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大班科学《小蓝和小黄》微教案.docx
-
资源ID:28282603
资源大小:17.5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教育】大班科学《小蓝和小黄》微教案.docx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小蓝和小黄【设计意图】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科学活动的可信是探究。大班幼儿好奇心、探究欲望不断增强,凡事都喜欢自己试一试,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相关经验。颜色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小实验贴近幼儿生活且简单有趣,便于幼儿操作,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相关知识,简单地知道一些颜色的混合和变化。感受生活中的色彩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整个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活动既活泼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仅丰富幼儿的新经验,还能提高探究的能力,增强探究的能力,增强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活动目标】1.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知道红、黄、蓝两两混合分别变成桔色、紫色和绿色。2.探索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的变化,尝试进行实验记录,并能运用配出的颜色进行涂色。3.喜欢探究颜色的变化,感受探索颜色奥秘的乐趣。【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了解常见颜色的名称,经常使用颜色,知道颜色是多种多样的。2.教具和学具红、黄、蓝颜料若干;教师使用的ppt、实验记录表;幼儿使用的笔刷、纸杯、抹布、以及实验记录和涂色表。【活动重点】探索红、黄、蓝两两混合的变化,知道红、黄、蓝两两混合分别变成桔色、紫色和绿色。【活动难点】能运用色彩混合原理配出需要的颜色,尝试进行实验记录。【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绘本导入1.绘本导入,激发兴趣。教师从桌面上摆放的蓝色和黄色的泡泡泥导入小蓝和小黄的绘本故事,并开始讲解绘本。 2.第一个混合实验讲到“小蓝和小黄开心地抱在一起”时,教师请幼儿猜测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的结果。此时,教师用黄色和蓝色的颜料进行混合实验,给幼儿做示范。3.教师继续讲述绘本。4.讲完绘本后,针对绘本内容进行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讲完了,那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原来蓝和黄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二、 基本部分:动手实验并给蔬果涂色1.激发试验的欲望,了解实验材料(1)引导幼儿观察果蔬轮廓图,引发幼儿配色、涂色的欲望。教师出示果蔬轮廓图,引导幼儿分析各种说过、蔬菜所需的颜色。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没有现成的颜色,启发、鼓励幼儿动手实验,尝试运用三原色调配处所需的颜色。(2)介绍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实验材料:红黄蓝颜料,笔刷、颜色标签,实验记录和涂色表。2.提出实验要求(1)自由选择两种颜色进行配色(2)记录实验过程及发现,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3)给蔬果涂色:运用配出的颜色给蔬果涂上合适的颜色。1. 幼儿动手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三、结束部分:1.展示与交流(1)幼儿将记录和涂色表展示在记录卡上。(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发现。(3)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及交流进行小结。(用ppt动画展示)【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到区角利用三种颜色进行变色,进一步探究颜色的变化,发现更多的颜色奥秘。幼儿园教案模板问题一:备课备什么?备课要三备一备教材,二备幼儿,三备教法。问题二:教案撰写的基本格式【活动名称】1.写明××班××活动(按领域写):活动名称(类别)是作品要加书名号2.对外观摩教案中这一项放在标题处,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日常教案撰写中不需要写××班【设计意图】1.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点(教育价值)、幼儿年龄特点及二者的结合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字数不要太多,以100-200个字以内为宜。2.设计意图在日常教案中可以不写。【活动目标】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不要写重复和无效的目标,目标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活动准备】围绕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活动过程】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置。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标,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标。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受理解体验。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活动延伸】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成。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