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资源ID:28208120
资源大小:174.2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难点详解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AKNO3BCO(NH2)2CK2CO3DCa3(PO4)22、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B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Na2SO4,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C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D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3、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物质都有固定的组成B利用化学反应能创造新物质C溶液pH的大小与物质的化学式有关D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4、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称量固体C测溶液pHD稀释浓硫酸5、如图是工业炼铁的模拟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D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B步骤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C步骤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NaClD步骤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2SO4,一定没有Na2CO37、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 高温煅烧石灰石B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 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D 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10、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在新冠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氧乙酸具有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3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使用时配制的浓度越大越好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离子,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色。(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7。自然状态下头皮表面呈弱酸性,有利于头发的生长;所以用洗发水洗发后,最好再使用护发素,使头皮保持弱酸性;由此推测护发素的pH_7(选填“>”、“<”、“=”)。2、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1)湿法冶金之先驱:西汉刘安在准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告即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制碱工业先驱者:侯德榜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反应是将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古籍天工开物中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2)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原理是_。(3)厨房的油锅不慎起火,可用来灭火的简单易行的措施是_。(4)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改善这种现象的常用办法是_。(5)自行车支架表面刷漆,是为了防止铁制部件与空气中的_发生反应而生锈。5、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有效成分Mg(OH)2AlMg(OH)3CO3构成微粒Mg2+、OH-Al3+、Mg2+、OH-、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1)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_(填微粒符号,下同)。(2)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_、_。(3)铝碳酸镁AlMg(OH)3CO3属于_类物质。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植株矮小,可以通过施加氮肥解决(_)2、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_)3、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_)4、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_)5、工业制碱得到的副产品NH4Cl在农业上可以用作复合肥(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是多少?(H2SO498,FeSO4152)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锻烧实验(所含杂质在锻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3、利用沉淀法可测定某粗盐样品的纯度(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每次取100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测定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样品质量/g100100100100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32648290沉淀质量/g2.324.645.85.8(1)通过数据可知第_次测定的MgCl2已完全反应。(2)求粗盐的纯度(NaCl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3)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中画出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_。4、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8g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烧杯中,将3.65%的稀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数字化传感器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1)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32g时,溶液的pH_7(填“>”、“<”或“=”)。(2)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5、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6.5g锌和稀盐酸反应,则:(1)可制取_质量的氢气?(2)理论上需要_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某兴趣小组探究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_。(2)将打磨后的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_。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猜想I:Mg 猜想:Mg(OH)Cl 猜想:Mg(OH)2(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的试管中。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适量_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猜想1不成立实验2加热试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滤纸条变红花猜想_实验3加热试管,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变色硅胶_猜想成立(实验反思)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是因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_,生成HCl气体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在观看了中国空间站向全球同步直播的太空授课后,某同学对泡腾片投入水中产生的大量气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得知:泡腾片主要有酒石酸晶体和碳酸氢钠粉末混合而成,他将泡腾片糖投入装有水的锥形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提出问题)瓶内气压增大与什么有关?(进行实验)实验1:25时,将泡腾片与50mL的水混合,利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从0s至60s时增大的压强值(装置如图)。实验序号1-11-21-31-41-51-6泡腾片数目/颗12345660s时增大的压强值/kPa3.916.196.537.428.6710.60实验2:将泡腾片与50mL水混合,利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从0s至60s时增大的压强值。实验序号泡腾片数目/颗泡腾片形状温度/60s时增大的压强值/kPa2-14每颗切成4等份2510.672-24每颗切成4等份3718.752-34每颗研碎成粉末3723.582-46每颗切成4等份2513.862-56每颗研碎成粉末2520.572-66每颗研碎成粉末3725.46(解释与结论)(1)泡腾片与水混合后水解的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1的目的是_。(3)通过对比实验2中_(填实验序号)可知泡腾片形状会影响60s时增大的压强值。(4)实验2-3的压强值大于实验2-5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植物出现了倒伏、叶色发黄的现象,这说明植物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详解】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B、CO(NH3)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2、D【详解】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相同,选项A不正确;B、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和氯化钠,但氯化钡溶液过量,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钡,带入了新的杂质,选项B不正确;C、NaOH溶液不但能和HCl反应,还能和CO2气体反应,选项C不正确;D、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不和氯化钙反应,过量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是不含其他杂质的氯化钙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3、B【详解】A、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是所有物质均有固定的组成,故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必然产生新物质,故选项正确;C、溶液pH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与物质的化学式无关,故选项错误;D、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是质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4、C【详解】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既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接触试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避免托盘被腐蚀,两托盘放相同纸片,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选项B不符合题意;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C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先通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空气排尽,然后点燃酒精灯,防止爆炸,错误;B、反应中氧化铁生成铁粉,红色固体变黑色,错误;C、一氧化碳不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6、C【分析】白色粉末中各物质混合,