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8篇.docx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8篇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异;了解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培养学生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 如何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描述一个地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四川东西差异大,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20xx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带来了重创,同时也给四川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四川人民在20xx年以14.5%的经济增速向全国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四川人民是如何在经济上迅速崛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崛起的四川”。 教师活动 1.(板书)崛起的四种。 2.用多媒体展示图8.7、8.8、8.9、8.10、8.11. 3.提问: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特色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学生活动回答: 1. 2. 教师活动 1.更正或补充。 2.(板书)西部的经济强省。 3.家乡人民把四川建设成了我国的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最大、工业门类齐全、优势产品较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4.提问:家乡人民发掘了哪些优势条件来发展经济? 学生活动回答: 1. 2. 教师活动 1.更正或补充。 2.(板书)旅游天堂。 3.(转承)“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的旅游业,地震灾后迅速复苏。20xx年,四川人民将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的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大力实施重振旅游工程,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48亿元,同经增长34.8%. 4.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活动回答: 1. 2. 教师活动 1.补充饮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等。 2.对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学生活动将自己列举的与老师补充的旅游资源分类。 教师活动作为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完成P.105的活动。 教师活动 1.更正或补充。 2.(转承)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响,昔日的四川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但四川地处西南腹地的位置,使四川自古就是西南交通的要冲。在四川人民的努力下,如今的四川,早已天堑变通途,成为大西南的交通枢纽。 学生活动完成P.107的活动。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展示四川的发展战略,激发学生热爱四川的情感和建设四川的责任感。 师生小结 板书设计 西部的经济强省 自然旅游资源 崛起的四川旅游天堂 人文旅游资源 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交通 初中地理教案篇2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习了本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学情分析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看图讨论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描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学会收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预报图。 3、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图联系实际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记录天气预报(课后观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 2、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 一、天气与气候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 学生活动:说出图片中几种天气的概况 引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教师活动:举出身边的例子,提问天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说出天气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教师活动:什么是气候,举出实例让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说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师活动:小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列表总结:区别: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学生活动:练习: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那么,天气是怎样预测出来的呢?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展示卫星云图。 讲解: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通过计算机处理,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风级的表示方法: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初中地理教案篇3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1、学生结合预习,讲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 2、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线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 (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分析讲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4、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 5、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亚洲的地理位置 6、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题,讨论回答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 6、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业布置 见基础训练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亚、欧两洲的地形 (1)亚洲的地形特征 1、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A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观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 D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E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 3、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3、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4、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2)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中部低平 (4)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 5、学生完成P6表格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三、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负责多样 1、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 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原因: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设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考说明)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的复杂性体现出来 (5)结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对比,理解亚洲气温差别大 (6)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别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7)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8)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二)大陆性强 (9)展示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讲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 (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1、结合板图讲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 2、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 3、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 发源地风向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偏北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偏南湿热多雨带来大量降水 4、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四、欧洲的气候特征 1、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回答: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2、引导学生读图1-10,比较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3、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4、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5、指导学生结合P9活动5、6题分析判断各自的气候特征。 