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练习试卷(精选含详解).docx
-
资源ID:28220206
资源大小:3.23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练习试卷(精选含详解).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托里拆利实验和自制气压计的相关知识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两者都拿到山顶时,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下降,而自制气压计玻璃管内液面上升B自制气压计使用时,受温度的影响较大C自制气压计时要先向瓶内吹气,是为了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D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如果有少量空气,气压测量值会偏大2、如图所示A、B两只柱状容器(SA>SB),分别盛有密度为甲和乙的两种不同液体,其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现将同一小球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Am甲m乙B甲>乙C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D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3、甲、乙是重为10N和20N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1=5N和F2=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所示);当把乙单独放在水平面上,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58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13N,水平向右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15ND图c中F4的大小为10N4、图所示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得较宽B图钉帽的面积较大C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5、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底面积都为S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是圆台形容器,其中盛有密度为1的液体,乙是圆柱形容器,其中盛有密度为2的液体,此时两液体液面相平,且质量相等,液体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压强分别为p1和p2;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物A、B分别轻放入甲、乙容器的液体中,静止后,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与物块未浸入液体时相比,甲、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分别为p1和p2,甲、乙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分别为p3和p4。已知物块的密度为3,且3<1,3<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p1p2,F1F2Bp1p2,F1=F2Cp1=p2,p3<p4Dp1<p2,p3=p46、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下降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CA管越细,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12B43C81D4l8、如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 。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c液体,且c0.5B,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ABCDL9、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吸管一端做成尖形B刀刃磨得很薄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D 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10、把一个重力为10N、底面积为10cm2的正方体甲,放在一个重力5N、边长为2cm的正方体乙的正上方,那么正方体乙受到甲的压力产生的压强是()A2.5×104PaB1.5×104PaC104PaD1Pa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紧闭车窗的汽车行驶在无风的雪天,如果打开一侧的车窗,汽车外面的雪_(选填“可能”或“不能”)飘进车里,这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外空气流速_车内空气的流速,车窗外空气的压强_车内空气的压强的缘故(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在底面积为0.1m 2、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0-3m3的冰块,其与容器底的接触面积为0.05m2,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冰块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_冰块的质量,水的体积_冰块的体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均选填“”、“”或“”)。3、如图所示,甲物体重40N,甲的底面积为10cm2,乙物体质量为1.6kg,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甲对地面的压强为_Pa。(g取10N/kg)4、如图所示,长木板重10N,底面积为10cm2,现将其底面积的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_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如图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向上游的示意图。当打开_时,下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室内的水流出,待闸室里的水面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D,船驶入闸室。关闭B和D,再打开_时,闸室跟上游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进闸室,闸室水位逐渐上升,待闸室水面跟上游水面相平时,打开_,船就可以驶出闸室,开往上游。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3m、0.2m和0.1m的实心正方体A、B、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0.2×103kg/m3,且物体A、B、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求:(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B的密度;(3)现将物体C分别放置于物体A、B中央,为了让放上C后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放上C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只将A沿竖直方向切下质量或者只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则与比值为多少?2、如图所示,高为15cm圆柱形容器乙中装有适量的油(已知油的密度为0.8×103kg/m3),密度为0.6×103kg/m3的圆柱体甲的横截面积与乙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3:4,圆柱体甲和容器乙均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没在油中(A未与容器乙接触),截取甲并浸没截取部分入乙以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求(1)若甲沿水平方向截取5cm后,甲对桌面减少的压强为多少帕?(2)在甲沿水平方向截取长为5cm的物体A,并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油中(A未与容器乙接触),则容器乙对桌面增加的压强为多少帕?(3)在图丙中p与p0之比为多少?3、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仅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创造了又一个奇迹。在建造的过程中,用混泥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泥土到火神山医院工地,再用泵车输送到指定地点。混泥土运输车的相关参数如下表:车辆名称:东风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空车质量(kg):25000公告型号:DFL5251GJBA1轮胎数(个):10罐体搅拌容积(m3):10最高车速(km/h):75(1)混泥土搅拌运输车满载混泥土后,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运输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2)混泥土搅拌运输车将混泥土送到工地后,如图灌入泵车(俗称天泵)体内,由泵车送到高楼进行浇灌。若泵车的进料口离地2米,将类似流体的混泥土送到11楼的楼面浇灌,泵车提供的压强至少是多少?(假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米)。