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试题自己整理绝对经典年圆锥曲线--第一轮.doc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圆锥曲线题型总结(2015)一圆锥曲线的定义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F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且此常数一定要大于,当常数等于时,轨迹是线段FF,当常数小于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F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且此常数一定要小于|FF|,定义中的“绝对值”与|FF|不可忽视。若|FF|,则轨迹是以F,F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FF|,则轨迹不存在。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定义的试用条件:例1:已知定点,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的轨迹中是椭圆的( )A B C D例2:方程表示的曲线是_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把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例3:如已知点及抛物线上一动点P(x,y),则y+|PQ|的最小值是_例4:点A(3,2)为定点,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点P在抛物线上移动,若取得最小值,求点P的坐标。利用定义求轨迹:例5:动圆M与圆C1:(x+1)2+y2=36内切,与圆C2:(x-1)2+y2=4外切,求圆心M的轨迹方程例6: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到,使得,那么动点的轨迹是( ) A、椭圆 B、圆 C、直线 D、点例7:已知动圆过定点,并且在定圆的内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例8:已知,是圆(为圆心)上一动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则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定义的应用:例9:椭圆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2,为的中点,是椭圆的中心,则的值是 真题:【2015高考福建,理3】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在双曲线上,且,则 等于()A11 B9 C5 D3【2013新课标卷文科21】已知圆,圆,动圆与圆外切并且与圆内切,圆心的轨迹为曲线。()求的方程;()是与圆,圆都相切的一条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当圆的半径最长是,求。【2015新课标1卷文科16】已知是双曲线的右焦点,P是C左支上一点, ,当周长最小时,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二.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椭圆:焦点在轴上时: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焦点在轴上时: 焦点在轴上时:抛物线方程:求方程的方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直接法、代入法、参数法、几何法等。关键是形数结合,建立等量关系例10:设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离心率的双曲线C过点,则C的方程为_例11:与双曲线有相同渐近线,且经过点A(,3)的双曲线的方程是_例12:已知直线l:y=x+3与双曲线,如果以双曲线的焦点为焦点作椭圆,使椭圆与l有公共点,求这些椭圆中长轴最短的椭圆方程。例13:已知椭圆方程焦点在x轴,且过两点,则椭圆方程是_例14: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且与椭圆有公共焦点,则该双曲线的方程_例15:椭圆 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D 例16: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两个焦点和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且椭圆C过点A(2,3),求椭圆C的方程。真题:【2015高考广东,理7】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且其右焦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2015高考新课标1,理14】一个圆经过椭圆的三个顶点,且圆心在x轴的正半轴上,则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2015高考天津,理6】已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过点 ,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 D. 三.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首先化成标准方程,然后再判断)椭圆:由,分母的大小决定,焦点在分母大的坐标轴上。双曲线:由,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在系数为正的坐标轴上;抛物线:焦点在一次项的坐标轴上,一次项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例17:已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 例18:已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的范围是 .例19:如果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20:方程,例 翰k为 时,方程为双曲线。当例 翰k为 时,方程为焦点为x轴的椭圆。例21:方程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0,且A,B异号)。例22:已知抛物线,则此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准线方程为 .四.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离心率、渐近线等)离心率问题:椭圆(以()为例):范围:;焦点:两个焦点;对称性:两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其中长轴长为2,短轴长为2;离心率:,椭圆,越小,椭圆越圆;越大,椭圆越扁。a,b,c三者知道任意两个或三个的相等关系式,可求离心率,渐进线的值;a,b,c三者知道任意两个或三个的不等关系式,可求离心率,渐进线的最值或范围;注重数形结合思想不等式解法双曲线(以()为例):范围:或;焦点:两个焦点;对称性:两条对称轴,一个对称中心(0,0),两个顶点,其中实轴长为2,虚轴长为2,特别地,当实轴和虚轴的长相等时,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方程可设为;离心率:,双曲线,等轴双曲线,越小,开口越小,越大,开口越大;两条渐近线:抛物线(以为例):范围:;焦点:一个焦点,其中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对称性:一条对称轴,没有对称中心,只有一个顶点(0,0);准线:一条准线; 离心率:,抛物线。离心率求法:(1)画出图型,尽量把能表示的边都用关于的式子表示(2)通过几何关系,建立关于的等式(3)消去,同时除以,解关于的方程例23:椭圆:的两焦点为,椭圆上存在点使. 