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李小建-全本.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李小建-全本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李小建-全本第一章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1). 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2). 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章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等。交通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连接A,B,C,D的交通线,即我们通称的“交通网”、 第二个要素是“人和物质的移动”,即通常所说的“交通流”、 第三个要素是“地域”。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交通网连结度(connectivity),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达度(accessibility)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分散指数(dispersion index)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第三章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形成机制:杜能给出的地租收入公式如下:RPQCQKtQ(PCKt)Q式中:R为地租收入; P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为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杜能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逆杜能圈: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多样性,又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由期待地价上涨的投机者,开发商以及农民的开发而形成的“无秩序开发状况”随处可见,从而形成了逆杜能圈。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基本概念: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为集聚因子。与此相反,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则为分散因子。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理论前提: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重点运费指向论: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即: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即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1=原料指数1(2)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产地都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仅以遍在原料为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仅以局地原料且以纯原料为原料时,为自由区位;仅以损重原料为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对应上述设定的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两个因子,即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重点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重点集聚指向论: 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使得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韦伯区位理论的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1.原料指数大于的工业,如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制品业等。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如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原料指数大致等于的工业,如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和医疗器械制造工业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如日本“二战”后,在“三湾一海”形成了高度密集的重化学工业集聚带。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一集聚带接近日本国内消费地;二是这些工业的原料几乎100%是泊来品。第四章中心地理论也称作为中心地方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其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中提出。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即货物的供给范围是理解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关键。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中心地三原则: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基本前提条件。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匀地分布,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第二,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2)、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K=43)、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K=7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消费市场状况、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零售业间的竞争、地价的作用。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普劳德福特将零售业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即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和孤立商店群等。重点贝利:他把零售业空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中心部存在一个核心的商业设施,以此为中心商业职能呈同心圆分布,按照商业集聚的规模进一步可分为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心商业区)、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和近邻中心地。第二种类型是沿道路和街道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根据其位置和规模差异,又可分成传统的购物街、沿主要干线分布的零售业空间、在郊区形成新的带状零售业空间和高速公路指向的零售业活动集聚空间。第三种类型是追求类似零售业活动集聚利益和接触利益在某一地点集中而形成的专业化空间。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核心部(core)和边缘部(frame)零售引力模型:当在A和B两城市间存在着一个等级相对低的C城市,两城市向B城市吸引的零售额的比率与两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与到C城市的距离比的平方成反比7。 如果两个城市的规模差距太大时,向某地的零售引力与其离两城市间的距离比的3次方呈反比。即: 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一是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二是对城市内特定区域的选择;三是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第五章企业增长动因: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来自竞争的压力。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企业空间增长阶段:阶段: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阶段: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阶段: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企业空间扩张规律: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企业空间演变4模式: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功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区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第六章跨国公司定义,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折衷理论:三种优势对于解释跨国投资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综上所述,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他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故综合而论,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区。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包括:(1)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与公司内其它分部、子公司之间,与其它主要市场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以便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及时的信息获取:具有丰富信息的区位对总部决策制定起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这些关键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大型公司首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仅可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 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因为大都市区具有以下3种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它大都市高度接近性。公司研究与开发(R&D)机构区位要求: 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对于任一区域的跨国投资,均可以从生产链、组织链和所有权关系三方面进行分析。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互补性、竞争性、变化性。第七章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应用比较多的产业分类有三种,即三次产业分类、产业功能分类(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和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一)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作为主导产业须具备:1.高比较优势系数;2.高产业关联度;3.高需求收入弹性;4.高生产率上升率;5.高产业创新能力;(二)关联产业配套 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处理好:第一,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第二,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第三,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雁行形态说。重点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过渡阶段、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农村工业化形成的动因:农村工业化的原因包括: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特殊环境:第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部分资金。第二,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仍严格执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同时,中国城市发展严重不足,城市根本没有能力容纳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特别是人民生活必需的工业产品严重短缺。第四,农村工业发展具有要素比较优势。第五,农村工业发展具有制度比较优势。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中国农村工业在空间上的高度分散化,主要原因为:(1)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阻碍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资金进入到城市,参与城市的工业化;(2)乡镇企业的产权绝大多数属于社区集体所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存在行政区划的限制,导致乡镇企业只能在本地发展;(3)国家农村工业化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倡导当地办厂、当地就业的工业化模式。农村工业化对于区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农业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集约化。第二,农村工业化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第三,农村工业化使农村居民受到了商品经济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他们文化水平、思想意识,乃至人格等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我国,影响大的农村工业化模式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和闽南模式(晋江模式)。区域创新网络:指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区域创新网络包括了这样几个组成要素。(1)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以及这些相关部门的个人。(2)创新资源,包括信息、知识、政策、制度或者规则,还包括用于推动创新的资金。(3)关系通道,包括按照会议交流、合作协议、研讨学习活动等正式通道,以及各种日常人际交流活动、公共活动、休闲活动等非正式的通道。(4)空间,也就是各种创新主体之间产生联系,创新信息和资金流动,关系通道等所依托的地点和场所。(5)结点,每一个创新主体都是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具有进一步扩散的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也是结点。第八章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运输条件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常见的就有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第一圈分布的是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第二圈层是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第三圈层是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第四圈层是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第五圈层是交通和邮电业。第六圈层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部门。产业集群: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同时还包括对竞争其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韩国学者朴杉沃把产业集群划分为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共9种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有3个前提条件:供给条件、需求条件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有利于相互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使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外部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其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范围,使中小企业通过就地拓展业务联系,增加发展机会,从而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具体而言,产业集聚可以使企业通过互为客户,增加了本地市场需求,节约运输费用和降低原材料价格,以及开展集体性的营销活动,使生产成本降低,边际收益递增。特别是,集聚地往往成为产品的市场中心和信息中心,不仅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还可以产生“区域品牌效应”,获得营销优势。正是这些方面的有利因素,促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首先,产业集群形成之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中,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里发展起来的。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经济区的基本特征: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组合上的层次性。经济区的类型: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部门经济区是指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指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管制(governance)在我国也被翻译为管治或者治理,其基本的含义是,“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我国城市区域的管制模式,有集中管制、分散管制和多中心管制等类型。第九章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再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重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第十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泛、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全球经济形成多极格局。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中原经济区的意义和措施:意义:有利于国家经济格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梯度转移;有利于扩大郑州这个增长极并培育的新增长极;有利于明晰河南的定位,充分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资源型向环保、绿色、低碳型转变。措施:要抓住好的机遇,珍惜机遇,推动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好河南以后的发展道路;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规划布局,做到融入全局,合理全局,发挥优势,准确定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住建立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体系,强化各方面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