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数学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doc

    • 资源ID:28499203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数学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doc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一、教研组情况分析1教研组的发展分析:转眼,投入“新基础教育”研究已有好几个年头,尤其是近两年的研究,是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以来收获和转变最大的一个阶段。在华师大专家组的帮助下,尤其是在吴亚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被“新基础教育”价值观和研究精神激烈着。随着 “重心下移”的教研活动策划和建设,我们经历了新的压力和挑战。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教研组努力在“学习型、研究型、共享型教研制度”的形成和建设上下功夫。每一位成员敢于实践不怕出错(目的是改进),真实研讨,真实反馈。2.教研组成员发展分析:本组共有14名数学教师,其中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骨干教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2名,占教师总数的50%,组员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乐于接受新理念,尝试新实践,逐步的对新基础教育理念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表面到内部的过程。学科责任人和教研组长:动力内化,逐步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为教研组建设的责任人,成为教研组活动开展的主动策划者。有意识的整体、系列、递进地策划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教研组每个成员的激情、斗志、潜能被进一步激发了出来。从“初期:迷茫、胆怯”“改善:开放、自信”“提升:主动、自觉”。如今,整个教研组从第一责任人到教研组其他成员,价值观念在转变(以“事”和“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逐步转到以“人”和“生命成长”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在转变(由“散点状态”和“表层状态”的思维方式,逐步转到“结构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关系性思维”和“过程性思维”。)学生也因我们的变化而多一份自信与美好,主动和自觉。3梯队建设情况分析梯队人员状态分析发展目标优势不足第一梯队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第一批实验教师,共4人1、主动性:敢于剖析自己,“新基础”研究的热情非常高。2、角色:能指导第二、三、四梯队教师进行后续实践。3、实践能力:课堂有了开放、资源、互动、拓展的能力,面对开放后众多的资源如何“收”的有层次,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实践与体会。4、研究能力:教学设计关注课堂中的时空安排、重心下移,设有动态生成的可能和时空。能有意识的对自己成长的阶段特征,包括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障碍和节点进行反思。5、引领能力:能探索新专题的研究,能引领其他梯队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发展。对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认识有时存在一定偏差。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有的仍不够深刻、灵活,只有“型”的模仿,缺少本质内涵的理解。缺乏独立设计“新课型”研究的能力。 1、立足课堂,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高实践智慧,感悟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2、继续加强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深入理解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3、尝试对新的专题内容的研究,提高解读教材、逻辑把握教材的能力,有效重组教材,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4、能有创意的开展活动,起到第一梯队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第二梯队第二批实验教师,共3人1、主动性:乐于接受新理念,尝试新实践,积极投入“新基础”教育研究。2、角色:勇于承担一次次的实践研讨课的任务,在不断的研究中尝试着改变和提升。3、实践能力:“研究教材,学情分析”、“开放教学”“重心下移”的意识不断加强.4、研究能力:能设计 师生积极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能清晰自己发展变化的过程。 读了“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但理解较肤浅。课堂还处于模仿研究阶段,学到的理论不能有效内化。1、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让“真实、平实、扎实、充实、丰实”成为努力的方向与实践的追求。2、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弹性预设、捕捉资源(快、多、准、精)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变教师单一、局部、简单的思维方式为综合、整体的思维方式。3、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形成“日常渗透”的意识和自觉反思的习惯,积累个案。第三梯队第三批实验教师,共5人1、主动性: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踏实,有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2、实践能力:能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尝试研究。