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方案.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方案WPCPL方 案 报 审 表工程名称:山西国金一期2×350MW煤矸石发电供热工程 编号:WGJDL-FD-TSS-GL-FA18致: 河北兴源国金电力 项目监理机构现报上 1#机组锅炉燃烧调整 调试方案,请审查。附件:1#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方案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建设单位审批意见:建设单位(章):项目代表: 日 期: 填报说明:本表一式 三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承包单位各一份。-全国一流电力调试所 发电、送变电工程特级调试单位ISO9001:2008、ISO14001:2004、GB/T28001:2011认证企业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2×3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1#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方案四川省电力工业调整试验所2014年 11月技术文件审批记录工程名称: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2×3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文件名称:1#机组锅炉蒸燃烧调整调试方案文件编号:WGJDL-FD-TSS-GL-FA18版本号:A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批 准:魏强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审 核:杨远方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校 核:于松强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编 制:龙鑫海 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1、概述11.1系统及结构简介11.2主要设备技术规范22、技术措施32.1试验依据32.2试验目的32.3目标、指标32.4试验仪器仪表42.5试验应具备的条件42.6试验内容、程序、步骤43、组织措施73.1施工单位职责73.2生产单位职责73.3调试单位职责83.4监理单位职责83.5设备厂家职责84、安全措施84.1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84.2安全注意事项85、附件95.1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105.2方案交底记录115.3试验前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121、 概述1.1 系统及结构简介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2×3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采用东方锅炉公司DG1215/25.31-1 型锅炉,该锅炉为东方锅炉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50MW 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该锅炉为超临界直流燃煤锅炉,单炉膛、M 型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半露天岛式布置、全钢架结构,采用高温冷却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锅炉整体支吊在锅炉钢架上。锅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炉膛及布置在炉膛内的双面水冷壁、二级中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等;第二部分为旋风分离器、回料器等;第三部分为尾部竖井,包括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一级中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等。锅炉采用前墙一级给煤系统,每台炉在前墙设置10条给煤料腿,每条给煤料腿设4个播煤风口,每台炉10台给煤机沿炉膛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给煤流量按每个给煤口均布。锅炉点火及助燃油设备包括床下点火燃烧器和床上点火燃烧器。每台锅炉提供2套床下点火燃烧器(共4只油枪); 在锅炉前后墙水冷壁各布置3套(共6只)床上点火燃烧器。每套风道点火燃烧器燃油量2×1.9t/h,每只床上油枪的燃油量2.0t/h。点火器均采用机械雾化,雾化供油压力3.2MPa。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布置有三台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回料器,并采用一分为二的形式与炉膛相连,保证回料均匀。尾部竖井前烟道内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后烟道内布置有一级中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前后烟道在烟气调节挡板下合并后,布置了H 型肋片管式省煤器。省煤器后烟道布置了双进双出管式空气预热器。