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合集8篇.docx

    • 资源ID:28274972       资源大小:40.8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合集8篇.docx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合集8篇关于高中生物教案合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 (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色盲患者的家庭情况。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该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观察、分析的积极心理活动状态,使教学中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能顺利开展。但其中难点是学生调查情况不可估计,教师要在课前先作好相应培训与准备工作。如教会学生设计记录表格,有关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方法。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新课 讲授 1、色盲症的发现 讲述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提问学生 介绍色盲知识: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2、课件显示红绿色盲检查图 设疑:红绿色盲是怎么遗传的呢? 导入新课:伴性遗传。理解概念。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 2、常见实事例:(1)人类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2)果蝇:眼色等。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1、色盲遗传家系图谱分析 课件显示红绿色盲家系遗传图谱,认识系谱,分析图谱,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资料分析”的两个讨论题进行讨论。 (2)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色盲基因的表示方法,填写学案中相关内容。 2、课件显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图表,引导学生填写 根据遗传图解,写出-1和-6的基因型,并推测-3的基因型。下面我们来画一画他们的遗传图解(这里难度较大,教师可先作示范)!-1与-2。 结论:生下的孩子无论是男是女,视觉都表现正常,没有色盲。可是,他们的女儿却都是携带者。 -3与-4(紧接上面的图解板书图解) 课件显示巩固练习,提问学生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婚配类型并回答,然后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4、强调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在课件上边引导学生回答边演示两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5、通过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得出“交叉遗传”的结论。 6、课件显示巩固联系,提问学生(教师可稍作引导)。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 2、遗传特点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知识拓展:归纳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伴Y遗传: (1)特点: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简记为“父传子,子传孙”。 (2)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3)典型希普图 2伴X显性遗传: (1)特点:具有连续遗传现象患者中性多于性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正常女性的父亲及儿子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3)典型系谱图 3伴X隐性遗传 (1)特点: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女患者的父亲及女儿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1)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典型系谱图 归纳:人类伴性遗传病判定口诀: _ _ _ _ 听讲、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 学生看图识别,进行自我色盲检测。 填学案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填写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在学案上练习写遗传图解 黑板练写 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聆听 学生思考分析作答 填学案 理解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记住常见实例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十分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体验本节课的情感目标。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通过辨认、识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考,便于新课的讲授。 探究、讨论模式结合:通过家系遗传图谱分析遗传现象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依据释疑结论,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提高学生质疑、假设、探究的能力,体现本节的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肯定学生的能力,引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讲练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落实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是教学重点,在上一章已经学习过,通过学生回答既回顾所学知识,又可联系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伴性遗传也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讲练结合落实学生的遗传图解的书写能力,解决学生眼高手低的毛病。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归纳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遗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及联系,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呼应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巩固练习 (1)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他的父亲、祖父、外祖父也均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母亲、祖母、外祖母色觉都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A)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2)一男孩是红绿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来源是(B)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学生演练,并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点。 课后作业 见学案 学生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 二、人类红绿色盲症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伴性遗传的方式、特点及运用 十、教学反思 对“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中,不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上,应该多引导学生问一些“为什么”,把教材中很多是结论性内容,通过问题推进的办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融合资料收集、遗传病的调查、判断及推理,假设和论证、讨论、遗传图谱书写和遗传概率计算,完成新课标确定的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目标。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高中生物教案篇2 一、细胞核 1.细胞核的存在 除了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上有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仁:由染色体片段构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基质。 3.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染色质是粗或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两者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4.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趣味思考:把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然后单独培养,结果都不能成活;把另一种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该变形虫的去核的细胞质中,继续培养,变形虫能够分裂增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原核细胞 1.原核细胞结构 (1)拟核: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拟核。 (2)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真核细胞中的其他复杂细胞器。 (3)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起着保护并维持细胞形状的作用。 (4)其他:荚膜、鞭毛。 2.种类:细菌、蓝藻(蓝细菌)等。 3.生理: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膜是细胞呼吸的场所;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膜内折叠,上面有光合色素。 核心解读 1.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不同时期”指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或不再进行分裂的细胞所处的时期。其关系可归纳如下: 特别提醒 染色质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它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内)遗传物质仅单独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在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说,原核细胞内没有染色体。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判别 特别提醒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 题例领悟 题型一细胞核是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 【例题1】下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之切成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A.B.C.D.和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核功能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中含有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一个喇叭虫再生的全部遗传信息。 答案:B 反思感悟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题型二细胞核的遗传功能 【例题2】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伞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ks5u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实验能力,在证明或探究某一结论或现象时,通过设置对照可以使结论更准确、更具可靠性,也更符合科学性 答案:C 反思感悟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表现。 【例题3】下列结构中的遗传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 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内的DNA C.细菌、蓝藻体内的DNA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 解析:染色体仅存在于细胞核中,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以及原核细胞中的DNA都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 答案:B 反思感悟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其次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题型四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 【例题4】识图作答(题中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1)上图是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等结构。 (2)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和_。 (3)上图中的动物细胞也含有的细胞器是_。 解析:该细胞的显著特点是有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所以据此判断它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尖分生区细胞是幼嫩细胞,所以不含中央大液泡,且也不含叶绿体。动物细胞除了不具有叶绿体和中央液泡外,其他细胞器都含有。 答案:(1)高等植物细胞壁叶绿体笠号荨。2)大液泡叶绿体(3)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线粒体 反思感悟 动植物细胞的判断思路: 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 随堂训练 1.