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例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的值为 例25:过椭圆C:的左焦点作直线lx轴,交椭圆C于A,B两点,若OAB(O为坐标原点)是直角三角形,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例26:设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为直线上一点,是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则的离心率为 .例27:双曲线(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若P为其上一点,且|PF1|=2|PF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真题:【2015高考湖北,理8】将离心率为的双曲线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同时增加个单位长度,得到离心率为的双曲线,则( ) A对任意的, B当时,;当时,C对任意的, D当时,;当时,【2015高考新课标2,理11】已知A,B为双曲线E的左,右顶点,点M在E上,ABM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120°,则E的离心率为( )A B C D【2015高考湖南,理13】设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若上存在点,使线段的中点恰为其虚轴的一个端点,则的离心率为 .【2015高考山东,理1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的渐近线与抛物线交于点,若的垂心为的焦点,则的离心率为 .【2013新课标卷文科5】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上的点,则的离心率为( )A B C D渐近线及其它问题:例28:设、分别为双曲线(>0、>0)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满足,且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例29:已知、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在上,则例30: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两点,若,则= 例31:以椭圆上一点和椭圆两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1时,则椭圆长轴的最小值为 例32:设双曲线(a>0,b>0)中,离心率e,2,则两条渐近线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真题:【2015高考安徽,理4】下列双曲线中,焦点在轴上且渐近线方程为的是( )(A) (B) (C) (D)【2015高考重庆,理10】设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为1,过F作AF的垂线与双曲线交于B,C两点,过B,C分别作AC,AB的垂线交于点D.若D到直线BC的距离小于,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2015高考上海,理9】已知点和的横坐标相同,的纵坐标是的纵坐标的倍,和的轨迹分别为双曲线和若的渐近线方程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 五点、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 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1)点在椭圆外;(2)点在椭圆上1;(3)点在椭圆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不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分别与双曲线两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P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包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只与双曲线一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P在两条渐近线上但非原点,只有两条:一条是与另一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一条是切线;P为原点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例33:当为何值时,直线和椭圆 (1)相交;(2)相切;(3)相离。例34:若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例35:已知椭圆,是轴正方向上的一定点,若过点,斜率为1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求点的坐标例36:直线ykx1=0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_例37:过点作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_ 例38: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的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例39:过点(0,2)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例40:过双曲线的右焦点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有_条例41:对于抛物线C:,我们称满足的点在抛物线的内部,若点在抛物线的内部,则直线:与抛物线C的位置关系是_例42: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当为何值时,、分别在双曲线的两支上?当为何值时,以AB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 真题:【2015高考四川,理5】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于A,B两点,则( )(A) (B) (C)6 (D)六焦半径及弦长公式的计算方法: 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A、B,且分别为A、B的横坐标,则,若分别为A、B的纵坐标,则,若弦AB所在直线方程设为,则。特别地,焦点弦(过焦点的弦):焦点弦的弦长的计算,一般不用弦长公式计算,而是将焦点弦转化为两条焦半径之和后,利用第二定义求解(了解)。抛物线的焦点弦公式:(为直线的倾斜角)例43: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已知|AB|=10,O为坐标原点,则ABC重心的横坐标为_例44:已知抛物线方程为,若抛物线上一点到轴的距离等于5,则它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等于例45:点P在椭圆上,它到左焦点的距离是它到右焦点距离的两倍,则点P的横坐标为_例46:抛物线上的两点A、B到焦点的距离和是5,则线段AB的中点到轴的距离为_七焦点三角形问题:1.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 ;双曲线焦点三角形面积2.常利用第一定义和正弦、余弦定理求解3.