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评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K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所以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一定是KNO3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D氢气点燃之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检验纯度2、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3、如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B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仍是饱和溶液C将b点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D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4、察尔汗盐湖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其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如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Bt2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碳酸钠溶液C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碳酸钠析出的固体较多D夏天晒盐可以得到氯化钠,冬天捞碱可以得到碳酸钠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丙Bt2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D采取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甲物质的方法,可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6、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鉴别方法ANH3和N2闻气味B蔗糖、面粉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C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D木炭粉、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AABBCCDD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一定溶剂中固体溶质的溶解质量B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0Bt1°C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C升至t2°C,所得溶液都变为不饱和Dt2°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9、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10、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称固体B量液体C溶解D装瓶贴标签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_;(3)写出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_;2、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NaCl35.035.536.036.537.0Na2CO36.010.018.036.550.0(1)在_时,在10g水中能够溶解的NaCl和Na2CO3质量相同。(2)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最容易从湖中得到纯碱的季节是_(填“夏季”或“冬季”)。(3)40 时,向5 g NaCl中加10 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_的溶液。3、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2时,将45g的甲物质放入8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g。(2)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_的方法得到较纯的甲物质。(3)t2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10%的溶液,应加水_g。4、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1)镁元素的符号为_;(2)三个碳酸根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4)硫酸铜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式为_。5、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0时,KNO3的溶解度是_g;(2)1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_(选填“NaCl”或“KNO3”);(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填字母)。A10时,不能够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B20时,20g 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C20到30之间,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D将KNO3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KNO3晶体,过滤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原溶液小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g,它在反应中起_作用。(2)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g。(3)计算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精确到1%)。3、现在 70g20%的硫酸铵溶液,试计算下列问题。(1)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4、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注意格式)(3)当加入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5、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_。(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新冠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2kg,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1)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等。(实验探究)在室温20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推理实验结论I加入2g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再加入5gKNO3,搅拌部分溶解_加热,搅拌_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再加入5g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放在冷水的大烧杯中冷析出晶体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可用_的方法结晶增加溶剂的质量,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_,搅拌全部溶解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实验反思)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_。实验步骤_(填实验序号,下同)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比较实验步骤 _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气体制取)(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1:2)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2)稀盐酸(1:2)是指浓盐酸与水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所得的盐酸。已知所用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水的密度为1g/cm3。计算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_。(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_,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_。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1)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_,可观察到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3、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图1)(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相关实验现象填写表格。实验操作图示实验结论或解释由图b所示现象可知:碘_(选填“不”或“微”或“易”)溶于水。图c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选填“强”或“弱”)(实验2)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如图)(1)实验在软塑料瓶中完成的,一周后可观察到_及铁钉生锈,靠近水边附近部分锈蚀得最厉害。由此可知:铁生锈实际是铁与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2)对比分析实验、可知,铁生锈速率与_有关。(3)实验还可用来完成_(填实验名称)。(实验3)铁的冶炼与利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课题(如图3、图4)。(1)图3为化学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反应前后固体减少的质量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2)图4是竖炉炼铁的工业流程图,“燃烧室”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图4中处理高炉尾气的方法是_。4、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查阅资料)1.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pH越小,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越多.2.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设计实验)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和止水夹K1,打开K2、K3双手握住锥形瓶,观察到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止水夹 K1,关闭止水夹 K2,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排尽的方法是 _.(4)关闭 K1,打开 K2、 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 K3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H为5.5和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中 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丁装置中.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_.(5)实验结束后,装置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除了氯化钙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实验方法:_;现象:_;结论:_。