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镇总体规划文本.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河南某镇总体规划文本河南某镇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适应崔庙镇经济发展及崔庙镇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崔庙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编制本规划。第二条:崔庙镇村镇体系规划是镇域内村镇发展与布局的重要依据,为政府实现镇域村镇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逐步使镇域形成以镇区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第三条:崔庙镇总体规划是崔庙镇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法律依据,镇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第四条: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08)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09)建设部工程技术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 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实施办法(1998.7.0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 2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荥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崔庙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崔庙镇总体规划2000年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崔庙镇区建设现状、发展构思 崔庙镇其它社会经济发展资料第五条:本文本应与规划图纸和说明书结合使用,在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除应遵循本文本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第六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2年; 远期:20132020年。第七条:强制性条文文中使用加下划线的部分为强制性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对崔庙镇规划实施及监督检查的依据,必须依据规划严格执行。第二章 镇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第八条:规划理念区域重镇、工业强镇、宜居城镇、山水崔庙。第九条:战略指导思想1、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和谐社会建设为保障,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3、充分挖掘本地区的有利条件,改善不利因素,强工富农,形成中心带动,以镇带村的新局面。4、充分发挥独特的综合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实施生态建镇、产业兴镇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崔庙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十条:战略构想整体战略:“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城镇化、就业乡土化”(1)工业发展重点战略:抓好两个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发展集群化。(2)农业发展战略:发展以经济林、高效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3)生态建设发展战略:依托本镇厚重的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促进三仙庙水库、索河生态区、织机洞、郑韩长城、千尺塔等为主题的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第十一条: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第一阶段近期20092012年,崔庙镇应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镇” “中州名镇”。规划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00元。第二阶段远期20132020年,崔庙镇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全镇达到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名镇。规划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0元。 第三章 镇域村镇空间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规划第十二条:镇域村镇空间发展战略崔庙镇镇域村镇空间发展战略为“一条轴线连三片、强心并村聚人气、一主两副六中心村”。一条轴线连三片 沿东西向纵贯全镇的须刘公路而成的轴线为一级发展轴,通过轴线将镇区三个片区联系起来。强心并村聚人气 强化崔庙镇中心镇区,逐步迁并全镇22个行政村向镇区及六个中心村聚集,增加人气,发展城镇经济。一主两副五中心 一主指崔庙镇中心镇区;两副指两个工业园区;五中心指做好五个中心村的迁村并点实施及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人民安家乐业同时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的农村新型中心村。第十三条:产业发展规划崔庙镇经过迁村并点及土地整合之后,在镇域内形成三个大的经济分区:北部经济片区:面积836.8ha,人口2000人,发展高效农业、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中部经济片区:面积4306.8ha,人口4000人,发展机械加工、煤炭开采、建材加工、旅游、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南部经济片区:面积3124.4ha,人口18000人,发展经济林业、建材加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第四章 镇域人口发展及城镇化水平预测第十四条:镇域人口发展预测崔庙镇区人口规模近期为26000人,远期人口规模为36000人。第十五条:城镇化水平预测崔庙镇城镇化水平近期为48%;远期为60%。第五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第十六条:迁村并点规划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人口不满800人的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的村庄进行迁并,对于崔庙镇具体情况,把全镇22个行政村的256个自然村,进行迁并,整合集中在镇区及五个中心村里,迁并的村庄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或林地等其他用地,同时整合镇域土地,优化产业布局。