式C55H72MgN4O5可知,每个叶绿素分子含55个碳原子、72个氢原子、1个镁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共137个原子;(3)叶绿素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55):(16×5)=33:4。4、(1)微量;(2)2.1【详解】(1)在人体内含量大于0.01%的是常量元素,否则属于微量元素,人体内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F属于微量元素。(2)每支这种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为200g×0.14%=0.28g。设含Na2PO3F的质量为x,则;x2.1g;答:含 Na2PO3F 的质量为2.1g。5、(1)蛋白质(或矿物质、油脂);(2)4;(3)0.28;(4)2盒。【详解】(1)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知道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矿物质、油脂、蛋白质;(2)Ca10(PO4)6(OH)2由Ca、P、O、H等4种元素组成;(3)由标签知每100mL牛奶含钙至少0.11g,一盒牛奶250mL含钙至少为:;(4)根据题意来自牛奶的钙有:0.6g×90%=0.54g,由(3)知一盒牛奶含钙0.28g,则一个人每天要喝牛奶的盒数是:盒。四、实验探究1、A 合成 O2、H2O 洗净擦干(合理即可) 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Cu的活动性比Hg强 BD 【解析】(1)铁锅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铜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延性和导电性;铝箔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展性;铁锤主要利用金属的硬度、强度大的性质。聚乙烯属于塑料的一类,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须做的防护是用完后及时擦干。(3)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快;实验二的现象是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铜能与硝酸汞反应,应得出的结论是Cu的活动性比Hg强。(4)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镁先与硫酸铜反应,然后再与硫酸亚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浅绿色,说明硫酸亚铁有剩余、镁粉一定完全反应;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说明硝酸铜完全反应。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剩余的硫酸亚铁和生成的硫酸镁;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故选BD。2、B B 催化作用 > AB 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生成的水蒸气全部推入B中 106.8 1:1:6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 【详解】(1)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2)不锈钢丝属于合金,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耐酸防护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B。(3)根据描述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铁粉、氧气、水,生成物是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氯化钠能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起到催化作用;(4)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7;反应是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 A、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用酒精洗涤晶体,可以避免用水洗涤所造成的晶体损耗,故A正确;B、酒精易挥发,可低温晾干晶体,避免高温烘干晶体使其失去结晶水,故B正确;故选AB;(6) 有气体生成的实验,在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7) 分析实验原理可知,硫酸亚铁铵晶体在200°C完全失去结晶水,则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200°C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N2目的是防止倒吸和将生成的水蒸气全部推入B中;(8)由图可知,500°C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一共减少了62.4g,碱石灰可吸收SO2、SO3和H2O,但不吸收NH3,浓H2SO4可吸收NH3和H2O,则装置B、C增加的总质量即为剩余固体一共减少的质量,由表格数据可知500°C时装置B共增加了55.6g,则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62.4g-55.6g=6.8g,故m=100g+6.8g=106.8g;分析线图以及实验数据可知,xFeSO4 y(NH4)2SO4zH2O中结晶水的质量为221.6g-200.00g=21.6g,生成氨气的质量为106.80g-100.00g=6.8g,硫酸亚铁铵晶体中NH4+的质量为,生成氧化铁的质量为16.0g,则硫酸亚铁铵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为,则xFeSO4 y(NH4)2SO4zH2O中;实验过程中装置D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B点时只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剩余水的质量为64.0g-56.8g=7.2g,占总结晶水量的,即剩余结晶水的数目为个,故B点的化学式为FeSO4 (NH4)2SO42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由固体质量曲线图可知,某种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5.2g,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仍为11.2g,氧元素的质量为15.2g-11.2g=4g,则某种铁的氧化物中铁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即某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故E到F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靛蓝胭脂红(或葡萄糖) N2 不能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氧气、氮气等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反应越快 0 多次循环,葡萄糖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剩下靛蓝胭脂红和氢氧化钠 【详解】查阅资料:我们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成为有机物,靛蓝胭脂红和葡萄糖中均含有碳元素,故选靛蓝胭脂红(或葡萄糖)。猜想:空气中主要含有的气体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其中氮气含量最大,因此推断融溶入了氮气,故填:N2。实验设计:人体呼出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外,还含有未消耗完的氧气,也含有其他未消耗的气体,如稀有气体、氮气等,呼出气体为混合物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造成的影响。溶液最后变为蓝色,说明溶质为碳酸氢钠,所以是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a和b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两种只有温度不同,温度高的变色时间快,说明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反应快。故答案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反应越快。b和c验证靛蓝胭脂红浓度的影响,因此其他实验条件一致,此时在c加入了20mL的靛蓝胭脂红溶液,与b中10mL靛蓝胭脂红和10mL的水总体积相等,因此为了提高c中靛蓝胭脂红的浓度,不能再加入水,所以x=0。(4)经过多次循环后,葡萄糖最终消耗完毕,剩下靛蓝胭脂红和氢氧化钠,溶液显强碱性,pH大于11.6,所以最终溶液显绿色。4、CO、H2O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加热发生爆炸,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糖类 53.4gm72.6g 【详解】猜想与假设:蔗糖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结合猜想、可知,猜想CO、H2O。实验结论:A装置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气体中含有水,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猜想正确。反思评价:(1)实验时,先将氮气通入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再通入燃烧产物,加热,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加热发生爆炸,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2)C装置中,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拓展:(1)蔗糖富含营养素是糖类。(2)蔗糖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时,需要氧气质量最小,反应的化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