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测评试卷(名师精选).docx
-
资源ID:28210599
资源大小:138.07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测评试卷(名师精选).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章节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试剂中可用来鉴别 Ca(OH)2 和 NaOH 溶液的是A酚酞试液B石蕊试液C水D二氧化碳2、下列活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燃烧天然气炖制排骨B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大米、红薯等酿酒D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那么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4、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B厕所清洁剂中可能含有酸性物质C厨房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减小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5、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实验操作ACaO(CaCO3)水溶解、过滤BH2(CO)CuO加热CKCl(KClO3)MnO2充分加热DN2(O2)铜网加热AABBCCDD6、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一些危险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B测定溶液的pHC金属与酸反应D量取液体7、物质的用途只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AN2:作保护气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CO2:作灭火器DCaO:加热食品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金是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B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C金和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可用铁桶盛装9、人被蚊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此时为减轻疼痛,可涂抹的物质是A食盐水B肥皂水C橘子汁D米醋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A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则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物质溶解性口诀:酸都_,_溶水快,碱溶_,氯化物除_,硫酸盐除_,其他盐溶_。强调:_、_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填写下表实验内容反应的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_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_3、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1)2个双氧水分子_;(2)Ca(OH)2的俗名_;(3)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4、网购、高铁、共享单车和扫码支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菏泽发展也进入快车道。(1)网购离不开光纤宽带。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 (填序号)。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氧化物(2)菏泽高铁12.26号正式开通运营,牡丹之都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制造高铁车体需要大量的钢铁,写出用CO和Fe2O3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3)菏泽交通越来越便利,共亨单车,电动车遍布城区,为防止共享单车的铁质车架与空气中的_接触而生锈,通常进行喷漆处理。生锈后,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5、水的pH_ (填“>”“<”或“=”)7。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时,若先用水润湿试纸,测得结果比实际氢氧化钠溶液的pH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工厂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1)该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 t;(2)可以用该厂的废硫酸去中和处理另一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OH),请写出中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如果用该9.8t废硫酸可以恰好中和废碱液20t,求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将10%的Ba(OH)2溶液缓慢滴入98g10%的硫酸溶液中,如图表示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1)图中的b点表示意义_。(2)b点对应的加入10%的Ba(OH)2溶液质量为171g,若改为等质量的氢氧化钠,中和该硫酸溶液,则反应后溶液呈_性。3、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Y)随着滴入的盐酸溶液的质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2)写出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计算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取10g 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得到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铁不饱和溶液和固体不溶物。请计算:(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5、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废水pH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列式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A点所得的溶液过滤,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0.1%)。(3)该硫酸厂用熟石灰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该工厂每消耗1吨熟石灰可以得到0.8吨硫酸钙,下表为处理废水的各项生产成本及产品的价格:项目单价(元/吨)熟石灰400硫酸钙600辅助费用(每吨)500分析,如果该工厂每天要处理含硫酸9.8吨废水,是倒贴钱还是赚钱?_,倒贴(或赚)了_元。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 Na2CO3,和 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促进 H2O2分解的因素。 查阅资料 Na2CO3溶于水解离出 Na+和,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 1: Na+促进 H2O2分解 猜想 2:溶液的碱性促进 H2O2分解 实验探究一进行下列3组实验(80mL 蒸馏水中加入6. 7g“鱼浮灵,可得4%的 H2O2溶液) 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结果pH水中溶氧量(mg/L)1取80mL蒸馏水6.965.68加入6.7g“鱼浮灵”9.897.972取80mL4%的H2O2溶液6.016.44加入少量NaCl6.006.46再加入少成Na2CO38.149.113取80mL4%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9.2610.97 解释与结论 (1)根据实验1的实验结果,加入“鱼浮灵”后,液体的变化是_ 。(2)通过实验_,证明猜想 1 不成立。(3)证明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_。实验探究二 向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80mL4%的 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 NaOH 溶液,测得不同 pH 下的水中溶氧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烧杯12345pH8.008.599.2910.4311.47水中溶氧量(mg/L)6.889.3013.8217.5713.15(4)实验探究二得出的结论是_。反思与评价 (5)下列物质能加快 H2O2分解的是_。 AMnO2 BNaCl CNaOH DNa2CO3 (6)实验探究一中,实验 2-与实验 1-对比,水中溶氧量增大的原因是_。2、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以Cl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猜想2:氯水中的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猜想3: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猜想4: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现象A)猜想1不成立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实验结论II)_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现象A为_;实验结论II为_;实验操作_(反思)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3、化学小组围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究活动。 活动 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零星火星生成黑色固体铁丝燃烧的 “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_。实验2:取直径_mm,含碳0.3%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较明显的火星四射生成较多黑色固体活动 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 资料:铁粉是黑色或灰黑色粉末。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具有磁性。 铁、四氧化三铁均能溶于稀盐酸 (即: ;) 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小明质疑小刚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方案,其理由是_; 同学们都认可了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_,放置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_4、在学习“酸和碱”后,小芳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提出疑问1)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实验)小芳同学将点燃的硫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提出疑问2)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小芳同学解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下列图示中的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实验操作:_。