3、研究能力:能按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要求,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形式。对教学中的问题诊断大致清楚。理论学习较少,有了课堂开放意识,但往往处于半开放阶段。研究质量不高,1、继续加强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对共同体实验校、实验教师成功经验的学习和研讨,问题设计开放,既面向全体也能关注差异。2、以“计算教学”、“形概念”教学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弹性化教学方案”设计的能力,推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能力。第四梯队其他教师,共2人较乐于常规经验操作或刚刚从幼儿园转为小学数学教学,参与研究的时间较少。课堂还处于偶尔开放或不敢开放的阶段。理论学习较少,课堂开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1、以“计算教学”教学为突破口,逐步开放教学。2、初步具备反思意识和能力。4.专题研究状态分析:研究专题主要研究了“数运算”、“形概念”、“数概念”专题研究第一阶段“数运算”专题研究第二阶段“形概念教学”、“数概念教学”专题研究研究状态首先,研究有针对性:定研究专题、找研究问题、定研究任务,无论是研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都让教研组每一位老师的研究更具实效性。其次,打造出合作共同体:形成教研组成员间的合作、备课组成员间的合作,每次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群策群力对同一节课进行简析、设计、上课、评析、反思、重建。从而提高了群体参予度,增强了研究实效性。从备课、上课到反思、重建,每一个过程都倾注入了每位老师的力量。对每一次教研活动的课,每一位老师都能站在自己学段的立场给予更多的理解、思考与建议,无论是听课时还是评课,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到目前为止,在研究过程中第一、二梯队教师都参与了“教材分析初建研讨学习观摩反思重建”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并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整理出了案例分析和听课反思。研究过程中教研组成员能主动思考,而且外出学习的实验教师自发把听课笔记及吴亚萍老师的点评重建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共享。再次,第三、四梯队教师也尝试重建了一些成型的课。尤其对“数运算”的课型有了较清晰的认识。5.存在的问题分析(1)组内教师的科研能力分布不平衡,每位教师虽然拥有不同的教学特色与能力,但是不能很好地进行优势互补,因此研究尚处于初级摸索的阶段,很多老师没有落实到每一节的研究中。(2)教研组内50%的教师,理论的学习还比较被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阻碍实验推进。尤其对部分的理论学习还不够到位,不够深刻,不够灵活,更不用说指导实践了。(3)研究进程显得缓慢。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新专题的研究听了吴老师的评课,能够接受,也能基本模仿,也能体现出其中的理念,但一旦脱离吴老师的指点要自已备一节课出来,就觉得很困难,不知如何有效合理地重组教材,于是我们的实践只能停留在模仿再模仿,学习再学习上。所以,前一阶段的研究真正有效的是把研究已基本成熟数运算教学辐射至第二梯队教师的课堂。(4)缺乏拓展到其它领域的能力。我们的研究较多停留在“数运算”“形概念”领域,但是如果到其它领域进一步研究,老师们对目标的理解比较狭隘,仍跳不出教材的框架、固有思维的影响,对学生估计也不够到位。(5)教研组成员的学科素养、教学智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专题研究的深入,教研组成员能主动发现问题,但对发现的问题还需在实践与磨练中不断解决。核心过程的推进能力很缺乏,过程中的重心下移往往还不够到位。(6)研究成果积累不够。虽然我们重视搜集精品课例,但做的还很不到位。如整理得不够齐全,尤其是视频资料更少,造成了老师学习材料的单一性。还有对专题研究的成果提炼意识不强,教师外出学习后的自主内化、实践汇报不够。二、教研组总目标与文化定位1教研组总目标:(1)打造一支团结协作、个性鲜明、以自我更新为取向的具体“新基础教育”新基本功的研究型教师团队。(2)培养主动思维、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3)在今后三年内努力成为“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2新的教研组文化合作竞争,博采众长,不断更新,成“事”成“人”。3教师梯队建设目标梯队建设总目标目标语实现目标第一梯队精品型教师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学习更多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来支撑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管理意识,提升责任人的角色意识,做好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深入新课型的研究,三年内初步形成各种课型的研究框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感悟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第二梯队研究型教师焕发活力超越自我提升理论素养,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并掌握某几类课型结构,逐步具备弹性预设、捕捉资源(快、多、准、精)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变教师单一、局部、简单的思维方式为综合、整体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第三梯队研究型教师点滴积累成就精彩提升对“新基础”数学教学理念的认识,提高解读教材、逻辑把握教材的能力,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积极进行课堂实践,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计算课、形概念、数概念的课型结构研究,提高开放式导入,互动式推进能力。