启动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器、储水罐及储水罐水位调节阀等。过热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一级中温过热器、二级中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再热系统包括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循环流化床锅炉需要相对较高的空气压头使颗粒在床内能得到流化,烟风物料流动是依靠送风机、引风机和高压流化风机提供的动能来启动和维持的。锅炉采用平衡通风,压力平衡点位于炉膛出口。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将热传递给炉膛水冷壁,然后流经旋风分离器、进入尾部竖井,尾部竖井内布置低温过热器、一级中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等受热面;之后烟气进入空预器,最后烟气进入除尘器,流向烟囱,排向大气。1.2 主要设备技术规范1.2.1 设计煤质资料化学元素煤矸石洗中煤煤泥混合煤种1)收到基碳Car %22.5730.4246.0231.572)收到基氢Har %1.882.632.432.233)收到基氧Oar %2.612.922.592.684)收到基氮Nar %0.580.730.730.665)收到基全硫Sar %1.381.390.891.246)收到基灰分Aar %61.2551.0218.3445.827)收到基全水分Mar %9.7310.892915.88)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22.161.92.019)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37.5730.825.7932.341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kcal/kg22522894417029881.2.2 校核煤质分析表化学元素煤矸石洗中煤煤泥混合煤种1)收到基碳Car %22.5730.4246.0228.062)收到基氢Har %1.882.632.432.243)收到基氧Oar %2.612.932.592.744)收到基氮Nar %0.580.730.730.665)收到基全硫Sar %1.381.390.891.346)收到基灰分Aar %61.2551.0218.3452.877)收到基全水分Mar %9.7310.892912.128)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22.161.92.059)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37.5730.825.7933.681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kcal/kg22522894417027011.2.3 锅炉主要参数单位BMCRBRLTHA主蒸汽流量t/h12151152.91066.75主蒸汽压力MPa(g)25.3125.3125.31主蒸汽温度571571571再热蒸汽流量t/h996.827943.270882.801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g)4.9574.6794.390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g)4.7474.484.204再热蒸汽进口温度335328322再热蒸汽出口温度569569569给水温度2902862812、 技术措施22.1 试验依据2.1.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9-2009。2.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2012。2.1.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2-2009 。2.1.4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2.1.5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95-2013 。2.1.6 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 340-2010。2.1.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2.1.8 东方锅炉厂说明书、图纸及相关资料。2.1.9 山西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2.1.10 设备厂家设备说明书、图纸及相关资料。2.2 试验目的通过对锅炉给煤组合方式、风道点火油枪、床上助燃油枪、一二次风率配比、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过剩空气系数等方面的初调整,掌握锅炉基本燃烧运行特性,保证锅炉稳定安全燃烧,并为试生产积累一定的运行经验,为以后的锅炉性能试验和机组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数据。更经济的运行方式,需要在对机组进行全面深度的燃烧调整中取得,深度燃烧调整不在本方案范围之内。2.3 目标、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调试合同质量要求,按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95-2013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2.4 试验仪器仪表燃烧调整调试过程中使用到的仪器、设备有:(1) 振动表(2) 煤样取样装置(3) 光学测温仪(4) 对讲机2.5 试验应具备的条件2.22.32.4系统调试工作正式开始以前,调试人员应按附件5.