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资源ID:28236920       资源大小:13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三宋 明 理 学(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0·江苏高考)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解析】选B。程颢、程颐兄弟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圆通,僧人契嵩则认为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本质是统一的,佛教思想中也有家国天下和君臣父子等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在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B正确;唐代开始兴起儒学复兴运动,到北宋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加强,并未动摇,排除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排除C;阳明心学出现于明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补偿训练】右图为明代丁云鹏所绘三教图,其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于这一思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儒学面临重重冲击B.图片兴起于东汉时期C.儒学从此确立正统地位D.外来宗教取代本土宗教【解析】选A。三教图所示佛、道、儒三教坐而论道,说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受到冲击,故选A。佛教和道家冲击儒学是在魏晋时期,排除B;儒学确立正统地位是在西汉时期,排除C;儒家思想受到佛道的冲击,并没有被它们取代,排除D。2.(2020·漳州高二检测)下表是唐代一些士人墓志铭内容的节选,据此能够认定这些士人都()人物墓志铭内容沈齐文“求我师于周孔,无涉异端”王弘“兼忘聃释,大归儒首”房凛“儒为德本,德实教源”A.尊崇儒学 B.力促三教合流C.崇尚无为D.对现实不满【解析】选A。题干“求我师于周孔”“大归儒首”“儒为德本”反映出唐代士人对传统儒学的尊崇,故选A。材料未体现唐代士人推动三教合流,排除B;崇尚无为是道家理念,材料未体现,排除C;题干不能反映唐代士人对现实不满,排除D。【补偿训练】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家中有人去世)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A.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B.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C.儒释道三教合流D.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解析】选C。题干说“丧家(家中有人去世)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可见佛道思想渗入民众生活,与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家思想逐渐合流,故选C。题干仅涉及民间丧葬习俗,并不能反映“各个方面”,道教非外来文化,亦无法体现统治阶级的文化心态。同时,丧葬习俗中出现佛道事物,并不能反映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A、B、D错误。3.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A.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B.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C.认为不要忽视其他工艺D.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解析】选D。材料认为小处也有理,也能获得对“理”的认识,是理学中格物致知的体现,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理论探究,排除A;重视经验总结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材料探讨的是通过“格物”获得对“理”的认识,排除C。4.(2020·洛阳高二检测)南北朝以后,道德说教和处世之道逐渐渗入小学阶段的识字课本。但南宋出现的儿童伦理政治课本在内容上集中讲述伦理道德或经学知识。这种变化表明()A.理学已上升为官方教育思想B.南宋教育存在一定的功利性C.程朱理学利于重塑伦理纲常D.伦理教育是封建教育的主流【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道德说教和处世之道”由“南北朝以后”“逐渐渗入小学阶段的识字课本”到南宋的“儿童伦理政治课本在内容上集中讲述伦理道德或经学知识”,这说明理学已上升为官方教育思想,故选A。材料不能说明南宋教育存在功利性,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从南北朝到南宋伦理道德说教在儿童教育中的变化,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深化点拨】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并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深刻探求万物而求理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解析】选A。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自省的作用,这反映了他强调自身的修习和领悟,故选A。宋明理学中的“理”在社会上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也是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B错误;陆九渊的心学否定程朱理学通过“格物”的方式向外探求“理”,主张向人的内心中探求,C错误;“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并不代表否定经典的地位,D错误。6.(2020·南京高二检测)王阳明认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为此王阳明主张()A.格物致知B.心外无理C.知行合一D.致良知【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圣人,也就是有至高的道德标准,可知这是王阳明致良知的观点,故选D。“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观点,不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A;“心外无理”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知行合一的特点,排除C。【补偿训练】1.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B.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D.促进程朱理学成为当时统治思想【解析】选A。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发明本心,认识圣贤之心,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思想。据材料中“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信息可知,这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叛逆思想,故选A。材料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意识,并非个人修养,B错误;王阳明的主张并未解放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C错误;D与题干材料无关。【深化点拨】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的命题,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2.唐朝禅宗大师慧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存天理,灭人欲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解析】选D。材料中慧能的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对于佛的认识和理解,与陆王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相通,故选D。A、B、C都是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7.(2020·南昌高二检测)如图是宋徽宗听琴图。图中一桌一几,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准确地描绘出文人家具的内涵。该审美情趣折射出()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C.宋明理学的思想影响D.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解析】选C。材料“图中一桌一几,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准确地描绘出文人家具的内涵”体现的是宋朝的家具趋简,这主要和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有关,故选C。商品经济发展容易使生活走向奢侈,排除A;材料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B;宋朝皇帝并不以节俭出名,尤其是宋徽宗过分追求奢侈生活,迷信道教,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排除D。【补偿训练】欧阳修、胡瑗、石介等人是“宋学”的先驱人物。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胡瑗在丹州“建议更阵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石介积极“预政事”。这说明“宋学”()A.沦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B.吸收佛道思想且积极改革C.具有救时行道的时代特征D.政治化、世俗化的发展倾向【解析】选C。宋学的一些先驱人物如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胡瑗在丹州进行改革,石介积极“预政事”,这些都具有救时行道的特点,体现了宋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故选C。材料强调的主旨是宋学具有救时行道的时代特征,而不是沦为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宋学来源的信息,B错误。材料能够体现宋学政治化但体现不出其世俗化的发展倾向,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2分)8.(2020·南昌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阶段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儒家欲以德治统一全国第二阶段秦二世而亡,汉反思法治,德治独尊地位奠定第三阶段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把德治引入禁欲主义的歧途摘编自黎池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阶段,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合理,条理清晰)(22分)【解析】在提取观点时要紧扣材料“中国古代德治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这一限制条件,要注意提炼的是表格中的“一个阶段”,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提取时不能偏离限制项,观点表述清楚。阐述时要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如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动荡”的背景、学术下移、孔子的思想、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分析。答案:示例一 主题: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或“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阐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剧烈动荡,孔子提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儒家德治思想并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形势,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用。示例二 主题:西汉儒家德治独尊地位的确立(或西汉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阐述:秦朝推行法家思想,刑罚过于严苛,人民痛苦不堪便进行反抗,成为其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汉朝取秦而代之,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三纲五常”的思想主张,被汉武帝接纳,并确立了德治这一方针;同时,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自此,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注意事项

    本文(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宋明理学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