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重点解析试题(无超纲).docx
-
资源ID:28203259
资源大小:236.9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重点解析试题(无超纲).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那么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2、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O2的检验B稀释浓硫酸C制取CO2D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3、下列生活中的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扇子扇炉火提高煤的着火点B用糯米酿制米酒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C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CaO与水反应吸收热量D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活性炭能吸附所有杂质AABBCCDD4、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质量C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D图中纵坐标可表示溶液质量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氢气验纯B二氧化碳验满C浓硫酸稀释 D滴进液体6、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象来建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別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电解水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7、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该装置可用于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B锌和盐酸制取氢气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氧化钙和浓氨水制取氨气8、下列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且溶质成分改变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石灰水D烧碱溶液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在空气中加热铝片,铝片立即熔化并剧烈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镁中和胃酸过多:_;(2)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_;(3)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_;2、疫情期间自热食品备受欢迎,不同发热包的发热原理不同。(1)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可用于_(填序号)。A作干燥剂 B制氢氧化钙 C加热食物(2)某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请你补全化学方程式:_(3)盛装食品的锅一般是铝制的,铝能压成薄片制成铝锅,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3、某校为测定当地最近是否下酸雨,取刚降落的雨水样品,用pH计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测定时间3:103:103:203:253:303:353:40pH5.025.004.964.924.894.874.85(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正常雨水的pH_7,引起原因是_;(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_。4、鸡蛋腐败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该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硫。该气体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显酸性,具有酸的通性。请回答:(1)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价。(2)上述信息中,属于该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一条即可)(3)写出H2S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写出氢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5、生活离不开化学,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合适物质的字母填空。A 活性炭 B 生石灰 C 武德合金 D 空气 E 金刚石 F 石墨可用作电极的是_;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_;可用作保险丝的是_;可用于工业制氧气的是_;可用来切割大理石的是_。(2)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CO2越来越多,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和天然气等,属于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用化学式表示)。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2、常温下,在20g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当碱液滴加至20g,硫酸钡沉淀达到最大值;当碱液加至60g时,溶液pH=7。求:(1)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_。(2)求恰好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计箅结果精确到0.1%)4、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当p=1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2)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_。(3)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5、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并计算:(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3)当pH=7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X)的比例式_。(4)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5)若用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配制上述实验所需稀硫酸,需要浓硫酸质量为_。(6)向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中加入24克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3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_。猜想3: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进行实验)(1)初步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_溶液,振荡溶液变红色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分析思考)(2)若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A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呈酸性B加入金属镁,若无气泡产生,则溶液呈中性C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呈酸性2、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猜想2成立。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3、现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为检验其是否变质并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1)NaOH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原理:2NaOH+CO2=Na2CO3+H2O(提出问题)待测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做出猜想)(2)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NaOH和Na2CO3(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设计方案)(3)实验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猜想一正确。请你判断该方案是否合理_,理由是_。实验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请你写出发生的方程式:_ 。小刘同学提出异议,原因是:_。(实验结论)该溶液为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反思交流)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除了选用试剂验证产物碳酸钠的存在能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外,是否有其他办法证明两者反应呢?(4)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实验中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应该用等体积的_再分别做一次实验进行对比。4、实验室中,小阳同学用一定量生石灰处理含有盐酸的废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现邀请大家对该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提出问题)小阳同学处理废液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猜想与假设)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溶质为CaCl2猜想溶质为CaCl2和HCl猜想溶质为_(实验探究)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取适量无色溶液进行探究。组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小组同学相互评价第1组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第1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因为_。第2组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_,第2组同学认为猜想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第3组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能一次性确定哪一个猜想成立,且操作简便。则第3组同学的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_。(实验总结)综合上述实验探究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小阳同学处理的废液还不合格,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等,所以需将废液进一步处理后再排放。