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检查确认表)所列内容对本系统调试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2.6 试验内容、程序、步骤2.52.62.6.1 试验内容试验主要内容:(1) 油燃烧器调整试验;(2) 给煤组合方式调整;(3) 一、二次风量配比;(4) 过剩空气系数调整;(5) 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调整;2.6.2 试验程序燃烧调整的调试工作可按如下所示流程图进行:2.6.12.6.22.6.3 试验步骤2.6.32.6.3.1 试验前条件检查确认(1) 试验所需的仪器、仪表已经准备好,试验用在线仪表已经标定合格;(2) 临时需要的试验平台和脚手架已经搭建好,牢固、安全,上下方便、通道畅通;(3) 机组已经带负荷,且负荷满足试验要求;(4) 试验配合人员已到位;(5) 现场照明充足,上、下通讯畅通;(6) 现场消防器材已备足,正式消防系统已投入。2.6.3.2 试验原则(1) 试验应在保证机组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进行,如果试验存在有较大安全风险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恢复到稳定状态,经试运指挥部评估后确定进一步试验安排。(2) 燃烧调整试验一般与其它试验结合进行。部分试验不单独进行。(3) 本方案所确定的燃烧调整为燃烧初调整,本质是为了保证机组在试运阶段的安全运行,不能代替锅炉试运结束后的深度燃烧调整。为了机组长期、稳定、经济运行,应在整套试运结束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燃烧精细化调整。(4) 原则上在进行一组单项试验时,除了该项参数的改变外,其它可调参数应尽量维持不变。(5) 所有的调整试验是在锅炉设计参数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幅度应平稳,不做大幅度超范围调整。(6) 增加锅炉负荷时,应先增加风量后增调燃料量;降低锅炉负荷时,应先降燃料量后减风量。2.6.3.3 油燃烧器调整试验通过调整油燃烧器助燃风门开度及油压参数,确定油燃烧器燃烧稳定。(1) 点火时助燃风门初始开度调整,初次投运油燃烧器时,置助燃风门开度为20%,就地观察油枪打火点燃情况,通过调整助燃风门开度,保证油枪点火可靠稳定。(2) 油枪着火后,就地观察油枪着火情况,通过调整助燃风门开度,保证油枪着火距离正常、火焰明亮,无黑烟、无滴油、火焰不冲刷风道壁。2.6.3.4 给煤组合方式试验本台锅炉配10台给煤机,对应10个给煤口,在锅炉启动初期,给煤机投运组合对床温会产生一定影响。通过给煤组合方式试验,尽量降低床温沿炉宽方向的温度差。(1) 在启动初期,尝试投运多种给煤机组合方式,记录每种组合方式下床温偏差。(2) 不同磨煤机组合方式下给煤量的调整。调整每台给煤机的给煤量,保证炉膛温度偏差在设计范围内。(3) 给煤组合方式调整中,应尽量保证给煤机分布均匀。(4) 试验过程应缓慢,出现床温偏差大情况,应及时调整。2.6.3.5 一、二次风风量配比一次风主要用于锅炉床料的流化,保证床料流化良好,所以一次风量的调整是在大于最低流化风量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一次风量的大小,就是改变了炉膛内密相区、稀相区的床料浓度,从而改变锅炉水冷壁的吸热量,进而影响到锅炉的带负荷能力,当然对锅炉的其它参数:如床温、床压(上、中、下)、水冷壁出口的过热度、主汽温度、以及旋风分离器入口烟温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二次风是分级送人炉膛的,为炉膛的燃料燃烧、燃尽提供氧量,一般二次风口下为密相区、二次风口以上为稀相区,进行二次风量的大小改变,可以改变稀相区的浓度,从而影响二次风口上方的床温,旋风分离器入口的烟温的参数,对飞灰的含碳量也有影响。试验中改变一次风量后(保持二风、煤量、石灰石量、给水量水量不变),观察床温、床压(上、中、下)、分离器入口温度、锅炉水冷壁出口过热度、主汽温度、机组负荷、过剩空气系数变化情况,并做记录。试验中改变二次风量后(保持一次风量、煤量、石灰石量、给水量水量不变),待调整完毕后,观察床温、床压(上、中、下)、分离器入口温度、锅炉水冷壁出口过热度、主汽温度、机组负荷、过剩空气系数变化情况,并做记录。一次、二次风量调整试验完后,对比一次、二次风量的改变对以上参数影响的大小。然后找出最佳的一、二风配比。2.6.3.6 过剩空气系数的调整过剩空气系数的调整是在额定负荷进行,调整以省煤器后氧量(氧化锆读数)作为参考,并适当考虑漏风的影响。过剩空气系数的调节主要是改变二次风量,尽可能不用一次风参与调节。根据设计煤种计算过剩空气系数为1.201.24(对应的氧量为3.54.06),试验中以它作为最佳值,调整范围不应超过1.201.22之间。调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过剩空气系数对过热汽温的影响,在不同的过剩空气系数下对排烟温度、一二级过热汽温度和一二级减温水量要进行记录和比较。找出最优的过量空气系数。在进行过量空气系数试验时,主要检测对象是省煤器后氧量,为了锅炉运行安全,应保证氧量在2%以上。2.6.3.7 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调整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对过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有较大影响,调整烟温挡板能较好控制过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在锅炉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调整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使得二者开度组成不同的组合方式,对比各种开度下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选取较为合理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组合。