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试卷》(附答案).docx
-
资源ID:28303580
资源大小:1.96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试卷》(附答案).docx
学校姓名班级_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02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测试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6.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三、用“/”表示出泊船瓜洲诗句的朗读节奏。(8 分)四、默写诗句。(12 分)1.在采薇(节选)中写景叙事的诗句是。2.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雨滋润万物的诗句是。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柔和、浅淡这一早春特有景色的诗句是。通过对比衬托,表明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早春之景优于晚春的诗句是。4.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作者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的诗句 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美好情怀的句子是。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项()。(5 分)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八、诗词阅读。(26 分)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时节,表现了强烈的之情。(4 分)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6 分)词的上片,一个“ ”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6 分)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10 分)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参考答案4.使植物萌发、生长5.京城街道6.若隐若现7.停泊8.没有遇到人9.轻轻地敲10.方才11.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12.借着风势13.只14.湿润,沾湿二、1.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2.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3.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4.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5.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6.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三、京 口/瓜 洲/一 水 间,钟 山/只 隔/数 重 山。春 风/又 绿/江 南 岸,明 月/何 时/照 我 还。四、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五、C六、C七、1.拟人手法。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深刻的印象。2.这首诗赋予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八、1.初夏 惜春2.若 因风飞过蔷薇 惋惜或“喜爱”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4.奇妙的想象:词人运用想象,将春天拟人化,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美丽悠长的情味:词人不知春归何处,一心向人请教;无人知晓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不语,问鸟鸟百啭。在这妙趣横生的抒写中,词人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参考答案4.使植物萌发、生长5.京城街道6.若隐若现7.停泊8.没有遇到人9.轻轻地敲10.方才11.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12.借着风势13.只14.湿润,沾湿二、1.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2.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3.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4.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5.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6.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三、京 口/瓜 洲/一 水 间,钟 山/只 隔/数 重 山。春 风/又 绿/江 南 岸,明 月/何 时/照 我 还。四、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五、C六、C七、1.拟人手法。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深刻的印象。2.这首诗赋予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八、1.初夏 惜春2.若 因风飞过蔷薇 惋惜或“喜爱”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4.奇妙的想象:词人运用想象,将春天拟人化,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美丽悠长的情味:词人不知春归何处,一心向人请教;无人知晓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不语,问鸟鸟百啭。在这妙趣横生的抒写中,词人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