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记者培训内容:做一名合格的校园小记者.docx
-
资源ID:28330715
资源大小:22.5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校园小记者培训内容:做一名合格的校园小记者.docx
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校园小记者培训内容:做一名合格的校园小记者 校园小记者培训内容:做一名合格的校园小记者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记者?学生记者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是许多学生记者关心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记者,就要做到“五个学会”,才能获取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新闻。 一、学会交往,首先要把人际关系搞好,只有认识的朋友多,新闻线索才多。 二、学会观察,学生记者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人和物,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有价值的新闻。 三、学会聆听,除了每天看电视、听广播外,还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从中挖掘出能反映人思想动态的新闻。 四、学会欣赏,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欣赏自己,还要去欣赏别人。 五、学会记忆,在生活中要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进行记忆。 不仅要学会这些,还要具有外向的性格、优秀的沟通能力,能以平淡的方式打消对方的戒备或恐惧感,良好的性格也不可缺少,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校园小记者也应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非分明。校园小记者是做舆论宣传工作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该十分鲜明。在学生的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校园小记者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大力提倡积极的东西。 二、知识丰富。因为知识就是一个人的通行证,只要有知识,才能克服人生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校园小记者所写的新闻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收集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校园小记者对各方面知识不求专与深,但一定要了解,以免在写稿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三、高度敏感。当今社会的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不一定都能够构成新闻。校园小记者要能敏锐地发现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及时发现那些重要的、新鲜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紧追不舍,这样,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四、吃苦耐劳。当学生记者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分辛苦,才能有一分收获。因为好新闻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而需要学生记者自己去挖掘。参加采访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两位学生记者,白天采访会议代表,晚上写稿至深夜,非常辛苦,但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五、广交朋友。学生记者要广交朋友,因为朋友越多,新闻窗口就越多。这些朋友有你的同学、小伙伴,也有老师、家长,还有大记者。有许多新闻线索,朋友会及时、主动提供给你的,缺少朋友是当不好学生记者的。 六、勤奋写作。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学生记者写出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写作基本功不一样所造成的。学生记者要勤奋学习,坚持写作,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篇2:小记者培训材料:如何做好采访 小记者培训材料:如何做好采访 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第一是采访;第二是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这里着重谈一谈采访。 敏锐发现新闻线索 采访新闻,首先要有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什么?新闻线索就是“新闻苗头”,或者叫“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深山里,有人发现-块铁矿石,循此挖下去,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苗头”、“初步显露”,就是“线索”。采访新闻也是如此。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 有-位小记者在放学的路上,听到某班的同学情不自禁喊道:“啊,今天的考试真快乐!他抓住这个线索,采访了这些同学和他们的老师。原来,这个班里举行下一堂别开生面的考试:把试卷改成了写有题目的彩色纸条。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题目,答对了大家为他挥动小红旗,答错了还可以“选题目、;这位小记者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报道快乐考试。报道写得好,是因为线索发现得好。 怎样才能发现新闻线索呢?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 第一要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比如,校长宣布准备表扬一批优秀少先队员。这就是新闻线索,可以循此追下去。优秀队员是谁?他们有什么动人事迹?深入采访,就可以写出很好的人物典型报道来。 第二要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能引起议论的事,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事,也是尚未被大家了解的事。一位小记者听到有人议论“某某同学被公安局叫去了”,就此追下去,得知是这位同学协助警察破获了一个大案。于是,他采写了一篇很好的报道。 第三要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事出有因,变化标明着发展。变化的背后往往藏着新闻。一个同学上课迟到了,浑身足泥,裤子也撕破了。小记者及时采访,原来这个同学在脏水管道里救出了一个小女孩,他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报道。 作好准备,选好采访对象 有了新闻线索,要去采访,事前要有准备。 首先,要掌握背景材料,就是要把与此线索有关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有文字材料的要用心阅读,这样采访时能够多方面地提出问题。 其次,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就是要把采访哪些人、对每个人提什么问题、观察哪些现场、索取哪些实物和照片等都力求心中有数。 再次,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准备好采访本、录音机、照相机。