在进行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调整试验时,应注意过热器、再热器烟气挡板单侧开度应不小于40%,关一侧烟气挡板,应开另一侧烟气挡板。保证烟气挡板总开度不小于140%。3、 组织措施按照启规有关规定,各方职责如下:33.1 施工单位职责33.13.1.1 负责主持分部试运阶段调度会,全面组织协调分部试运工作。3.1.2 负责试运中临时设施搭建及临时系统的安装、拆除、挂牌工作。3.1.3 负责单体调试工作,提交单体调试报告和单机试运记录。 3.1.4 负责试运阶段设备的检查、维护、消缺和完善工作,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及材料。 3.1.5 配合分系统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工作。 3.1.6 机组移交生产前,负责试运现场的安全、保卫、文明试运工作,做好试运设备与施工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3.2 生产单位职责3.23.2.1 负责试运全过程的运行操作,运行人员应分工明确、认真监盘、精心操作,防止发生误操作。对试运中发生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3.2.2 负责设备启动前检查及启停操作、运行调整、巡回检查、事故处理和正常维护工作。 3.2.3 负责系统及设备的正式挂牌工作。 3.2.4 负责准备运行的规程、工具、记录报表、各项规章制度、各种工作票、操作票、系统图册、台账等。 3.2.5 负责生产必备的检测、试验工具及备品备件等配备。3.2.6 负责完成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包括:燃料、水、汽、气、酸、碱、化学药品等物资的供应。3.3 调试单位职责3.33.3.1 负责编制、报审、报批调试措施(方案),提交分系统及整套启动试运计划。 3.3.2 负责分系统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前的技术、安全及组织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3.3.3 负责全面检查试运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组织分系统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3.3.4 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准备有关测试用仪器、仪表及工具。 3.3.5 在分系统和整套试运期间,监督指导运行操作。 3.3.6 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编写分系统及整套启动试运调试报告。3.4 监理单位职责3.43.4.1 负责组织对调试计划、分系统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调试措施的审核。3.4.2 负责试运过程的监理,参加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和试运结果确认,组织试运后的质量验收签证。3.4.3 负责试运过程中的缺陷管理,建立台帐,确定缺陷性质和消缺责任单位,组织消缺后的验收,实行闭环管理。3.4.4 组织或参加重大技术问题解决方案的讨论。3.5 设备厂家职责3.53.5.1 按供货合同提供现场技术服务和指导,保证设备性能。3.5.2 参与重大试验方案的讨论和实施。3.5.3 参加设备首次试运条件检查和确认。4、 安全措施44.1 危害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相应预防措施见附件5.1。4.2 安全注意事项44.144.14.24.2.1 参加调试的所有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规及现场有关安全规定,确保调试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4.2.2 如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并立即汇报指挥人员。 4.2.3 调试全过程均应有各专业人员在岗,以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4.2.4 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帽,对以下可能出现的危险工作负责人必须在现场进行分析,并消除危险隐患: 坠落 触电 烫伤 转动机械绞伤4.2.5 燃烧调整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进行试验时应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试验原则上不应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在试验过程中如有危及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恢复机组稳定运行。在确认机组稳定运行后,重新开始试验。整个试验过程应在试运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进行。4.2.6 试验过程不应有较大的工况变动,严防造成炉膛爆燃等恶性事故。4.2.7 试验时要求工况稳定,维持炉膛负压运行。4.2.8 试验期间应停止吹灰。4.2.9 应避免对试验有影响的操作,试验中需要检修的设备,应征得试验负责人的同意、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4.2.10 试验前,要对所投系统的监测仪表及相关表计,进行核对确认,保证齐全、指示准确。