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德胜学校高一物理校本学案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汇总时间第一章班级姓名抛体运动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转变,所以曲线运动肯定是变速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肯定是变化的,例如,抛物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始终线上,也就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始终线上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只转变速度方向,不转变速度的大小3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如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定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致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在轨迹两侧,轨迹向力的方向弯曲,但不会达到力的方向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就,等效分解;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1)依据运动的实际成效将描述合运动规律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定就分别分解,或进行正交分解(2)两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定由两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依据合加速度是否变化判定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仍是非匀变速运动:如合加速度不变就为匀变速运动;如合加速度变化 包括大小或方向 就为非匀变速运动依据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是否共线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仍是曲线运动:如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的方向在同始终线上就为直线运动,否就为曲线运动小船过河的两类问题:最短时间过河以及最短路程过河;如下列图,用v1 表示船速, v2 表示水速我们争论几个关于渡河的问题sd以最小位移渡当v 1垂直河岸时(即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间最短td,船渡河的位移v 1sin名师归纳总结 河: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1v大于水流速度2v时,小船可以垂直渡河,明显渡河的最小位移s 等于河宽 d,船头第 1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与上游夹角满意v 1cosv2学习必备1v欢迎下载tdsin,此时渡河时间三、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x v 0 t v x v 0y 1 gt 2 v y gt2s x 2y 2 v v 2x v 2ytan yx 2 gtv 0 tan vv x y gtv 0飞行时间: t2hg,取决于物体下落的高度 h,与初速度 v0 无关水平射程: xv0t v0 2hg,由平抛初速度 v0 和下落高度 h 共同打算其次章 圆周运动一 .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 v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 a 向心力 F nv = s/t = /t an = v 2/r Fn = mv 2/r 公式 = 2 r/ T =2 / T = 2r =m 2r = 2 rf = 2 f = v = mv 表示速度方意义 表示运动快慢 表示转动快慢 向心力是合力;向变化快慢单位 m/s rad/s m/s 2N 关系 v = r F 合 = Fn = m a n同一圆周上各点线速度大是一个变化小相等;两轮传动时,两 同一个圆内各点角速 是一个变化量,方向始应用 量,方向始终圆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 度相等;终指向圆心;指向圆心;相等;二圆周运动1向心力的来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合外力沿垂直线速度方向的重量充当向心力;2两个结论同一转动圆盘 或物体 上的各点角速度相同皮带连接的两轮不打滑时,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3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只争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形 绳约束物体做圆周运动如下列图细绳系着的小球或在圆轨道内侧运动的小球,当它们通过最高点时,有2 Nmgmv r;因 N0,所以 v gr,即为物体通过最高点的速度的临界值名师归纳总结 ;vgr时, N0,物体刚好通过轨道最高点,对绳无拉力或对轨道无压力第 2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v> gr时, N>0,物体能通过轨道最高点,对绳有拉力或对轨道有压力;v<gr时,物体没有达到轨道最高点便脱离了轨道2 Nmgmv r,在轻杆或管的约束下的圆周运动 如下列图杆和管对物体能产生拉力,也能产生支持力当物体通过最高点时有由于 N 可以为正 拉力 ,也可以为负 支持力 ,仍可以为零, 故物体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任意值;当 v0 时, N mg,负号为支持力;当 vgr时, N0,对物体无作用力;当 0<v< gr时, N<0,对物体产生背向圆心的弹力;当 v> gr时, N>0,对物体产生指向圆心的弹力第四章 机械能与能源一、功1公式和单位:wFlcos,其中是 F 和 l 的夹角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wFlcos,可以看出:2功是标量,但有正负由判定一个力是否做功的几种方法1依据力和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定,此法常用于恒力功的判定,由于恒力功 WFl cos ,当90°,即力和作用点位移方向垂直时,力做的功为零2依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定,此法常用于判定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功当力的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位移是零,力做的功为零3依据质点或系统能量是否变化,彼此是否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进行判定如有能量的变化,或系统内各质点间彼此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就必定有力做功把握各种力做功的特点,会使功的运算变得简洁1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而跟运动的路径无关2弹力做功的特点:对接触面间的弹力,由于弹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弹力对物体不做功;对弹簧的弹力做的功,高中阶段没有给出相关的公式,对它的求解要借助其他途径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等3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它可以做负功,也可以做正功,做正功时起动力作用如用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运输到高处,摩擦力就充当动力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 W F·l. 合力的功时,摩擦力做功可以用摩擦力乘以路程来运算,即1W总F合lcos , 是 F合与位移 l 的夹角;2W总W1 W2W3,为各个分力功的代数和;3依据动能定理由物体动能变化量求解:W总 Ek.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1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等;当变力的功率P 肯定时,可用WPt 求功,如机车牵引力做的功二、功率1运算式 1PW t, P 为时间 t 内的平均功率2PFvcos 2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一般在机械的铭牌上标明3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小于等于额定功率过程方式恒定功率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加速度逐步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应下图中的 OA 段,匀加速运动能维护的时运动规律对应下图的OA 段,以 vm匀速直间 t0vma,以 vm 匀速直线运动,对应线运动 对应下图中的AB 段 下图中的BC 段v-t 图象三、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s 2 2公式: Ek1 2mv 23单位:焦耳 J, 1 J1 N ·m1 kg ·m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四、动能定理1内容:全部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2表达式: wEk 2Ek1变化的大小由外力的总功来度量3适用条件: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4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 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无需留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5应用动能定懂得题的一般思路1确定争论对象和争论过程留意,动能定理一般只应用于单个物体,假如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2对争论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争论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争论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 留意功的正负 假如争论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形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5依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五、机械能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h 