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资源ID:28243748
资源大小:19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知识点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个体 B种群C群落 D生态系统2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可能有所差异B自然状态下,一个生物个体的死亡一般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化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3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B)和红色(b)两种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64%,Bb的个体占32%,则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0%、40% B80%、20%C64%、36% D32%、68%知识点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4.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这说明()A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5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定向突变成S基因6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单项选择题7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 该厂长期生产,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数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粉尘促进褐色蛾类进化了B石灰粉尘导致灰色蛾类的变异C石灰粉尘让蛾类发生定向变异D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8镰状细胞贫血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基因的频率大约为30%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非洲疟疾流行地区,镰状细胞贫血携带者的比例可能会增加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基因9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菌效果,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和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10下表是某地区随着工业化发展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各年统计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基因型频率SS(黑色)10%11.5%15%19%Ss(黑色)20%23%31%35%ss(浅色)70%65.5%54%46%A.第2年S基因的频率是23%、s基因的频率是77%B工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促使s基因向S基因突变C该现象说明自然选择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D黑色个体更适应后工业化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12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种群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B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在变化13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y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B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学科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第三层1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下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B培养皿中的抗生素。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点。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1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该植物的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_和_。(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和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和_。(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原因是_。(4)由此可见,生物进化方向决定于_。16(情境命题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约是_。(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1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正确。答案:B2解析: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生活的环境不同,其基因库可能存在差异,A正确;自然状态下一个种群含有许多个体,基因库一般不会因某个个体死亡而变化,而是在代代相传中保持和发展,B正确;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C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答案:C3解析:B的基因频率64%1/2×32%80%,b的基因频率180%20%。故选B。答案:B4解析:依题意,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说明该变异是有害的,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说明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原来有害的变异成为有利的变异。故选C。答案:C5解析:自然选择是定向的,A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B正确。基因型为Ss的个体对应的表现型为黑色,由于适应环境,通过选择,其基因型频率增加,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答案:B6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已知AA16%,aa36%,则Aa116%36%48%,A基因频率16%1/2×48%40%,a基因频率36%1/2×48%60%。若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为:AA40%×40%16%,aa60%×60%36%,Aa2×40%×60%48%;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16%48%×1/4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1/4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8%×1/224%,自交后代是基因频率是:A28%24%×1/240%,a48%24%×1/260%。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故选C。答案:C7解析: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A错误,D正确;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而不是导致灰色蛾类的变异,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故选D。答案:D8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计算出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的基因频率,A错误;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非洲疟疾流行地区,镰状细胞贫血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更高,更适应环境,所以其所占比例可能会增加,C正确;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基因,D正确。故选A。答案:A9解析:分析图,浸泡过抗生素b的抑菌圈最大,说明抗生素b的抑菌效果最大,A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浸泡抗生素和抗生素的种类,两种抗生素的浓度应相同,目的是保证单一变量,B正确;浸泡过无菌水的丙组应为空白对照组,C正确;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但不能抑制病毒的繁殖,故不能检测对病毒的抑制效果,D错误。故选D。答案:D10解析:第2年S基因的频率是11.5%1/2×23%23%、s基因的频率是123%77%,A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C正确;黑色个体更适应后工业化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B。答案:B11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错误;一个种群中,理论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为1,B正确;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AAaaa121,则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男性只要有一个色盲基因就患病,而女性有两个色盲基因才患病,但人群中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相当,D错误。故选ACD。答案:ACD12解析: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不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对不定向的变异起选择作用,A错误;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具有适应环境的性状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并繁殖后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升高,其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降低,因此自然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正确;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在变化,D正确。答案:A13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A正确;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原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超级细菌一定发生了进化,C正确;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并不一定灭绝,D错误。故选AC。答案:AC14解析:(1)衡量实验的指标即对实验结果的表述,本实验是利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生长来表述实验结果。(2)抗生素会使细菌中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大量死亡而数量下降,所以B点是使用抗生素的起点。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细菌的抗药性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已经产生了,自然选择是性状的选择者,而不是诱导者。在细菌种群中,含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毕竟只占极少数。答案:(1)抑菌圈的大小(2)B前选择少数细菌有抗药性基因15解析:(1)已知种群中各基因型频率为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可知Aa基因型个体占50%,据此计算A的基因频率为30%1/2×50%55%,a的基因频率为155%45%。(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为:30%50%×1/442.5%,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为:20%1/4×50%32.5%,Aa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为:50%×1/225%,则此时A的基因频率为:42.5%1/2×25%55%,a的基因频率为:155%45%。(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说明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这种植物在两年中的基因频率并未发生改变,故可知该生物在这两年内没有进化。(4)由此可见,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1)55%45%(2)42.5%32.5%55%45%(3)没进化基因频率没发生改变(4)自然选择16解析:(1)种群的基因库是指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107×104×2×1052×106个。(3)根据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可知,A的基因频率(35×260)/200×100%65%。(4)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1)基因库(2)2×106个(3)65%(4)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