(6)实验二:用二氧化碳数字传感器测得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图是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_, _.(结论反思)由实验一、二分析,改进实验装置,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能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措施_,_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镁条与稀盐酸”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除了有气泡产生外,同时出现灰白色浑浊的异常现象写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有灰白色浑浊物出现呢?(设计实验1)(使用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试管ABCD镁条长度1cm2cm3cm4cm沉淀量无沉淀生成少量沉淀沉淀较多沉淀很多根据上述实验得知,产生灰白色浑浊与镁条长度的关系是_(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猜想假设)甲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甲的猜想,理由是_乙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丙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实验设计2)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_(选填“溶解”或“不溶解”),故乙同学猜想错误;在反应后灰白色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故甲同学的猜想_(“合理”或“不合理)丁同学测出镁条与稀盐酸反应pH的变化情况如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放置过夜溶液pH2.05.87.48.08.69.09.39.69.810.010.010.2实验现象-无沉淀生成镁条慢慢溶解,气泡量减少,溶液变浑浊,烧杯底部灰白色沉淀逐渐增加根据此表,写出你得出的两个结论分别是:_;_结果探究得知:生成的灰白色固体为不同化学组成的碱式氯化镁的混合物-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K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不一定是KNO3,也可能是硝酸铵、干冰等,故选项推理不正确;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故选项推理不正确;C、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故选项推理不正确;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2、B【分析】溶液甲第一次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则所得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若第一次蒸发掉10g水形成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恰好溶解3g晶体。若第一次蒸发10g水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蒸发10g水时,应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后,再蒸发水才能析出3g晶体,说明10g水中溶解的晶体大于3g,而溶液丙为饱和溶液,则第三次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应该大于等于3g。【详解】A、根据分析,无法确定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A选项错误;B、根据分析,若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溶液丙也是饱和溶液,则二者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选项正确;C、根据分析,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C选项错误;D、根据分析,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可能等于或大于3g,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溶液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后,无固体析出,所得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3、C【详解】A. 由图可知,60时, b点对应的是饱和溶液,c点在曲线下方对应的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B. KNO3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20时KNO3的溶解度,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60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C. KNO3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点为60时的饱和溶液,a点为20的饱和溶液,将b点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 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为11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的质量为55g,所以向50g水中加入60g KNO3,只能溶解55g KNO3,形成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A、在没有明确温度的情况下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A错。B、t2时碳酸钠的溶解度40g,其饱和溶液的浓度=,所以t2时,不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碳酸钠溶液。B错。C、将t2时相同质量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碳酸钠析出的固体较多。没有提出两种物质的质量,无法比较哪种析出较多。C错。D、如图可知: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氯化钠,降温结晶方法得到碳酸钠。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5、D【详解】A、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越大,溶解度越大,因此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选项A错误;B、虽然t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但甲、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此t2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C、三种物质中,只有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低温度后,丙溶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N、M点对应的温度相同,N点为该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M点为该温度时甲的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即可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6、D【详解】A: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氮气无味。可用闻气味方法鉴别。A正确。B:蔗糖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鉴别方法可以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B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蒸馏水加二氧化锰则无明显现象。C正确。D:木炭粉、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D错。综上所述:选择D。【点睛】7、D【详解】A、搅拌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不能改变溶解度,改变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才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不同温度或不同溶质,饱和溶液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选项错误;D、水中加入一种溶质后,所得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所以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C,故选项正确。故选:D。8、D【详解】A、溶解度的四要素为: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正确的表述为:t1°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0g,题目中表述缺少单位,故A选项错误;B、t1°C时,丙的溶解度为20g ,即在t1°C时, 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丙,所以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0g丙,得到60g饱和溶液,故B选项错误;C、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之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升高温度后,甲和乙的溶解度变大,甲和乙 的饱和溶液都变化为不饱和溶液,而丙的溶解度减少,饱和溶液中有溶质析出,所以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C选项错误;D、降温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减少了,所以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都有溶质析出,所以降温至t1°C时,甲和乙的仍为饱和溶液,由于t1°C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丙降温后溶解度增大,所以降温到t1°丙为不饱和溶液,而t1°C时, 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此温度下丙的不饱和溶液要比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为:乙>甲>丙,故D选项正确;故选D。9、C【分析】【详解】A.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继续再溶解硝酸钾,所以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不能改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操作不可行;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升高,但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均不变化,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改变,操作不可行;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操作可行;D.恒温蒸发溶剂,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硝酸钾,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故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操作不可行;故选C。【点睛】10、D【详解】A、称量硝酸钾可以在电子秤上放一张纸,正确;B、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C、溶解物质要使用玻璃棒搅拌,正确;D、标签上第一行写KNO3溶液,第二行写20%,没必要注明溶液质量,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1、(1)Al(2)Cl-(3)H2O【解析】(1)氯化铝溶液中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2)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3)氯化铝溶液中溶剂是水,水中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H2O。