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重点解析试卷(无超纲).docx
-
资源ID:28218066
资源大小:212.18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重点解析试卷(无超纲).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重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D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2、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汽水C冰红茶D酸奶3、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面实验(见图1),结合KNO3的溶解度曲线(见图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和中固体的质量一定相等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C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5、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蔗糖C食盐D味精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7、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8、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9、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B 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D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10、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打开汽水瓶盖是,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_;喝了汽水以后,会常常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和_有关系。2、下表是NaCl、CaCl2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00gH2O)NaCl36.036.637.038.4CaCl227.639.841.443.2请回答下列问题:(1)20°C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2)使接近饱和的CaCl2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3)经测定,35克某NaC1样品中含CaCl24.3克。现设计如下实验提纯NaC1:1甲中清液是NaCl的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乙中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点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列式即可);X较合理的取值是_。A100 B95 C90 D80理由是_。3、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甲20.931.645.863.985.5110乙31.034.037.040.042.645.5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填写化学式)。(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的方法提纯KNO3。(3)60时,分别将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KCl(填系号)。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填写字母标号)。冰块生石灰硝酸铵固体干冰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ABCD(5)60时,将20gKC1固体放入50g水中,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4、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回答:(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3)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4)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6)炭雕以活性炭为原料,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_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7)洗涤灵能洗去盘子上的油渍,原理是洗涤灵对食用油有_作用,它能增强乳浊液的_性。5、如图是A 、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填字母序号,下同);(2)将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无溶质析出的是_。(3)20°C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g;(4)当A中含有少量B,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的方法。(5)时,将等质量的A 、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6)将时A 、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过氧乙酸溶液是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一种有效药剂,某商店出售一种过氧乙酸消毒液,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2)若将100g40%过氧乙酸消毒液稀释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用于教室喷雾消毒,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写出计算过程)2、三吉台中学初四化学兴趣小组对阁山的石灰石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中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162.8n(1)上表中n的数值是多少?(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20g石灰石样品于锥形瓶中,将200g稀盐酸缓缓加入锥形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求:(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如果要配制200g10%的稀盐酸,则需要量取浓度为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m3)体积为_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现在 70g20%的硫酸铵溶液,试计算下列问题。(1)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有9.8t硫酸溶液(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1.5t废铁屑完全反应(假设废铁屑内其它物质不与硫酸反应,且杂质不溶于水),试计算:(1)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2)计算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味精做了以下实验。查阅资料:味精能溶于水,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易溶于水,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另外还含有氯化钠,其它成分不考虑。(1)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填字母)。A 5mL B 10mL C 50mL D 100mL(2)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编号)。(3)为测定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然后精确测定氯化银沉淀质量,从而计算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的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探究一:用锌制取氢气。甲同学拟用如图实验装置完成制取氢气和测量生成气体体积的实验:(1)装置连接顺序是:A_D(填字母)。探究二:硫酸铜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乙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为此展开探究。(设计实验)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等质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锌粒,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由31.5%的稀硫酸,不同体积水、5%的硫酸铜溶液组成的混合液,试剂用量记录如表:混合液(试管编号)31.5%的H2SO4溶液/mL10V11010105%的CuSO4溶液/mL3.63.84.04.24.4蒸馏水/mL16.416.216.015.8V2收集70mL水所用时间/s21.220.419.720.521.3(2)表中的V1_mL,V2=_mL。(分析与结论)(3)表中_组反应速率最快该组的原混合液中H2SO4和CuSO4溶质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提示:31.5%的H2SO4溶液和5%的CuSO4溶液密度均为1.2g/mL)。3、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内容(1)溶质种类的影响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中有较多Ca(OH)2未溶在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 KNO3晶体,将试管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5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试管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填“相等”或“不相等”)4、小明、小亮在学习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后,一起探究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做作了如下实验。:小明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明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后,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2g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b:小亮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亮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并充分搅拌,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2g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问题: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_。小亮提出:氯化铵的饱和溶液还能不能溶解其他物质呢?他们又一起做了如下实验。c:在20时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38.2g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100ml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他们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另一烧杯内,得到20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他们又称取5g食盐放入得到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内并充分搅拌,食盐消失。结论: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以再溶解另一种不同的溶质。