第四梯队发展型教师 研修进取勇于实践强化反思意识,提升反思能力,逐步清晰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积极构建开放的课堂,努力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三、分阶段实施目标1、第一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月),调整准备阶段(1)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纲要,进一步系统对“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与理解。(2)进一步反思和剖析本教研组的运做现状和学科教学现状,进一步认识教研组的功能定位,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文化氛围(3)进一步解读教师现状,形成研究梯队,提出研究目标。(4)接受“新基础教育”课题组的全面调研。2、第二阶段(2020年2月-2022年2月),全面实施阶段依据“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阶段研究的宝贵经验,感悟前面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尝试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将理论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1)进一步深入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通过新基础教育论“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纲要等理论的学习,让“真实、平实、扎实、充实、丰实”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与实践的追求。(2)完善数学教研组工作、教研制度。(3)以课堂教学设计为切入口,日常化进行学科教学内容整体性的重组与加工,按“长程两段”的要求指定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整体策划能力。以目标设计、过程设计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弹性化教学方案”的能力,提高推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能力,日常渗透,落实“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价值观。(4)研讨课活动重视“前移后续、人人参与”。课前讨论与课后重建落到实处。在活动中发展新型教师的 “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让我们敏于探究,善于策划,敢于开拓,提升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研讨课采用录象形式,有效进行各种课型的“有向开发-交互反馈-集聚生成”实践研究。(5)研讨活动在系列专题的引领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如,案例研讨、学习沙龙、阶段活动反思等。(6)教师形成日常化研究和自觉反思的习惯,积累个案。3、第三阶段(2022年3月-2022年8月)总结反思阶段根据专题研究的情况,结合每学期的小结,做好各种课型研究的资料积累和总结。四、推进策略与措施1分层要求,注重多元的理论学习。第一、二梯队教师:文本资料学习。在继续认真系统学习新基础教育论-“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分析”、“学校日常教育实践重建之一-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每月举行学习沙龙活动,提供对话交流的平台,结合月考核工作,撰写读书笔记。结合人力资源部校本培训活动,在期末将进行“理论学习”考核,促进增强用“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和行为。积极参加基地学校的系列活动和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充分利用专家组理论引领和共同体的信息交流。第三、四梯队教师:精品案例与专家指导材料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基地学校骨干教师体会,如:吴亚萍教授的讲座、局小周志华老师的实践感悟,引导老师逐步清晰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教学进度学习资料库中所整理的精品课教学课例,逐步学会用“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同样结合月考核工作,撰写读书笔记;结合人力资源部校本培训活动,在期末将进行“理论学习”考核。2重心下移,提高研究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学校专题确定后,作为研究载体的研究课申报、理论学习材料由每个备课组自主申报,申报时要求每一轮回的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交流或案例分析(针对收集的基地学校、实验学校已经研究过的案例,无论成功与否,进行分析。)要求选一名实验教师进行导读,并制作好PPT;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剖析使教师清晰“新基础教育”理念所在。第二阶段为上课评课,由承办组中指定教师进行研讨课活动(必须有助于第一、二梯队教师与第三、四梯队教师间的互动),根据 “教研组主题研究记录表”,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进行深度剖析。评课每次都有主评人,并且要求做到“三有二不”,即有理论支撑,有独特视角,有互动提升;不面面俱到,不作“平面移动”。第三阶段为重建反思阶段。要求备课组其他成员及时进行反思重建,每位教师及时撰写研讨心得。备课组申报后,由教研组长根据上课时间,内容作整体策划。3多层互动,提高研究的有效性。与基地、实验学校间互动:要求第一、二梯队教师,鼓励第三、四梯队教师外出学习,集思广益。尤其鼓励第一、二梯队教师在向基地、实验学校学习后,回本校尝试上研讨课,把所学及时落实到实践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备课组间互动:组织集体备课,取长补短。以备课组为单位,关注日常教学,重视日常课后反思。备课组长都有实验老师担任,强化备课组长的职责意识,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定于单周周五为备课组活动日,做到“三定一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全体组员共同出谋划策。