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流行病学复习提纲.doc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流病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简介)1、 流行病学概念: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定义要点:人群观点;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疾病、健康促进;以研究疾病分布为起点;研究病因及流行因素;预防疾病;消灭疾病;既是一门实用医学又是一门方法学。2、 流行病学发展: 学科形成前期(希波克拉底、威尼斯港检疫法、英葛朗特) 学科形成期(英James Lind、英Jenner、法国革命、John Snow) 学科发展期(现代流行病学)3、 我国流行病学成就:伍连德博士鼠疫、苏德隆血吸虫4、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研究类别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监测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理论流行病学方法流行病学性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作用产生假设检验假设 验证假设5、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对比;概率论;社会医学观;多病因论观点。6、 流行病学用途: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及其分布特点;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诊断、治疗与防制的效果评价;揭示疾病完整自然史;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卫生决策和评价。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结合实习讲义)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因为疾病的分布特征受病因所左右,所以它可提供病因、问题或假设的线索。(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可帮助我们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诊断很有价值的一个重要信息。(3)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治、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测量指标率和比发病指标死亡指标率、比、构成比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2.1 发病指标比较(复习实习讲义,加深理解)发病指标定义公式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或 10000万罹患率 和发病率一样,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罹患率率= 观察期内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或 10000万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也叫现患率。患病率=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K100,1000或10000万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续发率(家庭二代发病率)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二代病例)占家庭或某集体成员中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续发率= 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即二代病例数)/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计算不包括原发病例备注1、 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2、 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包括: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3、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的关系是: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PID)2.2 死亡指标比较(复习实习讲义,加深理解)死亡指标定义公式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粗率、死亡专率死亡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KK100,1000,或10000万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100或 病死率=某病死亡率/某病发病率×100%生存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于年随访(通常为 l、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3、疾病流行的强度分类定义备注散发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的散在发生称散发。1、因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而出现散发。2、有些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可出现散发。3、有些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可出现散发。4、某些长潜伏期传染病也易出现散发。暴发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大流行(pandemic)4、 疾病的三间分布分布形式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特征1、年龄分布(横断面分析、出生队列)2、性别分布3、职业分布4、种族和民族分布5、婚姻和家庭状况6、社会阶层7、行为1、短期波动2、季节性:严格的季节性、季节性升高、无季节性3、周期性4、长期趋势1、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2、疾病的城乡分布3、疾病的地区聚集性4、地方性疾病(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自然疫源性)备注地方性疾病的判断1、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4、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5、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第三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一、 病因及病因模型1、 病因概念的发展:迷信阶段(鬼神、上帝、天意)朴素唯物主义阶段(金木水火土气)生物学病因萌芽阶段(活的传染物、人;病原物、环境、宿主;机体、生物、物质、社会)2、 病因概念(risk factor):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3、 病因分类分类根据类别解释必要性必要病因指引起某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子促成病因又称促成因子或充分病因,是存在时可能导致某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但该病发生时并非一定具有该因素来源宿主病因遗传因素、免疫状况、年龄与性别、种族、性格、气质和精神心理状态、行为因素环境病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4、 病因模型病因模型定义特点备注生态学模型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1、三角模型(宿主、病因、环境)2、轮状模型(遗传内核;宿主;生物环境、理化环境、社会环境)病因网络模型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顺序串起来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病因网。1、给出寻找病因的大致方向,具体问题需具体讨论。2、告诉我们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哪些角度来寻求病因。