(拓展提升)含有盐酸的废液除了可以用生石灰处理外,还可以从下列试剂中选择适量_(填字母代号)处理达标后排放。a木炭 b熟石灰 c大理石5、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 Na2CO3,和 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促进 H2O2分解的因素。 查阅资料 Na2CO3溶于水解离出 Na+和,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 1: Na+促进 H2O2分解 猜想 2:溶液的碱性促进 H2O2分解 实验探究一进行下列3组实验(80mL 蒸馏水中加入6. 7g“鱼浮灵,可得4%的 H2O2溶液) 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结果pH水中溶氧量(mg/L)1取80mL蒸馏水6.965.68加入6.7g“鱼浮灵”9.897.972取80mL4%的H2O2溶液6.016.44加入少量NaCl6.006.46再加入少成Na2CO38.149.113取80mL4%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9.2610.97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实验1的实验结果,加入“鱼浮灵”后,液体的变化是_ 。(2)通过实验_,证明猜想 1 不成立。(3)证明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_。实验探究二 向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80mL4%的 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 NaOH 溶液,测得不同 pH 下的水中溶氧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烧杯12345pH8.008.599.2910.4311.47水中溶氧量(mg/L)6.889.3013.8217.5713.15(4)实验探究二得出的结论是_。反思与评价 (5)下列物质能加快 H2O2分解的是_。 AMnO2 BNaCl CNaOH DNa2CO3 (6)实验探究一中,实验 2-与实验 1-对比,水中溶氧量增大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故选项推理错误。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故选项推理错误。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2、C【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故此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速散热,故此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时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未溶解的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故此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采用控制变量法,使白磷和红磷处于同样的温度下,并且都与氧气接触,出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则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故此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睛】3、B【详解】A、用扇子扇炉火可以加快空气流通,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更充分,并不能提高煤的着火点,此选项表述不正确;B、用糯米酿制米酒过程中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此选项表述正确;C、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故可用于制作发热包,此选项表述不正确;D、活性炭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并不能吸附所有杂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点睛】4、B【详解】A、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部分变质的苛性钠中即有氢氧化钠也有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有先后顺序,氢氧化钠先反应,碳酸钠后反应,开始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再产生气泡,故A错误;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钙的质量逐渐减少,直到反应完,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故B正确;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水减少,溶质逐渐析出,但溶液饱和,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加水过程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等温度逐渐恢复室温,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直到与开始相同,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质量逐渐增加,但不是从0开始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睛】5、A【详解】A、氢气验纯:集满氢气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试管里的氢气。点火后,如果听到的是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必须重新收集进行检验,直至听到“噗”的声音,才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详解】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铁比锌多,但锌比铁快,故选项错误;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少,但是pH不会小于3,故选项错误;C、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选项错误;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先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加,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7、B【详解】A、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不能用来制取氯气,故A错误;B、锌和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盐酸有挥发性,制得的氢气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易溶于水,可以用水除去,再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浓硫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睛】8、D【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会挥发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少,从而溶液质量也减少,此选项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剂的质量变大,溶质种类不变,从而使溶液质量变大,此选项错误;C、石灰水的溶质是Ca(OH)2 ,敞口放置,发生如下反应 ,使得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此选项错误;D、烧碱的溶质是NaOH,敞口放置空气中,发生如下反应,使溶质变为 ,吸收了CO2 从而使溶液质量增加,此选项正确。故选D。9、B【详解】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会观察到溶液变红,再加热,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变为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0、D【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加热时碳酸分解,使溶液变为紫色(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故A错误;B、铝的熔点为660,在空气中加热铝片,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其熔点高于铝,故熔化而不滴落,不会剧烈燃烧,故B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没有生成黑色固体,故C错误;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描述正确,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1)(2)(3)【解析】(1)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方程式为;(2)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和氧气生成了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方程式为;(3)铜的活泼性强于汞,则铜能将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方程式为。2、(1) ABC (2)H2(3)延展性【解析】(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生石灰可以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该反应可以作干燥剂;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可以制氢氧化钙;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可以加热食物;答案:ABC;(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不变,反应前:1个镁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镁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则横线上需填2个氢原子,是氢气,氢气属于气体,反应前无气体参与反应,则氢气需要标注气体符号;(3)盛装食品的锅一般是铝制的,铝能压成薄片制成铝锅,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3、(1)【分析】(1)因为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雨水的pH小于7;故填:小于(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生成碳酸。(2)雨水的pH小于5.6时属于酸雨,由表中数据可知,所降雨水为酸雨;故填:是。4、(1)-2(2)没有颜色(或有臭鸡蛋气味或气体)(3)(4) 复分解反应 【解析】(1)根据化合价规则,H2S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根据题目得出H2S的物理性质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3)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4)硫化氢的水溶液也叫氢硫酸,它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方程式为:;这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5、(1) F B A C D E (2) 温室效应 石油 不可再生 CH4 太阳能或风能等 C 【解析】(1)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故填F;生石灰就是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有毒的气体等,可用于防毒面具,故填A;武德合金的熔点较低,受热后易熔化,可用作保险丝,故填C;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氧气,故填D;金刚石的硬度较大,可作钻头来切割大理石,故填E。