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测评(无超纲).docx
-
资源ID:28215441
资源大小:423.8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测评(无超纲).docx
章节综合测试(含答案)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测评(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小刚为了测一根铜丝的直径,他把铜丝紧紧的并排着绕了100匝,测得总长度为1.320m,则此铜丝的直径为( )A、1.32m B、1.320mm C、1.32cm D、无法确定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小是 v 1 ,同步通讯卫星绕地心转动的速度大小是 v 2 ,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正确的是Av 1 v 2 Bv l =v 2 Cv 1 v 2 D无法比较3、用标准的金属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遇冷后,长度减少,那么()A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长了一些 B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短了一些C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同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C. 龟兔赛跑中乌龟获胜,说明赛程中它的平均速度更大D. 刻舟求剑故事中楚国人没找到剑是因为他不懂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道理5、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tABtBC B. tAB=tBC C. vABvBC D. vABvBC6、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8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cm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线圈的圈数7、在抗震救灾中,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送到灾区,使用到了多种运输工具,下列运输工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A列车B大卡车C大型客机D冲锋舟8、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若要测出圆柱体的周长,应选用的器材是:A.abdf B.acde C.adefD.acdf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10、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两岸的山 C河中的水 D轻舟上的人11、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A.5圈 B.60圈 C.100圈 D.3600圈12、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A8cm B. 8mm C. 8dm D. 8m13、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C.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 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1 m/s14、在配窗玻璃时,需要测量玻璃的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是 (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15、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如下图所示,则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象是( ) 甲 乙 丙 丁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在 cm到 cm之间。按精确测量要求,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2、五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1.64m、1.65m、1.64m、1.66m、1.67m,则平均值为 m。3、特技跳伞运动员在做空中造型表演,只有在他们保持相对_时,才能形成图中的造型。4、小明乘客车上学的途中,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货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客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的,货车是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5、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计算平均速度用的公式是 如图所示得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时 ,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6、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1)两运动员中,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ms(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7、从绵阳开往成都方向去的汽车司机在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抵达成都至少还需要_h。8、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为l0ms,乙车的速度为12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运动,经1min两车相距 m。9、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m/s10、某同学坐在汽车上,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这位同学是以_为参考物的。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 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1;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1v2 , 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 。为什么? 2、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3、(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 (2)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 实验原理是_。(3)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_。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_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 m/s. 4、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2).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下滑动力加速下滑;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 原因是 (3).若图中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5、图中物体B的长度是_cm。-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A3、答案:A4、答案:B5、答案:D6、答案:D7、答案:C8、答案:D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A15、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3.9,4.0,3.92 2、答案:1.65 3、答案:静止4、答案:静止 运动5、答案:秒表;刻度尺;v=st;0.18m/s;0.15m/s 6、答案:(1)、乙 乙跑过的路程 (2)、10 (3)运动员具有惯性7、答案:t=80km/100km/h=08h 8、答案:东 西 1209、答案:11 s 9.09 m/s10、答案:车三、实验探究1、答案:不妥当;因为在实验中探究的是小车下滑全过程的速度变化,小车过中点时有一点的速度,而题中为0. 2、答案:A;1mm;2.20cm(或2.20-2.22cm)3、答案:(1)刻度尺;秒表(2)v= s/t(3)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4)0.18;0.15 4、答案:(1)v=s/t;刻度尺;停表 (2)小;便于测量时间 (3)0.12m/s;小于 5、答案: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