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6讲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模拟精选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28284259
资源大小:195.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6讲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模拟精选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生用书P195(2016·天津市河东区一模)下图示意非洲大陆荒漠化分布。读图,完成12题。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BC 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带。第2题,图中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说明人口增长是荒漠化加剧的根源;过度砍伐使大约6 0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过度放牧使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放牧面积大于过度开垦面积,故耕地面积扩大不是导致非洲荒漠化的首要因素。答案:1.B2.A(2016·河南、河北、山西联考一模)下图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水土流失分布区。读图,完成34题。3两区域中()A区域陆地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区域为热带雨林带B区域土壤肥沃,区域土壤贫瘠C区域季风水田农业发达,区域商品谷物农业发达D区域丘陵面积比重大,区域平原面积比重大4造成两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A天然林草覆盖率低B开发历史悠久C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D人类活动强度过大解析:第3题,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区域是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东北地区土壤肥沃,而东南丘陵地区为红壤,土壤贫瘠,B正确。区域自然带为温带森林带,是我国商品农业基地,平原面积广阔;区域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丘陵面积大。第4题,两地水土流失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东北水土流失是黑土地过度开垦造成的,东南丘陵水土流失是过度开垦荒地造成的,D正确。答案:3.B4.D(2016·深圳模拟)读某省19972007年农业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5该省是()A吉林省B广东省 C云南省D青海省6该省1997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破坏、被迫弃耕 B建设用地大量侵占C保护环境、生态退耕 D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牧草地面积大,应该以畜牧业为主,为青海省。第6题,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寒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的结果。答案:5.D6.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