(2)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增强,故填温室效应。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故填石油;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可以推广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故填太阳能或风能等。A 植树造林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更多的二氧化碳,能够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选项正确;B 捕集、利用和封存CO2能够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选项正确; C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会砍伐大量的树木,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果,能够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且还能够导致产生更多的废气塑料,加重白色污染,选项错误。故填C。三、计算题1、解:设生产FeSO4的质量为x答: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3.04t。【详解】见答案。2、(1)加入20g氢氧化钡时,硫酸钡沉淀达到最大值,说明硫酸完全反应;设原混合物中硫酸的质量为 x。 x=1.96g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当pH=7时,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的量是60g-20g=40g设溶液中溶质 BaCl2的质量为 y。y=8.32g答: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当 pH=7 时溶液中的溶质 BaCl2为 8.32g【分析】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先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盐酸后和氢氧化钡反应。(1)见答案;(2)见答案。3、(1)8g解:设氢氧化钠质量为x。 x=8gy=11.7g答:氢氧化钠质量8g。(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溶质质量分数6.9%。【分析】(1)见答案;(2)见答案。4、(1)H2SO4、Na2SO4(2)50g(3)解:设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x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解析】(1)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当p=1时,溶液显酸性,硫酸过量,故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H2SO4、Na2SO4;(2)根据图可知,恰好反应知溶液的pH为中性,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3)见答案。5、(1)(2)H+、Na+、(3)(4)9.8%(5)1g(6)解: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z 加24克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4%。【解析】(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a点pH<7,溶液为酸性,硫酸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有硫酸钠生成所以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H+、Na+、。(3)解: (4)解得X=0.98,所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设需要浓硫酸质量为y98%×y=10g×9.8%,y=1g(6)见答案。四、实验探究1、2NaOH+H2SO4=Na2SO4+2H2O 中性 无色酚酞 AB 【分析】【详解】【实验原理】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做出猜想】根据氢氧化钠量的不同,分别对应碱性,中性,酸性;故答案为中性;【进行实验】根据分析可知现象变红不变色,选用的指示剂应该为酚酞;故答案为无色酚酞;【分析思考】根据分析可知,要确定溶液是否室酸性或中性,如果溶液为酸性,则可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如果变红则说明溶液显酸性,故A选项正确;如果溶液显酸性,则加入金属镁有气泡产生,无气泡则为中性。故选项B正确;加入氯化钡溶液,会和溶液中的硫酸根生成沉淀,和酸碱性无关,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AB。【点睛】2、液态 A 紫色溶液变红色 红色粉末变黑色 【详解】设计实验:依据“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所以20时,甲酸的状态为液体,分析A、B装置可知,加热甲酸合适的装置为A;实验预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说明有水生成,依据猜想可知甲酸分解的产物为水和一氧化碳,F处玻璃管中的物质是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黑色,甲酸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3、不合理 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是酚酞溶液变红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原有氢氧化钠的检验 水 【详解】实验方案(一):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了,只能说明溶液呈碱性,不能说明待测溶液是否变质,故分别填:不合理;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是酚酞溶液变红。实验方案(二):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同时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干扰了原来是否有氢氧化钠的检验,所以该方案不设计不合理。故分别填:;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原有氢氧化钠的检验。反思与交流:四个实验都是通过容器内二氧化碳减少,气压变小来进行问题探究的,但二氧化碳减少除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的,还有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反应也能使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所以,要用等体积的水再做一次实验进行对比,故填:水。4、CaCl2 和Ca(OH)2 因为猜想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是无色。所以仅从溶液仍无色,无法确定猜想就一定成立。 先有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或) 石蕊溶液 bc 【猜想与假设】该实验是确定处理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操作是将CaO加入盐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关系有三种:CaO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CaCl2;CaO少量,溶质为CaCl2和HCl;剩余一种猜想为CaO过量,此时HCl已反应完,过量的CaO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所以猜想溶质为CaCl2和Ca(OH)2,故填:CaCl2和Ca(OH)2。【实验探究】第1组:酚酞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因为若猜想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是无色。所以仅从溶液仍无色,无法确定猜想就一定成立。故填:因为猜想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也是无色,所以仅从溶液仍无色,无法确定猜想就一定成立。第2组:根据实验结论得知,无色溶液的溶质为CaCl2和HCl,因此在加入碳酸钠后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可观察到产生气泡,由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为足量,碳酸钠还会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故观察到的现象为先产生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的反应有:碳酸钠后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钠还会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采用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中性不变色,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色,所以能一次性确定哪一个猜想成立,故填:先有气泡,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或 );石蕊溶液。【拓展提升】选择除盐酸的试剂时,只要可以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物无污染即可。a、木炭不与盐酸反应,不可使用;b、氢氧化钙与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污染,可以使用;c、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无污染,可以使用;故填:bc。5、pH增大或碱性增强 2 实验2加碳酸钠后和实验3加氢氧化钠后,pH和溶氧量都增大 当pH在8.0011.47之间,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 ACD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分解放出氧气 【详解】(1)根据实验1加入“鱼浮灵”前后,pH由6.96变为9.89可得出,液体的变化是pH增大,液体变为碱性,碱性增强。(2)通过实验2的与对比,引入钠离子后水中溶氧量几乎不变,说明猜想 1: Na+促进 H2O2分解不成立。(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为碱性,pH>7。通过实验2中与及实验3进行对比,实验2加碳酸钠后和实验3加氢氧化钠后,pH和溶氧量都增大,可说明溶液的碱性促进 H2O2分解,猜想2成立。(4)表格中pH有8.00逐渐增加到11.47,溶氧量先从6.88增加到17.57后又降到13.15。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当pH在8.0011.47之间,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5)二氧化锰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从实验探究一可知氢氧化钠、碳酸钠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氯化钠不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故填ACD。(6)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分解放出氧气,所以实验 2-与实验 1-对比,水中溶氧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