(2)分别写出生成亚硫酸、硫酸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_; _;(3)以上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你认为以下试剂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填序号)。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饱和氯化钠溶液 浓盐酸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中和反应”后,在实验室里他们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如图1所示。(1)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同学们发现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1)如何验证该反应已经发生?(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取图1B图中溶液进行以下两个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反应评价)你认为上述图2中实验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是实质是:_。(3)(提出问题1)如何验证该反应已经发生?(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取图1B图中溶液进行以下两个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反应评价)你认为上述图2中实验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是实验_,请选择上述任一实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_。(提出问题2)图1B图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B图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观察到_。B图中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经思考,同学们认为用另一种不同类别的试剂_,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拓展延伸)将C图试管中的物质静置,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酚酞试液都会变红,因为 Ca(OH)2 和 NaOH都是碱溶液,与题意不符。B.石蕊试液都会变蓝, 因为Ca(OH)2 和 NaOH都是碱溶液,与题意不符。C.加水都没有明显现象,与题意不符。 D.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变浑浊,氢氧化钠无任何明显现象,与题意不符。故选:D2、D【详解】A、燃烧天然气炖制排骨,发生了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和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大米、红薯等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只是将异味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3、A【详解】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故选项推理错误。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故选项推理错误。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4、A【详解】A、厕所清洁剂的pH=1,呈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呈碱性,两者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会降低清洁效果,选项错误;B、厕所清洁剂的pH=1,呈酸性,可能含有酸性物质,选项正确;C、厨房清洁剂的pH=12,呈碱性,加水稀释后,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选项正确;D、厕所清洁剂的pH=1,呈酸性,能腐蚀铁制下水道,选项正确,故选A。5、D【详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CO和H2加热时均能与CuO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C、原混合物中加入二氧化锰,充分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则原混合物由氯化钾和氯酸钾变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D、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铜网,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了氧气,选项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应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A错误;B、pH试纸不能浸入待测液中,避免污染试剂,使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C、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避免液体飞溅,故C错误;D、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7、B【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详解】A、氮气作为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作电光源,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做灭火器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但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氧化钙加热食物,是利用了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详解】A、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器表面的锈为氧化铁,稀盐酸可与其反应,所以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金和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波尔多液是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而成的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铁和硫酸铜可发生置换反应,不可用铁桶盛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B【分析】人被蚊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则为减轻疼痛,可涂抹的物质是碱性物质。【详解】A、食盐水显中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A不正确;B、肥皂水显碱性,能和蚁酸反应,能涂抹,故B正确;C、橘子汁显酸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C不正确;D、米醋显酸性,不能和蚁酸反应,不能涂抹,故D不正确。故选B。10、D【详解】A、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理,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故选项推理错误。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C、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腐蚀,不是因为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推理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属于酸溶液,则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溶 钾钠硝铵 钡钾钠铵钙 氯化银 银钙钡 钾钠铵 氯化银 硫酸钡 【详解】酸都溶,钾钠硝铵溶水快,碱溶钡钾钠铵钙,氯化物除氯化银,硫酸盐除银钙钡,其他盐溶钾钠铵。强调:氯化银、硫酸钡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沉淀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Cu(OH)2+2HCl=CuCl2+2H2O 【详解】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铜和水。因此:实验内容反应的现象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消失,溶液变成蓝色Cu(OH)2+2HCl=CuCl2+2H2O3、(1)【分析】(1)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双氧水分子表示为:2H2O2;(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3)氧化钡中钡元素显+2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氧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4、(1)BD(2)(3) 氧气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1)二氧化硅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BD。(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铁质车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为防止生锈通常进行喷漆处理。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生锈后,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氧气和水;Fe2O3+6HCl=2FeCl3+3H2O。5、= 偏小 【详解】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水是中性的,pH=7;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用水润湿试纸,相当于稀释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故答案分别填:=、偏小。三、计算题1、(1)0.98(2)(3)解:设中和9.8t废硫酸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所以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答: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4%。【分析】(1)该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9.8t×10%=0.98t。(2)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见答案。