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工地安全管理制度.doc
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编制、实施要求一、管理制度标准化标准化工地建设,以安全为第一要义,以质量控制为根本,从安全的标准化管理抓起,从质量控制标化着手,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基本要求,把实现精品工程作为最终目标.标准化工地建设,以改善工地生产生活设施为基本要求,注重员工身心健康,激发广大员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的标准化工地建设理念.以创造良好的场容场貌和提高劳务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素,不断拓展标准化工地建设,树立施工企业新形象,充分展现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以落实责任和严格岗位责任制为手段,不断健全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严抓落实,为顺利开展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标准化工地各项制度补充修订完善,一周时间即2009年8月26日前完成。1.五项基本制度安全质量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2。二项“人员、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人员资格审查制度,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审查制度。3。十七项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图核对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申请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制度,重大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制度,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制度,施工专项方案审查制度,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制度,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制度,成品保护制度,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施工日志填写制度,工地实验室管理制度,工程科技创新制度,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终极责任制度.4.七项文明施工制度亮化、净化、绿化、美化。4.1 文明施工告示制度 所有施工工地都应当以告示形式,向社会做出遵守文明施工规定的承诺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文明施工告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交通组织、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投诉受理。文明施工告示应设立标准告示牌.文明施工告示要作为文明施工内容之一,纳入文明工地考评范围.4.2 文明施工考评制度 施工单位应建立自行考评制度,保证日常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4.3 场区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应建立标志标牌制度,明确规定标志标牌的位置、大小、颜色、格式、种类、标牌内容,施工材料按施工布置图堆放。4。3。1施工现场应建立七牌一图制。工程项目简介及质监举报电话牌、工程项目责任人员牌、安全生产制度牌、消防保卫制度牌、环境保护制度牌、工程创优牌、文明施工牌和工地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一般情况下,“七牌一图”要放在进入工地的入口处。(1) 工程项目简介及质监举报电话牌:工程项目名称,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建设范围、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名称,开竣工日期和质监部门的举报监督电话.(2) 工程项目责任人员牌:包括施工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安全员、质检员等。(3) 安全生产制度牌:主要介绍安全生产的要点及要求等.(4) 消防保卫制度牌:消防保卫的重点、要点及常规的安全生产消防保卫要求。(5) 环境保护制度牌:根据项目所在位置的环保特殊要求,制定符合国家法律、当地环保法规要求的切实可行的制度。(6)工程创优牌: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等创优规划。(7)文明施工牌:按要求制定工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或注意事项。(8)工地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标明本项目主要结构物的位置,现场施工队伍的布置,设备、机械及原材料存储、加工位置,沿线施工便道及出入口位置,与周边之间的关系示意等。4.3。2各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现场正确使用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的相应规定,对使用部位、内容作具体要求,明确相应管理的要求,职责和权限,确定监督检查方法,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4.3。3门卫、财务、危险品存放点、仓库、配电间、木工间、宿舍、食堂等部位各项安全防范制度上墙。综治宣传栏、民工维权告示牌应固定于工地醒目处。工地禁火区标志明显,作业区、办公区、宿舍等部位按规定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消防应急通道畅通.4.4 职业健康安全制度施工现场要对施工机具控制、施工用电控制、安全防火、施工现场消防管理、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控制施、意外情况的处理、现场防盗等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4.4.1 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定期消防教育培训计划,对人员应掌握的防火、灭火知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现场设置消防车道,消防器材数量、布置、维护、保养,临时建筑的搭设,施工材料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储存进行必要的规定,要建立必要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制度。4.4.2 治安防范制度工地内设专职门卫,配备必要的应急通讯器材,人员和物资凭证出入,有巡查、值班交接记录。