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可能形成能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硫酸钾均可以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详解】A、步骤中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氢氧化钡、碳酸钠,一定含硫酸钠和硫酸钾中至少一种,选项A不符合题意;B、步骤中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氢氧化钡、碳酸钠,一定含硫酸钠和硫酸钾中至少一种,可能含氯化钠,故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为: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钠6种情况,选项B不符合题意;C、步骤中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为碳酸钡,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含氯化钠,不含硫酸钠、硫酸钾,选项C符合题意;D、步骤中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为硫酸钡,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氢氧化钡,硫酸钠和硫酸钾中至少一种,一定没有碳酸钠,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详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能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开始时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后来不再改变,不会减少至零,故选项错误;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反应前分子个数为3,反应后分子个数为2,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小,故选项错误;C、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反应开始时,硫酸少量,铝粉和镁粉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待硫酸足量时,铝产生的氢气多,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8、C【详解】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利用了溶解作用,不符合题意;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但是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10、B【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过氧乙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故A选项错误;B、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过氧乙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4:3,故B选项正确;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所以过氧乙酸中氧元素质量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C选项错误;D、消毒剂的稀释浓度和消毒效果密切相关,并非浓度越高越好,消毒剂比例的多少决定了消毒剂实际所起的作用,同时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此外,大部分消毒剂,在高浓度时,是有腐蚀性的,对于环境、物品、动物粘膜等都是会有损伤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1) 氢 红 (2) 【解析】(1)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氢离子,酸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2)常温下,溶液显酸性,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7,自然状态下头皮表面呈弱酸性,有利于头发的生长;所以用洗发水洗发后,最好再使用护发素,使头皮保持弱酸性;由此推测护发素的pH7。2、(1)(2)【分析】(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2)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点睛】3、分解反应 【详解】石转化为灰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该反应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灰”遇水成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化学知识,难度不大,根据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性质进行解答。4、(1)碳酸氢钠3(2)乳化油污(3)用锅盖盖灭(4)撒施适量的熟石灰(5)氧气、水【分析】(1)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2)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3)厨房的油锅不慎起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4)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改善这种现象,可撒施适量的熟石灰,因为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5)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自行车支架表面刷漆,是为了防止铁制部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而生锈。5、(1)OH-(2) OH (3)盐【解析】(1)氢氧化镁属于碱,其中的氢氧根离子能够与酸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即氢氧化镁中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故填OH-,。(2)铝碳酸镁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铝、水和二氧化碳,是因为铝碳酸镁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够与稀盐酸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即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其符号依次为OH-、,故填OH-、。(3)铝碳酸镁中含有金属离子铝离子与镁离子,还含有碳酸根离子,符合盐的特点,属于盐,故填盐。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植株矮小,不只是缺乏氮元素,还可能缺乏磷元素,所以只通过施加氮肥可能无法解决,该说法错误,故填:错误。2、错误【详解】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料。KNO3同时含有N和K,属于复合肥料,Ca3(PO4)2属于磷肥,不是复合肥料。故判断错误。3、正确【详解】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但该反应却不是复分解反应。【点睛】4、错误【详解】碳酸盐和硫酸盐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滴加稀盐酸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NH4Cl属于氮肥,因为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不符合复合肥料的定义,故判断错误。四、计算题1、解:设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为xx=1.52t答: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是1.52t。【详解】解:设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为xx=1.52t答:理论上可生成FeSO4的质量是1.52t。2、62.5%解 :根据质量守恒,生成二氧化碳质量80g-58g=22g,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为x x=50g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故填:62.5%。【详解】见答案3、(1)三、四(2)解:设粗盐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x9.5g y=80gNaCl的质量为:100g9.5g90.5g,NaCl的质量分数为答:粗盐的纯度是90.5%;(3)【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加到82g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样品中氯化镁全部反应,所以第三次和第四次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粗盐中的MgCl2完全反应;故填:三、四;(2)见答案;(3)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时的溶液质量是80g,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画图如下:4、(1)(2)解: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5%。【分析】(1)从图像可知,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32g时,溶液的pH<7。(2)见答案。【点睛】5、(1)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z答:生成氢气质量为0.2g。(2)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3)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1%。【解析】(1)见答案。(2)见答案。(3)见答案。五、实验探究1、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氯化镁可溶 稀盐酸 成立 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HC1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 【详解】镁和氧气常温下生成一层氧化膜,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膜,故填: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膜。提出假设氯化镁可溶于水,故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故填:氯化镁可溶。实验探究实验1: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不成立;故填:稀盐酸。实验2:加热试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滤纸条变红说明生成了氯化氢气体,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样品中一定有Mg(OH)C1,猜想成立;故填:成立。实验3:得出结论猜想成立,即白色沉淀中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故填: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实验反思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故填:CO2+H2O=H2CO3。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生成HCl气体的原因是Mg(OH)Cl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故填: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2、CO2 探究增大的压强值与泡腾片数量的关系 2-2和2-3或2-4和2-5 实验温度升高,压强值增大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3个钠原子、11个氢原子、9个碳原子、16个氧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3个钠原子、11个氢原子、6个碳原子、10个氧原子,由此可知X气体为二氧化碳。故填:CO2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表格可知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泡腾片”数目是否影响60s时增大的压强值。故填:探究增大的压强值与泡腾片数量的关系通过对比实验2中2-2和2-3或2-4和2-5可知仅有泡腾片形状不一样,但60s时压强值不一样,“泡腾片”的形状会影响60s时增大的压强值。故填:2-2和2-3或2-4和2-5实验2-3的压强值是23.58大于2-5的压强值20.57,虽然2-5中“泡腾片”的数目多于2-3中“泡腾片”的数目,但2-3的压强值依然大于2-5的压强值,通过观察表格,发现实验2-3的温度高于2-5的温度。故填:实验温度升高,压强值增大【点睛】准确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不同因素对实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