如果需要当事人签名或寄语,要准备笔和纸。 有了准备后,还要选准采访对象。 如果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对象就是当事人。如果采访个事件,采访对象可能是几个人。这些人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不管是哪一种采访,最好都采用先“外围”后“中心”的办法进行。可以先找那些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再找当事人。这样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比如,采访一位获得科学发明专利的同学,先不采访本人,而是先采访他的辅导老师、好伙伴、家长。评委等。 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谈起别人来比较随便,容易把话题展开。小记者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事情的概貌,了解到当事人更多的情况,更好地丰富自己对当事人的提问。当然,采访外围只是手段,采访当事人才是目的,应当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采访当事人上。 要有高质量的提问,是采访的主要方式。新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问得到的。 提问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抓住要害。采访开始,小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非常清楚你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 交谈起来,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应当让他广泛地谈。采访当中,小记者仔细听,发现了重要内容,要在脑子里(或采访本上)记住它,谈到一个段落,再对这些重要内容做进一步采访。如果对方离题很远,扯起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小记者可以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 第二,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比如采访一位数学竞赛冠军,如果你张口就叫:“请问,你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他可能一时很难回答。如果改问:“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吗?”他可能回答:“我小时候老去买酱油、醋,一次算帐时.”于是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提问中,忌讳问那些”你高兴吗?”“一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话。 第三,要代读者提问。新闻报道最终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小记者要体会读者想知道什么,站在读者的位置提问。此时,把记者、采访对象、读者三方面交融在一起,仿佛促膝谈心。这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其境况十分美妙。 第四,深挖细节。细节,是人物思想和品格的生动表现。没有细节,就没有报道。 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有时甚至表现在表情上。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一些提问,甚至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 当然,细节不是枝节。不要抓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叶,当成细节而不厌其烦地提问。 采访是-门很深的学问,小记者要好好地学习研究它。 篇3:小记者培训材料: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小记者培训材料: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小记者去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采访,就是了解情况,采集材料,调查访问。怎样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呢? 首先,要掌握采访线索。要知道你去采访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掌握采访线索的方法很多;可以从学校或班级的黑板报和墙报上寻找;可以从同学、家长或社会一些人的闲谈中发现;还可以从一些材料中获得,等等。掌握了采访线索,才能有目的地采访。 其次,要熟悉有关材料。你有了采访线索,知道采访对象以后,就要尽可能地找些有关的参考材料。例如,你去采访一位优秀学生,要尽可能知道这位学生的年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大概有些什么事迹等。有了这些材料,采访时才能顺利进行。 还有,要制订采访提纲。也就是要有一个采访的计划,包括;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提些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要追问或详细了解;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还要找哪些人谈话,等等。对这些问题,尽可能拟得细一点,到采访时,可以不断变动,随机应变。 以上的准备工作做好了,采访时就心中有数,采访效率就会提高。 怎样做采访笔记 我们每次去采访的内容都会很丰富,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就是有录音机也要做简要的笔记),光凭自己的脑子是不可能全记得住的。因此,采访的主要内容必须当场用笔记下来。做采访笔记要注意做到- 记具体 谓记具体,不是把采访对象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像录音机似的记下来,而是要记下他所说的具体内容。譬如人名、地名、数字和事实经过等等。有的内容要当场问清楚,如人名和地名不仅要问音而且要问字,避免写出同音不同字来。有些数字,对方口头谈了,还要反复核对准确。对有关的事情经过也尽可能记具体些。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事实千万不要只记个概况,印象,要不,写成文章就容易出问题。 记原话 采访对象所说的能反映他思想的关键语言,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不要经过自己改造、概括后再写上笔记本。因为人物的语言大都是有生活气息、有个性的,比我们概括的要精彩得多。记下原话还有助于事后对人物谈话内容的分析和判断。人物谈话时的姿态、口吻和气氛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参考。 记疑难点 采访中,总会有疑难之处,这些疑难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要向读者说明的重点,首先要问明白,然后记清楚,事后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如果疑难问题一晃而过,待到写稿时,才发现没有弄清楚,不得不又要去补充采访,这就费时费力了。 另外,采访要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脑到、边问、边听、边看、边记、边想。特别是要边记边思考,不能只顾记录,不开动脑筋。一般在采访时就要开始考虑写作的问题。哪些材料要深挖?哪些细节要多问?哪些数字要核实?哪些观点要反复问证?这些都要在采访时,边记边思考,才能心中有数。 采访笔记要及时整理,时间久了,感觉和记忆就会打折扣,有些当场漏记的,及时通过回忆还可作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采访作用,写好稿子。 + 展开范文.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