四者的关系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周长为:例47:已知、为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则 例48:已知的顶点、在椭圆上,顶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边上,则的周长为 例49:已知椭圆的方程是,它的两个焦点分别为,且,弦过,则的周长为 例50:短轴长为,离心率的椭圆的两焦点为、,过作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的周长为_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 ;双曲线焦点三角形面积例51:设P是等轴双曲线右支上一点,F1、F2是左右焦点,若,|PF1|=6,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例52:椭圆的焦点为F1、F2,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当·<0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例53: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F1、F2是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且,求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真题:【2015高考新课标1,理5】已知M()是双曲线C:上的一点,是C上的两个焦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八抛物线中与焦点弦有关的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1),(2) (3) (4)以过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和准线相切;(5)设AB为焦点弦, M为准线与x轴的交点,则AMFBMF;(6)设AB为焦点弦,A、B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B,若P为AB的中点,则PAPB;(7)若AO的延长线交准线于C,则BC平行于x轴,反之,若过B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准线于C点,则A,O,C三点共线。例54: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则_例55: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旦|AB|=8,求倾斜角例56:已知抛物线,直线过焦点,且与抛物线交于点,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点,又,则抛物线的方程为_真题:【2013新课标文科8】为坐标原点,为抛物线的焦点,为上一点,若,则的面积为( )(A) (B) (C) (D)【2013新课标卷文科10】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L过F且与C交于A, B两点.若|AF|=3|BF|,则L的方程为_【2013新课标卷理科11】设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上,若以为直径的圆过点,则的方程为( )(A)或 (B)或 (C)或 (D)或 【2014新课标卷文科10】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是C上一点,则A. 1 B. 2 C. 4 D. 8【2014新课标卷理科1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是上一点,是直线与的一个焦点,若,则=( ). . .3 .2【2014新课标卷文科10】设为抛物线的焦点,过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交于,两点,则( )A. B. C. D.九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点差法)遇到中点弦问题常用“点差法”求解。在椭圆中,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在双曲线中,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在抛物线中,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k=。例57:双曲线x2-4y2=4的弦AB被点M(3,-1)平分,求直线AB的方程.例58:已知中心在原点,对称轴在坐标轴上的椭圆与直线L:x+y=1交于A,B两点,C是AB的中点,若|AB|=2,O为坐标原点,OC的斜率为/2,求椭圆的方程。例59:如果椭圆,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的中点坐标为,则点的轨迹方程是 例60:已知椭圆,直线过点,且与椭圆交于、两点,求、中点的轨迹方程例61: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且、的中点坐标为,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例62: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椭圆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对称真题:【2013新课标卷理科10】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的中点坐标为,则的方程为( )A.B.C.D.【2013新课标卷理科2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椭圆的右焦点作直交于两点,为的中点,且的斜率为 ()求的方程; ()为上的两点,若四边形的对角线,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十面积问题例63:已知定点A(0,3)点B、C分别在椭圆的准线上运动,当BAC=90°时,求ABC面积的最大值。例64: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动点P在曲线y24x(y0)上,则PA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例65: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长轴长为,直线交椭圆于不同的两点A、B。 (1)求椭圆的方程;(2)求的值(O点为坐标原点);(3)若坐标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为,求面积的最大值。F1F2··例66: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在椭圆中有一内接三角形,其顶点的坐标,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求椭圆的方程;()当的面积最大时,求直线的方程例67:已知椭圆C:(ab0)的离心率为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求椭圆C的方程;()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AOB面积的最大值。真题:【2015高考浙江,理19】已知椭圆上两个不同的点,关于直线对称(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面积的最大值(为坐标原点)十一最值及范围问题(一般用参数方程的方法或用定义转化)例68:已知+4(y-1)2=4,求:(1)+y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x+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例69:已知点M是抛物线y24x上的一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A在圆C:(x4)2(y1)21上,则的最小值为_例70: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_例71:若M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的最大值为例7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0,2)的距离与点P到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_十二直线与圆锥曲线大题常规解题方法一、设直线与方程;(提醒:设直线时分斜率存在与不存在;设为y=kx+b与x=my+n的区别)二、设交点坐标;(提醒:之所以要设是因为不去求出它,即“设而不求”)三、联立方程组;四、消元韦达定理;(提醒:抛物线时经常是把抛物线方程代入直线方程反而简单)五、根据条件重转化;常有以下类型: “以弦AB为直径的圆过点o(提醒:需讨论K是否存在) “点在圆内、圆上、圆外问题” “直角、锐角、钝角问题” “向量的数量积大于、等于、小于0问题” >0; “等角、角平分、角互补问题” 斜率关系(或); “共线问题”(如: 数的角度:坐标表示法;形的角度:距离转化法);(如:A、O、B三点共线直线OA与OB斜率相等); “点、线对称问题” 坐标与斜率关系;基本解题思想:1、“常规求值”问题:需要找等式,“求范围”问题需要找不等式;2、“是否存在”问题:当作存在去求,若不存在则计算时自然会无解;3、证明定值问题的方法:常把变动的元素用参数表示出来,然后证明计算结果与参数无关;也可先在特殊条件下求出定值,再给出一般的证明。