2、(1)30(2)冬季(3)27%【分析】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解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1)观察表格,30时,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相同,因此,在10g水中能够溶解的NaCl和Na2CO3质量相同的温度是30;(2)观察表格可以发现,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纯碱,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最容易从湖中得到纯碱的季节是冬季;(3)4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所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故40 时,向5 g NaCl中加10 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1)120(2)降温结晶(3)140【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固体甲物质,该温度下,8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物质,t2时,将45g的甲物质放入80g的水中,最多溶解40g甲物质,此时溶质为40g,水为80g,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20g;(2)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因为固体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固体乙物质的大;(3)t2时,将60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40g。4、(1)Mg(2)3(3)O2(4)H2O【分析】(1)镁元素表示为:Mg;(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3)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O2;(4)硫酸铜溶液中的溶剂为水,化学式为:H2O。5、(1)110(2)NaCl(3)ABC【分析】(1)从表格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2)10时,NaCl溶解度为35.8g,KNO3的溶解度是20.9g,所以溶解度较大的是NaCl。(3)A、10时,KNO3的溶解度是20.9g,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不能够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正确。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即100g水最多溶解36.0g氯化钠形成氯化钠饱和溶液。所以20g 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正确。C、从20到30,氯化钠溶解度从36.0g变为36.3g,硝酸钾溶解度从31.6g变为45.8g,该温度范围内某一温度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相等,所以可以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正确。D、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如恒温蒸发溶剂导致硝酸钾晶体析出。错误。故选ABC。【点睛】三、计算题1、(1)解:设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x=7.3%答: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y=23.4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8%【解析】(1)见答案;(2)见答案。2、(1) 1.0 催化 (2)1.6(3)设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x=3. 4g所以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答: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5%。【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 0g,它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8. 0g-(67. 4g-1. 0g)=1. 6g;(3)见答案。3、(1)14%(2)30%【解析】(1)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2)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30%【点睛】溶质质量分数=4、(1)3(2)解:由图像可知,固体质量的变化量为参与反应的碳酸钙,其质量为10g-3g=7g。设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3.08g答: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8g(3)35【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g(2)解:由图像可知,固体质量的变化量为参与反应的碳酸钙,其质量为10g-3g=7g。设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3.08g答: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8g(3)当有2g碳酸钙参加反应时,消耗的盐酸质量为10g。设1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y=1.46g故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设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z 解得z=35g5、(1)200g(2)解:2kg=2000g,设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2000g×0.5%=x×40%解得x=25g答: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5g。【分析】(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500g×40%=200g;(2)见答案。四、实验探究1、一定形成饱和溶液 全部溶解 升高 降温 加入过量的水 增大接触面积,加速溶解 和 【详解】实验探究:(1)再加入5g KNO3,搅拌,只部分溶解,所以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加热搅拌后,实验推理结果是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则实验现象应为溶质全部溶解;由和的实验现象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实验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KNO3溶解度降低,晶体析出,KNO3可用降温的方法结晶;加入过量的水可以使溶质全部溶解,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实验反思:KNO3预先研磨处理,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速溶解。 实验I-中,溶剂质量相同,实验步骤中溶质含量最高,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实验步骤中降温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与相比,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中加入溶剂,溶剂质量增多,溶质质量分数比小,故实验步骤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由实验步骤和可知,升高温度能提高KNO3的溶解度,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2、 设所用浓盐酸的体积为1mL,则所用水的体积为2mL。所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19g/cm3×1mL×37%=0.4403g所得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溶液变红 对试管稍微加热 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详解】气体制取:(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见答案;实验探究: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观察到试管内溶液变红;评价反思:(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碳酸受热易分解,而柠檬酸分解温度约为175,故可对试管进行稍微加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溶液变色,是因为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微 碘的汽油溶液 强 软塑料瓶变瘪 O2、H2O 氧气的浓度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3CO + Fe2O3 2 Fe + 3CO2 CO 小于 CH4 + 2O2 CO2 + 2H2O 回收利用 【详解】实验1:由图b所示现象溶液为淡黄色可知碘能溶于水,对比图c可知碘并不是易溶于水,因此用微溶来描述;故填:微; 碘溶于汽油,因此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根据图b和图c的对比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填:碘的汽油溶液;强;实验2:(1)铁生锈实际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钉生锈消耗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故塑料瓶会变瘪; 故答案为:塑料瓶变瘪; O2、H2O;(2)实验、一个是空气,一个是氧气,可知铁生锈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3)实验中铁粉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变小,右边量筒中水会倒吸,根据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推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3:(1)装置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被氧化;反应前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是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中的氧元素质量,故填:小于。(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由图可知,尾气处理的方法是回收利用。4、CaCO3+2HClCaCl2+H2O+CO2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K1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说明空气已排尽 大于 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取装置甲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 有气泡产生 说明溶质有氯化氢气体 收集的二氧化碳无论是排水法还是向上排空气法,都得不到100%纯净的二氧化碳 收集二氧化碳排水法比向上排空气法要纯 升高水的温度 使用热水收集 【详解】(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检验空气排尽,即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其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K1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说明空气已排尽。(4)关闭 K1,打开 K2、 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 K3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H为5.5和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中大于丁装置中。所以要加装仪器进行氯化氢气体的吸收,避免造成干扰,则实验中,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