第十七条:村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1、规模等级结构崔庙镇域村镇等级分为两个级别:中心镇区中心村。2、职能结构中心城镇:即崔庙镇区,人口规模约3.6万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机械、建材加工、商贸为主的工贸型城镇。中心村:规划翟沟、马寨、老庄、郑庄、索坡五个规模较大、具有区位优势、有一定影响和带动力的村庄作为中心村进行建设,以带动更小的村庄发展。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周边村庄迁并,利用本村特色产业,争取做到每村一品,加大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六章 镇域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规划第十八条:道路交通工程规划1、规划对于镇域内主次干道应依据现有状况,按照其通行能力,提高路面质量和公路等级,完善道路交通网的结构布局。2、规划在镇域道路尽量形成一个环状交通,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第十九条:电力设施规划镇域内有110KV变电站一个,位于崔庙村徐庄北部,电源来自上街220KV变电站,目前基本上达到村村通电。依据荥阳市总体规划及电力部门规划,在丁沟附近新规划一处220KV荥南变电站,引出110KV电力线路接镇区110KV变电站。天瑞集团现状电力由贾峪镇引35KV电力线路,规划期末天瑞工业园区电力由荥南变电站直接供给。第二十条:信息工程规划规划主要针对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及村镇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村镇布局,适时调整服务方向,以形成方便快捷的镇域信息系统网络,进一步改善邮电、通讯业的软硬件设施,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规划在崔庙镇现有光缆电缆网基础上完善建设邮电所和电信所,在各中心村建立邮政代办所。主要通讯线路仍以荥阳区域光缆和至中心村电话光缆为主,最终实现三网合一。 第二十一条:水利防洪设施建设规划1、规划应对镇域内河流、输水灌渠进行疏浚,确保雨季的排水畅通及农田灌溉用水。2、加强镇域内地下水资源及水电机井的管理、合理布置井群,保护地下水资源,对于地表水资源要搞好池塘、河渠两岸的绿化及环境保护工作,注意防止水体污染。3、依据防洪法规及规划规模,镇域范围内河流及水库除丁店水库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外,其他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第二十二条:公建设施规划、文化科技设施:规划在崔庙镇区建设两处文化活动中心和科技中心,在各中心村应建设文化活动室和科技站。、医疗卫生设施:重点突出农村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强化基础保健服务工作,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规划保留崔庙镇原有卫生院,并在各中心村新建一所二级综合卫生院。、教育设施:在加强基础教育,认真培养下一代的同时,应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以及学生规模总数,镇区规划保留原镇初中,新建小学一处,幼儿园两处,就能满足教学需求;在各中心村完善建设小学、幼儿园各一所。、体育设施:规划在镇区建设一处体育运动场,在各中心村个新建一处体育活动场地,方便人们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市场设施:规划镇区建设规模性集市贸易设施,完善建设两处贸易市场,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规划各中心村可建设小型农贸市场各一处。、商业设施:规划在镇区完善建设较大规模的商业中心、商业街;各中心村应配置较为完善的综合商业服务网点。、园林绿地规划:规划在镇区配置良好的绿地系统,建设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和小游园,各中心村可适当建设小型公共绿地,并对主要干道进行绿化,对工业园区与居住区之间要建设绿化隔离带,以减少噪声、粉尘等的污染。镇区、中心村的公共设施配置参见下表各级城镇公共设施配置表类 别项目中心镇中心村行政管理1.人民政府、派出所2.法庭3.建设土地管理机构4.工商、税务所5.粮管站6.农林、水、电管理机构7.交通管理站8.居委会、中心村服务中心教育机构1.专科院校2.高级中学、职业中学3.初级中学4.小学5.幼儿园、托儿所文体科技1.文化站(室、中心)2.影剧院3.体育运动场4.科技馆医疗保健1.卫生院2.卫生所(室)3.防疫、保健站4.计划生育指导站商业金融1.百货店2.食品站3.生产资料、建材、日杂店4.粮店5.煤店6.药店7.书店8.银行、信用社、保险9.饭店、饮食店、小吃店10.旅游,招待所11.理发、浴池、洗涤店12.照像馆13.综合修理、加工收购店集贸设施1.粮油、土特产市场2.蔬菜、付食市场3.百货市场4.燃料、建材、生产资料市场5.畜禽、肉类市场工业区或工业小区电信邮政设施公园、游园敬老院注:表示必设;表示可设可不设;表示不必设。第七章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第二十三条: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1、指导思想:(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崔庙镇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2)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崔庙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崔庙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规划原则:(1)、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3)、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坚持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原则。(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镇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兼顾镇域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居民生活污染防治;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5)、坚持科学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要切实可行。