4、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米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底面积为米的厚壁柱形杯内装满体积为米的水,竖直放入容器中触底,静止后如图(a)所示。求:杯中水的质量;接着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内,再把空杯子竖直放入容器中仍触底,如图(b)所示。(a)判断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b)薄壁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5、夏季盘锦市市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5t,水罐容积为5m3,装满水后,罐内底部水深1.5m处有一喷水口的面积为10cm2,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g取10N/kg,水=1.0×103kg/m3)。求(1)该车最多能装多少吨水;(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明同学利用U型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实验时,小明根据U型管压强计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2)实验前他注意到压强计的U型管两边的液面已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中甲。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则装置出现的问题是_;(3)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先后做了如图丙、丁两步实验,由此得出初步结论是_;(4)在如图丁实验的基础上,他又在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浓盐水,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_的关系。加入浓盐水后,为控制变量,小明应将金属盒的位置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2、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_,多次测量的目的_(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图(a)所示的装置名称是_,如图(b)、(c)和(d)所示,金属盒置于同种液体的不同位置处,该实验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_的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故将上述装置都拿到山顶时,大气压能支持的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差将逐渐变小,会发现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的水银柱下降;因自制气压计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当拿到山顶时,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瓶外的大气压变小,则细管中的水柱将上升,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温度下降时,瓶中被封闭空气遇冷收缩,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玻璃管的水面会下降,我们会误认为大气压升高,故自制气压计使用时,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此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和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所以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若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这样测得的大气压强将比实际值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B【详解】A由于两容器均为柱形容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两容器中液体质量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B甲液体中小球处于漂浮状态,故有 ;乙液体中小球处于悬浮状态,故有,所以,故B符合题意;CD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由以上分析可知, ,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图a中,甲对乙的压力F甲=G甲=10N受力面积为S乙=100cm2=0.01m2甲对乙的压强乙对地面的压力F乙=G甲+G乙=10N+20N=30N乙对地面的压强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故A错误;B图a中,把甲乙看做整体,整体受到F1和F2的合力F合=F2-F1=8N-5N=3N由整体静止可知,地面对乙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大小为f2=F合=3N因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和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故B错误;C图b中,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对甲受力分析可知,甲受到向右的拉力F3和乙对甲向左的摩擦力f3,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乙对甲的摩擦力f3=F3=15N方向水平向左,因甲对乙的摩擦力与乙对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D图c中,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平衡状态,则F4的大小与乙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4大小相等。对比图b和图c可知,两图中乙物体与水平面接触的材料和粗糙程度不变,由Ff=FN可得带入数据得解得f4=10N,即F4的大小为10N,故D正确。故选D。4、C【详解】A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故A不符合题意;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图钉时手受到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石磨盘做得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详解】AB因为两容器底面积都为S,甲是圆台形容器,两液体液面相平,所以V1大于V2且质量相等。根据得,1小于2。根据得所以p1小于p1。又根据得所以F1小于F2。故AB错误;CD因为3<1,3<2,所以物块放入甲、乙液体中后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得,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轻放入甲、乙容器的液体中后,在量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所以,相当于给两容器中的液面增加相同的压力(大小为完全相同的两物块的重力),根据得因为甲容器液面横截面积大于乙容器液面横截面积,所以,由于A、B完全相同,且原来液体质量相等,两个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D。6、B【详解】A晴天大气压比阴雨天高,即阴雨天时瓶外的大气压小于晴天时瓶外的大气压,根据可知,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升高,故A错误;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液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故B正确;C压强差一定时,液面的高度差应该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管的粗细而发生改变,故C错误;DA管液面上升时,说明内部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即外界大气压减小,故D错误。故选B。7、C【详解】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因为两物体质量相等,以及两物体为等高的实心圆柱体,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及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得出A、B两种物质的底面积之比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从A端注入密度为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B、长度为L的液柱,由液体压强公式,平衡时BgLAg(L0.5L)化简得 A2B 设C液体的深度为h,左右液面相平时BgLAg(Lh)+Cgh 又已知 C0.5B 将代入得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C【详解】A吸管一端做成尖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D安全锤的锤头做的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详解】由受力分析可知,将甲放在乙的上方时,甲对乙的压力F等于甲的重力G甲,即F=G甲=10N由题意可知,甲的底面积为S甲=10cm2,乙的底面积为S乙=2cm×2cm=4cm2可知乙的底面积小于甲的底面积,故将甲放在乙的上方时,甲、乙间的接触面积为S=S乙=4cm2=4×10-4m2故由可得,甲对乙的压强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1、不能 大于 小于 【详解】12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在无风的雪天时,打开一侧的车窗时,车窗外空气相对于车的流速大于车内空气的流速,车窗外空气的压强小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产生向外的压强差,因此,汽车外面的雪不可能飘进车里。