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docx
-
资源ID:28221246
资源大小:8.70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试卷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综合练习试题(含解析).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一定多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啄木鸟的嘴尖而细B滑雪板大而宽C书包带很宽D图钉帽面积较大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5、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均为,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现将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ABCD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和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是()A,B,C,D,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BCD8、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的是()A拦河大坝B茶壶C船闸D锅炉水位计9、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D10、下列物理知识都与西藏有关,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西藏地区的大气压值小于1.01×105PaB用塑料密封包装的小食品从北京拿到西藏会塑料包装会变的鼓一些C从沿海到西藏地区,大气压强会越来越大,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D将两个合在一起的铜半球内部都抽成近似真空状态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做实验要比在沿海地区更容易拉开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小明在1楼时大气压为p1,沸点为t1。在10楼时大气压为p2,沸点为t2。则p1_p2,t1_ t2。(填“大于”、“小于”、“等于”)2、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_(填“利用”或“不利用”)大气压强。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Pa。(, )3、为纪念_在物理学中的贡献,将他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生活在3.6亿年前的一种邓氏鱼(如图所示)在啃食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力高达,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4、如图所示,课堂上物理老师把一个轻的空纸盒竖立在讲台上,让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不吹到盒子),可以看到盒子将向_边倒,这是因为左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5、货车超载,很容易把公路的路面压坏。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的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规定值。这是通过_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_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重为2牛的薄壁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其内部放置物体乙的重力为19.6牛,体积为110-1米。现将体积为310-3米的水倒入容器中,将乙浸没且水不溢出。(1)求倒入水的质量m水;(2)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容;(3)求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水。2、如图甲所示,工地上起重机将一正方体建材从水面匀速吊入水中,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建材所受浮力F1、起重机钢绳拉力F2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水=1.0×103kg/m3,g=10N/kg)。求:(1)建材浸没时所受浮力大小;(2)建材的密度;(3)建材起吊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2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50cm2高为14cm。 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4、如图所示,盛有酒精和水的两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若向容器中分别倒入相等体积的原有液体,倒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记录在下表中。(千克/米)(1)求倒入后容器中酒精的深度;(2)若倒入后酒精的质量为3.2千克,求酒精的体积;(3)求两容器内部底面积的值。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倒入前倒入后(帕)11761568(帕)117619605、如图所示,用5牛的力将重为牛的图钉压入木块,针尖面积约为米,求木块表面受到的压强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老王用力向上紧压(如图甲所示)圆形吸盘,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大气把吸盘紧压在水平光滑木板的下表面(如图乙所示),在吸盘下端挂一小桶,吸盘也没掉下来,受此启发,小王利用以上设备和足量的细沙,并从实验室借出两个测量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粗略测量出大气压强。(提示:圆的面积公式,其中d是圆的直径)(1)实验目的:_;(2)实验原理:;(3)两个测量器材:_;_;(4)实验步骤:_;(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5)实验结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_。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2)如图乙所示,如果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是否与压强方向有关,他应当保持_不变,改变_,比较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3)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4)若大烧杯中始终装水,并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U形管中分别注入不同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A酒精(酒精=0.8103kg/m3)B植物油(植物油=0.9103kg/m3)C盐水(盐水=1.1103kg/m3)D红墨水(红墨水1.0103kg/m3)(5)若图乙中U形管中注入植物油时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15cm,则金属盒探头在水中所处的深度为_cm。(不考虑橡皮管中气体体积的变化,g=10N/kg)-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因p甲p乙,所以有甲gl甲乙gl乙即甲l甲乙l乙由图可知,l甲l乙,则甲乙;A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甲乙切去部分的质量质量差为根据甲l甲乙l乙故有整理可得根据l甲l乙则所以,可知被切去的质量故A错误;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l甲2l甲剩余乙l乙2l乙剩余把甲l甲乙l乙代入可得l甲l甲剩余l乙l乙剩余根据l甲l乙,代入上式可得,l甲剩余l乙剩余,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厚度大于乙剩余的厚度,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B错误;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因l甲l乙,甲l甲乙l乙则有m甲<m乙,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C错误;D若切去的质量相等,由可得因甲l甲乙l乙可得因l甲l乙,故有,即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D正确。故选D。2、A【详解】由题意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则液体的密度相同,由p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又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由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A【详解】A啄木鸟的嘴比较尖,受力面积比较小,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鸟嘴对树木的压强,故A符合题意;B滑雪板底板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书包带越宽背同一书包时,对肩部的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肩膀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图钉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详解】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由图可知:液体压强p甲p乙,同时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由此可知液体密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A【详解】实心圆柱体甲、乙分别竖放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分别等于其重力,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F乙S乙=G乙S乙=2p0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F甲S甲=G甲S甲=2p0 由可得 G甲G乙=S甲S乙 若将甲叠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重力和,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乙=G甲+G乙S乙=6p0 除以式,并整理可得G甲G乙=21 由得S乙S甲=12 