4.2.11 试验中参数的调节尽量缓慢,一方面要保证机组各参数不超限,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参数的变化率也在允许的范围之内。4.2.12 由于机组在试运过程中存在波动,试验时要有汽机、电气、热工人员进行配合,试验前应做好事故预想,并有统一的领导指挥。4.2.13 在进行一组单项试验时,除了该项可调参数外,其它参数及操作方式都应保持稳定。例如,当进行空气过剩系数的单项调整试验时,锅炉的负荷、水煤比、一次风、二次风的配比都应保持不变,以求获得准确的过剩空气系数及对燃烧工况的影响数据。4.2.14 试验期间对同一工况的各种测量,记录尽量同时进行,尽可能缩小误差。4.2.15 本措施实用于调试期间使用,未提到的按电厂编制的锅炉运行规程和辅机运行操作规程执行。5、 附件55.1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试验项目:锅炉燃烧调整 部门:锅炉专业 编码:WGJDL-FD-TSS-GL-FA18序号危险点描述可导致事故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监控级别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控制时机控制方法实施责任人安全监督责任人实施开始日期实施结束日期LECD1.施工作业前未进行安全交底设备损坏,人身伤害36354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人员分工,人员到位,调试通信建立PS2.人员精神状态不佳设备损坏,人员伤害36354成员精神状态不佳,对酒后上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PS3.未佩戴或是不正确使用安全帽受到物体打击导致伤亡367126进入生产现场,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带检查作业区域上方和周围无高空落物的危险PS4.未设置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全造成人员伤害36754工作前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设置好后方可工作PS5.管道、设备泄漏人身伤害36354设置警戒线PS6.无关人员进入调试区域设备损坏,人身伤害36354明确试运现场范围必要时用红白围带圈定试运场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设备试转区域。PS7.设备损坏人身伤害,灼烫,触电33327必要的电气热工联锁保护确认已结束,仪控信号联调结束PS5.2 方案交底记录调试方案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2×35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方案名称1#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方案交底时间 年 月 日交底地点会议主持出 席交底情况:1技术措施 (1)锅炉的所有系统已经能够全部投入使用;(2)机组已经带负荷,且负荷满足试验要求;(3)试验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4)试验用到的测点仪器已校验。详细技术措施参见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措施。 2安全措施 (1)燃烧调整应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进行;(2)进行燃烧调整试验时,调整应缓慢进行,每次调整后观察一段时间进行下一次调整;(3)观察炉内燃烧情况时,应注意炉膛压力波动造成热烟气外窜造成伤害;(4)进行烟气挡板调整试验时,应保证烟气挡板不小于最小开度;(5)进行过剩空气系数调整时,省煤器出口氧量不小于2%。(6)进行一、二次风量配比试验时,应保证一次风流量大于最小临界流化风量。(7)燃烧调整试验应保证煤质稳定;(8)试验所需平台搭建完毕,并经验收合格;(9)试验现场清理干净;(10)消防器材足够,正式消防系统已投入;(11)试验防护设备已备妥。详细安全措施参见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措施。 3组织措施 (1)所有参加试运的人员应该听从现场调试人员的统一指挥;(2)若有重大事情,应该及时向试运指挥组汇报。详细组织措施参见锅炉燃烧调整调试措施。 参加单位(签字)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5.3 试验前应具备条件检查确认表系统试运条件检查确认表专业:锅炉专业 系统名称:1#机组锅炉燃烧调整 编号: WGJDL-FD-TSS-GL-FA18序号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备注1锅炉所有系统调试完毕已投入使用。2机组已经带负荷,且负荷满足试验要求。3试验所需仪器仪表已经准备完毕,且经过校验,校验结果合格。4试验所需在线仪表已校验,且结果合格。5试运需搭建临时平台已搭建,且经过验收合格。6试验所需的消耗性物品、设备已准备完毕,化学分析药剂、化学分析设备等。7试运现场道路畅通、照明充足、事故照明可靠。8栏杆、梯子齐全、牢固、完好。9试运现场通讯设备方便可用。10消防器材数量足够。11检修人员(包括电气、热工人员)数量足够、培训合格。12运行工具、记录表格准备就绪。以下空白结论经检查确认,该系统已具备系统试运条件,可以进行系统试运工作。施工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调试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监理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业主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