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切制方法【可编辑范本】.doc
中药饮片的切制方法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一、中药饮片中药饮片(1)增大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积.药物经切制后,随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与溶剂的接触面积,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便于炮制。因药材表面积增大,可使药材充分受热和接触辅料,达到炮制的目的。(3)便于配方称量,易于粉碎。 (4)便于保管贮藏。二、中药饮片切制的规格饮片切制规格,根据药材的不同情况,分为下列几种类型的切制品,根据药物的特点进行切制: (1)根及根茎类:质地坚硬的切薄片(0。20。分厚),如白芍;质地疏松的切厚片(0。5分厚),如沙参;形体细长的切段(25分长),如茅根。 (2)全草类:茎较粗硬的切较短的段(23分长),如藿香;茎叶细软的切较长的段(35分长),如蒲公英。 ()茎及树枝类:质地坚硬的切较薄的斜片(约.5分厚),如桂枝;质地较疏松的切较厚的斜片(约分厚),如藿香梗. (4)叶类:叶片大有韧性的切较宽的丝(约35分宽),如竹叶、枇杷叶;叶片短小或易碎的不需切,或揉碎,如泻叶、冬桑叶. ()果实种子类:质硬体大的切薄片(00.5分厚),如槟榔;体积小的捣碎,如苏子。(6)树皮、果皮类:质硬而厚的切较细的丝(约分宽),如厚朴;质地疏松的切块(大方块约方寸),如橘红;体薄的切较粗的丝(约2分宽),如瓜蒌皮。 ()花类药材一般不切。根据炮制需要进行切制的:适应蒸制需要的根类药材,切丁块(约5分),如熟大黄、制首乌;适应炒制需要的皮类药材,切大方块(约方寸),如杜仲;适应炒制需要的胶类药材,切小丁块(约3分),如阿胶。 三、中药饮片切制的方法 切制饮片,首先要把刀具调理好,要求刀刃锋利,以适应切制需要.刀具调理好以后,还要掌握好切制的方法。切药时坐位和姿势要适当,应侧着身子坐,右手持刀,左手握药,向刀刃方向运送,左右手要互相配合。切药根据药材特点,分把切与单切两种。把切适合切制长条形药材,一般切成片、丝、段的形状;单切适合切制块状或球形的药材,多切成片或块的形状在切制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每切完手中药材时,必须把刀关上,以防发生刀伤事故;切含纤维、淀粉较多的药材时,必须经常用油帚擦刀刃,使其滑利;切含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时,须经常用水帚擦刀刃,以防粘腻;经常检查刀栓,当刀栓上磨有深痕时,即应更换;同时,刀栓的小头须用木块嵌紧,以防刀栓磨断和滑落。 机器切制可代替体力劳动,同时效率高,这是发展方向。切制方法除切片以外,还有劈片、捣碎、碾粉、锉末、研乳等几种,现分别介绍如下:(1)切:如细辛、鹅不食草、牛膝、马勃、化红、鸡冠花等. (2)劈:将大块木质类药材用刀劈成小块或薄片,便于配方和煎出有效成分,如苏木、降香、檀香、松节等. (3)捣:有些体小结实的药物,不能切片,不易煎出有效成分,须用碾槽碾碎,或用石臼捣碎入药;芳香性或富有油质的药物,宜临用时捣碎,以免挥发、走油影响疗效,如砂仁、草豆蔻、毕澄茄、火麻仁、郁李仁、荔枝核等。 (4)碾:矿物药材、部分树脂、木质及其他坚硬药材,须用碾槽碾成细粉,过80目或100目筛,便于制剂和服用,如血竭、赤石脂、琥珀、沉香、三七等. (5)锉:角类药材以及其他坚韧的动、植物药材,不易切片的,用锉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如:犀角、羚羊角、马宝等。 (6)研乳:将少量的贵重药物置乳钵内研细,便于制剂,减少损耗,增强疗效,如猴枣、牛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