财务室、贵重、危险物品储存部位等重点防范处所要落实有专人负责的治安防范责任制;施工现场应设立夜间巡视人员,确保材料、设备的安全。4.5 生活卫生制度员工宿舍、工地食堂、场区管理要纳入施工工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工地卫生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生活区卫生管理达标,并做到门前三包;建立就餐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直接负责人、食堂环境、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给水、排水设施,确保餐环境卫生,炊具清洁,炊事员要持有效健康证,操作行为规范。4.6 环境保护制度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污水、扬尘、施工振动及噪声等控制应符合工程当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并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4.7 劳务人员管理制度4.7.1 施工实名登记施工单位应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对进场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登记.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着装,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殊工种的标志应建立制度。4.7.2 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4.7.3 合同管理施工企业招用农民工时必须依法订立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中应包含劳动保护条件条款,并符合有关规定。4.7.4 工资管理施工单位应设立专职劳动工资管理员,建立和实行“工资专用帐户"和发放劳务人员“工资卡”制度,严格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按月为务工人员缴纳综合保险费。4.7.5 日常教育制度。施工单位应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行为的教育以及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务队伍的综合素质。二、人员配置标准化人员素质决定了铁路建设的水平和效率,是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的根本.现场人员的配置应面向施工项目现场,满足施工现场的计划与调度、技术与质量、成本与核算、劳务与物资、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需要,同时应结合新形势、新标准、 新技术、新要求,定期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建设任务。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标准化,项目经理等主要人员配置及职责标准化,技术主管配置标准化,部门负责人配置及职责标准化,专业管理人员配置及职责标准化,作业队人员设置、要求及职责标准化,测量队设置、要求及职责标准化.特别是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配置标准化。(1)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年龄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2)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3)负责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查认可。(4)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复审由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本人或用人单位在有效期内提出申请,由当地的考核、发证单位负责审验。(5) 对与行车安全直接有关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岗位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三、现场管理标准化1.生活设施标准化2。施工生产标准化1)施工便道(桥)含设置原则、标准、养护.2)现场标牌3)管线敷设含布置原则、施工用水、施工用电、通讯联络、施工照明.4)材料存放堆放场地需进行硬化;材料的堆放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确保运输及卸料方便;预制构件的堆放位置要考虑吊装顺序,力求直接装卸就位;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选择在装卸、取用、整理方便和靠近拟建工程地方放置;各种材料的堆放要做到一头齐,一条线,砂石成堆,并有明显标识;材料场做到整齐干净,无砖瓦块、钢筋头等,无杂草、杂物;各种材料进场均有合格证或试验单等质量证明资料;所有主材、地材均按标准制作标识牌,标识内容齐全、正确,标牌规格一致;贵重物资、装备器材要存入库内。5)安全设施 脚手架:(1) 脚手架应有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承重结构脚手架安装方案中要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堆载预压,以确定脚手架的稳定性。(2) 脚手架高度按规定需要设计的,必须有设计计算书和经专家论证审查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3) 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设计要求、应有排水设施。(4)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应按规定布设,超过规范规定的高度禁止采用柔性连接.(5) 剪刀撑应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角度应符合要求.(6) 杆件设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工程:(1) 模板应有施工方案,支撑系统必须经设计计算,高大模板工程必须执行专家论证审查制度。(2) 模板的支撑材料应符合要求。(3) 支柱底部必须用垫板,严禁用砖垫高。立柱间距应符合规定要求。(4) 应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安全防护:(1) 进入现场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帽;(2) 临边防护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安全网材质应符合要求;(3) 高空作业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带.