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生出的小羊大多数性状() 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体主要遗传性状,因为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内也含有少量DNA。 答案:B 2.下图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由图中信息知道,受精卵分裂过程中,只有含细胞核的细胞才能分裂发育成胚胎,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D 3.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A.核膜B.核仁C.染色质D.核孔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主要在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质。 答案:C 4.下列有关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 B.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成分是一样的 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形态是不同的 D.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成分是有较大区别的 解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答案:D 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特点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二、重难点: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三、板书设计: 一、认识原核细胞的和真核细胞 1、真核细胞: 2、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 1、真核细胞 2、原核细胞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有关细胞的主要特征,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就把细胞进行分类,学习一下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特点。 学生阅读【探究活动】认识一下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教师提问: 1、原核细胞包括的细胞的种类? 2、真核细胞包括的种类? 教师总结: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等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人类。 教师小提示: 区分细菌与真菌? 细菌和真菌都是个体微小的生物,细菌一般是杆菌、球菌等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等,真菌如:酵母菌等。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总结原核细胞的特点: 1原核细胞的最主要特点:细胞内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2原核细胞的结构: (l)细胞壁和细胞膜: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2)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的细胞器。 (3)核区:由DNA分子组成。 区别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是依据构成该生物的细胞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也可以说是有无核膜,因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就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不等于原核生物,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低等的类群,但它们都是真核生物。 (3)不是所有的菌类都是原核生物,细菌和放线菌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是真核生物。 细菌常根据形状分为:杆菌、球菌和螺旋菌,细菌常根据形状来命名,如大肠杆菌。也有的根据功能来命名,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较大区别,两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1-10m)较大(10-100m) 染色体一个细胞只有一条环状DNA,DNA裸露,不与RNA、蛋白质连结在一起一个细胞有多条染色体,DNA、RNA、蛋白质连结在一起 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有核膜、有核仁 细胞器仅有分散的核糖体,其结构与真核细胞不同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壁主要由胞壁质组成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内膜系统简单复杂 微梁系统无有微管和微丝 细胞分裂二分体、出芽、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只有无丝分裂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转录与翻译出现在同一时间与地点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内 五、小结: 本节主要叙述了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特点以及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高中生物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高中生物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三、板书设计: 一、环境污染的防治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设想: 人类破坏环境,环境报复人类,惨痛的历史教训教育着人类,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两者若能和谐发展,必然相互有利。而和谐发展的局面,关键在全体地球公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节的教学可以从破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入手,启发学生思考:“我们”是指谁?如何理解“共同的”的涵义?让学生感受到在茫茫太空之中,地球像是一艘遨游的飞船,地球上所有的生灵搭载在这艘飞船上,结伴而行,体验着同一生命旅程,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没有可以迁居的绿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录像片,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由此,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剖析一些错误的认识或观念。例如,“人定胜天”的观念:人类具有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的智力和能力,能使高峡变平湖,天堑变通途,大山低头,河水让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大多数是与工业发展有直接关系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辩证地分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例如,据报载(1999年12月6日文汇报),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1999年全面停止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北大荒”不再开荒。 这是因为连年的垦荒虽然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了贡献,却也使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一些鸟类在该地区基本绝迹。于是,引出一个重要话题:粮食重要还是鸟类重要?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直接价值容易接受和认同。生物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就失去了宝贵的资源。例如,冬虫夏草是珍贵的中药,云南珍稀植物“红豆杉”中含有可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如果冬虫夏草和红豆杉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显然是巨大的,而且是不可弥补的。 在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绘制一幅漫画:衰老的大树发愁地想:“鸟儿们都死了,谁来替我传播种子呢?”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灭绝很可能导致一连串物种的灭绝,也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数量失控。如猫头鹰、鼬和狐狸的灭绝可能造成田鼠成灾。教师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教师应当指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设计,看起来似乎十分完美,但与大自然的精密“安排”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简单和粗糙。在无法保护自然的原貌时,至少也应当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让环境中的物种数目更多些。 农田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往往过少,物质循环的途径单一,一旦出现环境因素的变化,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灾难。例如,有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都是白杨树,引来专门以白杨为食的天牛大举进攻。人们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法控制天牛之害,只好忍痛将刚刚长成林的树木伐倒,使大片农田重新受到风沙之害。如果当初栽培的是多树种、多林种、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复杂的防护林,就不会发生如此惨痛的虫害。 本节是必修模块的最后一节,教师应当结合本节内容作一小结。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进一步揭示“稳态与环境”的核心思想:整体、相互作用、动态平衡、协调发展,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哲理,描绘出人类未来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之中结束本节的教学。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根据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保护区(包括整个环境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和特殊自然保护区(为了专门保护某一种或几种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栖息地而建立的保护区,一般范围较小)。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 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六、教后感: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具体地说,人类不仅要大力加强科技进步,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广大民众的教育。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并且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人类应当走一条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高中生物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探究法、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复习及板书 1.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做。 2.物理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这叫。 3.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液、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这叫。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细胞代谢: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演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教师边做边让学生完成“讨论”。 提示1.2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不能。 3.说明FeCl3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质量分数为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1滴质量分数为3.5%的 氯化铁溶液1滴 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无机催化剂:Fe3+ Fe3+的相对数量:25万 4.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板书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讲述 在20测得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 条件活化能/kJmol-1 没有催化剂催化 用胶态铂催化 用过氧化氢酶催化75 54 29 催化效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效率更高。 板书酶的本质 资料分析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 2.提示: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特别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争论促使后人把对酶的研究的目标集中在他们争论的焦点上,使科学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3.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4.萨姆纳历时9年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将酶提纯出来。成功属于不畏艰苦的人。 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等。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基础题 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高中生物教案合集8篇.doc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