5、 病因研究三部曲:(1) 建立病因假设(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生态学)(2) 检验病因假设(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3) 验证病因假设(实验法:临床试验、社区干预、现场试验)二、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1、假设演绎法:演绎推理、归纳推理2、Mill准则: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3、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三、 因果关系的推断标准1、疾病与暴露因素关联的形式类别虚假关联人为关联间接关联继发关联因果关联定义指本来两事件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没考虑到设立对照组、对照组选择不当、观察指标不客观、样本的代表性不强或其他偏倚存在,造成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虚假关联。通常由混杂偏倚造成如果病因(暴露)E与疾病D存在统计学关联,只说明E与D的关联排除了偶然性(随机误差)的干扰,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联。要确定因果关联,还得排除系统误差的干扰,以及确定暴露E与疾病D的时间先后关系特点主要由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造成混杂偏倚: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必须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1、必须排除虚假关联和间接关联2、空间相伴存在,时间先后相随。因果关联的联系方式有: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备注1、误差:测得值和真实之间的偏差,包括随机误差、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抽样误差、随机测量误差3、系统误差(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可致虚假关联)、混杂偏倚(可致间接关联)2、 因果关系推断进程提出假设 排除偶然 排除虚假 前因后果E与D 有统计关联否 有偏倚否 有时间先后否3、 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1) 关联的时间顺序:如果怀疑病因X引起疾病Y,则X必须发生于Y之前(2) 关联的强度: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强度的指标有OR,RR等。(3) 关联的可重复性:指关联可以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4) 关联的特异性(5) 剂量-反应关系(6) 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7) 关联生物学的合理性:(8) 相似性(9) 实验证据上述标准必须满足关联的时间顺序和广义关联强度(关联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分布一致性),广义关联强度只要具备三个中的一个条件即可。满足上述标准越多,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但若有些指标不满足,也不能否定因果关联的存在。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1、 概念: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2、 特点:(1) 客观地描述疾病或某种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2) 是因果关系探索过程中的第一步(3) 一般事先不设对照组,但是分析过程中可以分组进行比较(4) 揭示的暴露与疾病间的统计学关联仅能作为因果推断的线索,而不能据此下因果关联的结论3、 描述性研究的类型(见表)类型概念目的用途调查方法特点局限性个例调查是对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属及周围环境的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进行调查;总结疾病分布特征;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访问和现场调查人口学资料、发病资料、生物标本无对照和人群相关资料病例报告也称个案报告,是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的详尽临床报告发现新的疾病、提供病因线索;阐明疾病和治疗的机制;介绍疾病不常见的表现研究对象发生偏倚;危险因素有偶然性病例分析是对一组相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属于回顾性研究范畴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效果;发现病因线索;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偏倚较多;可比性难以保证现况调查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变量有关的资料,以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1、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三间分布 (测量指标以患病率为主)2、发现病因线索3、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4、评价疾病的治疗效果5、用于疾病监测6、为研究和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网上调查1、 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一般不设立对照组2、 不能得出有关因果联系的结论3、 一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1、信息偏倚、选择偏倚2、质量控制方法随机化提高应答率0.8进行预调查统一培训统一调查方法控制偏倚复查生态学研究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在收集疾病和健康状态以及某因素的资料时,不是以个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而是以群体为单位。1、 提供病因线索: 慢性病病因学研究、探讨环境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态间的关系2、 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1、生态比较研究2、生态学趋势研究1、 生态学谬误2、 无法将特定个体的暴露与疾病状态联系起来。3、 存在混杂因素附注:1、 现况调查定义的理解:(1) 时点或时期:越集中越好,不宜间隔太长。(2) 人群: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测量指标以患病率为主,发病率为辅;定期重复进行现况调查,可以得到发病率资料。(3) 分布:不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只能为因果联系提供线索;以下因素例外: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如性别、种族、血型、基因等。2、生态学是研究人群与其环境关系的科学,观察单位是人群而不是个体,生态学研究方便易行,分析技巧简单,但在进行生物学推断时难以深入解释,易出现生态学谬误。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调查类型普查抽样调查定义在特定时点或时期,对特定范围内(某地区或某种特征人群)的全部人群(总体)进行调查通过抽样方法,对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的调查,以样本人群的调查结果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疾病或健康状态等的分布特征)适用情况1、 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设备,用于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3、疾病的检测方法不很复杂,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代表性:人群特征、时间特牲、地区特征优点1、研究对象为目标人群的全体成员,确定调查对象容易2、不存在抽样误差,可以全面描述疾病的分布特征3、可以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4、通过普查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1、省时间,省人力、物力、财力2、工作易于做得细致,调查精度较高3、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缺点1、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多,工作不易细致,质量难以控制2、调查期限短,调查对象多,漏查难免4、耗人力、物力、财力5、不适于患病率低、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1、设计、实施、资料分析较普查复杂重复或遗漏不易被发现2、患病率太低的疾病也不适合抽样调查3、对于变异过大的材料和需要普查普治的情况不适合用抽样调查备注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抓阄、抽签、随机数字表、计算机随机选择2、系统抽样:排序、定抽样距离、定起、按抽样距离抽样3、分层抽样:分层、层内随机抽取样本4、整群抽样:以群为抽取单位、群的抽取用随机抽样5、多阶段抽样: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一级抽样);从一级单元中抽取范围较小的单元(二级抽样)第五、六章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实习讲义)队列研究比例对照研究概念将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断该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暴露:接触过某种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行为。