第二十四条:环境功能区划分根据崔庙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等的基本状况,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依据上述分区原则,拟划分出三个类型的环境功能区:a、综合环境保护控制区b、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区c、观光旅游生态建设区 第二十五条:分区措施a、观光旅游生态建设区禁止居民的乱砍滥伐,协调好农、林地的关系,搞好经济林种植,三仙庙水库及索河两岸绿化工程,打造旅游生态环境,建设旅游度假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b、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区改善环境,控制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对污染企业进行治理,煤矿采掘采用新的技术方式,对地下水进行回填,煤炭塌陷区搞好生态恢复工作。c、综合环境保护控制区提高居民的生态建设意识,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第二十六条: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环境功能分区大气地表水噪声综合环境保护区二级昼55dB 夜45dB农林生产保护区二级昼50dB 夜45dB山林生态环境保护区二级昼50dB 夜40dB第二十七条:水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以下水环境保护措施:重点保护水源地对崔庙镇水源地要采取重点保护,限制过度开采地下水。水源区附近应禁止一切排污活动及可能破坏环境的开发建设行为,此外,还应绿化水源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地表水水质。 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完善市政工程设施规划期内,应按照总体规划,逐步予以完善,实现对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结束污染物的随意排放,破坏环境。第二十八条:大气环境保护规划崔庙镇规划提出“生态建镇”的方针,依据荥阳市空气质量标准,镇域内空气质量为二级标准,所以企业要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负荷,是乡镇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各企业应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行污染全过程控制,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第二十九条:声环境保护规划规划针对交通噪声、工业企业噪声采取控制措施,使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交通噪声污染控制规划期内应加强镇区主要道路的交通管理,限制车速,禁止使用高音喇叭,禁止机动车辆任意鸣笛;进行道路改造,完善城镇道路系统、道路绿化及防护林带建设;建立违反交通规则罚款制度等。 加强交通管理加大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力度,控制噪声污染;对商业活动及文化娱乐噪声应禁止使用高音喇叭,限制文化活动场所个数及活动时间;加强市场的管理力度,建设集中式市场,取消沿路设摊。第三十条: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划崔庙镇固体废弃物污染要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核心,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按照总体规划,规划期内,将逐步完善镇区南部的一处垃圾处理场。 规划确定在崔庙镇居民区摆放垃圾箱(桶),对生活垃圾采用袋装收集,分类卫生填埋、处理。 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可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产生量; 对危险废物要建立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的管理机制。I、建立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体系II、集中控制危险废物III、推行废物交换,提高综合利用水平。(5)、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规划 农田改造采取调整农业结构、农作物轮种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立林木隔离带,防止农业退水直接排入水体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提倡施用有机肥,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淘汰高残留的农药。开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建设,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秸秆综合利用继续提倡秸秆积肥堆放,提高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第八章 镇域旅游发展规划第三十一条: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崔庙镇旅游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政府主导与企业运行相结合,坚持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并重的战略。总体上,把旅游业作为崔庙镇辅助经济增长点,努力增强旅游景区的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等功能,使景点开发与现代人的旅游参与意识相适应。第三十二条:旅游景区建设休闲度假区:以水上观光、休闲娱乐、水上运动和岛上休闲娱乐特色渡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经济林旅游区:万山桃园、车厂核桃园等经济林为特色的旅游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以农业生态观光、农家休闲游乐为主要功能的景区。名胜古迹观光区:以名胜古迹为旅游对象。第三十三条:旅游业发展措施1、重点开发旅游度假区和万山风景旅游区。2、村镇建设应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名胜古迹的保护,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建设。3、强化宣传促销,树立对外良好的形象。4、注重镇区及旅游区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增强旅游吸引力。5、加强镇区与旅游渡假区间通道建设,保证道路的畅通,并搞好道路两侧绿化、美化。第九章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第三十四条:崔庙镇空间管制规划应根据荥阳市总体规划,结合区域具体条件,划定相应的管制类型,制定相应的开发管制标准与管理措施。规划将全镇空间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域、引导发展区域、控制开发区域和综合整治区等四大区域空间管制类型区,实施分区开发管制。第三十五条:适宜建设区1、范围适宜建设区是建设条件较好、予以鼓励建设和优先建设的区域。主要包括城镇区规划建设区、工业集聚区和中心村居民点。2、管制要求以此区为重点完善各类配套设施,积极引导人口向适建区集中居住和就业;适建区应在划定的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不得随意突破规划范围;在该区内建设要适当提高建设强度,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制定保护界限,煤炭采掘应避开此区范围。