注意领会教材的实质性东西,明确学科及研究专题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并能落实于课堂看实效,每个备课组每学期至少活动次。每个备课组每学期要申报一轮教研活动,学科第一责任人与教研组长负责备课组活动的落实与监督,组织备课组的评比。各梯队教师间互动: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提倡“邀请课”。发扬随堂听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的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听课等活动,发挥第一梯队教师的集聚与辐射作用。着力打造第二梯队教师,逐步发展第三、四梯队教师,给其他梯队教师创设更多在课堂教学中研讨锤炼的机会,从而建立起一支呈阶梯型分布、又不断由下向上攀升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如每一轮教研活动的两次课堂研讨活动必须安排一次第一、二梯队教师上研讨课,一次第三、四梯队教师上研讨课,或初建、重建,或示范、模仿。将研究过程中呈现的教师差异和不同发展态势转化为教师队伍建设的资源,实现教师的整体发展。4前移后续,关注研究的日常化。“前移”就是在教研组研讨之前,先借助备课组资源,在备课组内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深入解读教材,分析学生的前在和潜在状态,从而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和教学的着力点,对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有总体的宏观认识。并将研讨课的内容及研讨的主题告知参加其他教师们,使其他研讨的教师也有一个思考研究的时间;听课教师听课前要熟悉教材,从“问题”切入,带着问题听课。研究过程不搞形式主义,以专题研究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真实、扎实进行课堂实践。后续”就是研讨课后,重视反思,首先是自己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是自己找问题、自己找亮点。然后是集体诊断,或在听取专家点评之后进行的反思,它包括对专家点评的新思想、新观点的吸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新认识,与第一次反思相比,起点更高,内容更深,作用更大。上研讨课教师要写出反思重建的个案小结,同备课组教师要写研讨小结。重视重建实践,实践既是学习的践行,又是理论向实践的创造性转化。所以每次初建活动后,同备课组教师要进行重建实践,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学,用群体的力量来推进研究。重建后同样要求本备课组及时积累资料。通过这种日常化研究措施来提升本校数学教师的实践智慧,实现“新基础教育”实验所追求的“学习、设计、践行、反思、重建”的变革链和研讨的教研氛围,真正提高研究的实效性。5日常渗透,进一步养成师生新基本功。(1)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独立思考,学会记录。为了展现学生在独立思考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一种是语言,一种是文字符号。积极参与,学会表现。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或全班的交流讨论活动。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第一不要怕说错;第二不太发言的学生要抢着说,经常发言的学生要看机会说;第三要学会表现自己。学生自信心提高了,也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发现。认真倾听是小组或全班交流讨论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是生生、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得以推进的前提保证。倾听不仅包括听教师讲课,还包括听同伴发言。互相合作,学会交往。为了提高合作的活动效率,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我们对小组活动活动进行了合理安排与相关指导:首先,确定小组成员的搭配与组长人选。其次,制订小组活动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求老师关注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状态,发现合作好的,帮助不善合作的小组。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是课堂教学重心下移的前提保证,是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前提保证。(2)重视教师新基本功的锤炼。课堂有效开放(深度、广度);捕捉资源,提升敏锐性;分类处理,并联呈现;过程中的重心下移;过程中的拓展;过程中的问题“点穴”等等。结合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同时结合学校平时听课制度和师徒结对听课制度,由学科责任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重点落实对师生新基本功养成情况检查和反馈。6积累资料,建立优秀教学资料库建立文本资料库。除了关注收集基地学校间的精品案例和吴老师点评意见与讲座,教研组研究课案例与反思外,鼓励教师把自己平时设计优秀的教学案例也收集起来,建立优秀案例库在学校网站的FTP上,供全体老师共享。避免只有本校教师自己钻研上课,实践质量不够高的状态。而且每个月要求每个数学老师至少上传1篇优秀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建立精品视频库,充实资源库供老师学习、借鉴和交流。建立拓展练习资源库。针对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定期开展练习设计活动。要求数学教师每课时要精心设计数学练习,拓展练习资源库。7立足日常,完善学科制度建设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建立专题引领下的沙龙制度;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精品文档】第 6 页

    注意事项

    本文(数学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