暴露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是按照有无所研究的疾病或某卫生事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追溯其既往(疾病或出现某卫生事件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因素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基本原理1、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或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2、随访一定时间,比较各组之间预期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病人,再选一组健康人或未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的个体作为对照组,收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比较两组中各因素的暴露差异,以研究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特点1、时间上是前瞻性的:开始观察时未知疾病状况2、属于观察性研究3、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或暴露程度不同分组4、由“因”及“果”:暴露疾病,能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5、要设立对照1、属于观察性研究2、设立对照3、由果寻因4、论证强度:不能验证病因应用1、检验病因假设2、评价预防效果: “人群的自然实验”3、研究疾病自然史: 暴露®亚临床阶段®临床阶段4、观察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相关结局的关系1、探索、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2、深入检验某个病因假说3、疾病预后因素研究;4、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研究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非匹配病例对照匹配病例对照设计实施要点1、 确定研究暴露因素2、 确定研究结局3、 研究现场和人群(暴露人群、对照人群)4、 样本量5、 资料的收集和随访1、提出假设2、确定研究因素3、选择研究对象(病例、对照)4、样本量估计5、调查资料整理分析1、资料整理表:四格表、人时2、率的计算: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死亡比3、暴露和疾病的关联分析: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1、整理四格表2、检验: 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有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3、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OR及其可信区间常见偏倚1、 选择偏倚2、 失访偏倚3、 信息偏倚4、混杂偏倚1、选择偏倚2、信息偏倚3、混杂偏倚优点1、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2、可以得到发病/死亡率,计算RR3、病因和疾病的时间顺序合理,检验假说能力较强,一般可以证实病因联系4、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自然5、可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1、工作量相对较少,相对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进行,出结果快2、可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3、适合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特别适合对罕见病的研究缺点1、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2、失访3、研究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4、研究设计要求严密,资料收集、分析有一定难度1、难于确定暴露与时疾病时间先后顺序2、容易发生各种偏倚3、得不到暴露或无暴露人群的发病/死亡率,只能计算OR4、不适于研究人群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第九章 疾病预后研究一、疾病预后(prognosis)概述1、概念:预测某种疾病发生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结局及其频率。预后的结局包括痊愈、好转、生存、迁延、复发、恶化、伤残、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及生存质量等。2、研究意义:(1)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后果,从而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治疗决策 。(2)研究影响疾病预后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干预并改善疾病的预后 。(3)可以从疾病预后研究中正确评定某项治疗措施的效果,从而促进治疗水平的提高。3、疾病自然史: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疾病自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包括生物学发病期、亚临床期、临床期和结局四个时期。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群机体状况、致病因素等方面影响。4、预后因素:指能预测疾病某种(些)结局发生时间与概率,或者能改变结局发生进程与概率的因素。 常见预后因素有:致病因素特征、疾病特征、疾病标志物、诊疗情况、患者特征、医疗保健体制、社会家庭支持等。二、预后研究设计、实施及其偏倚控制1、设计类型: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研究 1、是预后研究最常用类型 2、用于疾病自然史和预后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结局有无或严重程度分组,回顾比较预后影响因素 2、不随时间改变的影响因素较适合 1、原则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2、控制干扰因素和因果关联检验能力最强 2、 实施要点: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设计类型确定研究对象确定样本量资料收集3、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零点偏倚零点是指疾病随访的起点。在疾病预后的随访过程中,不同的患者应用不同的随访起点,可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由此造成偏倚。控制随机、匹配、限制;分层、标化、多因素集合偏倚是一种选择性偏倚。指进入研究队列的患者存在一些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不一致,而这些因素本身对疾病的结局发生影响,如疾病的严重程度、病程的长短、是否发生合并症及有无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同的影响。 测量偏倚研究过程中对某些指标进行检测,由于实验仪器或试剂的质量不好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而造成的偏倚。预后研究时,由于调查表的设计有缺陷、记录不完整、调查员的询问方式和态度不同等均可导致测量偏倚。 失访偏倚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观察时间较长,研究对象中有人因种种原因退出研究队列,到研究终止时,能够分析结果的人数远远少于研究设计时确定的观察人数,影响结果的真实性,由此产生偏倚。