管制规则为:1、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区内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2、本着“集约、节约”的原则,鼓励和促进旧镇区改造,尽量少占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指标;3、保护与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不准安排污染严重的项目,严禁随意排放、堆放未经治理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4、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区内农用土地应当按原用途继续使用,不得提前废弃、撂荒,对于占而不用的农用土地必须依法收回;5、各种民营经济园区、工业区应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一管理。第三十六条:限制建设区1、范围限制建设区包括除基本农田以外的其它农业用地、基层村居民点以及未利用土地等。2、管制要求限建区要科学合理地调控开发建设行为,控制开发建设规模和建设强度,引导人口向适宜建设区集中,区内不增、少增或缩减建设用地,节约、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管制规则为:1、要以地带为整体、空间布局协调为重点,组织编制重点地带的地域性发展建设规划,整体协调和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2、在建筑红线与道路边沟之间划定“不准建设区”,用于绿化建设。过境道路走向及其出入口、公路站场建设要符合城镇发展的要求;3、搞好各类交通线路及用地布局的协调,避免相互干扰。合理规划各类枢纽和相关设施,建设统一、协调的节点体系;4、划定城镇隔离绿地,切实搞好基本农田保护;5、鼓励在生态廊道内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绿化、美化沿岸、沿路环境,严禁在河流两侧取土挖沙,不得随意砍伐树木。第三十七条:禁止建设区1、范围禁止建设区包括水源地取水区、基本农田、历史文物以及区域性基础设施(变电站等)、交通主干道、重要走廊通道、煤矿塌陷区的保护范围。2、管制要求禁建区应以保护为主,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行为。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环境屏障区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四类区域。1、 水源地保护区该区指为小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河段等水体和地下水赋存地区等,管制规则为: 禁止建设布局各种类型的污染源,不得向区内排放环境污染物; 鼓励植树种草,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 严禁在区内及其附近地区进行矿产开采,保护区内的地质构造环境和生态植被; 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区内的土地不得作为与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用地使用; 统筹规划建设沿河流域城镇取水口,防止水源污染和越界危害。2、 基本农田区该区是全镇主要的农业基地,以生产粮食、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要功能,以自然环境、绿色植被和自然村落为主要景观,为低密度开发区域。管制规则为:鼓励发展高效种植业,支持粮食、果蔬等农产品的合理轮作和间作,确保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开发;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规模和农村宅基地、村镇建设占地标准,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城镇、村庄和工业小区建设,积极推进土地整理与复垦,确保建设用地与耕地占补平衡;有计划引导居民向中心村和镇区集中,积极进行村庄迁并与农田整理;鼓励本区内的非农土地、闲置土地等转为种植业和果蔬业发展用地,鼓励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鼓励推广节水农艺技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严禁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环境的经营活动,保护农业环境。3、 生态环境屏障区该区指为城镇建设提供生态保护和环境屏障的大型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包括森林以及镇区与工业区之间隔离绿带等。管制规则为: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防止城镇、工矿企业等建设对绿色隔离带的蚕食;鼓励植树造林、改良草地和退耕还林还牧,严禁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有效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逐步搬迁零散居民点,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4、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该区指为保护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而划定的区域。主要指文物保护区,织机洞、王忠庙石窟、千尺塔等古遗址。管制规则为:1、一切开发建设活动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区总体规划;2、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合理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3、按有关规划和要求,逐步拆迁影响景观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鼓励零散居民点向区外迁并。(四)综合整治区对迁村并点后置换出的 土地和为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形成经济林区,同时加大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第十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第三十九条:崔庙镇新农村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1、实现区域内新农村的适当集中,合理布局。2、搞好新农村建设详细规划与设计。3、加强宣传力度,转变居民的传统思想观念。4、完善新农村建设与管理体制。第四十条: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策略1、注重小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2、坚持规划先行。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4、大力发展民营企业。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6、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7、推动土地流转机制建设。