2、= < < 【详解】1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物态、位置而改变,若冰块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等于冰块的质量。2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 可知,水的体积小于冰块的体积,即 。3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3、16 2.4×104 【详解】1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力,该力的大小为F=G=mg=1.6kg×10N/kg=16N因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6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2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受到了支持力F支=G甲-F=40N-16N=24N因为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24N甲对地面的压强4、1.5×104 变小 不变 【详解】1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力受力面积对桌面的压强2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由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3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木板和桌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的摩擦力不变。5、B A C 【详解】1当船从下游驶向船闸时,先打开阀门B,此时闸室与下游组成连通器,闸室内的水通过阀门B流出,水面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D,船进入闸室;2进入闸室后,关闭阀门B和下游闸门D,打开阀门A,此时上游与闸室组成连通器;3上游的水通过阀门A流向闸室,水面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C,船就可以驶出闸室,开往上游。三、计算题1、(1);(2);(3)【详解】解:(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A、B、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物体B的密度(3)C的重力放上C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只将A沿竖直方向切下质量 时,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不变,只需让C对地面的压强为此时A的底面积切去的质量放上C后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只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放上C后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代入数据 解得则与比值答:(1)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为;(2)物体B的密度为;(3)与比值为。2、(1)300Pa;(2)300Pa;(3)3:1【详解】解:(1)根据pgh知若甲沿水平方向截取5cm后甲对桌面减少的压强为p=甲gh=0.6×103kgm3×10N/kg×5×102m=300Pa(2)因为甲乙的底面积之比为3:4,容器乙对桌面增加的压强(3)已知油的密度为0.8×103kg/m3,甲的密度为0.6×103kg/m3,则甲:油=所以甲油由图像可知,截取前圆柱体甲对桌面的压强p甲=甲gh甲=5p0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则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p乙=油gh油=p0所以5化简解得h甲h油······图丙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在甲沿水平方向截取长为a的部分,并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该部分刚好浸没在油中时,甲、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且乙容器对桌面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截取部分在油中受到的浮力,所以p=甲g(h甲a)展开可得甲gh甲甲ga=油gh油+油ga即5p0甲ga=p0+油ga合并可得4p0=甲ga+油ga即4油gh油油ga+油ga油ga所以ah油·····在图丙中p与p0之比为答:(1)若甲沿水平方向截取5cm后,甲对桌面减少的压强为300Pa;(2)容器乙对桌面增加的压强为300帕;(3)在图丙中p与p0之比为。3、(1)2.5×106Pa;(2)7×105Pa【详解】解:(1)地面受到的压力地面受到的压强(2)泵车提供的压强至少为答:(1)混泥土搅拌运输车满载混泥土后,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6Pa;(2)泵车提供的压强至少是7×105Pa。4、2kg;(a)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理由见解析;(b)490Pa【详解】解:杯中水的质量(a)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因为整个过程中,轻质容器中的水未溢出,水的重力不变,厚壁柱形杯的重力不变,由可知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不变,据,则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b)薄壁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化量则薄壁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答:杯中水的质量m水为2kg;(a)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b)薄壁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p为490Pa。5、(1)5t;(2)2×105Pa;(3)15N【详解】解:(1)水的最大质量m水=水V水=1.0×103kg/m3×5m3=5×103kg=5t(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总g=(5×103kg+5×103kg)×10N/kg=1×105N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3)水对罐底的压强p水=水gh=1.0×103kg/m3×10N/kg×1.5m=1.5×104Pa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F压=p水S喷水口=1.5×104Pa×10×10-4m2=15N答:(1)该车最多能装5吨水;(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是2×105Pa;(3)装满水时,水对罐底喷水口的压力是15N。四、实验探究1、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橡皮膜漏气(或软管漏气) 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密度 上移 【详解】(1)1实验时,是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的压强,因为金属盒所处深度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也不同。(2)2由图乙知,金属盒浸没水中后,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无变化,说明U形管的气密性不好,橡皮膜或软管有漏气现象。(3)3图丙、丁中,金属盒所处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45在图丁的实验基础上,再往烧杯中加入浓盐水,是为了改变液体的密度,所以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那么应控制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变,所以要向上移动金属盒。2、相同 不相同 U形管压强计 深度 【详解】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所以这两个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相同的。2“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中在研究了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后,还需要用其它物质进行多次实验,这样才能得到普遍性的规律;“测得物质密度”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即测量的物理量相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3如图所示的装置是U形管压强计,用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4读图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探头所处的深度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故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