通常要求失访率不应超过10。 迁移性偏倚当病人从原来的队列或观察组换到另一队列或观察组时,称为迁移。如果迁移的例数多,则可影响结果的真实性,由此造成偏倚。三、预后评估常用指标(1)疾病致死程度病死率 (2)疾病恢复情况治愈率、缓解率(3)疾病结局构成复发率、功能丧失率 (4)生存情况生存率计算预后指标时要注意:(1)随访期限应有明确的观察期限,或全部观察对象出现某种结局为止。(2)明确记录终止随访的原因,如病人出现失效事件或失访。(3)明确各指标记算的起点,上述各率的计算都应规定将病程的某一点作为零点。(4)两个及以上率比较必须在同质的情况下进行。2、 生存分析:预后进行评价中,不仅要了解疾病的最终结局,还要了解在观察期内不同时间患者的变化情况,将两者综合考虑进行分析,用以反映疾病在不同时期的预后情况。是目前进行疾病预后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寿命表法、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注:生存分析使用条件(1) 远期临床疗效的评价 如肿瘤治疗后生存期、器官移植后生存时间、死亡率较高的慢性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等。(2) 人群卫生保健措施的效果评价 如健康教育的效果、对疾病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等。第十章 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一、 概述1、 概念:传染病流行病学(infectious disease epid- emiology)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 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 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2、 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1)传染病变化的总趋势:传染病总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下降;不同传播途径的疾病构成发生改变;大规模的爆发和流行明显减少。(2)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经典传染病卷土重来:结核病、鼠疫、白喉、霍乱、疟疾。(3)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注:(1)新发传染病定义:即ERI,是新出现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的总称,前者指新种或新型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后者指已经存在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增加或流行区域扩大,或面临增加危险的已有传染病。 (2)新发传染病特点:A不确定性 即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何种新发传染病,给防控的准备工作带来困难B病原体种类及其宿主种类多样,传播途径复杂C人群缺乏特异性免疫力D人兽共患性:新发传染病中75%为动物源性的E早期发现及诊断困难,缺乏特效治疗和防制措施F病死率高,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威胁社会稳定(3) 新发传染病流行因素:微生物进化是导致新病原体出现的内在因素;人口和物质的快速流动;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态环境与气候的改变;免疫受损人群的增多;食品加工、储存方式的改变;医疗手段的改变。二、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及感染谱1、 传染病: 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致的疾病。病原体通过感染的人、动物或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传播,感染易感者。2、 传染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3、感染谱:当机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后,经过感染过程,其感染者轻重程度会表现出很大差异。隐性感染为主(脊髓灰质炎、结核病)、显性感染为主(麻疹、水痘)、死亡为主(狂犬病)三、 传染病流行过程及疫源地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表现出群体的发病特点。(三个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病程: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2、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如,霍乱病人,乙肝病原携带者,鼠疫受感染的动物。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1、特点: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具有利于病原体排出的临床症状 2、临床分期(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 (2)临床症状期:出现疾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3)恢复期:此时疾病的传染性逐步消失,有些病人已不再作为传染源; (4)传染期: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确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依据)1、概念: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2、种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麻疹、白喉、痢疾、霍乱)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脊灰、乙脑、乙肝、流脑) 1、人兽共患病: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如血吸虫病、狂犬病等。这类疾病绝大多数能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2、自然疫源性疾病: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中的动物间传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传给人,如禽流感、疯牛病、鼠疫、森林脑炎等。 注:潜伏期意义与用途:潜伏期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强度;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确定暴发终止和疫源地的解除;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确定免疫接种时间;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3、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并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经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白喉、结核)、尘埃传播(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经水传播(疫水、食用水)。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间接接触)。虫媒传播(机械性、生物性)。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胎盘、上行性、分娩)4、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及机体的免疫程度)易感性增加:(1)新生儿比例增加;(2)易感人口迁入;(3)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4)免疫人口死亡 易感性降低:(1)计划免疫;(2)传染病流行;(3)隐性感染 5、疫源地:指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大小,即可能发生新的感染或新病例的范围。