【点睛】2、(1)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碱【分析】(1)由图可知,向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随着氢氧化钡的加入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少,至溶质质量为零,由反应方程式:Ba(OH)2+H2SO4=BaSO4 +2H2O可知,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零,因此b点表示意义是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填: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解:设中和98g10%的硫酸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解得:x=8.0g。中和98g10%的硫酸溶液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8.0g×10%=80g ,若加入171g氢氧化钠,可知氢氧化钠有剩余,氢氧化钠呈碱性;故填:碱。3、(1)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黄色,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2)(3)18.25%解: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 x=18.25%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分析】(1)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氧化铁生成氯化铁和水,再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黄色,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故填: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黄色,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2)a段氧化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3)见答案。4、(1)80%(2)198g(1)设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x,解得x80%(2)由(1)可得杂质质量为2g,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则稀硫酸质量为200g2g10g198g。答: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为198g。【分析】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已知反应产物出形成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可求出产物硫酸铁的质量,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硫酸根离子和铁元素质量不变,可分别计算出样本中氧化铁的质量和参与反应的硫酸的质量。(1)解: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铁,则硫酸铁的质量等于,反应前后铁元素质量不变。设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x,则有 解得x80%;(2)反应前后总重量不变。由(1)可得杂质质量为10g×20%2g,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为200g,则反应前稀硫酸质量为200g2g10g198g。5、(1)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x4.9%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2)1.3%(3) 倒贴 3108 【分析】(1)pH7时,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钡质量为为171g×10%,废水质量已知,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曲线中A点时溶质为氢氧化钡,溶质质量为(223.3g-171g)×10%,由(1)可计算出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g,溶液质量为200g223.3g-23.3g,则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设消耗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解得:y=7.4t成本费用:7.4吨×(400元/吨+500元/吨)=6660元产品收入:7.4吨×0.8×600元/吨=3552元<6660元,倒贴。倒贴金额为:6660元3552元=3108元。四、实验探究1、pH增大或碱性增强 2 实验2加碳酸钠后和实验3加氢氧化钠后,pH和溶氧量都增大 当pH在8.0011.47之间,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 ACD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分解放出氧气 【详解】(1)根据实验1加入“鱼浮灵”前后,pH由6.96变为9.89可得出,液体的变化是pH增大,液体变为碱性,碱性增强。(2)通过实验2的与对比,引入钠离子后水中溶氧量几乎不变,说明猜想 1: Na+促进 H2O2分解不成立。(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为碱性,pH>7。通过实验2中与及实验3进行对比,实验2加碳酸钠后和实验3加氢氧化钠后,pH和溶氧量都增大,可说明溶液的碱性促进 H2O2分解,猜想2成立。(4)表格中pH有8.00逐渐增加到11.47,溶氧量先从6.88增加到17.57后又降到13.15。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当pH在8.0011.47之间,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5)二氧化锰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从实验探究一可知氢氧化钠、碳酸钠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氯化钠不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故填ACD。(6)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分解放出氧气,所以实验 2-与实验 1-对比,水中溶氧量增大。2、Cl2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把品红试纸伸入稀盐酸中 先变红后褪色 【详解】【猜想】氯水是指氯气溶于水,有物理变化过程,即氯气溶解在水中,又有化学变化过程,即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由此可以说明氯水中有水、氯气、次氯酸、盐酸四种物质,结合其他三个猜想即可知猜想2的内容为:Cl2。【实验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猜想1不成立,说明水不能使品红褪色,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没有褪色;实验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没有褪色,所以该实验结论是猜想2不成立;实验的目的要证明猜想3是否成立,所以该操作为: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反思】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氯水中含有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可使红色褪去,故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色后褪色。3、火星四射随含碳量增大而明显 0.20mm 四氧化三铁也具有磁性 稀盐酸 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详解】活动 1:“火星四射”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通过实验1和实验2中铁丝的含碳量越多,火星四射的现象更加明显,所以铁丝燃烧的 “火星四射”与铁丝含碳量的关系是:火星四射随含碳量增大而明显,实验过程需要控制变量,直径必须相同,都为0.20m。故填:火星四射随含碳量增大而明显;0.20m;活动 2: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四氧化三铁也为黑色固体,也具有磁性,所以用磁铁来检验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铁的是不正确的,故填:四氧化三铁也具有磁性;根据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黑色固体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铁;故填:稀盐酸;黑色固体中含有铁【点睛】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将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 化合 【详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故应将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此时若纸花不变红,则说明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述两个反应都是由多种物质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4)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二氧化硫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不适合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二氧化硫不与氯化钠溶液反应,故此选项不正确;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二氧化硫不与浓盐酸反应,且浓盐酸也具有挥发性,也会污染空气,此选项不正确;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故选。5、H2SO4+2NaOH=Na2SO4 +2H2O H+OH-=H2O D C错误,硫酸根离子可能来源于硫酸而不是硫酸钠 或者D正确,溶液不显碱性 石蕊 变红 镁条、碳酸钠等(合理即可) 氯化钠(NaCl) 【详解】(1)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反应评价:图2中实验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的是实质是:硫酸中氢离子与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可表示为:H+OH-=H2O;(3)反应评价:图2中C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可能来源于硫酸而不是硫酸钠,不能验证反应已经发生,D中加酚酞溶液后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参与了反应,从而验证反应已经发生;进行实验:实验结论是B图中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只要检验是否有硫酸的存在,可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来检验,若溶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则证明存在硫酸,也可加入镁条或碳酸钠粉末,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有硫酸的存在;拓展延伸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反应后溶质的成分一定存在硫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将C图试管中的物质静置,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