龙门架及物料提升机:(1) 龙门架物料提升机所有保险装置应齐全有效;(2) 连墙杆的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3) 钢丝绳不得锈蚀、缺油,绳卡应按规定设置;(4) 严禁违章乘坐吊篮上下;(5) 杜绝吊篮提升使用单根钢丝绳;(6) 卸料口防护门必须实行定型化,并且设置连锁装置。起重吊装:(1) 起重吊装作业应有方案,作业方案应经审批;(2) 起重作业应有超高和力矩限制器;(3) 吊装设备的吊钩应有保险装置;(4) 起重机安装后应经验收;(5) 索具使用应合理、绳径倍数满足要求;(6) 作业时应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信号工指挥.6) 施工机械配备原则按照机械化作业、工厂化生产的原则组织施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要重点选择能够适应项目施工要求的专项设备,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力和质量要求。施工机械摆放 施工机械应按照场地布置的固定位置放置,除汽车等设备外一般应不宜露天放置。如搅拌站布置: 应尽可能靠近使用砼较集中的工点,减少砼运输距离,保证砼质量。 应和砂石料场、水泥库、水池、降温设施(夏季)合并考虑场地和设备布置,既要相互靠近,又便于材料的运输、装卸。 应设在施工道路近旁,并有充足可靠的水源。 四周应设置排水系统,以利清洗机械,排除污水。 应设置搅拌站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牌。3.环境保护标准化3.1 标准要求3.1.1 以建设标准化工地为目标,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3.1.2 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为建设项目影响范围,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及储存场、施工机械营地、轨排基地和制梁场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3.1.3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应贯穿铁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确保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4内业资料标准化4.1 总体要求4.1.1 工地内业资料的填写、编制、报批要求 “及时、真实、准确、完整"以及字迹工整、目录清晰、存档规范。4.1.2 依据验标要求内业资料中有关人员的签字必须齐全,不得代签。4.1.3 施工日志应装订成册,防止随意抽换,每页记录应有记录人的签字。4.1.4 严格实行内业资料换手复核制度,所有内业资料必须经另外一人的复核,避免出现错、漏、相互矛盾的问题发生。4.1.5 在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中应有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和注意事项。4.1.6 要建立健全内业资料的填写、整理、保管责任人制度,对试验和进场材料要建立完整、准确的台帐,并有可追溯性。4.1.7 检查证、检验批应采用人工填写,不得打印。4.2 质保资料与施工现场同步4.2.1 检验批资料与现场同步现场所有施工按工序分步报检,报检办法贯彻“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三工序”制度(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检验批资料必须按工序与现场保持一致,原则上要求现场报检的当天,检验批资料要上报至监理单位。4.2.2 施工日志与现场同步施工日志按单位工程分别建立,由施工负责人逐日全面详实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不得事后补填,不得使用电脑打印,必须妥善保管。填写内容应包括:(1)施工期内每日气候、开竣工日期、施工调查资料、施工安排、施工方法、劳力布置、机械配置、施工操作、施工进度、每日完成主要工程数量和工程地质变化情况,隐蔽工程检查情况和每日安全预想及小结。(2)每日使用的主要材料规格、数量以及半成品的进场情况、检测结果等。(3)施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变更设计、主要工程材料代用等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记录。(4)施工中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改进情况记录.(5)相关领导、监察人员检查意见和采取措施的记录情况。(6)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情况.四、过程控制标准化过程控制是实现作业工地标准化的最根本依靠。以创建规划为抓手,以明确责任为核心,以检查落实为手段,抓住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这一主线,从组织机构和职责,创建规划,基本配置,专业施工控制等方面实现作业工地标准化。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项目管理和各单位标准化工地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和职责;创建规划从编制,初审,复审三方面明确标准化工地创建的流程;基本配置从人员,机械、检验检测设备,原材料,试验室,搅拌站,场容场貌等方面明确创建标准化工地的基本要素;专业施工控制从钢筋,混凝土,桥涵,隧道,路基,轨道,等专业方面明确创建标准化工地的基本要求;最终通过检查评分有力促进了标准化工地建设。 五 综合治理 1、施工人员宜统一着装,并佩戴胸卡,管理人员、特殊人员,其他人员的安全帽应有颜色区别.安全员穿黄色服装,戴黄色安全帽,并佩戴明显标志,普通作业人员红色安全帽. 2、施工现场应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及时办理暂住登记,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在施工现场留宿. 3、施工现场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开工前应按规定签订计划生育协议。 4、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疫应急预案,定期对工人进行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发现疫情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5、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施工现场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并建立职工教育档案。 6、对使用易产生噪音的机具应采取封闭作业装缷材料应轻缷轻放,未经审批,晚10:00至早6:00;中考期间,晚8:00至早6:00禁止施工. 7、建设、项目部施工现场应采取优先措施,避免施工扰民,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居民关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