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
资源ID:28333112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2020 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A 卷姓名:_班级:_成绩:_一、 选择题 (共 12 题;共 12 分)1. (1 分) (2019 八上·惠州期末)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 1 厘米B . 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 克C . 初中生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8s 秒D . 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5s2. (1 分) (2019 八上·包河期中)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B .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C . 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D .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3. (1 分) (2018 八上·罗湖月考)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 厘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A .、,则该物体的长度( )B .C .D .4. (1 分) (2018 八上·武汉期中)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冰融化熔化(吸热)B . 雾形成液化(放热)C . 露产生液化(放热)D . 水结冰凝华(吸热)5. (1 分) (2016 八·云县月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 . 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C .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 .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6. (1 分) (2017 八上·梁子湖期中) 父亲用自行车送小华上学,途中父亲提醒小华“坐好,别动!”这个“别第 1 页 共 10 页 动”的参照物是( )A .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B . 自行车上的座位C . 路旁的树木D . 迎面走来的行人7. (1 分) (2014·百色)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B .C .D .水面“折”枝手影水中倒影海市蜃楼8. (1 分) (2017 八上·孝南期末) 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手影平面镜成像摄影光的反射投影凸透镜成像第 2 页 共 10 页 D .倒影光的折射9. (1 分) (2019 八上·黄石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B .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减慢蒸发C . 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D . 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10. (1 分)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 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 . 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 .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11. (1 分) (2018 八上·蓟州月考) 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B .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C .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 . 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12. (1 分) (2017 八上·雅安期中)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 经过 6s,甲在乙前面 1.2m 处C .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 .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二、 填空题 (共 9 题;共 14 分)13. (3 分) 读出下列测量工具的读值。第 3 页 共 10 页 (1)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cm;(2)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是_ N。14. (1 分) (2018·南谯模拟) 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塘的表面均匀漂浮些鱼食,一只小鱼正在A 处.现在小鱼在 A 处出发到水面取一点食物后,要回到岸边的 B 洞口处,请利用光学作图的方法,画出小鱼在这一过程中游动的最短路径(请保留作图中必要的辅助线)15. (1 分) (2017·大石桥模拟) 如图所示,一束光 AO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过 O 点的法线;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6. (1 分) 自然界物质存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_、_、_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_17. (1 分) (2020 八上·大安期末) 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_;而“楼台倒影”则是_现象。18. (1 分) (2018 八上·东台月考) 据 5 月 29 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第 4 页 共 10 页 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_产生,经_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关掉音箱是在_处控制噪声.19. (1 分) 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 _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 _;相比较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 _20. (3 分) (2017 八上·衡阳期末) 在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1) 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 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3) 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面”或“后面”)21. (2 分) 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调整烛焰(模拟远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 的_ 像(2)向水凸透镜内_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_ 有关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第 5 页 共 10 页 _ (填“前”或“后”)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_ 透镜三、 解答题 (共 1题;共 2 分)22. (2 分) (2019 八上·湖南期中)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路线赶赴距出发地 480km 的目的地,如下图所示折线 OABC、线段 DE 分别表示甲、乙两车所行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甲车中途修车,修车前后速度相同。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甲、乙两车出发时间相差多久?途中甲、乙相遇几次?(2) 求出图中 a 的数值,并说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3) 求出图中 b 的数值,并说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四、 实验、探究题 (共 3 题;共 12 分)23. (6 分) (2018 八上·榆树期末)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 如图是做水沸腾实验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_;(2) 实验时,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且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直到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3) 当水温上升到 80 摄氏度时,每隔 30s 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水沸腾后的规律是_24. (2 分)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第 6 页 共 10 页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2)点燃蜡烛 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 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_(3)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_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4)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5)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_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25. (4 分) (2011·南通) 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和凝固引起的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 1:冰块的厚度小猜想 2:金属丝的温度低猜想 3: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大(1) 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 2 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2) 为了验证猜想 1 是否正确,只改变冰块的厚度进行实验,金属丝都能割穿冰块这说明猜想 1 是_的(3)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 3 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_;如何判断:_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 12 题;共 12 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 9 题;共 14 分)13-1、13-2、14-1、15-1、第 8 页 共 10 页 16-1、17-1、18-1、19-1、20-1、20-2、20-3、21-1、21-2、三、 解答题 (共 1题;共 2 分)22-1、22-2、第 9 页 共 10 页 22-3、四、 实验、探究题 (共 3 题;共 12 分)23-1、23-2、23-3、24-1、24-2、24-3、24-4、24-5、25-1、25-2、25-3、第 10 页 共 10 页16-1、17-1、18-1、19-1、20-1、20-2、20-3、21-1、21-2、三、 解答题 (共 1题;共 2 分)22-1、22-2、第 9 页 共 10 页 22-3、四、 实验、探究题 (共 3 题;共 12 分)23-1、23-2、23-3、24-1、24-2、24-3、24-4、24-5、25-1、25-2、25-3、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