定点定值问题 在圆锥曲线中,有一类曲线系方程,对其参数取不同值时,曲线本身的性质不变;或形态发生某些变化,但其某些固有的共同性质始终保持着,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定值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几何量,有些与参数无关,这就构成了定值问题.它涵盖两类问题,一是动曲线经过定点问题;二是动曲线的某些几何量的斜率、长度、角度、距离、面积等为常数问题.4、处理定点问题的方法:常把方程中参数的同次项集在一起,并令各项的系数为零,求出定点;也可先取参数的特殊值探求定点,然后给出证明5、求最值问题时:将对象表示为变量的函数,几何法、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三角代换法(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利用切线的方法、利用均值不等式的方法等再解决;6、转化思想:有些题思路易成,但难以实施。这就要优化方法,才能使计算具有可行性,关键是积累“转化”的经验;7、思路问题:大多数问题只要忠实、准确地将题目每个条件和要求表达出来,即可自然而然产生思路。弦的垂直平分线问题例74:过点T(-1,0)作直线与曲线N :交于A、B两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0),使得是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依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等于0。设直线,。由消y整理,得 由直线和抛物线交于两点,得即 由韦达定理,得:。则线段AB的中点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令y=0,得,则为正三角形,到直线AB的距离d为。解得满足式此时。动弦过定点的问题证明定值问题的方法:常把变动的元素用参数表示出来,然后证明计算结果与参数无关;也可先在特殊条件下求出定值,再给出一般的证明。处理定点问题的方法:常把方程中参数的同次项集在一起,并令各项的系数为零,求出定点;也可先取参数的特殊值探求定点,然后给出证明。例75: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在x轴上的顶点分别为A1(-2,0),A2(2,0)。(I)求椭圆的方程;(II)若直线与x轴交于点T,点P为直线上异于点T的任一点,直线PA1,PA2分别与椭圆交于M、N点,试问直线MN是否通过椭圆的焦点?并证明你的结论解:(I)由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则得。从而椭圆的方程为(II)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由消y整理得是方程的两个根,则,即点M的坐标为,同理,设直线A2N的斜率为k2,则得点N的坐标为,直线MN的方程为:,令y=0,得,将点M、N的坐标代入,化简后得:又,椭圆的焦点为,即故当时,MN过椭圆的焦点。过已知曲线上定点的弦的问题例76:已知点A、B、C是椭圆E: 上的三点,其中点A是椭圆的右顶点,直线BC过椭圆的中心O,且,如图。(I)求点C的坐标及椭圆E的方程;(II)若椭圆E上存在两点P、Q,使得直线PC与直线QC关于直线对称,求直线PQ的斜率。解:(I) ,且BC过椭圆的中心O又点C的坐标为。A是椭圆的右顶点,则椭圆方程为:将点C代入方程,得,椭圆E的方程为(II) 直线PC与直线QC关于直线对称,设直线PC的斜率为,则直线QC的斜率为,从而直线PC的方程为:,即,由消y,整理得:是方程的一个根,即同理可得:则直线PQ的斜率为定值。向量问题例77:已知点,若动点满足()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过点的直线交轨迹于,两点,若,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例78: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经过点,过点P(2,1)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1)求椭圆C的方程;(2)是否存直线,满足?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存在性问题:(存在点,存在直线y=kx+m,存在实数,存在图形:三角形(等比、等腰、直角),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例79:设椭圆E: (a,b>0)过M(2,) ,N(,1)两点,O为坐标原点,(I)求椭圆E的方程;(II)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若存在,写出该圆的方程,并求|AB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80:已知定点A(-2,-4),过点A作倾斜角为45度的直线L,交抛物线(>0)于B、C两点,且线段BC长为。(I)求抛物线的方程;(II)在(I)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DB=DC成立?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真题:【2015高考新课标2,文20】已知椭圆C:(>>0)的离心率为,点(2,)在C上(I)求C的方程(II)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直线OM的斜率与直线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015高考新课标2,理20】已知椭圆,直线不过原点且不平行于坐标轴,与有两个交点,线段的中点为 ()证明:直线的斜率与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若过点,延长线段与交于点,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此时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2015新课标1卷文科20】已知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圆C:交于M,N两点.(I)求k的取值范围;(II),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十三:补充结论(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以为渐近线(即与双曲线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3)椭圆、双曲线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为,焦准距(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抛物线的通径为,焦准距为; (4)若OA、OB是过抛物线顶点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则直线AB恒经过定点十四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时可能出现的向量内容:(1)给出与相交,等于已知过的中点;(2)给出,等于已知是的中点;(3)给出,等于已知与的中点三点共线;(4) 给出以下情形之一:;存在实数;若存在实数,等于已知三点共线.(5)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平分线/(6)在平行四边形中,给出,等于已知是菱形;(7) 在平行四边形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矩形;(8)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9)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10)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的垂心(三角形的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11)在中,给出等于已知通过的内心;(12) 在中,给出,等于已知是中边的中线【精品文档】第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