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教案.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一、本单元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加与减、巧算、方框里填几。二、本单元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复习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的主要内容两位数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加与减:学生对于加减法应用题已有了认知基础,教材通过小猫捞鱼的例子,通过画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用线段图分析及建立加法和减法的简单数学模型。巧算:能根据“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将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来进行计算,达到巧算的目的。方框里填几:对于解决类似于a+=b, +a=b, -a=b, a-=b这样的问题,学生在一年级主要是利用尝试、调整的方法来解决的,教材在此处要求学生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解决此类问题。三、本单元学情分析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2、知道“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将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问题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进行巧算。3、进一步学习线段图,会看线段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够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求适合下列算式中的数:a=b,a=b,a=b,a=b。 5、经历“利用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和“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将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问题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进行巧算。6、经历用线段图分析简单数量关系并解决简单的加减问题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7、通过解决a=b,a=b,a=b,a=b这类问题,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数的思想。8、通过各种计算的复习特别是巧算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9、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五、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巧算教学难点:看懂线段图,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决ab,ab,ab,ab这类问题。六、本单元课时安排课时课型教学内容教 学 要 求备注1复习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2新授加与减能看懂线段图,并且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1新授巧 算能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巧算。可增加机动1课时1新授方框里填几能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决ab,ab,ab,ab的方程(等式)。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法的复习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法。2、 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法教学难点: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忆梳理二、 复习旧知,加深理解三、课堂总结1、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了哪些知识?2、 引入课题: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两位数的加减法。3、 梳理注意点思考:在做两位数加减法时,你觉得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的?1、 滑雪游戏:书本上有2条滑雪赛道,请女生完成左边赛道,男生完成右边赛道,比一比谁最先到达终点。2、 想一想哪条赛道中的计算比较容易,因而较快地到达终点。3、 刚刚复习了两位数加减法的一步计算,两位数加减法还有哪些题型?注意点是什么?4、 完成书本p2/2、3、4 注意“33+3333”此题,可以带着符号看,本题可看成3部分“33”、“+33”、“33”,做题时可将“33”移到第2部分,变成“3333+33”,这样计算方便。 请学生思考“28+378”本题可怎样转变。1、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新收获?2、布置作业:(练习纸)畅说欲言回忆旧知。指名回答。(要注意进、退位,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等。)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指明回答。(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注意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独立完成,集体校对学生举一反三指名回答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的同时,拓展新知,让学生了解计算时可以根据数的特点,灵活计算,但一定要注意“带着符号搬家”,提快计算速度。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加与减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初步学习从图、文字等不同渠道,收集所需的信息。2、 能看懂线段图,初步体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好处。3、 会看线段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教学重点: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线段图中填写缺少的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二、新授三、练习总结情景:可爱的小猫正在从大鱼缸中捞鱼,你能根据这个图来说意思吗?1、师:如果要编一道应用题,可以提什么问题呢?2、我们可以请一位新朋友线段图来表示这道应用题 出示线段图 3、师:观察线段图,这里一共有几条线段?每条线段代表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小结: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5、师:根据线段图,我们能很容易的列出算式6、师:有算式以及单位名称和答句,这样才算是完整的解答。7、你和小巧提的问题一样 出示线段图师:这张图中,要我们先填出桶里有几条鱼,鱼缸里有几条鱼,你能试一试吗?问:多多少是什么意思?怎么求鱼缸里的鱼比桶里的鱼多出几条呢?(小组讨论)1、练一练用去28元还剩32元原来有?元先请小朋友来看线段图编题目再列式解答还剩32元用去?元原来有60元 同桌讨论,编题并列式解答原来有60元还剩?元用去28元2、书本P3练一练3、本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桶里有5条鱼,鱼缸里有18条鱼。生自由回答生1: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生尝试解应用题,反馈交流5+18=23(条)答: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生2:鱼缸中的鱼比桶里的鱼多多少?