(疫点:范围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疫区: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消灭条件: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状态;病原体已彻底杀灭 ;经过最长潜伏期,再无新的病例或感染发生 四、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气候、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 2、社会因素: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 五、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治策略1、 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人群免疫:改善卫生条件2、 加强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哨点监测3、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防治措施经常性的预防措施 改善卫生条件、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国境内卫生检疫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 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早)2、病原携带者:登记、管理、随访、定期检查至其病原体23次阴性 3、接触者:检疫对象(与传染源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检疫期(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措施(应急接种、药物预防、医学观察、隔离或留验 )4、动物: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 消毒: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2、分类: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水源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禽、家畜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注:1、 国境卫生检疫: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在一个国家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进出口岸设立国境检疫机关,对进出国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实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这种措施称为国境卫生检疫。(鼠疫6天、霍乱5天、黄热病6天)2、 传染病(39种)报告甲类乙类丙类数目2种鼠疫、霍乱 26种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 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报告时限(SARS、肺炭疽、脊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小时网络或电话、传真报告,2小时内寄送传染病报告卡。 其他乙类、丙类 24小时内网络报告,24小时内寄送报告卡 备注1、县级收到报告卡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3、 传染病分类(共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鼠疫、霍乱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第十一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流行病学一、 概述1、 概念: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指从发现之日起病程超过3个月)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一类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NCD研究任务:研究这类疾病的分布及其变化;危险因素及其引起疾病发生的机制;提出并评价预防策略和三级预防措施。3、 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估计慢性病所致的健康和寿命损失的指标,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1) 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丧失劳动能力(2) 影响居民生活质量、造成残疾的重要原因(3) 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负担(4) 发展中国家发病的上升趋势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遏制二、 流行特征: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三、 危险因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1) 吸烟率升高、吸烟状况堪忧:烟民趋于低龄化,30%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2) 缺乏体力活动:是指每周低于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30分钟),或低于3次强身体活动或相当强度的运动。(3) 不合理膳食:高盐摄入、高脂肪摄入、食品污染、过量饮酒、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 (4) 超重与肥胖;(5)空气污染;(6)感染;(7)其他环境因素(环境污染物、职业暴露、电离辐射等)、遗传因素、多因素综合作用注意:NCD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多个因素的作用,常常不是各个单个因素作用的简单相加。 作用模式比较复杂:不同的疾病不同,不同的群体不同。四、 防治措施概念特点双向策略全人群策略政府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通过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等方法,在全人群中控制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属于一级预防范畴。1、对象:全社会人群或全体社区居民2、内容: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健康促进(综合性措施)和社区干预(具体指导)高危人群策略主要是对疾病风险高的个体(危险因素处于“边缘”性升高水平但同时具有多个危险因素的人),针对致病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其未来发病风险。1、 对象:有特殊发病危险因素的群体和社区居民2、 作用:检出高危险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纠正其高危险因素3、 优点:资源有限,需要优先考虑那些最有可能受益或可能受益最多的群体,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4、 缺点:要求少数人在行为治标不治本上必须与众不同,限制了效果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内容:1、健康促进2、健康保护:对有明确病因(危险因素)或具备特异预防手段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在预防和消除病因上起主要作用。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采取的措施。方法:普 查、筛 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专门的防治机构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力求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康复。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社区综合防治(1)社区NCD防治有法律保证与政策支持(2)建立了全国性的NCD防治网络,打下了组织基础(3)训练了一支社区NCD防治骨干队伍,集中了一批高层次的专家,提供了人才基础(4)取得了一批既具有实践价值又具有理论意义、学术水平的成果,奠定了工作与学术基础 综合防治内容:社区防治;社区诊断;社会动员;风险评估与慢性病自我管理;优先干预措施与行动;工作评价NCD自我管理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即用自我管理方法来控制慢性病,实际上为病人教育项目。(专业医学保健占20,自我保健占80,不能忽视病人及家人的作用)第十二章 疾病监测(流行病学监测、公共卫生监测)一、 概述概念1、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目的1、了解人群疾病发现异常情况,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2、发生现状,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3