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路径.docx
-
资源ID:28301139
资源大小:17.7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路径.docx
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路径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路径 摘 要 生态文化自觉表现为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两种,它的生成需要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引导,而它的实现则进一步促进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成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它贯穿于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获得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化自觉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 发展理路 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遇到的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着生态道德教育。正因为此,早在上世纪90 年代,我国就以“环境教育”的形式开展了学校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近二十年多来,生态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理念,但是,从实践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内化的道德和自律制度,形成道德文化制度,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这意味着生态文化自觉将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理路。 一、生态文化自觉 古今中外,生态文化的理念源远流长,但是成为一个命题却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问题而产生。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认为,人类要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自救的唯一选择就是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1其视角中的生态文化所指涉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即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哲学思想。面对我国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学者余谋昌也提出了对生态文化内涵的见解,认为现阶段生态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内容。生态文化确立了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以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为理论基础,以绿色生态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建设目标。从而,需要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以达到生态文化自觉,并外化成生态文明行为,产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这实际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主体文化自觉的问题。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 这意味着文化自觉首先是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其次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找出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的依据和方法。从这个视角上,生态文化自觉就是人们对本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道德理念的渊源及其特色生态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科学把握,在教育引导及舆论影响下,逐渐生成生态文化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产生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态文化道德的信念和准则,并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推进生态道德理念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进而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步伐的理性态度。 二、生态文化自觉生成对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启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大幕,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既有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中重人际道德轻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原因,也有教育中重科学精神传输而轻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原因,更值得重视和反思的是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及转化为植根于内心的坚定信念和行动。 第一,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首先体现为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即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促使受教育者产生生态文化的自豪感;二要引导受教育者结合世情和国情,学习和领会科学的生态文化理念,产生传承生态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长期以来,包括一些教育者在内的很多人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其实,我们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其中就包括了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例如,我们的先辈们在很早就已经提出了很多关于重视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敬畏生命等内容的思想: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倡导天、地、人关系的相互协调和统一;庄周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3,倡导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关系;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既然人是天地的产物,必然要顺应天地,保护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做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因此,尽管在我国传统伦理体系中并没有发明“环保”一词,但倡导人与天地共生共存的伦理智慧却确保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这种万物皆平等的观念在当代,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要达到生态文化的理论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不能仅仅倚重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更要正视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引导受教育者理性地把握科学的生态文化思想,实现其生态文化理论的自觉到生态文化实践的自觉的积极转向。马克思、恩格斯曾针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以“人类中心说”为指导,急功近利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对自然界无节制掠夺的现象,不断地疾呼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科学地展望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6。 第二,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还体现为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生态文化的实践自觉,就是要把内化的生态文化理念外化成影响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行为,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从制度层面看,主要体现为国家通过立法将环境保护的行为制度化和法制化,以形成有关生态问题的社会共识,充分体现平等和公正,让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地生成并转化成为自觉的、自我约束的行动。从教育层面看,生态道德教育要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一方面要通过课堂上生态文化的训练和熏陶,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关于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认知及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课外的体验式教学等实践教学手段,让受教育者充分亲近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血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提升到个体道德水准的高度,使之能够自觉地以道德理念去保护生态平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形成推力,从而,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就具有了天然的一致性。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需要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而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又会进一步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三、基于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态道德教育展望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了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但是,生态文化自觉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约束,需要社会舆论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引导和监督,更需要学校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体系对受教育者在生态文化自觉方面进行培养和建构。从而,不仅是对在校学生,还会对所有社会成员产生深刻影响,从生态文化的整体价值理念和新的生态伦理观到日常生活的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第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稳定的、持久的生态道德情感及生态文化自觉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通过生态道德理念一以贯之地持续引导。从这个角度看,生态道德教育必须针对受教育者在不同的学龄阶段,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有所侧重,首先,在小学阶段,受教育者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快速变化但是又不成熟的时期,他们的情感较为丰富,乐于接受各种新的知识,比较善于模仿且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是缺乏判断力和选择力。针对这一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生态道德教育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文字,甚至游戏来说明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好习惯的意义,启蒙受教育者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其次,在初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独立意识在增强,开始追寻人生的意义,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对未来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但是,由于他们心智还不太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的判断还比较片面,容易出现一些鲁莽的行为。因此,这个阶段生态道德教育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受教育者追求的未来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以贴近受教育者生活实际为内容,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的生态道德自律。再次,在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趋于定型,这一阶段生态道德教育侧重引导受教育者深化对生态道德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并且适当进行生态文化熏陶,引导受教育者明确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促使其走向生态文化的自觉。最后,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该侧重于人格完善的教育内容,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健康发展的“生态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了更好地让受教育者理解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蕴,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情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7,恰当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的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榜样示范和行为训练等方法,能够让这一阶段的受教育者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面对初中学生在青春期善变的特点,在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中应贯穿情感陶冶为主、灵活多变的方法,根据受教育者及其所在地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交流和对话,引导受教育者对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作进一步理解,促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再次,在高中阶段,针对受教育者心理、生理不断趋于成熟的特点,生态道德教育教学要运用理论学习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引导增强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而通过组织受教育者进行生态道德体验活动来激发其生态情感,唤醒其生态道德意志,产生生态道德行为。最后,在大学阶段运用对话式教学方法,引导受教育者与文本对话、与社会对话、与教师及同学之间对话,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断突破当下的道德境界,使他们的生态道德知、情、意、行协调一致,形成健康美善的生态道德人格。 第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成员道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发挥教育与管理的协同作用。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方面的职能,大力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受教育者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在这点上,家庭成员的生态道德理念也对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而生态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要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是非标准和约束机制,从而形成社会范围内弘扬生态文明行为,谴责甚至通过法律来规范破坏生态文明建设行为的社会氛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