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食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_(2)如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你能想出几种方法?_5、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图三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2)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小明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都变瘪且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1)小明认为二氧化碳与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填“是或否”)正确,理由是_。(2)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对比A瓶与_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且溶质的溶解性更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选项A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B正确;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原子的原子核内不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例如某些氢原子中没有中子,选项C错误;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若采用的是改变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B。2、D【详解】A:啤酒中含有酒精、水等,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蔗糖、水等,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冰红茶含有多种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酸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稳定,不属于溶液。综上所述:选择D。【点睛】3、B【详解】由图可知,20°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20 g的水中最多溶解6.32 g KNO3所以烧杯中溶解了4 g硝酸钾,是不饱和溶液,烧杯中溶解了6.32 g KNO3,是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固体全部溶解,得到的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C得到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符合题意;C、溶液和溶液是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溶液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D、中溶解的固体最多,和溶解的固体相等,所以溶液、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不符合题意。【点睛】4、C【详解】A、向足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粉,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生成氢气质量的顺序为AlMgZn,故不符合题意;B、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采用以少定多的原则,生成氢气的质量跟酸的质量有关,酸的质量相等,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的总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D、氧化钙会和水反应,消耗了水,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会析出,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详解】A、花生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B、蔗糖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食盐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味精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A。6、D【详解】A: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A错。B:t2时,物质a的125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B错。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仍然是饱和溶液,c变为不饱和溶液,但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C错。D:t2时b的溶解度是25g,50g水最多溶解物质b12.5g,所得溶液质量最多为62.5g。小于65g。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7、C【分析】【详解】A.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继续再溶解硝酸钾,所以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不能改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操作不可行;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升高,但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均不变化,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改变,操作不可行;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操作可行;D.恒温蒸发溶剂,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硝酸钾,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故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操作不可行;故选C。【点睛】8、C【详解】A、实验室溶剂一般选择水,除了水之外还有乙醇等,故不符合题意;B、油锅着火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面,燃烧的更旺,故不符合题意;C、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符合题意;D、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详解】A、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溶液饱和,不能再溶解氯化钠,此时溶质质量不再改变,溶质质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不变,故选项正确;B、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C、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水,但原本双氧水里就有水,溶液中水的质量起点不为零,故选项错误;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每28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80份质量的氧化铜反应,氧化铜反应消耗的质量大于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10、C【详解】A、不是所有的溶液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时蓝色的,故A选项错误;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的说法不正确,因为未指明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若温度改变,增加溶剂的量,还会溶解溶质,另外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溶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还可以溶解氯化钾、硫酸铜等不同的溶质,故B选项错误;C、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选项正确;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在相同的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故D选项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1、打开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小 温度 【详解】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打开汽水瓶盖是,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打开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小,喝了汽水以后,会常常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故填:打开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变小;温度。2、(1)NaCl氯化钠(2)添加氯化钙(3) 不饱和 C 蒸发90g水氯化钙不结晶氯化钠结晶,且氯化钠结晶较多,继续蒸发氯化钙也结晶 【解析】(1)由表格可知,20°C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2)使接近饱和的CaCl2溶液变为饱和,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故填:添加氯化钙。(3)135克某NaC1样品中含CaCl24.3克,氯化钠质量35g-4.3g=30.7g,80摄氏度氯化钠溶解度38.4g,故甲中清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乙中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点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X较合理的取值是90g,氯化钙溶解需要水的质量,100g×10g,故蒸发100g-10g=90g水氯化钙不结晶氯化钠结晶,且氯化钠结晶较多,继续蒸发氯化钙也结晶,故填:;C;蒸发90g水氯化钙不结晶氯化钠结晶,且氯化钠结晶较多,继续蒸发氯化钙也结晶。3、(1)KCl(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D(4)B(5)3g【分析】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能溶解的最大的质量。由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数据表可知,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变化趋势比氯化钾的大。(1)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乙指的是氯化钾,其化学式为KCl;故填:KCl。(2)由上述分析可知,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变化趋势比氯化钾的大,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由于不确定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质量,所以分别将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故选D。(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要使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以采用升高温度或者增加溶剂的方法,由题干“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说明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则冰块放入水中会降低温度,不符合要求;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符合要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要求;干冰升华会吸热,使温度降低,不符合要求;浓硫酸溶于水中,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符合要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符合要求;因此加入的物质是;故选B。