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2850177
资源大小:93.6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含答案).docx
酸和碱检测题一、单选题1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A某无色气体混入空气后点燃爆炸,可证明该气体一定是H2BK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证明KNO3溶于水吸热C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证明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2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 A脱水性 B酸性 C吸水性 D强腐蚀性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在铁桶中较长时间配制硫酸铜溶液C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D可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可用来除锈5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6如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 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浓 H2SO4浓 Ca(OH)2 溶液 饱和 NaCl 溶液A只有B只有CD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收集O2C滴加液体D测溶液pH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B足量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析出,蓝色溶液变为淡绿色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就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气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用作保护气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铜用作导线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OH的是()AKOHBZnOCHNO3DMgSO412实验现象是我们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叙述不符的是AKMnO4 溶于水形成的紫色溶液能导电,说明 KMnO4 溶液中存在离子B向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50mL 水与 5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二、实验题13(10分)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溶液、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_。(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_(填编号,下同),再滴加_。A盐酸BKCl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试液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实验结束后,根据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3)检查图8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精确到000001)。(5)在上述操作步骤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腐蚀的速率”,在相同条件下取同浓度的下列不同溶液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并用手持数据采集器进行测定。回答下列问题:所用溶液NH4Cl(NH4)2SO4NH4NO30min时氧气浓度(%)20.820.820.8500min时氧气浓度(%)15.817.017.4实验前溶液PH5.315.535.50实验后溶液PH7.377.998.22铁钉表面锈蚀情况大量铁锈大量铁锈大量铁锈(1)用稀硫酸去除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在NH4Cl、(NH4)2SO4、和NH4NO3溶液中,铁钉锈蚀过程中上述溶液的酸性均变_(填“强”或“弱”)(3)上述实验方案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_(4)铁钉锈蚀的速率还可能与_有关。请设计你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_(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5)该小组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又进行了探究,在相同条件下其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图:a、上述实验中,氧气浓度下降先陡后缓的原因为_b、根据甲、乙图像,请写出三点结论:结论:_结论:_结论:_三、推断题15图中A、B、C、X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图中“”表示物质转化,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省略,其中每步转化均一步且通过同一基本反应类型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锌,B为无色无味的气体,X含有两种元素,则:B的化学式_,X物质的名称为_。该转化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若A、B、C均为气体,且A、B组成元素相同,且两个转化均属于化合反应;图中X和纯净的C转化成A的实验现象为_;写出自然界产生C的化学方程式_。(3)若A为烧碱,B为刺激性气味气体,C可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的俗名_;B气体的检验方法_。16如图是一些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是红棕色固体;B、C、E、F均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G的溶液为浅绿色;H可用于造纸、纺织、洗涤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化学式是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反应的现象为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四、计算题17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测定某次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所得固体中氧化铜的含量(成分为铜和氧化铜),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是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20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4)若向最终滤液中蒸发掉9. 5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5)若要将,上述500g此混合物还原,可得到金属铜的质量为_。1873g10%的盐酸跟80g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108.8g水后,冷却到20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求:(1)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2)20时,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结果保留到1%)19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一久置的铝片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8g该铝片样品放入烧杯中,并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请回答问题。实验次数12345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50.0100.0100.0100.0100.0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00.2a0.60.7(1)a的数值为_。(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 (结果保留至0.1%,下同) 。(3)求该铝片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_。 参考答案1B 2、C 3B 4D 5D 6C 7B 8D 9A 10D 11A 12B 13(1)取样品少量,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根,如无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没有碳酸根离子;(2)CE;(3)用手捂住烧瓶一会,液柱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4)0059%;(5)偏小14Fe2 O3 +3H2SO4=Fe2(SO4)2+3H2O 弱 不合理 本题探究的是铁在不同种溶液中锈蚀情况,本实验所用样本都是弱酸性的,样本偏小,缺少中性、碱性溶液作对比 酸性溶液 取两根铁钉,把其中一个铁钉在稀盐酸中浸泡一下,取出,分别放入敞口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铁钉都生锈,用盐酸浸泡的铁钉生锈更快,所以酸性溶液中铁生锈更快 生锈速度变慢了 整体上,3条曲线均出现先陡后缓的走势,说明吸氧腐蚀速率先快后慢 在500min内,铁钉的吸氧腐蚀程度是酸性溶液中性溶液 500min内吸氧腐蚀的平均速率的大小顺序与腐蚀程度一致 15H2 盐酸 置换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6CO2+6H2OC6H12O6+6O2 熟石灰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气体中,变蓝 16O2 3CO+Fe2O32Fe+3CO2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 2NaOH+CO2=Na2CO3+H2O 17 32% 10% 468g 1810% 26% 190.4 7.3%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