6、小结欧洲气候的第三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7、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2、3题,进一步理解亚欧两洲的气候特征。 初中地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五)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七)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有3个小标题:“美国的领土”、“高度发达的经济”、“人口与城市”。分别介绍美国领上的组成情况及地理位置,美国工业、农业及经济情况和美国人口概况与城市分布。“美国的领土”以图331介绍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及周边所临海洋和邻国、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美国的基本概况。其内容是学习美国的经济、人口与城市的基础。 “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介绍美国的经济,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工农业情况和生态、环保问题与对策,并引以为戒。 “人口与城市”介绍美国人口与分布、种族问题和各主要工业城市,城市的分布、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职能无疑是本小节的重点。 上述三个标题内容由总论到具体方面,形成直线串珠式的逻辑关系,再辅以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美国既有整体上的认识,也有具体问题上的了解,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连同补充材料,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地图、7幅景观图。“美国地形”图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所临大洋和邻国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水平;“美国政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表述了美国的50个州和城市与人口的'分布情况。3幅地图在各自表述各方面的情况的同时,又综合说明美“国经济发达方面的原因。景观图则分别介绍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方面的主题、。 3篇阅读材料分别表述:用“国旗”反映美国领土的扩张、用“工业分布”资料体现该国的工业发展趋势。通过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等旅游胜地的情况介绍,反映美国的环境保护与优美风景。 本节教材的活动题设计得较为完美,既有读图思考,也有建议、讨论,如美国NBA篮球球队的地域特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提纲(板书) 一、美国的领土 1本土48州、哥伦比亚特区 2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经济概况 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对外贸易: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2农业大国 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 3工业大国 传统工业衰落,新兴工业崛起 4环境保护问题 黑色风暴 三、人口与城市 1人口概况与种族问题 2主要城市 华盛顿、纽约、洛杉矶、圣弗朗西斯科、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出示图131“美洲”图,取一面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并请回答正确的学生将星条旗贴到地图上美国范围内。 方案:本世纪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事件? 一、美国的领土 1、的地理位置,教师强调:美国领土有醒目的两片:本土和北美洲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 1、看地图册上的美国国旗,设问:“谁知道美国国旗图案含意?” 2解释美国国旗图案:13道红白相间条纹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个州,蓝色星区的50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 3阅读图336,学生数一数:在这副图上,显示了美国的多少个州,小结说明:除首都华盛顿所在哥伦比亚特区外,只有48个州位于美国本土,还有另外两颗星代表的2个州在哪里呢? 4、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洲,并突出强调,夏威夷洲位于大洋州,所以美国是地跨北美洲和大洋州的 5、小结美国领土由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2个海外州构成。 (过渡)了解了美国的领土组成,那么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6、学生讨论完成P84活动2、3题,教师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分析 7、设问:美国国旗如何从最初的13道条纹变成50颗星星,即如何由13个州扩张成为50个州的呢?结合地图册有关地图讲解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并小结: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实际上是殖民侵略的过程 (过渡)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其经济发展究竟如何呢?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经济概况部分 学生阅读P86-86文字,思考:美国经济在世界上地位如何?(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可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二是对外贸易。三个要点:一是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外贸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三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进口工业产品和能源的原因是消费量极大和浪费严重以及工业生产需要造成的,而不是本国工业落后、能源缺乏所导致的。如:美国的燃料动力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都蕴藏丰富,美国国内年产煤89亿吨,原油4亿吨,天然气56千亿立方米,还生产近3万亿度电力,能源总产量占世界首位。但美国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工4,是世界上能耗最多的国家,能源生产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 (过渡)了解了美国经济的概况,接下来我们具体的学习美国农业、工业发展的特色。 2、农业大国 (1)指导学生阅读图333和活动材料,思考自治州自治州自治州子;据此,你能够归纳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吗? (2)归纳学生观点,指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结合教材讲述农业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的含义) (3)引导学生阅读图3-33,熟悉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并设问: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水、土、光、热等),有效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并可集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过渡)正是因为美国的这种农业模式使之成为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4)设问:美国是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为什么还要进口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农产品? (5)提示:a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生产地在热带;b美国本土在北温带,缺乏大面积的热带地区。 (6)师生共同完成活动P861、2、3题 引导学生评价美国地理位置和地形,重点关注下列地理事项:a本上在北温带,阿拉斯加州跨北寒带,夏威夷州跨热带;b多面临海,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C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且水热配合较好;d密西西比河干支流与农业灌溉等。 (过渡)虽然美国农业发达,但不可避免的,美国农业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7)学生齐读P86第一段文字,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问题 第二课时 3、工业大国 (1)学生阅读P86文字,思考:美国发达的工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美国发展工业有哪些优势? (2)教师介绍美国工业经济特点: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美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教师在介绍时可列举美国各工业部门的产量及世界排名情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3)结合教材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可出示一些数据或产值对比,让学生从数字上领悟到:传统工业逐渐衰落,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过渡)美国工业发达,主要的工业区集中在哪里呢? (4)学生自行阅读资料“美国的工业分布”,了解美国的工业分布区及各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教师结合挂图讲解并分析各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尤其突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从发展历史、资源、交通、农业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传统工业的集中分布地,出现了地价昂贵、污染严重等问题;分析美国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优势条件: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少。美国工业逐渐向南部、西部地区迁移;介绍南部、西部地区新兴工业兴起的条件:环境、技术、大学和科研机构等。 三、人口与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6图,了解美国居民的组成特点:由不同历史时期迁人的移民及后裔组成,以欧洲白人移民为主, 2、结合教材讲述美国各色人种在美国的地位,突出美国人种的不平等性 项目东北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面积258248494 人口469319212 3、展示如下资料,得出结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南部地区并分析其原因(从地形、经济、交通的角度分析) 城市部分: 1在图336上找出美国的重要城市,确定其地理位置。 2学生熟悉7个主要城市的资料,注意其城市特点,而后以导游员的身份上台同学介绍美国的8个主要城市。 3评出最佳导游 4、完成P88活动题 小结巩固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本节图表指导: l图331提供的信息:美国领土的组成;美国领土濒临的海洋和邻国;美国的地形及分布;美国地形与农业的关系;美国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2图333提供的信息:美国农业的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区的空间分布;美国农业开发与环境关系。 3、图336提供的信息:美国50个州和1个特区的分布;美国的主要城市分布;美国领土扩张过程;美国工业的迁移。 4景观图或配合教材,或配合练习,对相应的具体问题作直观的阐述。 课后活动: 结合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收集资料后讨论:超高层建筑物的利与弊。提示:利节约用地,城市象征,能集中办公,联系方便等等。 弊突发事件和灾难时逃生困难,垃圾清运困难,上下班高峰人流疏导困难等等。 收集资料,了解华人与华侨对美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可举办小型的相关人物及事迹介绍会,如李政道、杨振宁的事迹介绍等。 结合美国“黑风暴”环境问题,收集资料,探讨我国沙尘暴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并写成小论文。 画图比赛。结合历史资料,自行画一张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用图例或颜色区别不同时期的领土扩张情况。展览并评出最优秀地图。 课外收集资料,探讨美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初中地理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分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记住地理知识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4、增强学生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1、我国的民俗。2、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我国不同地方民俗的成因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式、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谈谈旅游中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展示图片 转承我国疆域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各地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板书) 二、民俗与环境 1、自主学习结合学案问题提示,认真预习教材P92-94页内容,仔细研读教科书。 2、【解释】民俗即民间风俗。 3、活动:阅读“地方美食图”、“中国民居图”、“中国民族服饰图”和有关资料,体会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民居、服饰的地方特色。 4、讲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差异、风俗习惯不同,饮食文化、建筑艺术、节日庆典、衣著礼仪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5、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分别从食、住、衣、行、节日庆典等方面探究各地民俗差异。 (1)食:学生读【知识之窗】了解我国的八大菜系课件展示地方美食图片 【学生活动】课本P92活动、P93活动1、2。 (2)住: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展示图片中国民居【学生活动】课本P94活动1 (3)衣:服饰的产生和服饰民俗的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各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展示图片中国民族服饰 【学生活动】课本P94活动2 (4)行:学生交流南方与北方的交通差异 (5)节日庆典(视频播放) 6、拓展练习: 三、旅游与文化 (1)旅游业及其意义(播放视频)。 (2)我国旅游资源的分类. (3)世界遗产的分类方法以及分类,找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等景点,并完成P96活动1 (4)旅游业的开发与保护因注意些什么?(视频播放) 四、作业完成学案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民俗与环境 1.民俗差异 衣、食、住、行、节日和宗教 2.民俗差异因素 地理环境 历史习惯 风俗因素 二、旅游与文化 初中地理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并且学会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2)了解图例和注记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能在野外辨别方向;会绘制教室平面图和校园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在经纬网地图和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演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学生打开绘图本,标注当天的日期,依惯例写出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 2问上课的此时我们看太阳是往哪个方向看?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养成记地理日记的习惯;复习旧知,从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课题。 过渡: 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样判断方向?学生交流 我们今天主要来研究地图上的方向。 【学习目的】体验生活中的地理。 新授: (一)一般地图的方向判断 你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吗?你会判断不同地点的相对方向吗?教师板图。 学生说明判断方向的步骤和关键点。 【设计】1.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判断方向的方法。2.一般地图方向的判读对学生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参照点”问题,所以,讲清楚参照点是关键。 (二)有指向标地图的方向判断 1所有地图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吗?(展示学生中秋节搜集的门票地图,用箭头标注了北方。) 2为什么有的地图要标注指向标。 3怎样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学生同桌交流、回答。 4.通过学生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判断指向标地图方向的方法。 (三)经纬网地图的方向判断 1还记得经线和纬线指示的方向吗?(经纬仪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经线纬线的指示方向) 2怎样在画有经纬线的图上判断方向呢?板图展示。(复习旧知,期待做错的同学说出或画出自己的想法) 4学生练题 学生回答。学生板图画方向。 【设计目的】1.经纬线地图方向的判读是难点,尤其是两极地区的地图判读,毕竟,对于七年级的小孩子来说,空间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适当运用,可以化难为易,直观、生动的展示难点内容。2.鼓励学生说出错误答案,对他和其他同学都有好处,老师能从中发现问题所在,使教学更有针对性。3.编题可锻炼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找不到北了。”来说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头绪、不知怎么做等等。这句话对你今天学习方向有没有启发呢? 初中地理教案篇7 对于刚刚从小学走上初中的学生来讲,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课对学生的来讲就更为重要。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