有关重力做功的大小WGmgh,如物体下降,就重力做正功;如物体上升,就重力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重力势能1概念: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2表达式: Epmgh;3重力势能是标量,且有正负其正、负表示大小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其重力势能为负,在参考平面以上,其重力势能为正六、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 或弹簧的弹力 做功的情形下,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 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1 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3表达式:2受其他外力但其他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1Ek Ep Ek Ep ,表示系统初状态机械能的总和与末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2 Ek Ep,表示系统 或物体 机械能守恒时, 系统削减 或增加 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 或 削减 的动能,在分析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或削减量时,可不选参考平面3 EA增EB减,表示如系统由A、B 两部分组成,就A 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 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削减量相等4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方法: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定 直接判定 :如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其动能、势能均不变,机械 能不变如一个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削减,其机械能削减2用做功判定:如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 械能守恒或弹簧的弹力 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3用能量转化来判定:如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 转化,就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七、功能关系1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转变W 合Ek2 Ek1 ,即动能定理2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转变WG EpEp1Ep2,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削减多少;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多少3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转变相对应WF EpEp1 Ep2,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能削减多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多少4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力的功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相对应,即 W E.5克服滑动摩擦力在相对路程上做的功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Wf f ·s相八、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逝,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第三章 万有引力 一、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 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 FGm1m2 r 2,其中 G6.67 ×1011 N ·m2/kg2,称为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 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匀称的球体,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解决天体 卫星 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1把天体 或人造卫星 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关系式:2 GMm r 2 mv rm 2rm 2 T 2r. 2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邻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 Mm R 2 ,gR 2GM . 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通过观看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T,轨道半径 2 GMm r 2 m 4T 2 r,得出天体质量r,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 4 2r 3M GT 2 . 1如已知天体的半径R,就天体的密度3 3 3r 2R3R,就天体密度3 GT 2,可见,M V M3R2如天体的卫星围绕天体表面运动,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只要测出卫星围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就可求得天体的密度3人造卫星1争论人造卫星的基本方法把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2 2G Mmr 2 m vr mr 2mr4 T 2 ma向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2由 GMmr 2 m vr得 vGMr,故 r 越大, v 越小由 GMm r 2 mr 2 得 GMr 3 ,故 r 越大, 越小由 GMmr 2 mr 4T 2 得 T24GM,故 r 越大, T 越大2r 3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上,因而都是超重状态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动时,由于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凡是与重力有关的力学现象都会停止发生4三种宇宙速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一宇宙速度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围绕速度 v17.9 km/s. 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如 7.9 km/s v<11.2 km/s,物体绕地球运行其次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v211.2 km/s;这是物体摆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如 11.2 km/sv<16.7 km/s,物体绕太阳运行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v316.7 km/s 这是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如v 16.7 km/s,物体将脱离太阳系在宇宙空间运行3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1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r 近似地等于地球半径R,其运动速度vGM RgR 7.9 km/s,是向心加速度 a g 9.8 m/s 2 全部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运行周期T85 min,是全部卫星的最小周期;是全部卫星的最大加速度;2地球同步卫星的五个“ 肯定 ”h肯定线速度v肯定角速度肯定向心加周期肯定T24 h. 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速度 a肯定;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m 02一、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的争论;在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m1v c量子力学能够正确的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2二、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1. 经典时空观 肯定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本质而言,是永久匀称的消逝,与任何外界无关;肯定空间就其本 质而言是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的,它从不运动,并且永久不变;这就是经典力学的时空观,也称为绝 对时空观;经典力学的几个详细结论 同时的肯定性;时间间隔的肯定性;空间距离的肯定性;2. 相对论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假设 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3. 相对论的结论“ 同时”的相对性; 运动的时钟变慢;运动的尺子缩短;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三、量子化现象 1. 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是指黑体发出的电磁辐射;普朗克假说:物质发射(或吸取)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这个不行再分的最小的能量单位称为“ 能量子”;h.6 631034Js在微观领域中能量的不连续变化,即只能取分立值的现象,叫做能量的量子化;2. 光子说当紫外线这一类波长较短的光照耀金属表面时,金属便有电子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 光的波粒二象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也就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