8、加强村庄规划与建设管理。9、注意塑造地方特色。10、循序渐进。第四十一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1、强化政府在村镇规划实施中的直接行为,实施集中发展的政策。对镇区、城镇组团在规模上和经济职能上进行强化。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政策上、财政投资上和产业上实施差异优惠、组织资金、劳动力和产业向城镇组团集聚,从而通过体系内不同的村镇的差别性增长,形成一个良好的村镇群体格局和空间开发态势。2、强化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控制和引导行为,加快村镇规划的法制建设。崔庙镇人民政府是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和实施的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审批后即具有法律效应,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必须严格遵守。为了使规划得以有效实施,应当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全镇各级村镇应在此村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编制城镇组团规划,乡镇企业要结合小城镇建设相对集中发展,节约用地,保护环境。3、合理配置镇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最大限度的做到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共享,节约建设投资,推动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改善镇域道路交通系统,重点建设对村镇体系格局影响重大的交通干道。同时重视区域环境保护,制止废水、废渣、废气的到处排放,整体上改善村镇发展的大环境质量。4、大力拓展城建建设的资金渠道。要加快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村镇的建设发展奠定经济基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广纳城建资金,建立城镇发展基金,要制定发展村镇的优惠政策吸引集体、个体、民营企业甚至外资来村镇投资办企业,壮大村镇经济,加快村镇建设。5、注重村镇发展的政策研究,不断增强居民的城建意识,为城镇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创造条件。6、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经济区域协作,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并减少内耗,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7、加强村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首先要对村镇土地利用加强管理,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严格控制乱占耕地现象。其次要改善村镇供水、供电、排污、绿化状况,重视环境保护,维持村镇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村镇建设和管理的培训工作,培养和引进懂得和善于村镇建设与管理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以保证村镇体系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广大村镇的优化发展。第十一部分 镇区建设规划第四十二条:镇区发展目标(一) 总体目标崔庙镇区发展目标是将崔庙镇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实力较强、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环境良好、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的开放型的区域中心镇和宜居小城镇。(二) 经济发展目标扩大镇区经济规模,增强镇区综合竞争力,提升区域中心功能;实现村镇一体化,带动镇域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乡镇的合作,真正成为荥阳市南部区域中心城镇。(三) 社会发展目标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大力发展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渠道。(四)镇区建设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完善居住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居民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提升崔庙镇知名度,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改善镇区生态环境,加强管理,塑造良好的城镇形象,形成安定、繁荣、舒适的社会环境,建设高效、便捷、安全的居住中心村。提高效率,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能力,建设安全便捷的综合道路交通体系。第四十三条:规划理念1、 可持续发展理念2、 生态宜居城市理念3、 共生互补城市理念4、 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理念第四十四条:城镇性质依据荥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结合崔庙镇的现实情况、预测崔庙镇未来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确定崔庙镇的性质为:崔庙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水泥、机械、煤炭、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带动商贸、旅游、物流业共同发展的工贸型城镇。第四十五条:城镇规模:崔庙镇镇区人口规模近期为26000人,远期规模为36000人。第四十六条:用地规模:规划用地规模确定为:近期(至2012年)3.2km2,人均124.4 m2/人远期(至2020年)4.0km2,人均110.0 m2/人第四十七条:发展方向选择向北、向东为主,向西为辅,东南连接天瑞工业区。第十二章 镇区建设布局结构第四十八条:镇区形态布局结构崔庙镇总体规划在用地结构上为“一轴两带三组团”。一轴:延须刘路形成一条城镇发展轴线。两带:沿镇区东、西两个自然冲沟形成的绿化景观带。三组团:西部的机械工业区、旅游度假村组团;中部的生活综合组团;东部的天瑞工业组团。第十三章 镇区建设用地布局第四十九条:居住用地规划考虑未来镇区总体布局及人口增长,结合崔庙城镇性质,在规划区内布置居住用地采用成片布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镇区整体建筑风格,沿街建筑采用商业住宅形式和较现代的建筑风格,一般为46层,累计居住用地约127.1ha,比重为32.1,人均35.3m2人。第五十条:工业用地布局在镇区西部依据现状工业基础布置机械产业园区,在镇区东部布置天瑞产业园区,居住与工业用地之间以防护绿地隔离。规划至2020年镇区工业用地为110.5ha,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7.9%,人均工业用地面积30.7m2/人。