(5)由溶解度表可知,60时,KC1的溶解度为45.5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KCl的质量为22.75g,则60时,将20gKC1固体放入50g水中可以全部溶解,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KCl的质量为17g,故60时,将20gKC1固体放入50g水中,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20g-17g=3g;故填:3g。4、(1)不可再生(2)沸点(3)CO(4)纯度(5)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吸附(7) 乳化 稳定 【分析】(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故填:沸点;(3)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就不能与氧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而中毒,所以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故填:CO;(4)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填:纯度;(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故填: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故填:吸附;(7)洗涤灵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它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故填:乳化;稳定。5、(1)ABC(2) A C (3)70(4)降温结晶(5)CBA(6)BAC【解析】(1)由图可知,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2)A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A;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无溶质析出的是C。(3)20°C时,A物质溶解度为4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最多溶解溶质20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50=70g。(4)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A中含有少量B,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5)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将等质量的A 、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A溶解度最大需要水最少,C溶解度最小需要水最大,故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BA。(6)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还是饱和溶液,降温之后溶解度B大于A,溶质质量分数B大于A;降温之后C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之前C溶解度小于降温之后AB溶解度,故溶质质量分数BAC。三、计算题1、(1)243(2)解:稀释前后过氧乙酸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100g×40%=(100g+x)×2%x=1900g答: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1900g。【解析】(1)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3;(2)解:稀释前后过氧乙酸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100g×40%=(100g+x)×2%x=1900g答: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1900g。2、(1)2.8g(2)根据题意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6g-2.8g=13.2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2.5%(3)解:设2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x=3.65g所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8.25%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解析】(1)石灰石样品共16g,第一次加入20g稀盐酸,固体减少了(16g-11g)=5g,第二次再加入20g稀盐酸,固体又减少了(11g-6g)=5g,第三次再加入20g稀盐酸,固体减少了(6g-2.8g)=3.2g,说明样品中的碳酸钙已经反应完全,故第四次加入20g稀盐酸,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减少,n=2.8g;(2)见答案;(3)见答案。3、(1)75%(2)解:设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7.3%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3%(3)解:设需要量取浓度为36%的浓盐酸的体积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200g×10%=1.18g/cm3×x×36%,x47.1mL【分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杂质的质量,故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见答案;(3)见答案。4、(1)14%(2)30%【解析】(1)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2)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30%【点睛】溶质质量分数=5、(1)3.04t(2)参加反应H2SO4的质量为9.8t×20%=1.96t设铁屑中纯铁的质量为x,生成的FeSO4质量为y,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 x=1.12t y=3.04t z=0.04t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的质量:9.8t+1.12t-0.04t=10.88t 溶质质量分数: 答: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9%。【解析】(1)参加反应H2SO4的质量为9.8t×20%=1.96t设生成的FeSO4质量为xx=3.04t故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3.04t。(2)反应后溶液为FeSO4溶液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纯铁的质量+硫酸溶液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题意可知,参加反应H2SO4的质量为9.8t×20%=1.96t设铁屑中纯铁的质量为x,生成的FeSO4质量为y,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 x=1.12t y=3.04t z=0.04t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的质量:9.8t+1.12t-0.04t=10.88t 溶质质量分数: 答: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9%。四、实验探究1、C 偏小 无影响 【详解】(1)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时,需水50g-5g=45g,即45mL,所以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mL,选C。(2)正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顺序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所以编号为。(3)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有沉淀生成则原溶液沉淀未完全,无沉淀生成则原溶液沉淀完全。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量出的水比实际需要的多,即溶剂变多,则所配制的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而测定的味精中氯化钠是利用滴加硝酸银产生沉淀来计算的,所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受影响,故填无影响。故答案为(1). C (2). (3). 偏小 无影响。2、C B 10 15.6 63:4 【详解】(1)测量生成气体体积是采用测量气体排出水的体积的方法进行的,故连接顺序为ACBD(2)要对比试验效果,那么除了要探究的物质的量不一样以外,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本题是探究硫酸铜量的影响,那么每组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五组反应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每次试管加入硫酸的体积都相等,故V1=10mL,加入水的体积 V2=(10+3.6+16.4)mL-(10+4.4)mL=15.6mL ;(2)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可以得出第组反应速率最快,用时19.69s,原混合液中H2SO4和CuSO4溶质质量比为:。3、温度、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温度 不同 温度 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质量 不相等 【详解】(1)探究溶质的种类对溶解度的影响,即除了溶质的种类不同外,温度和溶剂的质量都必须相同,由30时,5mL蒸馏水中溶解的KNO3、Ca(OH)2质量相同,说明在温度相同、溶剂的量、溶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填温度、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同,实验结论第一空故填温度;第二空故填不同;(2)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时,除了温度不同之外,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质量必须相同,要改变的因素故填温度;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故填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质量;由试管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中KNO3全部溶解,可知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相等,实验结论故填不相等。4、温度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看其是否能够继续溶解,若能,不饱和,若不能,则饱和 降低温度;加入氯化铵;蒸发溶剂 【详解】a:该实验中,氯化铵的量不变,水的量不变,温度不同,则溶解情况不同,故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温度;b:该实验中,温度不变,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同,溶解情况不同,故小明的实验证明了影响饱和溶液形成的条件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c:(1)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看其是否能够溶解,若能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若不能,则是饱和溶液;(2)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加入氯化铵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5、氧气浓度 溶剂种类(或性质) 溶质种类(或性质) 否 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而变瘪 B 【详解】探究活动一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浓度;探究活动二 (1)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而A、B的区别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