乙叠放在甲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G甲+G乙S甲=p 除以式得出S甲S乙=6p0p 由,故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S乙S甲×6p0=12×6p0=3p0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ABA、B到底部的深度相等,B点的深度小于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所以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小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因为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和相等,所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强小于乙产生的压强,故AB错误;CD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力小于乙产生的压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C【详解】图中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符合题意;图中拦河大坝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图中下水管中“存水弯”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符合题意;图中的过路涵洞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A拦河大坝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不属于连通器,故A符合题意;B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锅炉的锅筒是一个大容器,水位计是一个小容器,当液体不流动时,里外液面相平,通过观察管里的液面就可知锅炉里液面的高度,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A【详解】结合题意及图示知,三个实心圆柱体的高度及底面积的大小关系为h甲=h乙<h丙,S甲<S乙=S丙则三个圆柱体对对面的压强甲gh甲=乙gh乙=丙gh丙所以甲=乙>丙三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据F=pS知,三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F丙圆柱体都放在水平地面,则自身的重力等于压力,所以G甲<G乙=G丙据得m甲<m乙=m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C【详解】A一个标准大气压值为1.01×105Pa,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西藏海拔较高,故其大气压值小于1.01×105Pa,所以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西藏海拔比北京的高,大气压比北京小,使得袋子内的气压大于外部气压,因此袋子会鼓鼓的,所以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从沿海到西藏地区,海拔越来越高,大气压强会越来越小,所以C错误,C符合题意;D在西藏地区的海拔高于沿海地区,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故西藏的大气压小于沿海地区,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大气压强小,更容易拉开,所以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大于 大于 【详解】1大气压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1楼的气压高于10楼的气压,即p1大于p2。2液体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因p1大于p2,故t1大于t2。2、利用 1.3×104 【详解】1输液时,如果没有这根“闲置”管,外部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时,液体就无法输入到人体中,所以这根“闲置”管是利用大气压使药液顺利流出的;2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3、帕斯卡 【详解】1为纪念法国科学家在物理学中的贡献,将他的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2 邓氏鱼咬合压强大小为4、左 小 【详解】12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纸盒左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纸盒右侧的大气压不变,产生了一个向左侧的压强差,将纸盒压向左侧。5、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详解】1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货车行驶时,地面的受力面相同,承载质量越大,对地面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路面易损坏;是通过受力面积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三、计算题1、(1)3kg;(2)2550Pa;(3)39.2N【详解】(1)由知道,倒入水的质量(2)甲容器内水的重力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容器对地面的压强(3)容器内水的深度水对容器底的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答:(1)倒入水的质量为3kg;(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2550Pa;(3)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39.2N。2、(1)8×104N;(2)3×103kg/m3;(3)6×104Pa。【详解】解:(1)由图乙可知,当正方体建材逐渐浸入水中时,正方体建材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大,正方体建材受到的浮力F1逐渐增大,起重机钢绳的拉力F2逐渐减小;当正方体建材浸没在水中时,正方体建材受到的浮力F1,起重机钢绳的拉力F2都不变;由此可知图乙中,图像中先减小后不变的图像是起重机钢绳的拉力F2随正方体建材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变化的图像,图像中先增大后不变的图像是正方体建材受到的浮力F1随正方体建材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变化的图像;当正方体建材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时,正方体建材恰好浸没在水中,由此可知,正方体建材的高为2m,即正方体建材的边长为2m,正方体建材的体积正方体建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正方体建材浸没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1,竖直向上的拉力F2,竖直向下的重力G,处于平衡状态,正方体建材的重力正方体建材的质量正方体建材的密度(3)正方体建材起吊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大小等于正方体建材的重力大小,即正方体建材与水平地面的受压面积正方体建材起吊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1)正方体建材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8×104N;(2)正方体建材的密度是3×103kg/m3;(3)正方体建材起吊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6×104Pa。3、(1)21N,1.4×103Pa;(2)12N,800Pa【详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2)容器重容器中水的重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21N和1.4×103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12N和800Pa。4、(1);(2);(3)【详解】解:(1)根据可知,倒入后酒精的深度(2)根据可知,酒精的体积为(3)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倒入前后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差为水倒入前后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差为根据可知,酒精高度变化量为水的高度变化量为又因为倒入酒精和水体积相等,根据可知,两容器内部底面积的比值答:(1)倒入后容器中酒精的深度为;(2)若倒入后酒精的质量为3.2千克,酒精的体积为;(3)两容器内部底面积的值为。5、【详解】解:木块表面受到的压强答:木块表面受到的压强为。四、实验探究1、测量大气压强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见解析 【详解】(1)1小王的目的是测量大气压强。(3)23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器材,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面积不能直接测量,可用刻度尺间接测量吸盘的直径,然后计算出吸盘的面积。(4)4实验步骤为:排出吸盘中的空气,把它紧压在光滑木板的下表面,在吸盘下端挂一小桶,往小桶里慢慢加沙,直到吸盘刚好被拉下来为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小桶及里面细沙的总重力G;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5)5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小桶及里面细沙的总重力G,所以压力FG吸盘直径为d,那么吸盘的面积所以大气压强2、相平 深度 探头方向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A 13.5 【详解】(1)1图甲中的U形管相当于一连通器,液体不流动时,两侧的液面高度相同。(2)23如图乙所示,如果要探究液体压强大小是否与压强方向有关,他应当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朝向,即探头方向,比较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3)4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4)5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根据可知,深度相同,则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相同,为了表示相同的压强,U形管内装入液体密度越小,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故A符合题意。(5)6形管中所受到的压强则由可得,金属盒探头在水中所处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