第五十一条:公共建筑用地公建设施包括行政办公、教育、文化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市场等。规划至2020年镇区公共建筑用地为49.5ha,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2.5%,人均公共建筑用地面积13.8m2/人。l 行政管理用地以规划行政用地为中心,完善建设行政办公区,分别安排各级各类行政管理用地。l 教育机构用地保留现状的中小学,并在其基础上适当增加其规模。同时本次规划又增加了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l 文体科技用地文化科技建筑如影剧院、图书馆、阅览室、科技站等布置在广场旁边,与行政管理用地形成城镇的行政文化中心。建筑类型应注意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形成优美的景观体系。l 医疗保健用地保留现状医疗用地,适当扩大其规模,引进先进的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提高医疗救护水平。l 商业金融用地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分级配置。在现状镇区迎宾大道商业街的基础上,规划在迎宾大道两侧新建的居住区内配套建设商业用地,主要服务于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l 集贸设施用地保留现状市场,在镇区东北部新规划一处集贸市场,服务于全镇及周边乡镇。第五十二条:仓储用地规划至2020年镇区仓储用地为9.1ha,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3%,人均仓储用地面积2.5m2/人。第五十三条:园林绿地布局(1)公园绿地:是供镇区居民共同使用的绿地,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具有休闲、生态、美化、防灾等综合功能的绿地。树种选择以景观性植物为主。(2)体育绿地:结合体育场进行布置的绿地。(3)开敞性绿地:主要是沿道路,有一定休憩设施,供公众休闲,具有较好景观效果的绿化带或小型绿地。规划包括:沿街绿地、广场绿地等。沿街绿地主要是沿着景观路有一定面积的绿地;广场绿地主要是结合规划广场用地,布置供公众休闲,有较高景观效果和文化作用的城市开敞空间。植物配置以草坪、灌木为主。(4)防护绿地:主要针对自然灾害以及镇区公害的防护功能。水厂、加油站、液化气站的四周,镇区外围,以及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5)生态控制区:改善镇区生态和景观质量需要加以控制的区域。规划镇区四周防护绿带外围为镇区生态控制区。累计各项绿地面积38.0ha,比重9.6,人均10.6m2人。第十四章 镇区专业工程规划第五十四条:镇区对外交通规划对外交通主要为省道S232,县道须刘公路。第五十五条:道路网采用“方格网环路”形式,形成六纵五横一环的城镇主次干道系统。规划考虑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的功能,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崔庙镇区的地形条件,规划将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级。主干道红线宽度一般控制在3050米之间;次干道红线宽度一般控制在1530米之间;支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215米。第五十六条:结合镇区对外交通和总体布局,保留原有客运汽车站改为货运站,对其进一步完善,规划在镇区中部生活区东南角规划一处客运站,服务于镇区。第五十七条:考虑到今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解决车辆停放问题,共规划5处停车场,规划期末人均停车场面积应不小于1平方米的标准。第五十八条:规划在镇区主要出入口处布置加油站,方便过往车辆,规划保留现状一处加油站,新建加油站一处。第五十九条:给水工程规划全镇实施统一集中供水。铺设给水管网,保证供水水质和方便生活。第六十条:水源选择:考虑到崔庙现状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规划崔庙水厂水源取用地下水和三仙庙水库的水。第六十一条:用水量:近期规模为34600吨/日,远期规模为60800吨/日。第六十二条:供水管网:规划给水管网布置成一个大的环状网,其内部铺设小环状网及支管,环状网主干管管径为D400,其他供水管径为D200和D300。第六十三条:排水工程规划镇域范围内排水与防洪排涝结合,以自然排放为主。镇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应由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工业污水应自行达到国家标准方准排入污水管道。第六十四条:镇区内各单位凡排污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毒、有病菌等物质的要自行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方能排入排水系统。第六十五条:雨水统一向北排放,各个组团均有单独的雨水排除系统。第六十六条:电力工程规划依据荥阳市总体规划及电力规划,规划在镇域丁沟附近规划一处220KV荥南变电站,另外对镇区110KV变电站进行扩容、改造。第六十七条:电网结构规划以10KV线路为主网架供电,在生活区共规划了8个低压配变电台区,施行分区域供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经济性。供电线路一般布置在道路的北侧和东侧。第六十八条:信息工程规划崔庙镇邮政所在现状基础上完善建设,报刊亭、信筒、信报箱等设施均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设计均应符合邮政设计的各项规范。第六十九条:电信工程规划规划期末崔庙镇电话普及率达到50部/百人,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000门。近期加快传输光缆的建设,使整个镇区通光缆;远期则以进一步扩大传输网络覆盖面,以优化网络结构为重点,逐步形成环形网,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近期实现光缆到村、光缆到小区,远期实现光缆到户,向综合宽带网络过渡,最终实现三网合一。第七十条:广播电视工程规划规划期末,城镇及镇域村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网在镇区以地埋形式同管道不同管孔铺设。第七十一条:绿地景观系统结构为“一轴两带多节点”:“一轴”指迎宾大道形成的道路绿化景观轴线; “两带”指两条自然冲沟形成的绿化景观带; “多节点”指位于镇区的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等多个个绿地景观节点 。第七十二条:规划将崔庙镇绿地系统规划分为:公园绿地系统(含体育绿地、广场绿地),生态绿地系统,防护绿地系统。第七十三条:环卫设施规划环卫职工人数环卫专业队伍按规划城镇人口的2.5配备,到2010年镇区人口为26000人,需环卫专业人员65人,到2020年镇区人口为36000人,需环卫人员90人。第七十四条:环卫设施规划规划建议镇区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处1个。公厕:公厕布置依据规范,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以750-1000m为宜。共规划公厕9个,公厕建筑面积80100m2,每个公厕设610个蹲位,男女蹲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