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doc
-
资源ID:28258816
资源大小:203.0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doc
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 预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并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二、预习内容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的主导观点: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 格里菲思)两种肺炎双球菌比较 菌落(光滑、粗糙)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型细菌R型细菌实验过程及现象课堂札记_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S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死亡,鼠体内有_加热杀死S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 _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S型细菌小鼠体内_,鼠体内分离出_结论: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课堂札记T2噬菌体的介绍: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有DNA,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 构成,头部含有_ _。与大肠杆菌的关系:_ _。增殖特点: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实验方法:_。4、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 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 _能使烟草感染病毒。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学习重难点: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学习过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_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S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死亡,鼠体内有_加热杀死S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_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S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_,鼠体内分离出_思考题组1: 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_。在第四组中的S型细菌是怎么出现的? _。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 (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讨论1: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说出你的主要设计思路。 实验结论:_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_是遗传物质。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讨论2: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_。 某同学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不能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为什么?你认为该如何标记噬菌体? 阅读并观察教材P45图3-6,概括实验步骤: 噬菌体分别 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 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 。思考题组2:1、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_ 2、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_、_。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可知,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 的作用下完成的。实验结论:_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三、反思总结1、本节课主要涉及三个经典实验,请写出这三个实验的材料及结论实验材料实验结论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1944年,美国,艾弗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2、说出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1)真核生物:(2)原核生物:(3)病毒:结论: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思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吗?四、当堂检测课后练习与提高1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都是DNA B.都是RNA C. 是DNA和RNA D. 是DNA或RNA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说明 ( ) ADNA是遗传物质 B. DNA能自我复制C. DNA能控制性状 D.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3如果用15N、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情形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4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 )少无毒R型 多无毒R型 少有毒S型 多有毒S型 A B C D5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6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 .在细菌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在噬菌体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在细菌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在噬菌体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8、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中.仅发现于噬菌体的中 .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9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试回答:噬菌体细菌 核苷酸32P标记31P氨基酸34S35S标记(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 个,只含有31P的有 个,同时含有32P 和31P的有 个。(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 元素,由此说明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 元素,这是因为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3)该实验能够说明: ( )A噬菌体比细菌高等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为何选取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可否用14C和18O标记?说明理由: 。10. 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的是噬菌体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_。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_。用上述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_(31P、32P),原因是_;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_(32S、35S),原因是_。此实验结果证明了_。课后练习与提高答案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选择题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高中生物答题技巧:图表题1、借助示意图这一截体,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某些生物学原理,同时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读懂题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题干文字给予的提示和说明;(2)要仔细审读图示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包括图示标题、计量单位、指示线及标注名称、箭头或连线、题注说明等;(3)严密分析设问,有针对性的从图示中寻找有关信息,并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2、表格是标书生物学内容的常用方式,它具有信息密集、比较性和条理性强的特点。在解答此类是提示要注意一下技巧:(1)弄清楚表格材料的描述对象或范围,包括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格名称,看清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看清有关说明等;(2)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有选择的注意表格中的相关内容;(3)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即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处理频率的高或低的数值等,有时可对表格中数据进行信息转换,如作图等,以便使结果更加清晰。高中生物答题技巧:简答类大题(1)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设问认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内涵,揭示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要点全面。(2)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3)图示信息迁移题:一要认真阅读,弄清图示的内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条件;三要运用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以获得准确答案。(4)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内容,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对表格中列举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据所示信息,利用设问中的关键语句,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高中生物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生物答题技巧:选择题做题的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要随时标记,以便复查。(1)读题,标出关键词:如“正确或错误”“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2)读完所有的选项:一是防止遗漏,一是进一步验证所选答案。(3)不确定的先随意选一个,做需要做标记:一防涂卡出现错误,二是有时间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确定的试题重新检查。(4)做完所有选择题,就转涂好答题卡。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理综选择21个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会因为心急造成的紧张导致涂卡出现严重的错误。高中生物答题技巧:图表题1、借助示意图这一截体,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某些生物学原理,同时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识图、分析和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1)首先要读懂题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题干文字给予的提示和说明;(2)要仔细审读图示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包括图示标题、计量单位、指示线及标注名称、箭头或连线、题注说明等;(3)严密分析设问,有针对性的从图示中寻找有关信息,并应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回答问题。2、表格是标书生物学内容的常用方式,它具有信息密集、比较性和条理性强的特点。在解答此类是提示要注意一下技巧:(1)弄清楚表格材料的描述对象或范围,包括看清题干的文字说明,看清表格名称,看清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看清有关说明等;(2)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有选择的注意表格中的相关内容;(3)信息的处理和转换,即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求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处理频率的高或低的数值等,有时可对表格中数据进行信息转换,如作图等,以便使结果更加清晰。高中生物答题技巧:简答类大题(1)文字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针对材料提出的设问认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实内涵,揭示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答题时要紧扣题意,观点准确,要点全面。(2)曲线信息迁移题:解题时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图像,正确识标、明点和析线,理解图像中所表达的生物学内涵,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为可利用的信息,最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问题。(3)图示信息迁移题:一要认真阅读,弄清图示的内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图示中的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所需条件;三要运用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辨析,以获得准确答案。(4)表格信息迁移题: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等内容,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再通过对表格中列举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据所示信息,利用设问中的关键语句,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