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第3节-机械效率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
-
资源ID:28301166
资源大小:99.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学设计一】第3节-机械效率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
第3节 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由“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两部分构成,机械效率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教学中要通过实例分析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使学生真正认识机械效率的含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经历测量的全过程,如让学生经历组装实验装置、测量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他们的实践体验。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难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三、教学策略以“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为背景,提出问题:动力对绳子做功等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吗?让学生猜测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物体做的功。进一步分析讨论,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效率的概念。通过理解、运用机械效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的两种方法:减小额外功和增加有用功。在讨论了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的问题之后,把效率问题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明白只有提高学习效率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动滑轮、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家在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图1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供参考:第1种是人直接提着沙子上楼;第2种是把沙子放进桶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第3种是把沙子放进质量较小的袋子里,人通过动滑轮把沙子拉上楼。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讨论,比较优缺点。 经过讨论明确第一种方法太不方便。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它比第二种方法用的力小。提升相同高度做的功少。创设真实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兴趣,顺利进入教学。 通过讨论,为下面学习有用功与额外功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30分钟)一、有用功和额外功结合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看提沙子过程的视频。思考:1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2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他对什么做的功?3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板书:一般来说,机械对外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机械克服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为总功。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指出:前面实验中,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总功最少。讨论: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的功一样吗?(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沙子做的功相等吗?)怎样探究这个问题?1设计实验方案: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提起重为G的钩码。2为了探究上述问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手对绳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的重力、钩码上升的高度h。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4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次数手的拉力F/N手移动距离s/m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1 2 3 5分析实验数据:(1)手拉绳所做的功与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是否相等?(2)哪一个做的功多一些?(3)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进一步思考并回答。 边实验边填表。分析实验误差,指出要使重物重一些,误差就会小一些。 (1)不相等(2)手拉绳做的功多(3)有摩擦,在提起重物时还要提起动滑轮。 进一步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并会测量有用功和总功。二、机械效率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1。组织学生讨论: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3用小数和百分数来表达机械效率,你认为那种表达更好?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利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图2(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计算(2)展示学生解题过程(3)总结、评价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原理:2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甲、乙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3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 W总功、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实验次数G (N)h(m)W有用(J)F(N)s(m)W总(J)1 2 3 4 结论:1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高。2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讨论: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讨论后得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有:尽可能地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轻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经过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 总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意在练习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学生动手实验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节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分小组发言,教师对学生归纳发言较好的给予表扬,并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机械效率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1。组织学生讨论:1.机械效率有单位吗?2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1的?3用小数和百分数来表达机械效率,你认为那种表达更好?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利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图2(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计算(2)展示学生解题过程(3)总结、评价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原理:2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甲、乙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3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 W总功、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实验次数G (N)h(m)W有用(J)F(N)s(m)W总(J)1 2 3 4 结论:1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高。2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讨论: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讨论后得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有:尽可能地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轻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经过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 总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意在练习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学生动手实验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节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分小组发言,教师对学生归纳发言较好的给予表扬,并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且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