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18-5=13(条)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巧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索并得出: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2、能利用上述发现将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问题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进行巧算。教学重点:学习将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问题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或“将减数变成整十数”的巧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 探索新知三、 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课件出示海岛图。师:小朋友,图上画了什么?小丁丁、小胖、小巧、小亚他们分成两组乘着游艇如何登上美丽的小岛呢?要想登上小岛必须想出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迅速地完成栈道上的题。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一) 以旧导新出示:26+18=+=今天我们将第4种方法“巧算”。(出示课题:巧算)(二) 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巧算)(1)出示:26 + 18 = 你是怎么想的?24 + 20 = (2)学生尝试练习:57 + 24 = 你是怎么想的? + = (3)独立练习:69+16=70+=45+48=+50=38+17=+=师:小朋友,我们做了以上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2、巧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1)尝试练习82 67=( )82 67 =( )83 68=( )+3 +38469=( ) ( ) ( ) =( )85 70=( ) 你是怎么想的?(2)讨论:61-23=( )-20=38师:你是怎么想?(将减数变成整十数23 3=20,再考虑被减数61 3=58,58 20=38,它们的差不变。)(3)独立完成73 19=74 20=64 18= -=56 17= -=67 19= -=44 25= -=1、29+33=+=54+28=+=8547=7649=2、47+16= 67 28= 71 34= 52 23= 83 65=3、师:完成了以上这么多题目,小丁丁他们高高兴兴地登上了小岛,为了感谢你们,他们送给了你们一个小礼物,请你们打开看一下:写出结果相等的算式,你能写多少就写多少。4528=24+49=+=+=+=+今天,我们帮小丁丁他们一起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蓝色的大海,美丽的小岛,小游艇)学生分组讨论多种算法先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18+2=20,再考虑另一个加数26-2=24,它们的和不变。先将57凑成整十数57+3=60,再考虑另一个加数24-3=21,它们的和不变。60+21=81小结:要使和不变,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就要减少几。归纳:要使差不变,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相同的数。(1)独立完成题目(2)反馈、交流、核对(3)小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巧算:是将一些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问题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进行计算。(要使和不变,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就要减少几;要使差不变,被减数和减数就要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导入部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为此,本课设计让学生帮助小丁丁他们解决栈道上的题目,让他们能登上美丽的小岛。有了前面加法题的辅垫,减法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可以得出,要使差不变,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相同的数。提供学生展示能力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努力的尝试,验证等一系列的行为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方框里填几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会看线段图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2、能够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适合下列算式中的数a+=b,+a=b,-a=b,a-=b。3、初步感知等式的概念。教学重点:能够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适合下列算式中里的数: a+=b, +a=b, -a=b, a-=b教学难点:减法算式中的数的求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二、 新授三、练习总结1、出示:线段图师:请观察34从哪里到哪里,22和56呢? 56由哪两条线段组成的? 师:56是最长的一条线段,其他两条线段加起来就是56这条,56减去其中一条就是另外一条。看着这副线段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完成书上第一题。师:有的小朋友是根据线段图列出的算式,有的小朋友是根据“兄弟姐妹”的方法列出算式的,这些方法都很好。2、探索算式和线段图的特点:师:小组讨论: 在这四个算式中,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 练习:1 、展示一片绿叶师:乐乐到植物园采集了些好看的树叶,他把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写在了树叶上开学了,乐乐准备把暑假作业交给老师,却发现小青虫把树叶的一个角给吃了,乐乐可急死了,小朋友我们帮帮乐乐好吗?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小青虫吃掉的是几呢?同桌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画图或参考线段图。2、师:我们可以先根据算式画出线段图(出示线段图),44这一段加上这段不知道的等于总的62,然后可以怎么求呢?师小结:填写加数我们可以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算式 44( )62 想 624428 填出28 (板书)3、试一试:(练习本,写出想)25+( )=41 想:41-25= ( )+33=47 想:47-33= 18+( )=35 想:35-18=4 、请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下面两题,然后在小组中讨论求减数或被减数该怎么办?1、书上的练一练学生完成后回答,并抽两题说说怎么想的。2、 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学会了看线段图;学会了填加数,减数,被减数。)3、拓展练习:公共汽车到一站时下去了5人,上来了8人,这时汽车上共有31人,到站前汽车上有多少人?()-5+8=31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34+22=56 22+34=5656-22=34 56-34=22得出:相同处是加减法算式中都有这三个数即:34 22 56。这三个数是兄弟姐妹。不同处是这三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加法算式中最大的数56排在最后,而减法算式最大的数56排在第一.可以理解为越加越多,越减越少。汇报:吃掉的数用-求出。根据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小组汇报:缺减数: 算式 62( )28 想 622834 填出34缺被减数:算式 ( )28 34 想 283462 填出68板书设计 方框里填几 34 22 56 34+22=56 22+34=5656-22=34 56-34=2244( )6244( )62 想 624428填写加数我们可以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